羅氏詔邑伯六公派系台灣開基祖十世祖羅晚公名隊號子群
首頁 伯六公派下 開基祖派下 台灣羅氏 羅氏源流 族譜家譜 賴羅傅聯宗

台灣九斗祭祀公業羅允玉沿革
公廳管理人羅賢郎提供

吾先祖允玉公原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今陸河縣)大安墟方角都上寮鄉。
清雍正壬子(西元一七三二年)十一世祖俊德公之長子允玉、次子允文、三子如和、四子如雲,由粵東祖居,跋涉千山萬水,渡海來台,拓荒墾地為生,兄弟等分居,長男允玉公落籍於新竹州竹北二堡、福興、中崙、大竹圍、新庄子、基隆等地。
乾隆乙丑(西元一七四五年)遷徙關西拓斯土謀生。
乾隆丁卯(西元一七四七年)遷徙新竹州竹北二堡、楊梅隘口寮,創立園地,以謀福址。
乾隆庚午(西元一七五○年)擴展立足基業遷徙新竹州竹北二堡、大溪乾九斗庄落籍(今之桃園縣新屋鄉九斗村)。
允玉公生下二男,長男心興公,次男心仲公,均繼承父業,並建祠延嗣,發揚光大子孫繁衍鼎盛。
乾隆甲戌(西元一七五四年)先祖允玉公靈骸安奉楊梅隘口寮,歷代裔孫,清明祭祖。
心興公生下八男,長男志揚、次男志乾、三男志聰、四男志秀、五男志登、六男志院、七男志英、八男志美;心仲公生下三男,長男志高、次男志賢、三男志成,裔孫眾多,設置祖業,選任管理人,由昌勝公於民國戊辰年(西元一九二八年)傳至登源公,於民國庚寅(西元一九五○年)公推滿堂公為第一屆族長,召集裔孫商議興建祖塔。
民國辛卯(西元一九五一年)興建祖塔破土,奉祠先祖靈骸。
民國癸巳(西元一九五三年)興建祖塔竣工,完成首次靈骸進塔。
民國乙巳(西元一九六五年)第二次靈骸進塔。
民國丁巳(西元一九七七年)第三次靈骸進塔。
民國甲子(西元一九八四年)公廳兩側整修完竣。
民國己巳(西元一九八九年)第四次靈骸進塔。
至此祖塔奉祠靈骸進滿,民國辛未(西元一九九一年)第二屆族長進康召集各房代表商議,擴增祖塔。
民國癸酉(西元一九九三年)增建祖塔興工。
民國乙亥(西元一九九五年)增建祖塔完竣,同時第五次進塔。
民國丙子(西元一九九六年)由居河接任第三屆族長。
今族長居河憶及先祖允玉公,勤儉置業,遺留祖產九、一○五公頃土地,由裔孫共同使用及租用,唯因綿延數代裔孫眾多並旅居各地,祖業遺留龐大,長久欠缺管理糾纏不清,現今祖塔增建完成,其寬敞廣大,美倫美奐,因目前管理會仍屬私人團體並無法律定位,經族長居河召集各房代表商議,將來若不積極訂立管理制度,爾後裔孫綿延繁衍,將更為困難,因此有感全體裔孫權益,特向政府機關申請祭祀公業羅允玉管理委員會法定登記,制定組織章程,讓本族旅居各地之後裔子孫能明瞭祖產土地、財務、承租之狀況,讓全體裔孫共同管理先祖遺留之祖產,故必須申請祭祀公業法律定位,於民國丙子(西元一九九六年)向政府申登祭祀公業羅允玉在案,民國戊寅(西元一九九八年)二月祭祀公業羅允玉業經政府核準成立,並於同年二月廿二日會員成立大會。

吾族氏系,溯之遠古,其後裔開族於豫章,授姓氏。歷經徙遷,分支於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黃堂大安屯方角都,為遷粵始祖,至允玉公,則為遷台始祖也。

先祖允玉公,於勝清康熙丁巳年間,由粵東祖居,跋山涉水,渡海入台,落籍今之桃園縣新屋鄉九斗村,並建祠延嗣,以迄於今繼繼繩繩數千人,士農工商,安分守己,孝悌傳家。於民國庚寅年滿堂公為第一屆族長,召集裔孫商議興建祖塔,先後完成先祖靈骸進塔及公廳整修,第二屆族長進康再擴增祖塔,第三屆族長居河於民國丙寅年完成祭祀公業羅允玉管裡委員會經政府核准成立,並於同年召開成立會員大會。

祖祠重修以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吉日興工,七十五年三月吉日竣工。

據現今祖祠管理人羅賢郎所敘,祖祠共有九甲多地,入口有高大宏偉之豫章堂牌樓,內有祖祠建築、歷代先祖之祖塋、三層之祖塔樓、幾處之大型停車空間、並有小山丘公園,每年清明、中秋,三四千名全省各地子孫聚集一堂,整個九斗豫章堂顯現允玉公派下子孫開枝繁盛的熱鬧狀況。

 
 
 
   
祖祠建築
 
三層之祖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