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弦歌不辍耀中华;──写在人民音乐家金砂诞辰百周年之际

弦歌不辍耀中华
    ──写在人民音乐家金砂诞辰百周年之际

作者:胡卫民/文http://www.luos.org

  因参与重庆市铜梁区作家协会的采风和读刊评刊活动,与人民音乐家金砂的侄子、该区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钢相识。所以,多次聆听了刘华钢老师侃侃而谈金砂的一些逸事。借金砂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把以往自己采访中,捕捉到的一些有关金砂先生的趣事,略加梳理和提炼,以飨读者。
  金砂,本名刘瑞明,别名刘先理,由于乐观睿智,穿着朴素,无条件讲究和修边幅,加之妻子远在苏州执教,他过着单身和尚的生活,又具备“出家人不打诳语”的耿直性格。所以,有喜欢开玩笑的同事私下调侃他为“济公和尚”。
  他生于1922年10月19日(农历9月24),祖籍四川省铜梁县南郭乡七村七队(今属重庆市铜梁区南城街道办事处渔溅村),父亲刘䞡盛(字好生)早年悬壶济世,在铜梁县中城镇中正路钟楼(今巴川街道办事处解放路)之下经营“好生药房”,住在祖上留下的原铜梁老县城建设南路李家湾巷子的一处四合院瓦房里(今已改建成李家湾菜市场)。

图 一:毛主席接见歌剧《江姐》剧组人员(毛主席左耳后红圈内即为作曲家金砂)
  据当年与金砂共过事的铜梁川剧团花脸演员赵时孝生前讲:“经常看到在金砂老师在李家湾出入,夏天走路时,打个光胴胴(赤膊上身),扇着一把旧蒲扇,喜欢摇头晃脑地哼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他有时喜欢与叶作富、王礼成、陈明华和我一起在川剧团旁边的饭馆喝酒,后来,金砂老师落实政策那年,黄廷炎老师从江津地区川剧团借用后回铜梁,金砂老师也爱与黄廷炎老师一边唱酒,一边用筷子在碗盘上打节奏,找音乐感觉,找到了就马上从挎包里取出笔记簿(本)记上。”
  金砂在铜梁县立中学简易乡村师范班就读期间,业余时间就跟随时任私立铜梁养正学校校长刘雪庵有时进城、有时下乡、有时进军营和厂矿,广泛采风,并开始学习谱曲。
  四年制乡村师范毕业后,十五岁的金砂到文曲寺小学当教师,他一边教学,一边准备报考音乐学院,同时,在寂阒的寺庙里,他不甘寂寞,把思绪的活泛蜕变成灵动的音符和旋律,先后写出《牧童与少女》和《摇篮曲》等聚人气的歌曲。
  十九岁那年,考入四川巴县青木关(今属重庆市沙坪坝)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师从理论作曲系的五叔刘雪庵教授和陈田鹤教授(二人均是音乐泰斗“黄自四弟子”之一)。
  期间,与民国诗人邹获帆合作,创作《牧羊姑娘》,此歌首次发表在永安县(今永安市)吉山的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1946年7月创办的校刊《音乐学习》杂志第一卷第4期(1946年12月出版)上。署的别名“刘先理”,日本音乐界译为《养羊姑娘》或《养花姑娘》,由上海著名音乐教育家和歌唱家喻宜萱最先演唱,一炮走火,风靡华复。
  这首歌先后有苏联、捷克、罗马尼亚等国的音乐演唱团在访华期间,向中国歌唱家虚心学习演唱。其中,对这首歌着迷的铁粉就有刚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兼修英语)的浙江义乌籍女生骆晋熙,毕业后,在苏州市第二中学教英语,他们自由恋爱,终于在1957年成为伉俪

图二:在铜梁的金砂亲人及铜梁区文艺团体人士向其墓地敬献的花篮
  求学中途,由于生病,辍学返回铜梁养病。与此同时,五叔刘雪庵认为时任民国教育部政务次长顾毓秀创作的剧本《苏武牧羊》有抵毁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之嫌,顾次长三番五次请他为自己的《苏武牧羊》剧本谱曲,均遭拒绝,他因此得罪高层,被校方解骋返铜梁谋事。这段时期,金砂作为五叔刘雪庵的得力助手,随五叔到过铜梁天主教堂旁的“大有农场夜校”教音乐和去安居古城文庙、濂溪祠的黄埔军校,教师生们唱《出发》、《前进曲》、《前线去》和《长城谣》等抗战歌曲。
  金砂感慨道:“八年前,我还是一个少年,考入刚从铜梁迁到安居文庙的国民乡村师范校(笔者注:后并入铜梁县立中学)当学生,今天又回到文庙的黄埔军校临时性当兼音乐课的教师,而且是给即将奔赴抗战前线的军校学员教简谱和教唱抗战歌曲,只要能为民族抗战鼓劲打气和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不计个人报酬都是值得的!”
  据铜梁西街长大的已故老人高云华生前回忆说:“金砂这段时期,曾在邓颖超、饶国模等人倡仪创办的铜梁大友农场劳工识字班任教。”
  康复后,考入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这所学院后来迁回江南古城苏州拙政园,继续师从先受聘该校艺教系的五叔刘雪庵教授,仍在该系的理论作曲专业就读,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功底。
  1949年6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军政大学文艺新闻大队一队,同年9月毕业,进入西南军区政治部战斗文工团,期间创作军歌《打到西藏去,解放全中国》(又名《打到大西南去,解放全中国》(杨坚作词),首次使用“金砂”的艺名。当时仅剩西藏未解放,二野第十八军就唱着此歌,从四川乐山誓师大会后出发,官兵同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喊着打到西藏去,解放全中国”的铿锵口号,发起了昌都战役,打败了西藏反动嘎厦政府军队主力,解放了西藏全境。
  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五年,西南军区撤销,文艺骨干金砂调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搞歌曲创作,1955年9月27日,全军授衔时,金砂被授上尉军衔,1958年夏,为时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主任、一级编剧张士燮填词的《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谱曲,获得全军音乐创作一等奖,不久,这首歌在全国第二届文艺汇演中获歌曲创作一等奖和全国群众歌曲创作一等奖。他因此成为一级创作员,授文职类大尉军衔。其歌剧《江姐》1964年9月4日在北京儿童剧院首演,观者如潮,座无虚席。
  有行家这样评论当年歌剧《江姐》的成功演出之道:“创作人员将四川民间音乐素材和江浙民间音乐素材有机嫁接在一起,具体讲就是以川剧的高腔为基础,充分吸收四川扬琴、四川清音、金钱板和民歌等四川民间音乐素材,与江浙一带婺剧的柔美、细腻、婉转的拖腔高度融合,让音乐具有强大的张力和抒情性,使江姐作为母亲、妻子、女儿闪耀着刚柔相济、外刚内柔的革命者光芒……”
  同年10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演出后,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的高度评价和亲切接见,由于歌曲创作成绩斐然,金砂被破格授予文职类上校军衔(次年,取消军衔制)。与此同时,在上海及全国各地演出,据说一票难求,时有购票者打坏了售票室玻璃的现象发生。

图三:纪念人民音乐家金砂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铜梁区龙门街的紫砂公社茶厅举行
  根据罗广斌、杨益言长篇小说改编的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歌曲《红梅赞》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和金砂谱曲,被一小撮政治阴谋家和野心家诬蔑成“大毒草”后,金砂于1966年之后,复员(一说遣返原籍“劳动改造”或“劳动管制”)回到铜梁南郭乡7村7社务农,这期间是金砂人生的低谷阶段,但是44岁的金砂并未破罐子破摔,他趿草鞋、腰别竹烟杆(水烟袋)、肩挎酒壶和酒壶带上系着一根汗帕子,很快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他经常在劳动之余,听农妇唱《出嫁歌》、《十月怀胎歌》、《薅秧除草歌》和哭丧的《孝歌》等民间流传的曲调,他把这些土得不能再土的曲调记下来,进行“二度提炼”,创作了《铜梁人民修水利》、《姐妹积肥喜洋洋》、《我的砖刀亮堂堂》、《工地上有个肖老汉》、《缫丝舞》、《薅秧歌》、《我们第一次送公粮》、《大干苦干幸福来》(民乐合奏)、《你说我心里嘞乐不乐》、《你说啷个不喜欢》等歌曲,与基层的文艺骨干张昌达、陈坤、唐突、陈文艺和吴科瑞等抽到铜梁县文化馆和组成的江津地区文艺汇演创作组后,堪称艺术权威的金砂实际成为了铜梁文宣队艺术质量把关的“艺木总督”,从1966年至1974年,与当时的铜梁县川剧团和县文宣队合作,他创作了组歌《邱少云颂》中的全部歌曲(约26首),根据军旅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创作出了铜梁县乃至当时的江津地区首部大型歌剧《海霞》(翌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等。
  在铜梁期间,干瘦的金砂曾做过挑粪、薅秧、积肥捡狗屎和栽秧搭谷等农活。先后写出了颇有学术价值的《歌剧脚本与音乐》、《论歌剧唱腔的特性》、《歌剧人物的性格刻划和形象塑造》、《歌剧音乐的戏剧性》、《歌剧唱白的处理衔接》、《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和《从中国戏曲中探讨歌剧唱腔的设计》等音乐理论文章。

图四:铜梁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彭强(左二)在人民公园金砂塑像前讲金砂故事
  金砂先后指导过喜欢作曲的中央电视台军事部驻南京军区记者站纪录片编导李安东(大校)、刘理明(先后担任铜梁县东郭小学校长、县政府文教科主办科员、文化馆干部)、二女刘尔璎(苏州市昆剧团编导)、侄儿刘华钢(铜梁区博物馆副研究员)等。在铜梁十年中,指导过作词家张昌达(已故)、知青作曲家张烈、戴明(已故)、叶作富、余德强(已故)、陈琨(已故)、郑从业(已故)、覃新生、王自权、蒋光华、郭辛舫等当地文艺界翘楚。
  金砂倡导能者为师,学高为范。他先后向教育局的胡天模学习四川清音;向川剧编导戴明学习川剧高腔;向原铜梁南郭小学音乐教师罗云凤探讨乡村音乐普及教育的问题;向农村老太婆请教过劳动时哼唱着“解身体之乏”的民歌;到巴岳山采风,带上二胡到茶场的生产队睡捆绑床,向茶场职工了解茶叶生产和制作工艺,创作了《巴岳采茶歌曲》:“茶山青青茶叶香,采茶姑娘上山岗。双脚踏破千重雾,白云深处采茶忙。”
  如今铜梁铜梁区委、区府高度重视“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注重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的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人民音乐家金砂与他的五叔刘雪庵一样,成为铜梁区的文化符号,在人民公园,有金砂的塑像和生平事迹介绍;在雪庵公园,刻有金砂与羊鸣、姜春阳三人作曲的歌曲《红梅赞》的文化石;有以“金砂”命名的金砂路、金砂东路、金砂西路、金砂支路、金砂二支路和金砂小学,校园有金砂作品介绍文化石和文化墙,该校还特邀请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纪录片著名编导李安东(大校)作词,金砂的二女刘尔璎作曲,创作了校歌《金砂之歌》。无独有偶,广东汕头市有个金砂公园和金砂乡(此地出过一些正义刺客和著名运动员)。
  金砂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和川剧音乐(如《江云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红色经典就是歌剧《江姐》及穿插其中的主题歌曲《红梅赞》、《绣红旗》和唱段《革命到底志如刚》、《笑声中埋葬你蒋家王朝》等;还有《骄扬》、《蔚蓝色的旋律》(又名《飞行交响乐》)及其主题歌《我们同祖国一起飞翔》、《椰岛之恋》、《云岭翠竹》、《木棉花开了》等歌剧;仅在家乡铜梁南郭乡的“郭家楼房”(抗日名将郭汝栋将军铜梁乡下别墅)和李家湾家中,就与张昌达(已故)、戴明(已故)、张进军、廖吉秀、黄朋、秦万宣、谭先柱、峻石、张人权等铜梁本土词作者合作,创作了《公社有了广播网》等二十一首接地气和脍炙人口的歌曲。
  比如我印象较深的一首是为原铜梁县关溅中学(今铜梁区少云镇中学)语文老师张昌达(已故)作词的《幺妹我要学》谱的曲,这首四川民歌曾夺江津地区某年度的汇演比赛民歌类创作一等奖。
  附此歌词:(女声)“太阳落了坡,幺妹学哥哥,心中有些话,要对哥哥说。(男声)幺妹,你学啥子嘛?(女声)农业实现机械化,哥哥在开机耕船,幺妹我要学。”
  张昌达因金砂谱曲的这首民歌唱红了渝西的各个知青点,彻底改变了人生命运,先是调入江津地区文教局工作,江津地区并入重庆市后,合入重庆文化局,生前是国家一级编导和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还有一位基层舞蹈教师余佳玲,也因编排金砂作曲的《薅秧歌》获某次重庆市的文艺汇演一等奖,并在当时的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余佳玲老师先调入铜梁县文化馆工作,后外调异地。
  两次汇演期间,他住在江津地区(永川)招待所,除铜梁文宣队经常倾听到他的教诲外,其他七个县的领队和演职人员都来看望他,屋里或坐或站都挤满了,门口热闹如市,他们向金砂老师请教一些歌剧方面的创作及表演技巧,毫无大作曲家架子的金砂都知无不言,一一作答,擅长博览众长的他也趁机向他们请教各地的民谣民歌,边听边记在笔记本上。还风趣地说:“认识各位同行,我金砂不虚此行。”
  1977年秋,落实政策之际,空政文工团和江津地区文工团欲调金砂去搞音乐创作,想到妻子是江浙义乌人,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和不适应四川的麻辣口味,在他下放家乡的十年中,她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都会一如既往地带着孩子,专门从苏州赶到铜梁看望她朝思暮想的丈夫,路途辗转颠簸,不知吃了多少苦和受了多少累。想到一个丈夫对家庭责任的多年欠债,他婉言谢绝了这份美意,作为人民音乐家,在哪里都是为人民大众谱好曲。
  他返回苏州的家后,在原苏州文化局长、市政协副主席谢孝恩等人极力推荐下,进入苏州市昆剧团担任编导,先后创作了昆剧音乐《骄杨》、苏剧音乐《玉蜻蜓》、《五姑娘》、锡剧电视连续剧《青蛇传》和歌曲《故乡的船》等。
  上世纪90年初,还担任过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指导过顾其昌、李庆园、王蔚和薛亦然等江苏音乐界人士。

图五:由上海音乐出社的金砂音乐作品集《中国民族歌剧探索》封面
  作为音乐界大咖,每天接到的各种来信就是几十封,1996年3月15日之前,他均在病榻上为同行音乐人及亲朋好友回信,翌日凌晨六点三十分,阅尽沧桑和繁花,走时两袖清风的一代人民音乐家金砂病逝于苏州,火化后,按照生前遗愿,把先逝十一个月的糟糠之妻骆晋熙的骨灰合葬于四川铜梁县石鱼镇交通村8社盘龙咀(今属重庆市铜梁区南城街道办事处),金砂享年74岁。
  金砂逝世二十三年后,他参与谱曲的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于2019年6月17日,有幸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一百首优秀歌曲之一。并且,生前总计划出一部音乐理论的书籍,余情未了,抱憾而去,而今,二女儿刘尔璎已把父亲生前的重要遗稿,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汇集成《中国民族歌剧探索》一书,并由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诗原作序、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同时,金砂的外曾孙女胥丹青从美国宾州大学获得钢琴博士学位,刚回国不久,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从事音乐教学,音乐事业后继有人,可圈可点,若金砂老师在天有灵,九泉有知,一定会福佑子孙兴旺发达,家族昌隆,永世繁衍。
  据悉,金砂的一生传奇而丰富,他的二女刘尔璎正着手写一部父亲的自传,何时“横空出世”,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链接:铜梁历史名人之十──《牧羊姑娘》《江姐》作者刘金砂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959
日期:2022/10/24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不会逝去的英雄颂歌──碎谈现代川剧《邱少云》
下一篇:肥东罗氏胜四公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