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筆者為嘉義市「大溪厝」的賴姓後代,民風純樸的傳統農村、村裡大拜拜時的熱鬧景象、有吃有玩的傳統雜貨店,都是我對大溪厝的美好回憶。這樣的童年記憶,讓我對大溪厝總是有著特殊的感情,想了解這個地方,更想向大家介紹它。大溪厝是嘉義市西郊一個以賴姓為主姓的聚落,聚落內還有兩座賴氏的宗祠,這篇文章將先對大溪厝作一個簡單的描述,讓大家對這個賴姓族人生活之地有初步的認識,之後再針對大溪厝的兩座賴氏宗祠作個案的介紹。
二、嘉義市的賴姓血緣聚落—大溪厝
所謂「血緣聚落」,簡單的說是指由大部分具有血親關係的居民所形成的聚落,本文所介紹的「大溪厝」即可說是一個血緣聚落,居民主要為賴姓。大溪厝在行政區劃上屬於今嘉義市西區的大溪里,大溪里是嘉義市一一○個里之一,依據民國八十七年度的戶口統計,大溪里有五七六戶二千三百廿九人。
大溪厝位於大溪里的中間位置,為大溪里的主要部分,過去是一農業聚落,田園面積廣大,主要農作物為稻米與浮萍,並且曾是嘉義市的浮萍專業區,現在聚落內仍可見到傳統農村的景象與特色。大溪厝居民的主要姓氏為賴姓、邵姓、陳姓、范姓與黃姓,而賴姓約佔七成,次為黃姓與陳姓,約各佔一成,其中賴姓與黃姓分別在聚落內建有宗祠。
鄉間傳說大溪厝最初是由范姓入墾,原名「范家厝」,之後陳姓、黃姓與賴姓等相繼入墾,並有一部份范姓遷出,使范姓已非主要姓氏,於是此地被改稱為「大家厝」(台語發音,意即大家共有之田地與家園),後又被誤寫為台語發音近似的「大溪厝」,由是定名。
「大溪厝」這個地名可見於清康熙五十六年的《諸羅縣志》:「大溪厝陂在縣治西南三浦竹。源由諸羅山番仔坑分流,長十餘里。康熙四十七年,莊民合築。」,之後在《重修福建台灣府志》、《續修台灣府志》,以及《重修台灣府志》等清代方志中均有相似的記載。由上述關於大溪厝水利設施的記載,可知大溪厝開發甚早,至少在清康熙四十七年(西元一七○八年)以前,大溪厝的漢人農墾聚落應已成形。
大溪厝的賴姓主要居住於聚落內的「過溝仔內」與「埤腳」角落,而埤腳的賴姓是由過溝仔內遷入。過溝仔內的賴姓族人謂先人由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來台,來台時間不詳,來台原因是因平和縣原本即為福建較為窮困之地,謀生不易,後賴姓與林姓發生大規模的異姓械鬥,失去了農耕所必須的水權,生活陷入困境,進而來台。因為對這段歷史淵源的世代相傳,過溝內的賴氏早年原有「林賴不嫁娶」之婚姻禁忌,而根據祖籍同樣是漳州府平和縣的嘉義市美源里羅姓族人的說法,羅姓家族內也有相似的傳說。在宗教活動方面,大溪厝的賴姓居民除了參與村廟紫微宮(主神為玄天上帝)的祭典外,亦奉祀相傳為賴姓先祖當年自中國迎奉來台的「家鄉神」五顯大帝,相同的傳統信仰與同宗情感在大溪厝賴姓居民的社會網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大溪厝的賴氏宗祠
宗族的凝聚力主要來自擁有相同祖先的血緣關係與認同感,這樣的血緣關係與認同感,可說是宗親會或是宗祠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渡台禁令與路途險惡等因素,台灣人的漢人祖先當年通常是隻身來台的多,舉族遷移的少,加上當時經濟環境等因素,故渡台初期較不可能有宗祠或是宗親會等宗族組織的出現,通常是渡台後的三、四代或是更多年以後,透過宗族的繁衍與同姓的合作才有宗祠與宗族組織的建立,而宗祠與宗族組織的建立代表此時的台灣漢人已將台灣視為長居久留之地,視為永久家園。宗祠在台灣民間也叫做「公厝」、「公廳」、「祖家」或是「家廟」,具有祭祀、會議、興學、聚會等社會功能,一般而言,台灣人宗祠中所祭拜的祖先可分為兩種,即唐山祖與來台祖,唐山祖指的是在中國原鄉的家族始祖或是歷史上的姓氏始祖,來台祖則是本族的渡台始祖,有的宗祠還會配祀同姓的歷代賢人。
大溪厝聚落內有兩座賴氏宗祠,分別被稱為「頂公」及「下公」,是典型的血緣聚落內宗祠,所祭祀的對象均為所謂的唐山祖,即穎川堂山蓮分派的賴氏始祖及歷代賴氏祖先之牌位。據說頂公、下公宗祠當年分別為正室與偏房所擁有,以下介紹兩座宗祠:
(一)頂公:位於嘉義市大溪里九四號旁,此地又稱為「庄頭」。相傳頂公為正室派下,主要建材為磚、紅瓦與木材,造型古色古香,其屋頂的形式則為燕尾式,依照慣例,應是曾有科考中舉「光宗耀祖」,才可能出現這樣的屋頂建築形式,頂公附近至今仍流傳著「大的放炮,小的炒豆」的有趣俗諺,意思是說正室派下因子弟金榜題名而放鞭炮慶祝,而偏房那邊則想要藉著鐵鍋炒豆的大聲響蓋過鞭炮聲,爭一口氣。頂公宗祠曾是庄內賴姓的重要集會場所,從前庄民會在此練習武術與戲曲,而宗祠內原有雕刻精美的木雕與供桌,但據說在多年前颱風夜中被偷竊一空,另外,頂公宗祠在九二一地震中受創嚴重,到處可見地震所留下的傷害。
(二)下公:位於嘉義市大溪里一六二號的「公厝地」,此地的土名又稱「學仔內」,可能是曾有私塾設於宗祠旁的緣故。下公相傳為偏房所有,顏色與外觀較為新穎醒目,主要建材為磚頭、木材與水泥,屋頂為馬背之形式,窗戶為八角窗,宗祠內原本亦有精緻的樑柱雕刻,卻也和頂公宗祠內的雕刻一樣,遭受被偷走的命運。
至於兩座宗祠的建立年代,根據當地長者說法,兩座宗祠大約建於日治時代的大正年間(西元一九一二|一九二五年),約有八十年的歷史,頂公宗祠內亦有大正八年「山蓮傳芳」之匾額;但目前就建築物的外觀與建材看來,頂公宗祠年代較為久遠;而值得注意的是,下公宗祠內至今仍保存著一塊清嘉慶三年(西元一七九八年)的匾額。筆者認為關於兩座宗祠的歷史應該還有一些討論空間,諸如當地長者所說的建立年代是否為只是宗祠的整修或改建時間?宗祠的正確建立時間?兩座宗祠建立的先後?宗祠內匾額所代表的歷史意義?宗祠地點是否經過遷移?與宗祠的倡建人是誰?這些問題皆須待進一步的釐清。
四、結語
血緣聚落是台灣漢人聚族而居的一種人文現象,而宗祠的興建與祭祀則是台灣漢人尊祖敬宗與同宗情感的一種具體表現,血緣聚落內的宗祠更是聚落內族親情感之所繫。近年來的台灣經過了所謂「本土化」的洗禮,更多的台灣人開始思考著「自己」與「土地」的關係,並且學會關心與了解所生長之地,對於家族史的尋根探源,可說是這項思考付諸行動的一個開端。希望這篇粗淺的文字是一個好的開始,透過它向大家介紹大溪厝,並且和大家一起思考自己與土地、家族的關係是快樂的,相信這是一種良好的溝通交流模式;而欣逢這次的徵文活動,讓我可以將大溪厝及其宗祠的文獻史料與口訪所得做一個初步的整理,感謝主辦單位讓我有機會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並對接受口訪的族親長輩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