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滕王阁随想
作者:罗致鸿http://www.luos.org
到滕王阁游览的想法由来已久。从庐山下山到九江马不停蹄直奔南昌滕王阁是我江西行计划中的事。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七日中午,我坐在九江到南昌的空调大巴车上从背包里取出十年前我父亲罗鎔先生送给我的折扇看了又看,百感交集。在扇面上,父亲用毛笔书写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好的诗句啊!这句脍炙人口、令人叫绝的佳句就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649-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出身书香世家,七岁即善作文,人称“神童”。七岁读《汉书》,就能指出注文中错误。十四岁中举,先后任修撰、参军。王勃文词出众,作品大多是抒情、写景之作,风格自然清新,有不少传诵名作。六百七十五年,王勃二十七岁时去交趾(今越南北部)探望担任交趾令的父亲,途径洪州(今江西南昌),受邀参加九月九日重阳节阎伯舆都督宴会,即席作成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称《滕王阁诗序》,我父亲非常喜欢王勃的这篇不朽之作,说
写得好。老人家把精华佳句写到扇面上,炎炎夏日可以随时
打开来欣赏。写字的人都知道,买来的成品折扇扇面有褶皱不平整,很难写。可我父亲在扇面上写的毛笔字有笔力,颇见功底,很耐看。
大巴车在江西的公路上一路南下高速飞奔,抵达南昌汽车站刚好是下午两点。我抬手看表,由九江到南昌一百四十公里路用了不过两个钟头。我想到了“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这句话出自旧时的章回小说,此话常拿来形容一帆风顺的人物。说的是当年王勃探亲路经南昌,按行程本不能在阎都督宴饮时赶到,可因连日大风,船航极快,王勃及时赶到参加宴会并当场写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时来风送滕王阁”的由来即如此。
时间尚早,我下车后决定步行前往滕王阁,这样可以沿路游览南昌市容。
南昌,汉时称豫章,隋、唐时叫洪州,具有二千多年历史,是江南文化名城,有人把南昌称做南方昌盛之地。我走过南昌宽阔的马路,看到人车络绎不断。路过一小菜市场,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仔细一瞧,市场人头攒动,经营红火。南昌高楼林立,市井繁华,热闹的景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南昌除了具有省会城市的规模气魄外,同时兼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听说江西人老实,民风好。在南昌,真切体验到南昌人的淳朴善良。我走到二七南路火车站附近向一位正在值勤的公务人员询问哪里有肯德基店,“火车站那家肯德基东西贵,你可以到中山路、丁公路、北京西路的肯德基,那儿价格便宜,离这里不远。”这位江西老表善意的作了提示并给我指了路。
来南昌之前,我查阅资料得知在南昌胜利路(原中正路)、中山路及万寿宫一带,那些有着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曾经引领了南昌一个世纪的消费时尚。在许多老南昌人心中的“新雅餐厅”、“广益昌百货”、“鸿泰商场”、“鹤纪照相馆”、“宝成金子店”,作为一种刻骨铭心的回忆,仍然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我走到八一公园稍作休息与一位白须老翁聊天,老者自豪地说:“新雅、鸿泰有名气。”当我快走到滕王阁时,在榕门路旁边一条很幽静的小街上,看到一溜卖笔墨纸砚的字画铺子,顿觉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南昌古风浓郁。我向一位穿戴整洁时尚的年轻人问路,他待人礼貌。这使我想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南昌而起的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人民网》报道: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先生在南昌行营举行的扩大总理纪念周上发表演讲,宣布开展“新生活运动”。他提出要以孔孟的“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标准,统一
人们的思想,主张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为具体标准,以使“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蒋先生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引伸出“四维既张,国乃复兴”的结论。他希望把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造社会、复兴国家”的“新生活运动”推向全国。蒋先生还亲自担任“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会长,蒋夫人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指导长。新生活运动主要目的--从国民的基本日常生活做起,务求达到一个全面的社会风气的革新,做一个现代国民!同时对付来自日本的威胁,为抗战做准备。抗战爆发后,“新生活运动”很自然地演变为战地服务、伤兵慰问、难民救济、保育童婴、空袭救难、征募物品和捐款等等与战时支援有关活动,为抗战做出了正面贡献……
近来,出现了以“国学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潮流,这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如果能少一些冷漠、鄙俗、“一切向钱看”,多一些“温良恭俭让”该有多好啊。中国文化复兴任重道远,但前途光明。
到达滕王阁已是下午四点。滕王阁位于南昌市区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受
封为滕王后,曾官洪州都督时所建,故称洪州滕王阁。历史上的滕王阁屡毁屡建,今天的滕王阁为一九八九年重建,高九丈,碧色琉璃瓦,回廊式建筑。从外面看有三层,实际内部却有七层。滕王阁华美壮丽,真是登高畅怀,远望长吟的好地方。想象中当年只有二十七岁的王勃一袭青衫站在这里,江风吹过,衣袂飘飞,他一手举杯,一手笔走龙蛇的情景,使我内心生出无限感慨……
一千三百多年前,王勃看到的是雨止天晴,阳光耀彩,落霞与孤鹜齐飞翔,秋水与长天浑然一色。渔船上的船夫在傍晚唱起渔歌,渔歌一直传播到鄱阳湖滨;成阵的大雁因寒冷而惊叫,声音停留到衡阳的水边。在《滕王阁序》里,王勃告诉我们:“豁达的人能知道自己的命运。年纪虽老,志气应当更加旺盛,就可理解白头不变的心志;穷困时更加坚定,决不可放弃青云直上的抱负。喝了贪泉,胸怀仍然清明,处在涸辙中,还是心情欢畅。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可以到达;早晨已经逝去,但傍晚时积极有为,仍不算晚。”我想,父亲在送我的折扇上书写《滕王阁序》是意在自勉和勉励我的原故吧。
传说,王勃在写《滕王阁序》时还有一件趣闻轶事哩。这位大才子在写到最后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时,故意把'空'字空了出来。然后把序文呈给阎都
督,便起身告辞。在坐的人看到最后一句差了一个字就猜了起来,有人说;“是差了一个'水'字。”,有人说:“是差了一个'独'字。”。都督阎公觉得不对,派人追回王勃。请他把落下的字补上。追去的人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望阎大人海涵。”阎都督知道后说:“人才难得。”便命人备好千两银子,亲自率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王勃的话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说:“空者,空也。阁中的皇子如今在哪里?槛外的长江空空地独自流淌!”阎都督听后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值得一提的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全文七百七十三字,字字珠玑,千古不朽。成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当益壮”、“高朋满座”、“临别赠言”、“萍水相逢”皆出自此篇序文。
登上滕王阁最高处,放眼赣江,江岸很宽,橘树、银杏树沿江而栽,船舶缓缓驶过……
的确,滕王阁为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让人神醉情驰。
步出这座碧瓦丹柱,檐角高翘,画栋雕梁的江南名楼已是掌灯时分。走出好远,听到滕王阁传来的风铃声。回头再看滕王阁已在深深的暮色中。王勃远去了,滕王阁还是千年不变高高的耸立在长江边上。我找到了历史痕迹,却没有等
到卷起的朱帘上迸溅着西山的急雨,很是失落。下次吧,滕王阁,我会再来看你的。
来看你时,当然要带上父亲送我的折扇。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七日,于南昌凯莱大酒店初稿0000000000
二〇一二年二月六日元宵节,于成都罗曼大酒店二稿00000000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于青岛静心斋修改000000000000
(原载2012年3月9日《新华网》游记版首页,《读城》2012年6月第31期)
后记
2018年5月14日南昌气温高达36度,下午五点半我来到滕王阁。我从双肩包里拿出父亲送我的折扇,时霞光万道,一只凫在赣江上游来游去,忽然孤鹜停止游兴向我飞过来,向我飞过来……
2018年5月14日,于南昌00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