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分別為用,姓表血統,而女示,說文解字謂:「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女生。」故姓多從女,如姬、贏、姜、姒、姞(後改姓吉)、婁、嫪之類是也,氏表功勳,而示男系,故男子稱氏,然貴者有氏,賤者有氏無名,故姓可呼為氏,氏則不得呼為姓,通鑑外紀注謂:「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分。」
原始之姓,亦謂近親血源組織—母系社會之圖騰(以動物或植物作為區別種族或氏族血統之標誌),及至氏族部落,統歸於封建制度之下,各氏族舊有之圖騰,一律稱之曰姓,並建立姓,所以別婚姻之制,鄭樵通誌氏族略謂:「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即此也。
據云:上古時代,人民少而禽獸多,人民常遭被害,有聖人出,構木為巢,以避群害,人民擁其為王,號曰有巢氏,民食果蓏(在木為果,在地為蓏。)、蚌、蛤,腥臊惡臭,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出,鑽燧取火,以化腥臊,人民立其為王,號曰燧人氏,又云:上古之民,不分男女,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有聖人出,教嫁娶之制,定夫婦之道,又作網罟,教漁獵之法,人民立其為王,號曰「伏羲氏」,後又出一聖人,教人播種五穀,嚐百草而定醫藥,又教人紡織為布,人民擁其為王,號曰神農氏。
從此以後,人民不再蒙受禽獸蟲蛇之害,氏族部落,相繼建立,相傳:神農氏八傳至榆罔時,因昏庸無道,同族中之黃帝(生長在軒轅之邱,又名軒轅氏。)起而整軍修武,與榆罔戰於阪泉(河北涿縣)之野,榆罔不敵而降,後南方九黎族蚩尤,勢力日大,率兵越界,黃帝與其戰於涿鹿(察哈爾涿鹿縣)之野,是時,大霧籠罩,士卒迷失方向,乃製指南車,以為識別之器,力戰擒殺蚩尤,並征服各族群酋,逐被擁立為「共主」。
黃帝傳位帝堯陶唐氏,帝堯禪讓於帝舜有虞氏,經夏、商至西周,武王姬發伐紂,平定之後,冊封同姓(姬姓)及異姓之國七十餘,世稱諸侯之國,即此也。
姓氏之類別,左傳謂:「天子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世,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而應邵在風俗通姓氏篇則將其分為:氏於號,氏於謚,氏於爵,氏於國,氏於官,氏於字,氏於居,氏於事,氏於職等九項,然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則加以細分為:以國、以邑、以亭、以地、以姓、以字、以名、以族、以官、以爵、以兇德、以吉德、以枝、以謚、以爵與譜系、以官與名、以邑與謚、以謚與氏、以爵與謚等、為姓者二十七類及代北、關西、諸方複姓,及代北三字姓及四字姓等五類。
依據鄭樵所分,以國為氏者有:唐、虞、夏、商、周、魯、衛、齊、宋、鄭、陳、蔡、許、羅、曾、洪、徐、梁、曹、何、朱、紀、薛、胡、沈、鄧、戴、賴、江、黃、吳、蔣、魏、蕭、杜、管、畢、賈、龔、田、趙等四十一姓,其中與周同姓者為:鄭、賴、黃、吾、蔣、魏、羅、賈、蔡等九姓。
以邑為氏者有:劉、馮、崔、廬、鮑、費、楊、柳、蘇、葉、白、馬、毛、鹿、欒、步、鐘、詹、苗、鄒、乎、甘、上官等姓。
以鄉為氏者有:裴、陸、龐、閻、郝、胡等姓。
以亭為氏者有:采、縻、歐陽等姓。
以地為氏者有:池、傅、關、橋、涂、邱、蒙、西門等姓。
如上所述,賴、羅二姓,係出於以國為氏者,然傅姓卻屬於以地為氏者,(一說謂:黃帝子孫大由,封於傅邑,因以為氏。)茲分別略述其由來如下:
賴姓:風俗通及通志氏族略載云:「春秋時有賴國(今河南省)、昭公四年(西元前五三八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文獻通考亦載云﹕「武王之弟,封於賴國,錫侯爵,後叔穎之子孫,因魯昭公四年楚子入賴,遷于鄢(今湖北省宜城縣)。」為賴姓緣流之考證。
賴氏後世子孫,遂以叔穎公為一世祖,相傳迄今,已歷七十餘世,考:賴國者,先為河南省穎川郡,即後之許州,賴氏子孫,逐以國為姓,以居為郡,故賴以「穎川」即此也。史載:楚子(楚靈王)入賴以後,賴國被其所據,至漢靈帝時,有陳實者,官居太丘長,歸隱穎川,南朝陳宣帝時,封穎川侯,為穎川陳氏之始祖,然賴氏之穎川與陳氏之穎川,前者在周,後者在漢,相距有一千七百餘年。
賴氏始祖叔穎公為周武王之弟,受封於賴地,錫侯爵,二世祖惠公,傳位侯爵,三世祖宣公加封公爵,四、五、六世祖均襲封公爵,七世祖改封賴敏侯,八世祖襄公封侯爵,九世祖成公,改封賴成侯,十世祖又改封沖山侯,十一世祖章公,加封穎川郡王,世襲王爵,十二世祖穆公為周郝王駙馬,周亡後仕秦,十三世祖文公,秦封文信侯,十四世祖添公,楚靈王滅賴,遷於鄢城,後添公仕漢,高帝時,官拜都尉,十五世祖先公,文帝時舉孝廉,擢交趾(越南)太守,加大司馬,賜封忠王,十六世祖先芝公,景帝時,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封上柱國,十八世祖珠公,桓帝時征匈奴屢建奇功,冊封開國公,世襲公爵,十九世祖妙通公,獻帝時舉孝廉,官拜崇政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師,二十世祖忠郎公,三國蜀漢昭烈帝時,官拜太常寺卿,二十八世祖莊公,由穎川遷松陽,二十九世祖遇公,晉安帝時官拜江東太守,加封忠憲大夫,奏請以松陽為居,晉帝御賜親筆「松陽郡」三字,賴氏有以「松陽」為號者,即基於此,三十世祖匡公,帝時官拜武英殿大學士,賜封茹公太子太師,食祿穎川一郡,三十二世祖碩公,恭帝時官拜太常寺少卿,因晉末避亂,歸隱赤竹坪,三十三世祖燦公,隋文帝時,曾議授公爵,秩辭不仕,三十四世祖得公,唐高祖時,官拜都督太尉,三十五世祖標公,高宗時征西戎有功,封世襲錦衣衛將軍,四十四世祖崑公,宋初流寓福建上杭,古田,宋室以累世勳業召錦衣衛將軍,四十五世祖恭公,仁宗戊辰科進士,官居成都府知府,哲宗時擢吏部尚書,四十六世祖六郎公,宋末世襲錦衣衛將軍,宋亡忠守不仕元,世襲乃終。
四十七世祖虞觀公,為六郎公長子,官居浙江桐廬知縣,朝美公為六郎公次子,宋末進士,官居福建永定知縣,朝英公為六郎公三子,宋末進士,官居寧化知縣,均忠守不仕元。
四十八世祖百郎公,為朝英公次子,居寧化,族人皆稱「寧化公」,生九子,長曰荊公,為大溪安厚房開基祖,次曰梁公,為廬溪葛竹房開基祖,三曰雍公,為琯溪心田房開基祖,四曰豫公,五曰餘公,六曰揚公,七曰青公,八曰兗公,九曰冀公,或往惠潮、或往漳州。
四十八世祖明佐公,為朝美公長子,又名百二郎生三子,長曰顯佑公,為惠潮房開基祖,次曰顯益公,三曰顯吉公,分居於廣東之大埔,饒平,揭陽等縣。
四十九世祖郱公,據居大溪安厚鄉,俗稱「庵後」,築室居住,開基作祖,生三子,長曰文興公,為蓮塘嶺門牌頭房祖,次曰文旺公,為九寶坑東埤車仔房祖,三曰文德公,為粗溪苦田房祖。
四十九世祖梁公,據居廬琯兩溪之間,高山峻嶺,四水歸聚,乃造化生成天穴之所,有葛有竹,俗稱「葛竹」,築室於茲,開基作祖,生三子,長曰元興公,為漳汀房祖,次曰廷興公,為葛竹房祖,三曰永興公,為南靖房祖。
四十九世祖雍公,據居琯溪深田,地方寬平,舟車所至,商賈雲集,逐居住詔安二都下葛田心,開基作祖,生三子,長曰廷貴公,為赤嶺馬江房祖,次曰廷顯公,為心田四大房祖(長房卜隆,次房卜英,三房卜芳,四房卜茂)三曰廷舉公,為詔安下葛二都田心房祖。
賴氏子孫之來台者,以心田四大房居多,葛竹、安厚、南靖、惠潮各房次之,其分佈地區,遍及全省,尤以台北、宜蘭、苗栗、南投、彰化、嘉義、花蓮各縣,及台中、雲林縣市居多。
羅姓:本自顓頊末胤,受封羅國,子孫逐以羅為氏,通志氏族略謂:羅氏、熊姓,或曰祝融之後,妘姓,初封宜城,徒枝江(今湖北省)為楚所滅,周末居長沙,其遷移情形,為唐末避黃巢之亂,先遷江西寧都,後再遷福建汀州寧化,宋末經長汀,上杭分居廣東平遠、興寧、五華、梅縣等地。
羅氏子孫之入台,文獻可考者,清雍正年間,有粵籍羅朝宗入墾新竹之福興莊,中崙、大竹圍等地,羅泉入墾彰化縣,彰州人羅姓族人入墾今基隆市,又乾隆年間,有羅阿傳入墾新竹之關西莊,福建提都羅大春,率千餘兵卒開墾蘇花路,是故,羅氏子孫,卜居於今之苗栗、宜蘭、花蓮各縣及基隆市者,為數不少。
傅姓:依廣韻記載: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因以為氏,漢晉之世,北地靈州,傅氏最盛。
賴、羅、傅之聯宗,據云:賴、羅、傅均發源於中原,毗連而居,彼此均有姻親關係,且在楚靈王入寇賴國時,賴氏子孫,為避楚禍,倚附於羅、傅二姓者甚多,其後雖局勢底定,然已歷經數代,子孫繁衍眾多,均未再復原姓,羅氏亦因羅國為楚所滅,羅氏族人,亦有改賴姓而避禍者,傅氏與賴、羅二氏,同屬姬姓,堪稱同出一脈,因之,賴、羅、傅三姓,逐相議互不通婚,以表同氣連枝,由是可知,賴、羅、傅之聯宗,由來已久,如在本省,閩粵兩省之宗親,見面時常以「親堂」相稱,足資證明賴、羅、傅三姓,數千年來,即具有血源關係,雖歷經艱難險阻,仍能本同宗手足之義,患難相依,宗親會會歌有云﹕「傅羅賴,我宗親,休戚相依,齒與唇,不論富貴,不論清貧,同是文王後代人。」,是乃賴、羅、傅族人,不論在何時何地,奉以為賴、羅、傅聯宗睦族敦宗之信條。
西元一九七四年民國六三年
賴熾昌 作
作者略傳: 曾任
台灣中部賴姓宗親會顧問
彰化縣賴姓宗親會常務理事
賴姓族譜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彰化縣文獻委員會委員兼編纂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