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善念“家经”的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

善念“家经”的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

来源: 《老友网》  作者:李 卉

  林月琴是罗荣桓元帅的夫人。
  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就连地位显赫的将门帅府也不例外。谁家若是有位善理家事的女主人,实乃全家之大幸。在中国的将帅夫人中,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不愧是善理家事、善念“家经”的佼佼者!
  这里,不讲林月琴早年如何参加红军的经历,也不讲她在长征路上、抗日前线、东北战场如何出生入死的传奇,单讲她作为一位母亲??二男四女的生母、一个罗帅前妻女儿的继母,如何处理家务和教育子女的故事。
  1937年春,林月琴在延安与罗荣恒相识、相爱、结为伉俪。战争年月,她先后生过四个孩子,因为环境艰苦,孩子出生后即寄养在老乡家里,由于生活条件太差,营养十分不良,大儿罗北屯、二女罗林都还不足两岁便夭折了。二儿罗东进、大女罗南下,在妈妈的怀抱里,在小毛驴驮着的箩筐里,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福”大“命”大,迎来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
  1949年10月,第三个女儿出世了,取名罗北捷,小名巧巧。两年后,又有了小女儿腊腊学名罗宁。
  罗荣桓元帅青年时代离开家乡投身革命时,为了不连累妻孥,曾写过一纸离婚书,劝前妻颜月娥改嫁。但颜氏依旧生活在罗家。不肯再婚,靠一手好针线活,含辛茹苦,将女儿罗玉英抚育成人。1949年初,23岁的玉英嫁给了小学教员陈卓。
  湖南解放后,罗荣桓写信给玉英,让她到北京来读书。同时,林月琴托部队捎去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有给颜月娥母女的几套四季服装,有她亲手编织的毛衣,还特意给颜氏准备了一件新皮袄,还给即将分娩的玉英准备了全套的婴儿服装及尿布等等。
  1950年元月,罗玉英带着刚满月的儿子猛猛来到北京。刚下火车,就见到了慈祥而亲切的林妈妈。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哽咽着喊了声“妈妈!”流下了幸福的热泪。旁边的东进亲热地喊了声“大姐!”急忙帮着提行李出站。一路上,林月琴抱着猛猛,问长问短,关怀备至。阔别了二十多年的父女一见面,玉英本有一肚子话要向爸爸倾诉,此时却只喊了声“爸爸!”便泣不成声了。罗荣桓抚摩着女儿的头,深情地说:“这么多年,你和妈妈在家受苦了!现在革命胜利了,全家在北京团聚了,这里的林妈妈是很好的,应该高兴才对呀!”玉英收起泣容,望着正在忙着晚餐的妈妈,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此前后,玉英的丈夫陈卓、罗帅的侄子侄女侄孙也都来到北京。家,顿时成了一个有十几个孩子的大家庭!作为大家庭的女主人,林月琴不仅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女,对其他孩子也同样关怀体贴,悉心地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为他们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罗帅伉俪将陈卓和两个侄子介绍进了华北军政大学,那些年纪小的则送到军队办的子弟学校去上学。比较难办的是玉英,她文化水平低,年龄又大,还有小孩拖累,林月琴给予她更多的关怀体贴。先是动员她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尔后又请人帮她补习文化,准备考速成中学。半年后,玉英考进了速成中学预备班……
  在速成中学的几年,当她感到冷时,妈妈及时送来了新棉衣;生病住院时,妈妈时刻陪在她身边;思念儿子时,妈妈又送来猛猛最近的照片……
  “妈妈怎么这样好哇,什么事都为我想得这么周到!我真是太幸福了,有这样一位比亲娘还要亲的好妈妈!”
  1954年,罗玉英被分配到北京南郊农场做人事工作。玉英来自农村,到农场工作她十分满意,可却为“怎么做人事工作?”而发愁。
  你妈妈过去搞过组织、人事工作,她可是行家啊!”罗帅对即将参加工作的女儿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而把“传经”、“辅导”的责任赋予了妻子。
  林月琴一边为玉英准备行装,一边给女儿“传经送宝”:“做人事工作的,首先要自己大公无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再就是要善于团结同志,走群众路线,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谈话、做事都得注意影响……”
  玉英牢记着爸爸妈妈的嘱咐,并且落实到行动上,在工作实践中很快成熟起来。玉英常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对我影响很大,为我树立了榜样,成为我奋斗的目标。”离开南郊农场后,玉英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科院工作,直到60岁退休。
  罗玉英的丈夫陈卓从军政大学毕业后,留在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宫等单位任职。他们有一双儿女,是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他们常去看望年迈的妈妈,孩子们同姥姥特别亲。陈卓从“女婿”的角度亲切地评价“丈母娘”,他说:“这样一个大家庭,血缘关系有亲有疏,几十年来,却能够这样的团结和睦,这样的亲密无间,从来没有闹过什么矛盾。妈妈不仅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治家方面也堪称老一辈的典范。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真是太幸福了!”
  1955年初夏,一向充满欢乐、和谐气氛的罗帅家里,突然笼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刚满15岁的女儿南下,腿部得了恶性骨瘤,住进了医院。南下长得漂亮,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又聪明,又活泼,功课在班里又特“拔尖”,全家人都非常疼爱她。悉知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林月琴十分悲伤,但又怕罗帅难过,不敢告诉丈夫。不久,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尽管医生千方百计进行抢救,病魔还是夺去了南下年青的生命……林月琴第三次失去孩子,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但如何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元帅父亲”呢?罗帅不久前也病过一场,他如何能再遭受如此强烈的刺激呢?林月琴决定自己留在医院料理孩子的后事,想稍微把悲痛抑制一下再回家。她跟参与抢救南下的卫生部保健局局长黄树则商量,希望他今天能去陪陪罗帅。黄树则说:“大姐,您也不要太难过,我先去罗帅那里看看。”
  “你是从医院来的吧?是不是南下这孩子不行了?”罗帅问。黄树则只好将实情相告。罗帅沉思了一会,说:“在战争年月,不少干部把孩子丢了。南下是战争年月生的,她能活到解放后,已经是不容易了。她妈妈为带东进、南下吃了很多苦啊!”下午,林月琴回家来,她努力让自己显得若无其事似的。“都料理好了吗?”罗帅的声音很平静。林月琴无言地点头,见丈夫情绪平静,也就安下心来……
  其他三个孩子,东进、北捷、罗宁的身体和学习与工作都很好。

  罗东进从北京二十六中学毕业后,于1959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在七机部,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工作。后又调到军委炮兵科研处、第二炮兵科技部,任二炮后勤部政委,少将军衔。熟悉罗氏父子的同志如是说:“罗东进在性格,思想作风诸方面,继承了罗帅的许多好东西,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当年罗帅的影子。”曾经有不少热心人给罗东进介绍对象,但他并不看重“门当户对”,因为“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的教导已在他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他最注重的是女方自身的内在气质,同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同学潘仲文确立了恋爱关系。他将潘仲文的情况告诉妈妈后,妈妈对儿子的选择表示完全理解与支持。
  如今,罗东进将军和被授予大校军衔的潘仲文,称得上是一对美满的事业型伉俪。他俩都肩负着重任,牢记着并实践着当年刚入大学时父母的期望:“将来为我们的国防建设作一点贡献,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而绝不是当什么官。”

  与共和国同龄的罗北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人常说,女儿是妈妈的“心头肉”,即使将门帅府也多不例外。儿女大了,都各自另立门户。罗氏子女中,北捷受兄妹的托付,继续和年迈九旬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她说:“我是医生,多照顾妈妈责无旁贷。”
  谈起自己的医生职业,罗北捷颇为自豪:“我之所以能有今天,是爸爸指导我选择的职业,是妈妈在几个节骨眼上点拨了我。”
  北捷从小作文好,外语好。十二岁时,罗帅问她:“长大后想干什么?”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当个文学家,或者当个外交家也行。”五六十年代,做“文学梦”的青少年大有人在,外交家能周游列国,自然也颇有吸引力。罗帅说:“千万不要奢望当什么文学家,也不要当什么外交家。”“那我干什么呢?”“最好当个医生,学点有用的实际本领。”罗帅告诉女儿: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人的一生谁不生病?所以谁也离不开医生……
  1972年,北捷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三○四医院,成了一名医生,实现了爸爸生前的遗愿。由于“文革”的干扰,她在大学里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只能做些有关中草药方面的工作。
  一天,林月琴对女儿说:“我看你现在的水平,只能算是‘赤脚医生’,离真正的大夫差距太远了,应当争取进修一下。”于是,北捷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了“青年医生进修班”。协和医院,是中国医学精英荟萃之地,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正规化的训练,使北捷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她学习十分认真,成为“进修班”的佼佼者。结业时,协和医院想留她,但她却留恋部队,依然回到三○四医院。
  北捷于1974年结婚,丈夫赖克游是沈阳部队的一名军官。蜜月才度了十六天,便接到医院通知,要她参加总后勤部组织的赴青海医疗队,立即出发。北捷想不通:“干吗非让我去?”见女儿闹情绪,林月琴便给她讲起当年妻子送郎当红军的故事,毫不客气地批评说:“那时候,结婚三天就上前线,你们结婚十六天了,就那么难舍难分?别那么多儿女情长的,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一下,对你的一生会有好处的。”北捷听妈妈的话,随医疗队出发了,在青藏高原的格尔木、当雄等“生命禁区”整整工作了一年。在那里,她多次接到妈妈的来信和电话。她说:“在妈妈的鼓励和鞭策下,我增强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1978年,北捷生了个男孩,正在丈夫所在部队休产假。她接到赴加拿大进修的通知,便立即回京复习功课。次年,儿子还不足两岁,想扔给妈妈带又担心老人的身体。林月琴对女儿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孩子交给我你就放心地走吧,我这身子骨挺到你回来没问题。”
  在加拿大的两年学习中,罗北捷对心脏内科检查、治疗方面的几项业务能力又上了一层楼。校方许以奖学金攻读学位、办正式身份证等优厚条件,希望罗北捷继续留下深造。北捷将此事电告了妈妈。林月琴态度非常坚定地说:“一定要按组织规定的时间回国,不能有任何动摇!”
  罗北捷如期回国了,被任命为三○四医院新成立的心内科主任。“说得再多,不如干出样子来!”林月琴鼓励女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北捷带领全科人员努力奋战,先后推出心导管检查、电生理检查等几项先进技术。如今,心内科已成为全院最具凝聚力、吸引力的科室之一,医疗水平在部队医院系统中属于上乘。

  小女儿罗宁,从小就想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1968年,前来接兵的首长特别想带走这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她所在的景山学校和区武装部也批准了。但上头却来了“指示”:罗宁的妈妈有问题,不能入伍!为此罗宁痛苦极了,甚至埋怨起妈妈来。身处逆境的林月琴没有责怪小女儿,她第一次向孩子们谈起自己数十年来的风风雨雨,郑重地告诉孩子们:妈妈这一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尽管目前受些委屈,但妈妈永远坚信党,事情最终总会真相大白的!
  事实终究是事实,罗宁还是到了粤北山区当了兵。开始她在野战医院当炊事员,后来当护理员、农村医疗队员。她干得十分出色,年年“五好”,十八岁便入了党。罗宁极富组织才能,不久被调到院政治处任青年干事。正当她一心在“仕途”奋斗时,部队却推荐她去上大学。在“知识无用论”的影响下,罗宁认为上不上大学无所谓。为此,林月琴多次在信中开导女儿。罗宁终于被妈妈说服了,进入北京大学的校园。
  198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罗宁赴美国进修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专业。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为她提供奖学金的香港实业家何东爵士,收到了华盛顿国际学院的一封信,信中称:感谢您为我院送来这样优秀的中国学子!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罗宁勇敢地“下海”了。从小造就的活泼性格,多年磨练出的领导才干,“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以及妈妈言传身教中继承的诸多优秀品质,使她在“游泳”中得心应手,成就非凡。如今,罗宁担任北京凯星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被部下称为“罗总”,被同行们誉为“女干将”。这家公司经营有方,经济效益年年大幅度增长!……
  回顾自己以及哥哥、姐姐们的成长道路,罗宁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兄弟姐妹都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无比幸福!”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1618
日期:2005/10/2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总理嘱托系半生的罗青长
下一篇:罗氏“将门虎子”一览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