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

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川移民之转运站

作者:邓亚曾http://www.luos.org

  今川渝人入巴蜀之先祖多注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笔者于1986年随机抽样调查四川三台中学62名川籍教职工及其配偶祖籍:麻城孝感乡13人(占总数20%),另湖广18人、湖北1人、湖南1人;以上相加共33人.占总数53%。其余皆注明某省某县乃至乡以下小地名。纵览川渝各地方志、族谱及广大专家学者著述,其相关资料亦大抵若此。与四川(今川渝,下同)同时遭受暴政战乱之区区孝感乡,休说填川,即使置县亦无可能,为何约定俗成作如此奇谈?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武昌路。其领域含湖北、湖南全境及广东电白以西、广西河池以东、恩阳以南全境。明分置湖广、广东、广西三布政使司,湖广始专指两湖之地。清因之。又因省治在湖北,俗呼湖北人为湖广人。”
  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湖广填四川”的政府行为:第一次在元末明初。元至正十七年(1357)湖北随州明玉珍参加义师“红巾军”,克重庆,5年后称帝,国号夏,建元天统。其部下几乎全是湖广人,尤以黄州府麻城县人为最。四川经元朝蹂躏,时存12万余人。明玉珍尚俭轻徭薄赋,在川遍置卫所,戍兵屯垦;下令广招湖广百姓入川垦殖,其部队悉就地解甲归田.与孑遗土著及入川新民互通婚约,融为新一代四川人之重要部份。明万历六年(1578),全川经216年休养生息,人口增至310多万,经济文化事业亦长足发展。
  明初由麻城孝感乡迁川者之后裔不乏名人望族,如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及其先辈首辅杨廷和;如清初遂宁宰相张鹏翮及曾孙大诗人张问陶;如康熙朝河道总督三台王新命等等。从而麻城孝感乡不但人多势众,而且成了郡望之金字招牌。
  第二次大规模湖广填川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平定吴三桂叛军据川之王屏藩部作乱之后,至乾隆八年(1743)的70年间。经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康熙十年,随着逃亡土著返乡及陕西等北地新民入川,加上尔后近30年的生息,《四川总志》载:“全省存男女97.1万人”。大西皇帝张献忠逃匿西充前,火焚成都,至清初四川省会流寓保宁(今阆中)十余载,川境十室九空。为此清廷颁优惠政策,招民实川:如当时川属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县令班衣绣招民50余口,例加一级等等;入川新民可“插占”为业,即凭劳力所垦荒地悉归所有; 绵州政府从陕西购耕牛及种子,免费发给农户;雍正初年还一再减免征粮……
  一时间湖北、湖南、广东、江苏、福建等省人民或因天灾,或因贫困,或图改变环境,向往着享有两千多年“天府之国”美誉的乐土,举家攀邻纷踏而至,其主要经便易的长江水道入川创业。参考众多移民谱牒,约半数笼统记载来自“湖广省”或“湖广麻城孝感乡”,沿袭迄今已无法查寻各自的具体乡里庐墓。此奇特现象与首任川抚张德地康熙二年(1663)奏疏“川省现在孑遗,祖籍湖广人氏……”相合。
  试问:明清时的麻城孝感乡究竟怎样?
  清康熙朝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湖广总部》:“黄州府麻城县明初广230里,后析置其西部为黄安县(今称红安县),“东西仅广160里,南北仅广150里。”黄安县约占原麻城县城1/3,“周遭万山绵亘如堑,山外溪河包络为隍”。麻城县在孝感县(今孝感市东北200多里的大别山麓,与豫皖接界)。详实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无孝感乡条目。信访孝感市政协文史委,转请耆宿鲁先生复,对孝感乡无从落实。信访麻城、红安两市县政协,均未作复。查1986年《中国市县手册》麻城县及红安县条目,均对孝感乡无载。如此
  著名“旺地”竟从神州消失,但巴蜀儿女之可观部份,仍痴心不改地归宗于麻城孝感乡!
  试析其因,大致可分为郡望说与移民转运站说两大类。
  一、郡望说
  参加过1937年“8·13”上海抗战的黄埔老人鲁鋆为孝感市文史界名流,撰文称:“1945年重庆江北经营织布厂的陈华能女士和一位年近七旬的张忠民先生,要求加入‘孝感旅渝同乡会’,并如数家珍地述其先祖于元末明初随明玉珍义军入川.族谱载其祖籍孝感陈家河和孝感张家湾。1984一1996年十余年间,先后有铜梁县政协委员李国栋、重庆市政协委员卢栋林多次致信,请代查其先辈在孝感情况。德阳市张先生还专程赴孝感寻根访祖。1989年,84岁的程竹轩先生特意由台北回故乡孝感定居,并谈及他在台湾所识川籍人士大都介绍其先辈由湖北孝感移民四川。”真是莫谓他乡无知已,麻城孝感早识君。
  显然许多人将孝感县(今孝感市)与麻城县(今麻城市)孝感乡混为一谈。好在两地共界,取其郡望,联谊叙旧而已.不必细分。
  绵阳市政协文史委前主任、知名学者钟利戡先生的论证更为精到。他考查《内江县志》:“内邑旧户,祖籍多属麻城,邻邑亦然。今多不识其故,沿称明洪武二年(1369)奉诏迁麻城孝感乡实蜀事。”这“沿称”二字,不察明玉珍在此前决不可能“奉(朱元璋)诏”招民入川之史实,只能说明习惯成自然,尊崇郡望之理。
  1、托郡望叙乡里,求保自重。明玉珍部多黄州府麻城一带人,其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百姓尊仰,官府重之。这与迄今修家谱者每托先贤以光耀门庭;或进而把两千年前难以稽考的同姓帝胄豪雄,附会正宗之心态相仿。这与从宗祠标榜“xx堂”作郡望之习俗一样。
  2、请康熙三十六年(1697)以后,湖南等省移民大量入川,其狡诈之徒结党斗殴,冒充麻城孝感乡旧户,强占他人开垦之熟地,要挟官府,往往胜诉。雍正五年(1727),朝廷查觉此事,贵令全川彻底丈量土地,弄清产权.造册计赋,才煞住这股歪风。
  二、移民转运站说
  四川著名区域史家、地方志编审孙晓芬教授来信指出:“明清时期的移民转运集中地有五个:除湖北麻城孝感外,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江西瓦屑坝、苏州阎门。洪洞大槐树是明洪武大移民的转运集中地。”《洪洞大槐树志》作者赠书孙女士并称:“大槐树设有官方移民转运机构和移民登记册,还有移民后代的回忆,官员及文人题词,民间的移民纪念标志(包括大槐树上的鸟窝及周围建筑等。”今许多北方人乐道其祖籍在洪洞大槐树,而不察小小一个村庄竟住有百千万众,也不管其先辈在何省何县。
  清建国后的四川人较明建元后的晋陕甘冀北方人多,故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转运站的规模至少和大槐树村相当,或等而上之;惜无档案稗史可考,甚至不能像大槐树那样,列为一方名胜。试作探讨:
  1、明末清初的麻城县曾包括尔后析出的黄安县。麻城县人口较多,产粮较丰,兵灾消退得决,有条件建立大型的移民转运站。
  《古今图书集成·黄州府户口考》:“康熙四年(1665)黄州府实在人丁94428丁(不含妇女,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其中麻城县10605丁。康熙十一年(1672)并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文编审新增19丁。”康熙+一年(1672)时,吴三桂叛军王屏藩部尚在川作乱。清政府在平叛后的康熙十三年(1674)初步启动“湖广填川”,这几年间,麻城县仅增壮丁19人.似可推测已有千人以上男丁携家口迁川,致人口净增数趋于零,为尔后在孝感乡建移民转运站打下基础。
  区区孝感乡居民不过麻城县人口二十至三十分之一(有人考查该乡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当时属较麻城小1/3的黄安县城,即使将一个男丁有四口之家的3000来人的孝感乡民全数迁川,焉能在全川“插占”为业,成为移民主流?《集成·黄安府城池考》载:“崇祯
  癸未(1643)三月二十三日平明,张献忠掩至,驱妇女以锄撅平城,旋平旋杀,尸枕籍土壤中,(黄州府)故城所存不及肩。焚杀凡五日,弃去。黄安县城,明末流寇猖獗,弃而不守,室庐灰烬,民命仿残。”以此,曾为黄安县治的城池,也许就沦为难以寻查的孝感乡(今红安县城关镇)了。
  2、谱碟、方志及墓碑记载,为孝感乡成为移民转运站提供依据。
  四川渠县人大农工委傅昌志先生大作《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引用49家移民族谱及志乘墓碑,其中从湖广麻城孝感乡迁入者21家,并有14姓在孝感乡之后加注高阶堰或细鼎子高阶堰详址。“其中严姓先祖于康熙年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一带)高阶堰鹅公大丘移居入渠。”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也指出:“重庆南川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鹅掌大丘人为多。”傅昌志先生还称“另罗姓、戴姓原籍孝感乡,为今红安县或红安县城关镇一带。此外渠县杨姓有于明洪武二年(1369)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迁入者。”看来明清时麻城县确有孝感乡,并被三姓移民后裔指认为在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四川三台县清初由麻城孝感乡迁入者之后代,皆不详其祖籍乡以下小地名,仅个别人说明还有高杆堰。县人大前主任汤兴伟提供《汤氏族谱》,载其入川先辈汤进贤为南宋嘉定元年(1280)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来自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感院。
  似此,麻城孝感乡在宋(元?)明清朝,因读音相近,共有高阶堰、高杆堰、高感院三种称号,或戴“细鼎(顶)子”定语。似乎其地已建起移民转运站之院落群,并传承为今红安县城关镇——终因当时集中并转运移民工作量大,时间紧迫,还可能管理不细,致未留下足够的档案资料,以为后世提供寻根之切实线索。
  湖广麻城孝感乡,众多四川人梦绕魂牵的故土,您何时更加清晰地展现风采?
  (作者邓亚曾系三台中学退休英语高级教师。本文原载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四川客家通讯》2004年第1期)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9760
日期:2008/10/1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关于麻城孝感乡
下一篇:“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