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益阳市罗氏
作者:罗先骥http://www.luos.org
益阳市辖区和桃江、安化、沅江、南县四县市。罗氏约80000余人,主要是崱公之后,是在宋至清时由江西等地迁入,亦有从新化等地扩迁而入者。
第一节 市区和桃江罗氏
原为益阳一县,一九五二年以其西部地域置桃江县,东部地域为益阳县;于一九九四年益阳县改为益阳市区,又分资阳区和赫山区。一九八五年人口普查,益阳(市区)罗氏21100余人,居第九位。原益阳县支系众多,主要是时才、安庆、乐庆和一松支系。
一、时才支系
时才号云邃,字位三。江西庐陵人。生于宋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南宋建炎二年戊申(1128)徙居益阳十四里寨山村泉田。七传至大珛公,在元朝封万户侯,升都元帅府。讨白卢寇援绝战死,建忠孝祠于黄草坝,其后裔远徙贵州;大珍生允恭、允敬、允惠三子,称益阳三大房。恭、惠二房居十四里蛇山,今属赫山区泥江口镇,3604人,居赫山区、安化等地,共约1783人;敬房分居今桃江县花果山乡红莲村856,三大房主要分住桃江县、沅江县、南县、安化,以及在全国各地工作者,共达10493人。 本支罗氏人文蔚起,如任贵州参政罗安、礼部侍郎罗喻义等,誉为湘中望族。 庐陵(今吉安)云楼花树下谱载,崱公→达→皓→道→楚→卿→广→诵为花树下始祖→介→彦通→时亨、时享、时升。皓九世孙中,尚有时英、时彦、时亿三人。考其生年与时才亦甚相近,时才是否崱→达→皓之后,因早已外迁,明清时谱无纪焉,有待进一步考证。
派行:文子致汝宗,祖大允诗崇。应时生敦义,贤良仕显忠。有孚萃寅若,功溥本明通。善继昌先世,希前作保容。本届续派 德劭留芳永,龙山育俊英。楚云呈玉宇,万载启群雄。
二、一松支系
新化之一松→彦一→元七郎→千一郎→洪德→关一→朝觐→明卿,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新化横阳山徙居益阳岐市关王峡。派衍鹿鸣桥、锭子桥、关王峡和桃江之牛潭河、罗家河等处。朝觐→堂卿→惟远→东甫,亦有后裔由新化徙居益阳。现其后裔居益阳桃江等地,共约4720人。 族谱载其上源为:珠 仪真 仲权→安庆→学政→顺恒→天锡、天爵、天禄,顺恒即一松也。一松之三子天禄即彦三,生伯珪、伯璋、伯瑜,而伯璋由新化横阳山徙居益阳岐市关王峡。但新化谱彦三只生一子元六,况且彦三无后嗣徙居益阳。《益阳县志》则误为一松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由江西吉水徙居益阳岐市。实则是新化谱所载之一八世孙、朝觐第三子明卿,于此时由新化横阳山徙居关王峡。因为朝觐生于南宋开禧三年丁卯(1207),明卿在咸淳年间徙居益阳合乎情理。纵观新化一松系谱、桃江关王峡谱以及三台观音桥谱,互为印证,使人无所适从,然各谱俱不可全信,则无可辩驳也。
派行:天伯仲思凤,履礼绍家声。宗德流芳永,之尚毓九文。
新派语:时应祖光大,诗书佐盛隆。国祚传万代,海宇庆升平。
五修续增派语:继美贤良进,承先道义新。仁恩逢泰运,俊秀启词林。
七修新增派语:才华能显达,浩气最清明。圆通惟意路,阀阅衍江东。
三、吉临支系
珠系仪真 仲大→谋→俊→仲权→安庆→学政→顺德→自高→廷标→吉临字恭号维受。生南宋乾道八年壬辰(1172),妣李氏→运阳,现其后裔居铜壶山148人,九都冲1014人,石屋潭448人,共计1610人; 考明高谱学政生政和丙申(六年1116)→顺德生绍兴癸酉(二十三年1153)→自高生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廷标生绍熙五年甲寅(1194)→维受字泰号仪仁生绍定五年壬辰(1232)→世政派名君高,行七七郎配刘氏→文卿、文质,卿→宠贵,质→宠贤。而九都冲谱载廷标子吉临生乾道八年壬辰(1172),岂有子长其父二十二岁乎!明高谱载顺德子自高,仅少于其父六岁,是明显错误,维受以下生庚与桃江谱亦相互牴啎,令人费解也。 九都罗氏族谱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源流序》云:“安庆五传开派是为吉临→运阳→方春、方毓,春二传泰恒徙居吉水,又二传家本徙粤东嘉应州兴宁县,居三变村→祖远徙和平,次子祖嘉徙惠州博罗县,三子祖光,四子祖大皆十世而迁益……”据此,吉临之后应是十世由广东兴宁迁益。镇省居十里铜壶山之干港村;镇策、镇简、镇范、镇籍子乾隆间先后迁六里九都冲,今称九都罗氏。
派行:道光壬寅派 吉运方逢泰,传家祖泽长。诗书敦孝悌,俊杰镇南湘。守善承先训,崇高业用宏。英贤能显达,万代继其荣。民国庚午派 文治兴邦定,经纶济世材。规模期远大,道德务滋培。
四、吉光支系
仪真 仲大→谋→俊→仲权→乐庆→学义→士忠→能述→锡荣→吉光字廷梓号枝香,生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妣秦氏→运新→方广、方正,广→逢瑞、逢源,瑞→泰交徙居吉水大坵坎上,后七传书云徙居宝郡邵邑东路五里牌。生子四:长子敦本居桃林凹;次子敦嘉居黄茅岭;三子敦和居大坵边,四子敦干居求雨岭,即今井边罗氏也。嘉、和之后世居邵邑。干之后迁湘邑秧村,而本之后或迁湘,或迁益。本→孝愉→弟达、弟显,达生七子,传者二,曰俊超、俊翔,翔始迁益,居八里花园洞,二传镇纪,移居九里张家村。显子二,长子俊宠→杰昌、杰升,昌始迁湘邑,居永丰之犁头嘴。其后迁徙不一其地,恕不赘述。现乐公房后裔居桃江积木山者312人,其余外徙者不详。
五、天禄支系
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强→汇→机→龟正→耔→鼎→天禄,宋末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益阳十八里余家垅开垦。派衍千家洲、岐市和桃江之桃花江等地。
六、龙章支系
龙章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江西庐陵游寓益阳,定居十二里心田冲。派衍埋冲和桃江等地。 秀川谱载:原属庐陵之吉水翠屏,有崱公二十二世孙,崱→达→皎→议→遵→轩→金→延龄→巨秀→公高→时诚→宗权→履一→辅→琥→德肇→奎文之六世孙炳章、焕章、徐章、印章,其生年与龙章相近,疑龙章亦是其后嗣也。
七、洪章、近章支系
洪章、近章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由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徙居益阳九都曾家村,今属桃江县。其上源世系未详。
八、安化应柱等支系
安化仕安房之应柱,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安化大福坪迁至益阳之河溪水(今桃江河溪水乡)开垦而定居。仕德房则有后裔徙居今桃江之高桥、善溪、马迹塘。诚敬和铨房亦有后裔徙居桃江。泉溪则于清乾隆时(1736-1795)由安化徙居益阳十里杨梅村力田,今属桃江。
九、海公支系
海→文辅→奇淑→显夫→均彰→兴秀→世达,明景泰六年(1455)由新化楚良徙居益阳三里竹荆坝,其后裔又转迁益阳、桃江十余处及宁乡、汉寿等地。兴秀→世通→绪琛裔孙会魁,徙居益阳毛屋村。均彰→兴隆→世迪→绪瑄→万璗之七世孙大袒,清康熙年间由楚良徙居益阳石牛冈;万璗 九世孙继志、继绪、继殿兄弟,于清乾隆年间由楚良徙居益阳杨柳坳;九世孙继禄则徙居派衍益阳九里蜡树冲、十里龙塘等地。世迪→绪瑀→万□→斯□→年绍,明嘉靖十年(1531)由楚良石门头迁居安化常丰乡毛家蓬莫家塅,其四世孙一善之次子大肤,清雍正年间由莫家塅徙居派衍益阳之石牛、水口庙等处;四子大虞则徙居派衍益阳之十里石牛江、牛剑桥等处。世迪之孙万禄,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由楚良徙居今桃江之马迹塘。
十、云飞支系
新化云飞 四翁房之魁甫,有后裔徙居益阳之三房冲、菁华铺、千家洲等地。八翁房亦有后裔徙居益阳。
十一、尚敬支系
尚敬→当世→绣文→以翔→时达→国器十世孙会梁、会唐兄弟,清光绪前期(1875-1884)由新化潮水铺徙居益阳老鸦冲。
吉水秀川谱等载有十余人徙居益阳,除林公外是否失传或外徙,未详。
十二、林公支系
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约→维一→克肖→公著→余庆→晋文→拱辰→坚寿→复荣→林公,元末之乱,湖南居民鲜少,土地荒芜,明初定鼎,招抚募垦,林公乃于明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由江西吉水熂下渡湘而资,沿资而桃江,沿桃江而诸卢遂乔寓焉。然此地地势颇低,不足为后世基,爰挈子赞徙益,卜筑于流觴潭之东,四派世杰→富升→亮远分居花桥;莲花冢之祖,则是升福传也。 现有后裔2500余人。 族谱所列崱公以上世系紊乱从略。
十三、汝贤支系
崱公二十四世孙,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约→惟一→克肖→公著→余庆→纯老→嗣允→子谦→志存→持纲→浩→瓘→潮→铦→汝贤,明万历中期(1585-1598)由江西吉水下枧徙居益阳董家冲。
十四、毓清支系
崱公二十世孙,崱→达→皎→议→遵→軿→绅→显之→天作→待举→楠→寿岩→从龙→惟诚→子文→必通→茂宗→炫→琼→毓清及其子庆孙、长孙,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江西吉水下符徙居益阳蓝溪湖。
十五、晚生支系
崱公二十世孙,崱→达→皎→议→珣→贞→绚→仕荣→时→志宁→模→子明→一德→静存→观→升远→廉→敬→勉→晚生,明正德年间(1506-1521)由江西吉水白竹山徙居益阳。
十六、施可支系
崱公十五世孙,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阐→师仪→璋→琛→少五郎之曾孙施可,元代由江西吉水富田寨徙居益阳。
十七、韫璇支系
崱公二十九世孙,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应炽→几学→志大→岳→拱→朋寿→庆同→良→玉→循→洪先→履静→授节→匡宸→天赉→韫璇,清乾隆初年(1736-1505)由江西吉水松原,徙居益阳。
十八、太阳村罗氏
本支罗氏因无谱书资料,故不知其始祖为何许人,只知由江西迁来。现已历二十一代,其详情待查。
十九、用学兄弟支系:询→彰→拱辰→伯玉→和甫七孙秉清,曾任益阳训导,其子用学、用征、用勤、用兴兄弟,弘治年间(1488——1505)由江西泰和阙城徙居益阳桃花巷罗家湾。
二十、人物:二十九人,《湖南通志》载有二十六人,其中进士二人,举人十一人,贡生十人,军功一人,尚义二人。
1、 罗大珛:字国用。元至元时(1341-1367)领兵保障有功,升中万户(从三品)。
2、 罗 安:(1439-1508)字时泰,号南州。明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六品),使两广(出使广东、广西),以清廉干练著称。迁山东佥事(五品),举屯政,毁淫祠。转四川按察副使(四品),兵备叙泸(置叙州、泸州兵备道),多惠政。彝首凶虐,以金赂安,安弗受而诛之,边境以宁,泸人立祠祀焉。卒于贵州参政(从三品)任上。——《湖南通志》、《四川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3、 罗喻义:(?-1639):字湘申,号萸江。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从五品),直经筵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从四品)。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遂削籍。庄烈帝即位,召拜礼部右侍郎(三品),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教飞庶吉士。喻义性严冷,闭门读书,不轻接一客。后见中外多故,将吏不飞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明年九月,进讲《尚书》,撰昭布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温体仁不怪,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体仁怒。……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频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家居十年卒,赠尚书(二品),福王时补谥文介。——《明史》、《湖南通志》、《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4、 罗 鉴:明成化十三年举人。
5、 罗应衡:字凤山。父贡入京,溺于途,母哭丧明。应衡方幼,家贫为人佣以养母。或有过,辄奉杖进母,俯身受责。及长,力学,登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举人。任淮安通判(六品),升全州知州(从五品)。
6、 罗应凯:字志成。明嘉靖元年举人。父养二鹤,父即殁,闻鹤泪,倒仰天大哭。初知饶平县(七品),政简无私,在官未尝肉食。居官持大礼,实心爱民。黄芸诸村叛,单骑往谕,贼降乃择其弟子朱天珠等读书乡校,顽民悉化,饶人建祠祀之。创修邑(县)志。迁郁林知州,清操益厉。归,囊萧然。——《湖南省志》、《潮州府志》。
7、 罗见义: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人。
8、 罗光玮:清雍正二年举人。 9、 罗光暐:清乾隆三年举人。
10、罗仕进:清乾隆二十五年举人。 11、罗 远:清乾隆五十四年举人。
12、罗 勋:清嘉庆六年举人。恩赐检讨(从七品)。
13、罗登瀛:清道光二十三年举从。 14、罗有上:清嘉庆十三年武举人。
15、罗 观:明贡生。典簿(从八品)。 16、罗 高:明贡生。
17、罗允元:明贡生。知县。
18、罗 鼎:明贡生。安徽巢县教谕(从九品)。弘治间(1488-1505)以贵州慰司训导署(代理)威清(今清镇市)学正,捐俸修学,勤于启迪,弦诵为之一振。——《湖南通志》、《贵州通志》。
19、罗贤胄:字直夫。清顺治时贡生。留心文献,纪明末义军攻陷长沙始末甚详。有《枫香亭草》。——《湖南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0、罗良弼:清贡生。 21、罗贤壇:清贡生。 22、罗 逵:清贡生。
23、罗士锷:清贡生。
24、罗 芬:清咸丰时拔贡(生)。花翎同知衔(五品)贵州遵义知县。
25、罗 逸:字樵长。性喜山水,喜填词,工诗画。有《柳园诗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6、罗敦仁:字伯荣。尽孝事继母,让产于弟。家庭之间,肃若朝廷。以子喻义赠礼部右侍郎,杞乡贤。——《长沙府志》。
27、罗仕放:号巨东。尝捐置严潭义渡,知县冯鼎高以“风高利涉”匾奖之。长子忽显,字禄来,垒建桥梁;给资以全鬻妇者。孙忠亮,字南阳,置杜溪义渡,建鹿鸣桥,署施茶,饥散栗,随事鲜推不吝。
28、罗忠豪:字商都。捐金三百两,襄修长沙义渡;邑三台塔、龙山渡、栗公渡、俱捐重资。先是其祖曾建严潭义渡,至忠豪增修石岸、石级,又独建道木桥。志溪石险,屡破舟,捐金凿之。子鵷,候选同知,急公好义。倡捐学宫,独建城隍庙后殿,置祠宇祭田。岁饥,减籴给民,多所全活。
29、罗恕人:(1905-1969)国民党中将。曾任胡宗南随从副官,后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二期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抗战时期,长期在西北参与围困陕甘宁边区。一九四零年晋升陆军少将军衔,一九四二年任西北训练班主任,后任河西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一九四六年六月任整编第一七九旅旅长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城防司令。一九四九年冬因反对新疆和平起义而脱离部队,后转道印度去台湾,曾任澎湖防备司令部中将副司令、第二军团副司令等职。——《民国人物大辞典》、《湖湘文化大辞典》。
第二节 安化罗氏
一九八二年普查罗氏20000多人,居第十五位,分居高明、太平、东华、栗林、新桥、大福、洞市、田庄、苍场、东坪等乡镇。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十二支(其中奎光房分四支)于县城东北建祠,光绪二十年合谱。
一、弼公支系
崱→达→皎→议→遵→元→週→仕伦之嗣孙弼公,由江西吉水富田徙居安化高坪铺、三溪铺、岩溪、碧溪、壁岩溪。合修谱序未述其徙居年代,只称仕伦越二十六世弼公。则弼公乃崱公三十三世孙,迟至乾隆之后方可徙居安化。岂能在乾隆时合建宗祠?其间显有赘代焉。
二、仕德、仕安支系
崱公十七世孙,崱→达→皎→议→遵→元→涣→光泽→倜→巩→奉瑄→绎→贡孙→岳→迟→简→秀川,由江西吉水栗元徙居湖南。至明弘治年间(1488-1505),长子仕伦失考,其次子仕德分迁新化云里,复迁安化之牛田、蓝田(今涟源市城区)、仙溪,益阳(今桃源)之高桥、善溪、马迹塘和桃源之栗米溪。现德、安二房有后裔2000余人,分别住在安化之大福浮泥村、木孔夏一溪、新桥横江、以及大福青龙等地。三子仕安分迁邵阳西平(今新邵高桥),其嗣平山复迁安化大福坪,派衍益阳(今桃江)河溪水和龙阳(汉寿)。 乾隆谱因秀川生卒皆缺,茔墓无考,因而认为是江西未迁之祖,其子仕德、仕安兄弟为一世祖。然而道光二十年安房罗绕典之《安化德安二房一修谱序》则云:“自大时公(崱公)而下,十七传至我秀川公,南迁于楚,故旧谱多不及详。弘治间,安公创业于邵邑西平,德公分建于上梅(新化)云里。由是而安化,而宁乡,而资水……。”秀川谱之秀川,其后亦无注,说明确已外迁而未知其去向矣。再者,秀川谱之迟公生于元至正四年甲申(1344),族谱则载仕德、仕安兄弟分别生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年辛未(1391)和二十七甲戌(1394)。则四十七至五十年传三代。100余岁时分迁新化和邵阳,实乃荒谬。因而仕德和仕安也许是分别生于明景泰辛未(1451)和甲戌(1454)之误,40余岁时分迁新化和邵阳。族谱又将仕安误作弘治年间徙居邵阳西平之文质,而文质是江西丰城八十五都老塘里人,乃风牛马不相及之二人也。
派行:正应大永远(世),光绕銜清杰。熙时锦泰新,燮廷铨治业。烈达锡源荣, 恺悌钦先哲。辛勤步后尘,梓桑笃恭敬。乡思动瑰(薄)蓴。
三、必聪支系
崱公十七世孙,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贽→咨谋→宽叔→先登→天佑→友进→仲奇→邦庆→必聪,明弘治年间由邵阳(今隆回)徙居归化木瓜溪、西冲、苏溪。
四、奎光支系
崱公十三世孙,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仪→璋→琛→少二郎→奎光,
南宋嘉定八年乙亥(1215)由江西吉水富田寨徙居安化竹排门。传至仲三郎,又于明
洪武元年戊申(1368)分居田心,生辰松、辰柏、辰梓、辰杞四子,派衍四支房。松房派衍田心、免子崙、新桥;柏房派衍涟源伏口,有徙居湘乡泥鳅坪及四川、陕西平利者;梓房派衍新化水田,涟源古塘;杞房派衍涟源七星街东石山和安化桂溪、梅溪、夏叶溪,并有徙居陕西平利者,迁四川者为辰杞公之裔,由安化县入蜀,卜居营邑安化乡漏风石下罗家磅。其部分世系:开太→俊杰、俊位,开应→俊明、俊文、俊礼,开元→俊祥、俊忠。
族谱载奎光乃崱公二十世、少二郎九世孙。按其相邻世系推算,须迟至明成化年间(1465-1487)方可徙居安化。而奎光为崱公十三世孙,少二郎之子,岂能在嘉定八年徙居安化!奎光至仲三郎之间亦有赘代。详情请参见涟源伏口辰柏支系。
派行: 辰孟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才昌盛宗英拔。绵长福德继前修,国家隆重联科甲。辉煌源长咸锡福,善泽道高期立达。
五、绳祖支系
崱→达→皎→议→珣→贞→从→仕闵→师贽→咨谋→一德→大礼→嗣宗→孟潜→绳祖,南宋理宗后期(1250-1264)由江西吉水徙居安化高坪铺,派衍独石、水口、司徒铺、莲花石、木瓜冲等地。 族谱载绳祖与奎光同为南宋时迁入。传至日乾公,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由安化县高坪坝铺独石村,迁徙至四川顺庆府仪陇县曹石坝村,其后裔有居赛金镇潮水坝村者。万光→章祥→仕建→日乾。万光公葬于凤形山,其妻彭氏葬于横木通。
而秀川谱载有另一崱公十五世、微公八世孙绳祖,其后亦无注,但须迟至元初方可外迁,则徙居安化之绳祖非此绳祖也。
六、诚敬支系
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之嗣孙觉满,明永乐九年辛卯(1411)由江西吉水徙居长沙。传至诚敬,再迁安化硒州,分迁东坪、黄沙溪,派衍益阳。 秀川谱无记载,有疑义。
七、铨公支系
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之嗣孙铨公,由江西吉水徙居安化三都之杨林、大桥,派衍益阳、宁乡及桃源、溆浦等地。 秀川谱亦无记载,有疑义。
八、海公支系
新化楚良之海公房,自明嘉靖至民国年间陆续有后嗣数十人,扩居安二十余处。
此外,吉水秀川谱载有六人徙居安化;新化之一松、云飞、尚敬、高清等房,亦有后裔徙居安化。是否失传或外迁,未详。
九、诲公支系
崱公二十二世孙,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彩→才辉→君贤→南容→东老→骥→会→融→应祖→定→煦→诲公,明弘治年间,由江西吉水江北骥上徙居安化。
十、国器、国泰支系
崱公二十三世孙,崱→达→皎→议→遵→元→先→徽→安世→彦升→景亨→谘→昌言→彻诗→□→元寿→□→温→华→进→鹗→贵→国器、国泰兄弟,明正德后期(1515-1518)由江西吉水江湾徙居安化驿头铺黄沙。笔者多次路过驿头铺,经仔细查问,此地并无罗氏后裔居住。
十一、竣华兄弟支系
崱公二十一世孙,崱→达→皎→议→珣→逢→龚→仕→迁→子文→元圭→宗鲁→思立→志学→用大→志云→瑞→绮→坚→□→峻华、峻冲兄弟,因父于明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客死湖南而寓居安化。坚→环之次子峻朋,亦因父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客死安化,遂寓居安化。
派行:
安化十二支合谱班次: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道高期立达,教迪久同遵。辅佐昭梁栋,仪型重玉金。辉煌余藻采,培植积兰芬。麟瑞资钟毓,鹏程庆允升。源长咸锡福,嘉运启崇英。
十二、清塘铺绍仁支系
崱 元→週→仕伦→德与→梦吉、梦祥、梦立→子芳→绍宗→永厚→立德、立功、立言、立行,立言→民表、民望→舀→大伟→孟章→敬、义,敬→栋→学礼→培→腾麟→禧→兆明→宗升→来彩→均宠、缔宠、胜宠,缔宠→辰勋、辰忠→梦善→文毓→兴周→绍仁、绍德、绍宗、绍安,仁公字乐静,廪贡生,明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生。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岁试学,宪何选举幼童,颖巽经史,贯撤文学,卓荦进取,壬戌联补丙寅科选举拔贡。于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来湖广长沙,寓东长街潘宅馆。延三至五年,始迁安化县西泗胜堂(现梅城附近)数载。由楚返吴,偕眷又徙安化东路高坪铺(今高明铺)创业。德、宗、安兄弟同徙,三公无传。仁公妣→远正、兴周,正→泰輇→万宁、万绶、万安→添绮、添纯→寿远、寿蓬、寿逊→日煊→祥忠、祥信、祥仁,祥义。添绮公后裔居太平乡山溪铺,约1400余人;万宁房裔居太平乡碧溪岩约400余人;绶公无传,日煊裔居清塘铺、山溪铺共约100余人。发选道光二年壬午(1822)由广西荔浦,迁陕西平利。 族谱载有详尽世系图,且在立言以上,与吉安巷口罗氏、吉水庙前宣茂保存之嘉庆十二年《秀川罗氏重修族谱》之世系,无一舛错。然列绍仁公为崱下三十三世,则有悖常理,阅者察之。
派行:辰孟文兴绍远泰,万天寿日祥光发。鸿开俊彦正芳华。贤材昌盛宗英拔。乘时大用获尊荣,传家有道联科甲。绵长福泽继前修,显耀门庭诚特达。
老派华字下接:慎守先贤烈,昌隆代贵荣。绵延敷善泽,蔚焕益明新。礼义贻来哲,诗书训后人。
十三、人物:《湖南通志》载有十人,其中进士一人,举人三人,贡生四人,荐举一人。
1、罗绕典:(1793-1854)字兰阶,号苏溪。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清道光六年丙戌(1826)由拔贡生朝考一等,以七品小京官分户部用。八年戊子(1828)中顺天(府)乡试举人,九年己丑(1829)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七品)。道光十四年至二十三年癸卯(1834-1843)十年间,历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四川乡试正考官、山西平阳府知府(从四品)、陕西督粮道(四品)、署(代理)按察使(三品)、山西按察使、署布政使(从二品)等职,平反冤狱二百余案。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出任贵州布政使,署巡抚(从二品),增加库储30万两,购备荒粮5万石,深受云贵总督林则徐赏识;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升湖北巡抚。咸丰二年壬子(1852)太平军入湘,奉旨帮办湖南军务,率兵勇在长沙对抗太平军。次年入滇,作云贵总督(二品),督总兵王国才镇压回民起义军。咸丰四年甲寅(1854)九月,川贵斋教首领杨隆喜起义军围攻遵义城,他亲率兵勇驰赴遵义,在追踪义军时跌落山涧,中风而死。赠太子少保,谥文僖。有文集《黔南纪略》等。《清史稿》有传。——《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罗光隆: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举人。山东济南府长山县知县(七品)。
3、罗 万:清乾隆四十二年举人。
4、罗清湜:清咸丰八年以祖绕典殉难云贵,特赏举人。寻荫知县。
5、罗袭锦:明贡生。经历(八品)。 6、罗绕枢:清贡生。 7、罗开来:清贡生。
8、罗 焘:绕典子。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生。候选知府衔(从四品)广东候补道(四品),署盐运使司(从三品)。
9、罗 勋:清荐举花翎按察使衔(三品),署两广盐运使(从三品)。
10、罗镇蕙:字芳夏。年十八,适吴逆(吴三桂)踞衡州,勒富民助饷,逆将某携其父去。镇蕙由间道走衡,赴吴陈情,父与诸受勒者俱得脱。两兄早卒,抚诸侄有恩。约族人以法,数十年无兴讼败行者。年七十三卒。子六,四入庠序。
第三节 沅江罗氏
1985年普查罗氏8000余人,居第二十二位。已知有三支。
一、玉吾支系
湘阴古罗城永芳三子程鹏之嗣、唐代五郎、元代朝泰子公祥之裔孙玉吾二人,由湘阴扩迁沅江罗家坊。举人廷赞为其后嗣。
二、学容支系
新化云飞 四翁房之四翁→仲荣→仁孙→子良→文秀→友兴→永洪→秀銮→万胜→明绸→宗光→可展→焕枢→士瑶→学容,生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雍正年间(1723-1735)由新化洋溪徙居沅江。
三、思柏支系
据《沅益罗氏十一修族谱》称:思柏字根心, 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生殁未详。妣张氏生子六:连一、昌一、兴一、少一、范一、裕一。兴一后嗣居蒋湖口、新开山、芷湖大谷山,共约800余人;少一后裔居益阳蒋罗坊,人口不详;昌公后裔居团山乡新坝、杨柳庄约1000余人;连一后裔居益阳张家寨乡五谷神、黑谷村、三田村等处,共约1600余人;范裔居益阳小梓巷,后迁沅邑龙皮两保约100余人;裕公后裔迁居益阳十四里道陵港,后迁沅市赤山人口不详。
派行:
原派语:一道经邦国,儒林泰运开。诗书崇孝友,忠恕育贤材。普庆和平福,咸宜敬事亲。义方如笃守,定允作新民。
续派语 治秉先宗训,克绍冠英雄。正本家兴旺,永超世纪隆。
四、人物:《湖南通志》载有四人,其中举人一人,贡生三人。
1、罗廷赞:清嘉庆六年举人。酃县教谕(八品)。
2、罗允龄:明贡生。知事(九品)。 3、罗 昱:明贡生,训导(从九品)。
4、罗文翰:明贡生,州判(从七品)
第四节 南县罗氏
南县系洞庭湖新淤之地,至清代中期淤成百里平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分华容九都大部地,以及安乡、沅江、龙阳(今汉寿)、武陵(常德)各县部分地域置南洲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改名南洲县,次年改为南县至今。罗氏不多,系由周边之汉寿楚绍房、常德景星房和桃源万春房裔扩迁而入;亦有娄底天衢后裔迁入者。武圣宫罗家湾支系:经询问其派行,系宁乡仲儒一支后裔播迁南县,现繁衍2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