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湘潭市和株洲市罗氏
作者:罗先骥http://www.luos.org
湘潭和株洲二市在明、清时均属长沙府。建国后曾属湘潭和衡阳专区,后分为株洲市、湘潭地区和湘潭市。湘潭市辖市区和湘潭、韶山、湘乡三县市;株洲市辖市区和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五县市。罗氏十多万人,系在宋至清时由江西、广东、福建及周边县邑迁入。
第一节 湘潭、株洲二县及市区和韶山市罗氏
原为湘潭一县(株洲县有长沙、醴陵部分地域)。罗氏数万人,主要是鼓颡洲罗氏。
一、鼓颡洲罗氏
始祖应隆,字政斋。生于明洪武元年戊申(1368年),善察地形。二十岁左右携家属由江西吉水熂下迁出,卜卦定居湘潭鼓颡洲南岸鹧鸪坪之木湾,今属株洲市区之马家河乡。俗称鼓颡罗,后族人立祠于此,称 “明德堂”。传至第三代生四子,派衍四房,以其居地为堂名。长房志聪为新屋堂;二房志明为湖田堂;三房志安为社山堂;四房志亮为蕨山堂。均聚居马家河地区,而以湖田、社山二堂人口最多,约占80%以上。亦有扩迁居湘潭、株洲长沙、醴陵、衡山等地者,并有远徙两广、江浙一带者。本支罗氏历代人才辈出,如:罗典、罗修源、罗升、罗云皋、罗汝怀、罗萱、罗逢元、罗启勇、罗德煌、罗永泰、罗正钧、罗学瓒、罗哲、罗皑岚等。 族谱和醴陵谱均称应隆及其兄应真皆吉水熂下人,父名罗锦,字明秀,其上源世系则未详。熂下乃崱公之后世居地,而秀川、桃林等谱则无罗锦及其子应真、应隆其人,实令人费解。近年有称崱公十八世、涧谷七世孙,罗润之次子元兆字政斋者,由茶陵迁居湘潭鼓颡洲。此政斋与湘潭之政斋生年相近,但其兄元绶字豫斋者,迁居醴陵西乡罗家湾;而熂下之应真则迁居醴陵北方罗家坪;因而非同一人也。又有称衡东小山房始祖罗潮之三子应隆,迁居湘潭鼓颡洲。而罗潮生于明弘治十年丁巳(1497),其三子应隆应是明嘉靖时(1522-1566)人,岂能在一百多年前之明洪武中期迁居湘潭鼓颡洲。另有衡南一甲罗氏称:其先祖继良公,由泰和迁衡,卜居邑之石潭→应环→元弼→汝昭→超→詠→大奎→景星生五子,次子源镇字尧仲,迁居鼓磉洲。因鼓磉洲有罗典(新字派)致仕归後,任岳麓书院山长达二十七年,湖南罗氏之文人仕宦,多出其门下。故多有攀附冒名者,如此恶行,实为世人所不齿!
现从网上《探索潭连罗北四郎基祖》一文得知:芦溪大安里崧公十世孙全美,于宋宣和四年壬寅(1122),从吉水熂下徙居萍乡冷水庙。全美传七世(上孙下心)公→迪可、达可、福可、秦可,迪可公于元泰定初年甲子(1324),徙居大安里小墟园岭下,即今之新泉乡老屋里开基,后衍分八大房。达可迁居安福岭背与洋乡学背。秦可迁居湖南湘潭鼓磉洲。此说似非杜撰,期望后之贤达考证。
派行:应源志必罗大罗文罗 一本作新,绍修世德。正学传家,纯诚光国。远慕高瞻,培基厚泽。于斯万年,孝思维则。
二、笔臣支系
崱公二十七世,道贤十三世孙,道贤(履道)→邦琥→汝熔→登义→举富→允积→远镇→思问→宗盛→祖彪→文贵→才逊→笔臣,清康熙年间(1622-1722)由邵阳永丰一都拦桥铺择良村(今属隆回)徙居湘潭易俗河。而本届修谱,则载邵西初祖锡均条称:“初修谱云,祖处宗派源流,湖南邵阳县永丰一都拦桥铺择良村,自宋元以来下屯,葬武冈州子山午向。妣方氏→仪新→汝鉴、汝鎔……”此记载与道贤→邦琥→汝熔却大相径庭,孰是孰非,俟考。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乃笔臣十世孙。
派行:择良老派:锡仪汝登举,允远思宗祖。文才笔仲仁,囯正廷彦起。
中湘合择良新派:宝善发本德,显扬在俊英。宪章衍隆庆,齐治绍书声。
罗亦农源流:锡均→仪新→汝镕→举义→举富→允积→远镇→思问→宗盛→祖彪→文贵→才逊→笔臣→仲桢→仁尽→国书→正柏→廷榜→彦绣→起江→宝仑→亦农讳善扬字慎斋号振纲。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四月十一日申时,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青狮村雷公塘,幼年过继伯父宝仑为嗣。
三、镳公支系
由江西吉水徙居宁乡之镳公,有后嗣扩居湘潭。
四、韶山子云支系
毛泽东之发妻罗氏,乃本支罗鹤楼之长女。其上源世系未详。
江西吉水秀川谱载有二人由吉水迁入,是否失传或外迁未详。
五、道宗支系
崱公十五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弇→世奇→珖→日宣→翔龙→蒦→崇庆→道宗(正夫),明初由吉水迁入。
六、庆公支系
崱公二十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绋→上达→维瀚→沂→天觉→焴→基→绳祖→乐→宝宝→尚质→视祥→庆公,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吉水塘东迁入。
七、其他支系
1、湘潭雨湖区南竹山新桥罗氏,始迁祖珏公,明永乐时自金陵迁此。三世立本生玘、璥、瓘。十三派祖修谱:现该族居民居南竹山镇罗金塘永丰村。约100人。
派行:祖泽贻芳远,光宗在俊英。传家存厚德,万俟复昌荣。
2、迴龙桥罗家湾支系,现有罗姓居民100余人,其族史及始祖之来历,一概不知。
3、龙口乡泥湾罗氏约有40来人;花石镇七星村栗山有几家罗氏子孙;严冲罗家湾罗姓居民约100人,三处均不知祖宗之来龙去脉。
八、人物:四十八人,一至六,八至二十二,二十六至四十二,录自《湖南通志》等,其中进士二人,举人六人,贡生十人,荐举一人,军功十五人,学者三人,名医一人。
1、罗典(1719-1808):字徽五,号慎斋。清代著名教育家。清乾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七品),官至鸿胪寺少卿(从五品)。曾主考河南顺天乡试,同考二十八年会试,任四川学政。督学考试“非专衡文”,而“以育才为本,每按试,先集生讲学,试毕,复进而规诲之。”四十二年起主讲常德朗江书院五年,生徒贽仪,无论厚薄悉不授。四十七年起,任长沙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七年(1781-1808)。束修薪金除饮食外,皆用于整修书院。辟有岳麓八景。其立教“务令学者陶咏其天趣,坚定其德性,而明习于时务。既使之各有所得于见闻之外,复于游息时随时指点。凡身心性命,处已接物,无不洞彻夫情理,而使皆旷然有得于心。”门下人才辈出,“发名成业者数百人”。著有《凝园读易管见》、《凝园读春秋管见》、《罗鸿胪集》等。──《湖南通志》、《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四川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罗修源(1752-1796):字碧泉。生时母梦凤集于肩。清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母丧而归。四十年殿试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七品)。由赞善(从六品)一岁四迁至詹事(四品),继则降为编修,再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从四品)。凡四次主考乡试(省城科举考试),三次阅券。爱才若渴,于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者,尤加意培育。尚气节,刚正敢言。
3、罗士俊:明嘉靖十九年举人。广东惠来县知县(七品)。
4、罗泽应:清乾隆四十四年举人。河南新蔡县知县。
5、罗修渭:清乾隆五十三年举人。
6、罗懋勋:清光绪元年举人。
7、罗正钧(1855-1919):字顺循,晚号劬庵。近代学者,教育家。清光绪十一年举人。以知县分发直隶,历任抚宁、定兴、清苑知县。二十六年(1900)因镇压义和团有功,擢升天津知府(从四品),不久代理保定知府,在任上首创蒙馆数十所。又以道员(四品)代理山东提学使。二十八年(1902)受湘抚俞廉山委派,赴日本考察学务。归后主派学生赴日习专科之学,并陈实施条款,推动了湖南公费留学之发展。同年六月,与朱益濬同任湖南学务处提调,统管全省大、中、小学及蒙养堂。著有《船山师友记》、《左文襄公年谱》、《王壮武公年谱》、《辛亥殉节录》、《官书拾存》、《劬庵文稿》等。《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8、 罗升堂:清同治三年武举人。
9、 罗定甲:清同治九年武举人。
10、罗 麟:明代贡生。福建泉州经历(八品)。
11、罗士佳:明代贡生。
12、罗象台:明代贡生。
13、罗象征:明代贡生。
14、罗奇才:明代贡生。
15、罗先弟:清代贡生。
16、罗 升:清雍正时拔贡。石门县学教谕(八品)。
17、罗瑞楠:清代贡生。候选教谕。
18、罗 恕:清代贡生。候选训导(从八品)。
19、罗汝怀(1804-1880):字研生,晚号梅根居士。清代学者。道光丁酉年(1837)拔贡,选芷江训导。青年时治汉学,颇有“国朝经师之遗风”(曾国藩、何绍基语),尝主讲渌江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后,绝意仕进,专治经学。受曾国藩影响,反对汉学、宋学门户之争。其治学,一以崇实,对六艺故训(《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即六经之原有解释)、地理沿革、古今水道源流分合、历代法制、民族、金石篆隶,均有较深造诣。重经世致用,其论团练、积谷、保甲、禁烟等文,颇为湖南当局所重。同治初,纳资候选内阁中书(从七品),专力从事纪湘军阵亡官兵之《忠义录》的编辑,辑成《褒忠录》84卷。曾参与《湖南通志·艺文》一类纂辑;又辑成《湖南文征》200卷及《七言流别集》、《潭雅集》等,于湖南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多所贡献。著作有《周易训诂大谊》、《禹贡义案》、《毛诗古音疏证》、《古今水道考》、《十三经字原》、《绿漪堂诗文集》等多种。──《湖南通志》、《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0、罗 萱(1827-1869):字伯宜,汝怀子。诸生。咸丰间(1851-1861)随曾国藩转战江西、两湖间,累功晋升同知(五品)。同治间(1862-1874)随黄润昌入贵州征苗,升知府(从四品)。后战死,予以骑都尉(四品)世职,赠太常寺聊(三品),随祀黄润昌祀。性淡泊,从军十数年,不图仕进,而耽学弗倦,工诗善书。著有《仪郑堂广笺注》、《粤游日记》、《蓼花斋诗词》。《清史稿》有传。──《湖南通志》、《湖南省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1、罗 仙:字我凡。清康熙时诸生。博极群书,工诗文,尤嗜宋明理学。生平刚毅,廉慎无愧古人。学者称瀛洲先生。──《湖南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2、罗作祈:字以介。年十二为诸生,自经史及诸子百家无所不阅。家贫授徒自给,从游多掇科第去。尚书彭维新为撰传云:“太湖以南,群推宿学中,湘之彦,多在师门。”盖记实也。
23、罗天阊:字开元,又字云皋。少好读书,垂老犹手不释卷。性淡泊,不乐仕进。晚居西塘精舍讲学,学者称西塘先生。其人品深受罗典敬重。工诗文,著有《周易补注》、《学古初稿》、《西塘草》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4、罗 江:原名世棻,字秋浦。诸生。有《桂笠斋诗文集》。──《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5、罗贻淑:字韶峰,号绣兰女史。清代女诗人。知县罗泽应女,宁乡诸生张文棨妻。娴吟咏,著有《绣兰阁学字吟草》行于世。──《清朝女诗人》
26、罗逢元(1823-1878):字旋吉。清代将领。以武生入伍,咸丰元年(1851)赴广西攻打太平军。四年(1854)调湘军水师充营官,先后在两湖、江西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累升至副将(从二品)。十一年(1861)从曾国荃沿江东下,攻克安庆及沿江要隘,以总兵(二品)记名。进逼天京,以功记名提督(从一品)。同治二年(1863)参加进逼天京后,授云骑尉(五品)世职。《清史稿》有传。──《湖南通志》、《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7、罗启勇:浙江补用花翎总兵,署(代理)湖州协镇。
28、罗永泰:浙江补用花翎总兵衔副将。
29、罗国顺:花翎副将。
30、罗春鹏:花翎副将。
31、罗德煌:武生。花翎副将衔补用参将(三品)。
32、罗德爖:花翎游击(从三品),署甘肃西宁镇城守营都司(四品)。
33、罗树勋:花翎参将衔游击。
34、罗德胜:抗击太平军阵亡,六品军功。
35、罗光台:咸丰五年(1855)入水师,攻武昌城,历任千总(六品)加守备衔(五品)。六年攻击汉阳,中炮落水而亡,诏恤守御千总(从五品)。
36、罗鸿宾:原名德蔷,字大衍。咸丰五年投江西湘军水师营,继入陆营。从征吉安,克复各城邑,由六品军功任蓝翎把总(七品)。
37、罗世棠:字达陔。罗典曾孙。在江西抗击太平军,任六品蓝翎。
38、罗世棕:字芸陔。罗典曾孙。咸丰七年(1857)抗击太平军,克复武汉有功,给六品蓝翎。
39、罗世熙:字吉士。罗典曾孙。在安徽抗击太平军有功,任六品职衔。
40、罗荣华:抗击太平军有功,补用千总。
41、罗云才:清代荐举通判(六品)。
42、罗健亨:字沄谷。清代医学家。以亲老多病,潜心医理。精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择其精微深奥。凡所医治,触手生春。遇贫苦者代谋药物,并酌给钱米以济其饥寒。著有《伤寒扩论》、《医宗约径》、《医学破愚》、《附子辨》、《疾脉论》诸篇,皆发前人所未发。──《湖南通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43、罗学瓒(1894-1930):号荣熙。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湖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一九二七年秋,在醴陵、萍乡等地组织农民武装,为湘赣边秋收起义准备了军事力量。同年九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湘潭工委书记,一九二九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由于叛徒告密,在杭州被捕入狱,一九三零年八月就义。──《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44、罗 哲(1902-1928):字以恒。一九二六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九月回湘潭任中共湘潭工委组织部长、工委书记,开展地下武装斗争。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写信给其夫人说:“罗哲为党艰苦工作,我可作证。”并汇款三百元为罗哲修墓,还亲笔题“罗哲烈士之墓”,以表彰先烈。──《中华罗氏通谱》
45、罗亦农(1902-1932):又名善扬,字慎斋,号振纲。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九二一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回国,历任中共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江浙区委书记。参加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一九二七年起任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和长江局书记。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中共中央十一月扩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任中央组织局主任。后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杀害。──《辞海》、《湖南省志》
46、罗皑岚(1906-1983):原名正晫,现代作家。在长沙明德中学求学时接受“五四”新思想影响,开始写作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一九二二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参加该校文学社、戏剧社。在师友朱湘等引导下,走上文学道路,成为小说家。一九二九年赴美留学,后又到欧洲各国旅游。一九三四年回国,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回湖南。1940年起,先后在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任教。曾任省政协委员和省文联委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招姐》、《六月里的杜鹃》、《红灯笼》,长篇小说《苦果》等。名著《红灯笼》已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
47、罗华生(1910-1991):解放军将领。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治委员、团长,参加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新四军旅政治委员,山东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师长,铁道公安部队、海军旅顺基地和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湖湘文化大辞典》
48、罗西北(1926-2005):罗亦农子。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一九五四年,先后任燃料工业部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主任工程师,电力部成都水电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刘家峡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水电四局设计院院长、书记,水电部水电建设总局副局长,水电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二零零零年离休后,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高级顾问,小浪底水电枢纽建设管理局技术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顾问兼技术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重病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王乐泉、贺国强、曾培炎、王刚、李鹏、朱鎔基和邹家华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新华网”
第二节 湘乡罗氏
一九九年四月统计,湘乡全市普查有罗氏后裔18638人,(未包括外姓配偶)。主要是志洪支系。
一、志洪支系
志洪字君仲,行仲四郎,生于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妣曾氏→宣(均智)、政。宣以下十代阙,现有丁口360余人。 明初偕三兄一弟由江西吉水迁居长沙府城碧湘街,后又迁居湘乡南门,再定居虞塘罗家塅。派衍二房:虞塘房为“清德堂”,田心房为“明德堂”其后裔分布在虞塘镇的岱山村、杨占村、福兴村、郭门村、枫林村、黄里村、清水村、五里村、罗宏村、卫星村、熟潭村、金木村、洗马村、大请村、洋潭村、苏坡村、苏中村;栗山镇之长冲村、峡上村、峨眉村、双江村、洪湖村、栗山村、桥头村;中沙镇之梅龙村、龙山村、扶塘村、大沙村、田心村、中心村、小洞村、毛畲村、主步村,共约11000人。外迁双峰的排头铺、江口、欧源、清源、街埠头、湾头、梓门桥、小洋潭、大村、走马丁、千金塅、沙田、大石山、大茅岗、井字街、荷叶、神冲、天坪村、石牛镇;亦有远迁湖北汉阳、监利、公安、洪湖、天门,甘肃之西峰,新疆之新源,贵州之凉水井,桂林市、广东始兴、中山市,云南之个旧,共约有1000余人,亦有迁居江西乐安、萍乡、安福、上饶市、鄱阳湖、景德镇者; 另有两兄一弟先后迁居湘潭(或常德)、宝庆(邵阳)、贵州、衡阳。 志洪之先祖,据田心罗氏四修族谱载:历代考妣原谱於宋、元、明,莫详其世代,间有详其世代而莫知其所出。故志洪公是否崱公或拯公之后,虽经查吉水之秀川、桃林、周桥、山原等谱均无记载,故未详其上源世系。族谱载:据云志洪曾参与陈友谅义军,与朱元璋争天下。但史籍载陈友谅在元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杀倪文俊,并有其众,连克江西等地,二十三年癸卯(1363)大败于朱元璋,中流矢亡。其时志洪仅十岁左右,显系编造也。
派行:一囯云鸿登,大开宗祖启,来人首笃亲,克长先宜第。
諄叙教由书,仪文端自礼。奇资具性初,实学为根抵。
平治本修身,用行须立体。勋名建及时,得志荣湘澧。(启为二十代)
二、守维支系
崱公十五世孙邵阳道贤,其长子邦富之十二世孙守维,清康熙间,避吴藩之乱,由邵阳徙居湘乡壶天。现有丁口2000余人。分住湘乡壶天、娄底白鹭湾、万家坪等处,其外迁四川、江西吉水、陕西等处者失考。其源流为:道贤→邦富→文仲→才通→应聪→志海→永良→景辅→万瑀→兴亨→朝夫→乾任→守维字文楚,生明崇祯四年辛未(1631),配妻黄氏生仁主、仁圭、仁生、仁桂、仁柱。白鹭湾罗君强其後也。
派行: 道邦文才应,志永景万兴。朝乾守仁义,礼智信长春。光耀徴先德,显扬在后英。豫章恢令绪,忠孝绍书声。
三、邦彪支系
道贤七子邦彪字遂瞻行七郎,始迁西路长烟铺,后携子游梨由安化伏口(今属涟源)徙居东岸罗家坳头。邦彪→游黎→梦仁、梦道。梦仁→世河、世清、世溟、世海,世河居安化伏口,现况不详;次子世清,后裔分居谷水东岸于庄村,现约有500余人;世海后裔分居罗家凹头、双丰杏子铺、和睦村、涟源杨家滩、黄土山等处,共约1500余人。世海→继善→环→允豹→彦综其后裔迁居虞塘观音大塘约1000余人,已另建支祠;三子世溟由长烟铺,迁居邵阳小东路高桥边,后移上里许之板桥,其现况失详。游黎次子梦道→卿泷→应鼎迁居益阳桃花江畔,现有200余人。清代礼部侍郎罗国俊,乃世海十四世孙也。
派行:世海房允俊、鹏山房班:道邦游梦世,继罗允彦大。秉文时正必,兴荣泰平长。
允仓、允彪罗家凹头旧班:道邦游梦世,继罗允彦宗。祖庭国正天,心定名登朝。
允豹房虞塘观音大塘旧派:道邦游梦世,继罗允彦宗。祖楚三添万,国定昌世亿。
各房自21派起,用合族统派 :缵述寻源日,欣逢汉鼎新。贻谋垂矩范,佩服乐书绅。谟烈昭来许,湘支克壮猷。俊英连拔萃,纪度颂前修。居室宜勤俭,和平备致祥。务滋基作圣,哲嗣普芬芳。
四、邦麟支系
道贤八子邦麟,有后嗣由邵阳石门(今属隆回)徙居金薮乡东陵村。近年石门罗氏族人考证,其始迁祖乃崱公十四世孙,千八郎之子同牌,而非邦麟也。
五、道智支系
迁湘较早者为极公长子处谦,谦公为宋绍兴二年壬子(1332)科进士,授南京都御史。传十代至允浯,为楼下房。浯生子斋三郎,字宗显,显生通三郎道智,为豫章五十一世以字派。配黄氏,由元至正年间,由瑞州深洞天迁入黄岗,明洪武初年徙居湘乡,屯业东郊官埠桥香笔山。现其后裔分住城区与泉塘、轧桥、月山、岐山、洪塘大河埠、莲花等地。道智玄孙峻德,明末奉令镇守贵州铁索桥,公率部并携眷属人等入黔。后即落籍该地。(笔者曾于一九九零年亲访该地,并未发现其后裔。)道智公后裔,先后有十六人迁入四川南充等地,现已失去联系。
六、泉塘廷康支系
泉塘罗氏误尊讳颖字学礼为其始祖:宋开宝时官翰林学士,晋遵生公裔。配妻某氏,生平康公四子。平康公讳幼初,行二十四郎,沂水公第四子也。居抚州府崇仁县高溪里,因游猎至瑞州府高安县六都马岭田心,入赘冷氏生子五。现其后裔居泉塘双鲤村200人;大桥200;城区以及湘乡各地,共约1000余人。有运然子会付远徙安徽芜湖太平市;亨银携六子迁四川;定作、定万、定起、定茂、定梁、定禄、定璜、定照、定璠等二十九人,亦徙四川;运羡亨瑞子迁湖北南溪;运法、运兴亨佐子,均迁湖南郴州;定裕→亨辅→运德迁攸县;经圣、定久徙益阳。有登高於崇祯时,奉命镇守黔南铁索桥,后因明变遂隐其地而殁,有庶出子孙居其地。笔者一九九八年古七月十九日亲访桂松时,见其老谱尊罗颖为始祖,即指出其实为依附名人,桂松不服。笔者为查明真相,于同年季秋,亲至高安马岭田心罗家,将该罗之世系源流,详录在册:马岭田心尊罗廷康为始祖,康公字幼行,行二十四郎,太平兴国年生。至道间由坳背徙高安六都田心。其上源为:珠·遵生→昊→智时→太中→景明→万海→元株→世口→志广→尹义→有绍→汉泰→宏毅→绍先→周和→仪引→天实→学松→宗真→德皜→廷康。并让桂松与田心谱主编时燕直接联系,方释其疑,从此澄清了该族的族史。
派行:江西老派。
七、广泰支系
泰公字开源,号永湘,江西吉水县圳上人。明正德年间,因吉水兵燹,迁居上湘流霞区。配叶氏→乔→九思、九畴、九鼎、九龄,分四大房。现其后裔分住白田镇1200人;莲花望岳村大山、九江250人;虞塘观音大塘800人;梅桥铜钱湾及城郊共约2000人。该支系上源世系不详。
派行:广乔九尚红其,宗泽延传远,元魁振大声,家光崇懋德,声势发芳名。
八、金石镇金石村有300余人罗姓居民,属宁乡仲儒派下材公房之竹田支,大湖村则属耀公房。
九、锡二支系
应隆→世泽→天祥→文点→仲儒→颖→光耀,其十世孙作宣之次子锡二,原名彦二,字庭达,元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生,明洪武初年,由宁乡东乡罗宦冲,扩迁至湘乡金石,现派衍数十人。
十一、兴平支系
吉水秀川谱载:崱→达→皎→议→遵→轩→金→仕燮→无党→盛→粹→经→敬德→崇遇→存晢→茂中→允文→成己→极→原→道→珀→霰→光福→应光→祖翕→为龙→国襄→大成→守恒→恩惠→兴平→,字振茂,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由江西吉水澄溪徙居湘乡。其现况失考。
十二、其他支系
高安六都田心罗氏,始祖廷康公,讳幼行,行二十四郎,原籍抚州崇仁高溪里,因游猎至瑞州高安县马岭田心。公见风水环萃,遂入赘冷氏成家,生五子:六郎、八郎、九郎、十郎、十二郎。十二郎,讳胜,字成甫,娶孙氏→太安→炎、亶,炎→铭、泰,亶→极。铭、泰、极三公传至十三代,繁衍后裔一百五十六人,自明朝初年十六递传至二十二世,先后有四十一人迁居湘乡、双峰、涟源、娄底、韶山等地。现将铭、泰、极三公后裔,迁湘乡先祖开列于后:
(1) 极公之后楼下科三郎秉真公后裔,世瑷迁湘乡,现其后裔散居花坪、沙田、大桥、水口、上山岭等地。人称石门下房。
(2)铭公之后天东房学五郎玉赞公之子如斌,递传至朝磷公迁湘乡,其子孙今散居在城区、土桥、酒铺、潭市黄泥冲等地。称城南房。
(3)铭公之后,田东恩六郎玉环公之子鸿基,递传至明钦公迁居湘乡,其后裔现居城区夏梓桥、洪塘洲棉花凼等地。称罗人湾房。
(4)泰公之后中房振纪公之后世贤公迁湘乡,其后裔现散居在洪塘、山田观、邓婆仑等地。人称石门中房。
(5)铭公之后鼎四郎省春公后裔,田东房分居桥头祖尽四郎迁湘乡,其后裔现居地待查。
(6)铭公房玉环公之后国赤长子,田东房世绩之子明辉、明光、明亮三公迁居湘乡,其后裔居处待查。
(7)铭公房田东房学五郎玉赞后裔国缘四子誉依三子俱徙居湘乡,其后裔待考。
(8)铭公房玉赞后裔誉模子世栲三子俱徙居湘乡,其后裔待查。
(9)铭公房田东恩六郎玉环传子基七郎子承珊,字游三,配熊氏,继配龙氏适居湘乡(今属双峰)为金田官冲房之祖。
(10)极公房有国谓生二子、国标三子、国活之子誉机、誉采之子世稳、世绮抚子世常、誉潮子世瑞、誉遂子世朴、国荛子誉谏等多支迁居湘乡,但其后裔住处不详。
人物:
《湖南通志》载有五十二人。其中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在湘乡(今属双丰)人曾国藩创办之湘军中,以军功任游击至提督者三十七人。由于原湘乡县今已划分湘乡、双丰二县市,和娄星区及涟源部分地域,除已明确所属今县、市、区者外,暂列入今湘乡市,俟后查考。
1、罗国俊(1734-1799):字宾初,号九峰。清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入词垣(翰林院)。尚气节,耻奔竞,遇事无所依违。充国史馆纂修官时,执政者欲改易“起居注”旧例者,上书争之,同官服其切直。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分校顺天乡试,所拔多知名士。平居接引后进,倾襟推毂,英俊乐游其门。历春坊赞善中允(六品),升(翰林院)侍讲(从五品)、侍读学士(从四品)。嘉庆二年丁巳(1797),由詹事(三品)擢内阁学士(从二品),迁礼部右侍郎、左侍郎(二品)。工文章,善吟咏,有《馆阁存集》。──《湖南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2、 罗廷秀:元代元贞(1295-1297)以前举人。 3、 罗 忠:明代贡生。
4、 罗登汝:清荐举蓝翎知州衔,湖北知县。 5、 罗定沅:清代贡生。
6、 罗寿昌:清荐举花翎知州衔陕西知县。
7、 罗昌祺:庠生。清荐举花翎同知。 8、 罗宗翟:清荐举蓝翎知县(七品)。
9、 罗信银:清荐举蓝翎五品衔知县。 10、罗凤斋:清花翎提督(从一品)。
11、罗瑞山:清花翎提督衔总兵。
12、罗兴祥:清花翎总兵(二品),赠提督衔。 13、罗宣禄:清花翎总兵。
14、罗高政:清花翎总兵。 15、罗香泉:清花翎总兵。
16、罗景集:清花翎总兵。 17、罗东成:清花翎总兵衔副将。
18、罗载兴:清花翎副将(从二品)。 19、罗全胜:清花翎副将。
20、罗全新:清花翎副将。 21、罗盛典:清花翎副将。
22、罗平志:清花翎副将衔参将。 23、罗明泗:清蓝翎副将衔参将。
24、罗畴范:清花翎参将(三品)。 25、罗秉山:清花翎参将。
26、罗复祥:清花翎参将衔游击。 27、罗而政:清花翎参将衔游击。
28、罗定发:清花翎游击(从三品)。 29、罗泗滨:清花翎游击。
30、罗少林:清花翎游击。 31、罗德彰:清花翎游击。
32、罗芳义:清花翎游击。 33、罗辅友:清花翎游击。
34、罗名山:清蓝翎游击。 35、罗位高:清蓝翎游击。
36、罗镇祥:清蓝翎游击。 37、罗云海:清蓝翎游击。
38、罗义山:清蓝翎游击。 39、罗南成:清蓝翎游击。
40、罗又山:清蓝翎游击。 41、罗和平:清蓝翎游击。
42、罗克绍:清蓝翎游击。
第三节 醴陵罗氏
一九九六年普查罗氏10500余人,居第二十五位。支系众多,宋至清时由江西、广东、福建及周边县邑迁入,大都未详其上源世系。
一、富里罗氏
嘉祖和廷标于宋代徙居东乡富里,派衍数千人。惜其祖籍和上源未详也。
二、涧谷支系
1、崱公十八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绋→上达→维翰→沂→天椅(涧谷)→默→在治→式金→奎佑→润(宗泽)→元绶(豫斋),明洪武初年,由茶陵徙居西乡高桥湖尾罗家湾。
2、崱公二十世孙,奎佑→汶(宗周)→益(积益、惟德)→琪→锦,明宣德四年己酉(1429)由茶陵徙居西乡风岳山纸嘈冲,即今之栗山埧妙山罗家冲。现其后裔居栗山坝大冲约200人,其余居均楚妙山村、土王坪村共约800人。该支罗氏族谱载:奎佑三子润→元绶次子荣贵→资弦→渊→纹绣→秉彜→惠然→振式→尚仁→宪章→则富字高鹏,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生,诰封中宪大夫,康熙十年辛亥(1671)偕妻携三子,宦游闽汀上杭大东村居焉,殁葬本区大阳坝。其源流更令人难以置信,则富公七十五岁高龄尚偕妻携三子,宦游上杭,已有悖常理。其居大东村,而远葬百里之外的大阳坝,则更匪夷所思矣。笔者曾于二零零五年古九月十二日,亲访上杭溪口大阳坝罗赠光宗亲,见其族谱明确记载:大阳坝始祖乃斌公四子千四郎讳纲者,该地并无一名则富外来者。
派行:民国三十五年拟:喜世垂国烈,善庆绍庭芳。忠厚传悠久,功崇振典章。
三、应真支系
江西吉水熂下人罗锦,字明秀,生应真、应隆二子。应真于明初徙居北乡罗家坪。派衍潭湾。后裔分四大房,为黄獭咀罗氏。吉水熂下乃崱公后嗣世居地,而吉水之秀川、桃林等谱,均无罗锦和应真、应隆父子,实令人费解也。
四、计一支系
计一于明洪武初年由长沙徙居高桥,分居大冲、马洲上、石湾、钊陵、金花、燕子窝、妙山等处,现有后裔500余人。
五、寿保支系
寿保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徙居土桥。派衍清安铺,现有后裔500余人;
六、维纶支系
维纶于明洪武年间由攸县徙居东茅街。派衍楚东桥/,现有后裔200余人。
七、之岚支系
珠公五十二世,遵生三十六世孙,珠→居厚→悉→臣恭→奉(奉诚)→徵→达→叶→升→季实→霄→令恭→瑭→文通→铿→绥(尹章)→遵生→昊→智友→诚中→景哲→官奉→元郎→世推→志为→尹守→怀操→汉珦→景宣→绍刚→周匮→德稔→思企→学恤→灿→从周→淮→棠老→承立→端方→维岩→盛时→添爵→绍廷→大魁→清福→景素→才辅→本政→希彧→惟纶→谟→珪→以柯→之岚字梅隐,行五,亦字寿五。明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由江西丰城徙居北乡高塘冲。原配黄氏,葬江西,继配刘氏→会川,传至添字派,分四房。其后裔分居黄沙凹120人,醴北黄獭嘴之板山、礼化、高冲等村共约4000余人。外迁湘潭锰矿16人,东北长春市16人。 族谱之学恤其父为思企。而江西谱之德稔生思立、思企、思祉、思直、思玉、思生六子;思立生学孝、学友;思企徙广州;思祉居丰城某棠,后居西乡罗坊;思直赘居南城县;思玉居上高县;思生赘居上高县。故学恤之父应是思祉,而非思企也。
派行:之会绍单添,金木水火土。进登良才,修明理学。守道相承,为善至乐。人敦品望,士咸超卓。继起荣昌,声名鸿博。
八、伯和支系
珠公五十世、企生三十四世孙伯和,明代由江西徙居醴陵。
九、应隆支系
1、湘潭鼓颡洲之应隆→源佐→志安六世孙兴堂,明万历年间(1573-1619)徙居南乡大障镇湾富村。现有人口200余人。
2、应隆→源佐→志亮九世孙本昌,清康熙年间(1662-1722)徙居西乡铺湾。
以上应隆二支之派行,与鼓颡洲同。
十、昌贤支系
昌贤于明天启五年乙丑(1625)由江西庐陵徙居罗家冲。派衍妙山咀、栗山坝,现其后裔居栗山坝一带。此支与锦公支系大同小异,未知是否同是一人。
十一、国明支系:
国明于明崇祯初年(1628-1632)由福建汀州(长汀)徙居高棚。派衍普口市、马冲、李家山。其现况不详。
派行:正大光显德,忠孝裕家声。吉庆恩光祐,仁贤启祖新。宗芳裔永秀,代继税遐龄。普享天恩锡,枝青育万春。“忠”字与江西老派“贤”字并列。
十二、洪德支系
永芳→程远→……→仪贞→景新→仕伦→元杰→子建→仲太→谋→俊→仲叔→荣庆→思衍→奉初→昌龄→尚崇→洪德之嗣孙兴乐、(见下十七兴乐条)兴有、兴英和来金、贤仁、穆伦,清康熙年间由广东兴宁徙居醴陵。兴有和兴英居东乡富里之唐家坊、石板滩;来金居黄泥坳;贤仁派衍嘉树、儒塘、大障、庙山;穆伦居县城南门口。
派行:先德毓祥,万世荣昌。祚封匡正,原本荆襄。彦邦衍庆,东粤传扬。敬宗念祖,华国文章。支分江楚,代必书香。
十三、克武、克星支系
珠公六十一世、遵生四十五世孙克武、克星,清雍正年间(1723-1735)由江西徙居县城。乾隆六年(1741)克武分居,派衍南乡仙居里、鸟岗、碰尾湾、北塘里等处;克星则分别派衍南乡贺家桥、石门冲。
十四、焕伯支系
洪德→彦华讳大一→伯万讳千七郎→公显讳闻显,公由上杭西城,徙居永安,递传至七世孙焕伯,于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由永安徙楚醴陵东乡王仙书堂邨立业,派分罗家湾、大湾、大树湾、大株桥、峤岭等处,现有后裔280余人。
派行:伯馨魁毓元,世盛大廷恩。孝友天心顺,忠廉礼义存。时清家庆福,运泰嗣昌蕃。以序传承启,光邦达政源。
十五、子洪支系
崱公二十九世孙,崱→达→皎→议→珣→贞→爽→仕文→宗正→忠复→文立→彦礼→以安→仲明→舜甫→道忠→恒→递传至十一世子洪兄弟,清乾隆年间由江西吉水上观,徙居白兔潭。
此外,尚有多人由江西萍乡扩播迁而入。
十六、受公支系
受公字世用,至正十年庚寅(1350)一月二十日寅时生。洪武二年己酉(1369),由江西吉水石村,迁湖南醴陵北乡石庄。传至十世孙正登字元宰,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1596)生。于顺治二年乙酉(1645)由北乡八都石荘燕窝屋基,移居西乡唐大境殷家冲。分居北乡殷家冲罗家湾及军山乡石竹村等处。现有后裔330余人。
派行:受天之德,明宪光朝。锦子正启,万应世开。文章辅国,诗礼传家。建钢立纪,扶汉安华。先芬世泽,玉树琪花。名扬湘楚,蒸云蔚霞。
十七、兴乐支系
由粤东迁东乡二十都荷溪境花桥冲即今甫口立业之兴乐,讳坤睦,号国明,原名仕郎,生殁未详。现居甫口约有800人,有铭香、铭有、铭麟、铭凤均远徙四川,铭香→清锦→天广、天兴、天隆、天昌。天兴→文洗、文柏、文槐、文梅、文相兄弟均居宜宾南门土楼坝、牛屎片等处。
派行:铭清天文泽,才源亨贞吉,封镇峻开祥,宜城良辅弼。琳琅济凤美,燕翼贻谋必。统绪万年枝,传芳绵祖垂。
“铭”字与“克”字品列
十八、铭朝支系
朝公字茂卿号名三,由萍北(萍乡)城下,迁醴东嶠岭立业。现有160人,孙天骏分居浏阳大瑶茂田。
派行:“铭”即克派,铭清天文泽才源正大光明吉分盛俊开祥
十九、俊堂支系
企生·俊堂→镇→实兵→用周→君定→成章→彦隐→伯裔→公宰→叔旭字腾旺,康熙间由广东移居黄丝坑,现有生丁86人。
派行:江西统派。
二十、人物:《湖南通志》载有七人,其中举人二人,贡生二人。
1、罗振辰:明永乐十二年举人。 2、罗彩章:清贡生。
3、罗永焘:明洪武时武举人。任浙江都司断事(六品)。壬午靖难(建文四年明成祖起兵清君侧,大杀诸臣),兵至不屈死。
4、罗如钊:字吉园。清贡生。除永从(今贵州从江县)县丞(八品),兼摄永从县(知县),及古州(今贵州榕江县)同知(从六品)等。篆邑(代理永从县知县)故有溺女恶俗,至困穷无措,虽男亦闻弃道旁。如钊乃捐田二百余亩,倡建育婴院收养。其他捐书院膏火,养济院等田,各不下数十亩,至今利赖。
5、罗廷湘:居渌口市。献贼陷长沙(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长沙),大索官绅迎犒。廷湘不屈死之,阖门殉难。
6、罗文谦:邑增生(县学二等生员)。博极群书,以诗古著名。于国朝典章、先代制度,考据尤精确。尝辑“文庙祀典考”,躬诣阙里(亲往孔子故里),走扬州,谒衍圣公(孔子后裔世袭封号衍圣公)及大学士阮元,请抄文汇阁藏书,详考两朝礼器乐律,纂辑成谱。非公事不入门,人称“笃实君子”。著有《三国宰辅年表》诸书。
7、罗兰:诸生(县学生员)。幼失恃,事继母如所生。性尤喜施与,至变产亦所不惜,有司屡举优行。
第四节 攸县罗氏
排名全县人口第十位,分居三十个村落,主要是宏公支系。
一、宏公支系
崱公世十六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绋→上达→维翰→沂→天觉→焘→霞→缔振→宏,字道远,号自强。明洪武四年(1371)携五子由江西吉水秀川来攸县,徙居擢秀乡云阳坪,开我云阳罗氏六百年之基业。生子五:长荣一(日宣)、荣二(日宜)、荣三(日守)、荣四(日宽)、荣五(日富);荣一分居青阳枫林,(今大同桥镇枫林垅),至永乐十一年癸巳(1413)奉诏立户罗孔贤,称枫林罗氏;荣二分居擢秀乡仁和,派分大和奉诏立户罗祥卿,称仁和罗氏;荣三徙居宜章;荣四仍居云阳坪立户文淑(今网岭镇罗家坪);荣五失考。荣二、荣四两房居处相望,称云阳坪罗氏,已合修谱。 另有霞→缔豁→世杰→性、明兄弟,则徙居县城南。 族谱之焘→霞→缔振、缔绳、缔豁世系,迥异于秀川谱之焘→惠祖(允迪)、宏祖(允能)、及祖(允学)、本祖(允元)、尚祖(允常)世系,故宏公之上源深有疑义焉。其谱称,宏公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辛亥(1311),则花甲老翁跋涉数百里和跨越罗霄大山迁来攸县,似不可思议。但其时是从江西大量移民湖南,应是跟随青壮年之五子移民而来也。笔者龙年正月二十日,亲访攸县庭芳,见其族谱记载:宏公字道远,号自强,系宋徽宗时豫章先生诏封礼学,崇祀孔庙讳从彦字仲素之十代孙也……此处称系从彦之十世孙,何来秀川十六世孙之说!穿凿附会,何如此不顾历史,依附名贤,实在不可思议!
派行:六代起,凌罗新添,大祖罗隐崇豫章。豫章家声,文学昌庭。树德懋本,为国之祯。有容斯大,克秀乃成。锡光开庆,万世永兴。(光绪34年八修拟)
二、宣运支系
宣运于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由江西吉水移民攸县湖南坳,称永湖罗氏。其上源世系未祥。
三、汶公支系
1、崱→达→皎→议→遵→軿→仇→绋→上达→维翰→沂→天椅(涧谷)→默→在治→式金→奎佑→汶公之嗣孙洵丽,明成化时(1465-1487)由茶陵扩居菜花坪。
2、汶→崇→惟善之季孙恺公次子宝佐,成化时由攸县、安仁、衡山(今衡东)三县交界之三抵处,分居石爽田乌塘。
四、德明支系
吉水秀川谱载:崱公九世孙,崱→达→皎→议→遵→軿→绅→通叟→德明,宋宣和元年己亥(1119)由江西吉水秀川徙居攸县大湖村。生勉道、致道、裕道三子。宋代监生罗九达应是其后嗣。
五、维盛支系
友亮→俊堂→镇→瑀→法游→法用→勇→念→法新→绍荣→腾兴→玉庄→俊洪→吉元→维盛清乾隆年间,由浏阳南乡大明桥,徙居攸县泰乡老叠岭丁家垅大州上,生子六。现况未详。
六、允星支系
遵生二十九世孙用亿(万三)→君川(仲三)→成仪→彦孔→伯克(亢)→富子→簪成→念八→之纶→敬峰,派名懋崖→宪孚→应临→秉邑→可荣,派名兴华,生顺治七年庚寅(1650)居攸县横岭冲→克循字明兴→允星,次子克规,随父居横岭冲。.
七 、崱公二十世孙
汶→峻(积峻)→为伦→仲康,明正统年间(1436-1449)由茶陵徙居攸县白茅州,再迁至南乡豆田蛟湖垅。
八、人物:七人,一至六录自《湖南通志》,其中进士、举人、荐举各一人,贡生三人。
1、罗九达:宋代监生。荐举梧州通判(从八品)。
2、罗国珠:字殿照。少孤,母谭(氏)亲为授经。清雍正元年进士。知郫县(七品),迎养母于官署,每事禀命而后行。析狱详慎循声,为蜀中最。八年(1730),由郫县升会理州(从五品),居会十六载,慈祥恺恻,爱民如子。去之日,士民有恸哭失声者,后遂相传认为城隍云。──《湖南通志》、《四川通志》
3、罗 星:字二峰。明正德十一年乡试第一。自谓学末淹贯,不赴公车。益下帷苦攻,尤邃于《易》。家贫,授徒成就后学。至隆庆(1567-1572),历四科无中试者,郡守礼聘之。俾士能文者执经焉,遂连举三人。既被贼伤右臂,习左手书,不官而卒。
4、罗 明:明代贡生。 5、罗九逵:明代贡生。通判(六品)。
6、罗文雅:清代贡生。
7、罗 鼎(1887-1979):字重民。1905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法学士学位。一九一一年加入同盟会,一九一八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北京政法专门学校教授,修订法律馆纂修,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国民政府司法部科长。一九二七年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1928-1946年历任立法院第一、二、三、四届立法委员,兼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朝阳学院教授,一九四六年当选为制宪国大代表。一九四七年后历任安徽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著有《亲属法纲要》、《继承法要论》、《民法继承实用》等书。──《湖南省志》、《湖湘文化大辞典》、《民国人物大辞典》。
第五节 茶陵罗氏
一九九零年普查一万六千八百余人,在三百多个姓氏中排名第八位,主要是式金支系。
一、式金支系
崱公十五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仉→绋→上达→维翰→沂→椅→默→在治→式金。其先祖天椅公(1204-1277),字子远,行二郎,号涧谷,沂公次子,江西吉水熂下印冈人;南宋宝祐元年癸丑,(1253)进士,曾任信阳、潭州(长沙)军学教授;生三子,长子默,随父居潭州,次子庶、季子熟,仍居原籍熂下。默公(1220-1275)先于父早逝,遗子在治(1235-1301)为举人,官国学教谕,时称百五国谕。在治亦生三子:长子相金、季子跃金,自潭州徙居益阳,其后裔部分又从益阳回到茶陵或徙居与茶陵相邻的安仁县;次子式金,于元时举家由潭州徙居茶陵县城大西门,号称大西门罗氏。式金为茶陵始迁祖,后人尊其为大宗公,并尊涧谷公为大始祖。式金生四子:长子伯垅、次子仲骥,分别任广西怀集县县令(今属广东省)和广西柳州路推官,其子孙随居其地;三子奎光约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前后从县城徙居今茶陵县马江镇长联村纂溪,其后裔先后向本县的枣市镇、浣溪镇、湖口镇等地发展,当前在茶陵约有男丁660余人,女丁570余人,且在全国各地大都也有其后裔;四子奎佑留居茶陵县城,生洵、澄、润、汶四子,其后裔分别向县城周围的下东、平水、枣市等乡镇及长沙、醴陵、攸县、衡山等地发展。洵公寓长沙孝顺坊;澄公字胜清,生于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1308)三月二十四日卯时,後至元乙亥(1335)一月十九日申时卒,葬李家屋後,妣张氏;润公长子元绶有后裔居醴陵,生卒均未详;汶公字宗周,生益(惟德)、竣(成德)、崇(□德)、懋(敬德)四子。竣、崇徙居衡山(今衡东)屏峰桥和三抵、莫井、石山鳌洲;懋生琥(菊亭);益生琳、琪、玑三子;琳生鏏、镗;琳→鏏为今茶陵县平水镇锋仙村排前始祖;鏏生子九,其长子明哲→日暄失考;二子明圣传至二十六派其孝子伯鱼失考;三子明善,居燕塘村(今属枣市镇),其后裔先后向枣市镇的大塘铺(今管塘铺村)和下东乡的二铺、田心、头铺等村发展;四子明诚始居攸县高窑而横江、醴陵;五子明信后裔居茶陵县城、茶陵县枣市镇洞头村以及攸县冷水州、北乡;六子明表失考;七子明和,居茶陵县平水镇锋仙村的排前组和五峰村的上丫尖、下丫尖二组(当前约300人)以及衡山(详情失考);八子明智→日乾→裕→中仰徙茶陵平水镇水源村的塘下组、石界组,当前分别约有360人、200人;九子明奇失考。益公次子琪公→锦→源梁→逢万→安邦经商武陵、安国子孙昌盛。玑生鋹後失考。汶公四子(茶陵平水镇锋仙村的排前组谱列懋为汶公次子),懋生琥。琥生九子:元配谭氏生鍪、铠、镡(字世用,仕江西奉新县知县,成化辛丑在北京箫公堂弃世)、钿(早卒)四子,与堂兄弟鏏、镗、鋹皆居茶陵;继配郑氏生崟(早卒)、銎、鉴、銮、蓥五子,则随琥公致仕后定居长沙府城通货门。后嗣除分居茶陵十余个乡镇和长沙外,亦有外徙醴陵、攸县、安仁、衡东、炎陵等县市者。本支罗氏人文蔚起,书香嗣续,自宋以来,在茶陵有功名仕宦者达一百五十余人,实乃湖湘罗氏望族也。
派行(奎光支系):景正名罗文,光鹏如珠生;发扬承祖德,显达起家声;英贤宾泰宇,俊士蔚昌期;庆泽培兰桂,书香宝鼎彝。
派行(奎佑支系):汶益懋玉(旁)金(旁),明日(廷)火(旁)兆其之。
派行(嘉靖帝所赠): 众家源远,士美臣忠。惇典树洪范,崇高祖一经。遵绍谟烈显,积厚维存心。
二、江口罗氏
即江口墟罗氏,系荣庆公房洪敬公名下斌公长子千一郎后裔,由广东嘉应州(今梅州)迁入,现散居在茶陵县桃坑乡江口墟及湘江村一带(二零零五年江口乡被并入桃坑乡)。
三、桃坑罗氏
由福建上杭迁入之圣生、奕云公兄弟,其上源为乐庆→思文、思德→盛贸→应选→万三郎→六九郎、五七郎、四八郎居次,在福建武平象洞开基,传至十四代孙圣生、奕云公兄弟,康熙年间先后离上杭中都罗坊山之军岗寨迁至罗霄山开荒。奕云公先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落业永宁保浆山乾冲;圣生公後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携二子光联、光映,至永宁泥湖(今江西永新县),急病身亡。联、映二公年幼,流落泥湖,遇好人帮助,葬父後替陈姓放牛多年。为继承父志,离陈家至永宁一保七里船中仓定居。数年後光联只身到茶陵桃坑开荒。後代子孙昌盛,扩展到今茶陵县桃坑乡的坑口、中芫以及茶陵城、酃县(今炎陵县)、长沙、娄底等地,如今在武汉、上海、成都、南充、台湾等地均有其后裔。
派行:万锡衍长沶,道学文明启。(贤)良世德昌,兴邦立达志。科教树新风。
“万”字与“允”字并列,
江西吉水秀川谱和广东兴宁谱载有六人迁入,是否失传或外徙未祥。
四、象先支系
崱公十三世孙,崱→达→皎→议→遵→元→涣→山甫→舜咨→显祖→成之→有融→象先,南宋后期由吉水秀川迁入。
五、师孔支系
崱公十二世孙,崱→达→皎→议→遵→軿→仇→忱→居冲→端友→囦→师孔,南宋中期由吉水秀川迁入。生絜矩、幼醇、幼伟三子。
六、元寿支系
崱公十二世孙,崱→达→皎→议→遵→軿→绅→显之→天与→銶→三俊→元寿,南宋中期由吉水迁入。
七、应光支系
焕→元良→郾→十郎→念七郎→万(明亮)→世(昭远)→友亮→俊堂→钟→珍→廷烈→法才→应志→以绢→大维之孙应光,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广东兴宁徙居今茶陵县坑口墟的马机滩村。
八、名琏支系
崱公二十四世孙,昭远→友臣→萃英→善士→钦二郎→绅→郎→志英→金侍郎→春台→予光之子名琏、名珏兄弟,清康熙年间由广东兴宁徙居坑口墟。
九、佳伟支系
千一郎讳穆→念三郎→仲一郎传至守旺→思美→毓昌→云翼之孙佳伟,徙茶陵坑口墟。现况不祥。
十、中芫罗氏
中芫村的菜园冲、蕉坪、瓜坪、大湾、吊棚里罗氏,俱未详。
十一、彝逵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一郎派下庚选→子就→彝逵字远盛,配曾氏,于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由江西兴国徙茶陵茶乡十六都大小湖大湾里。外迁或失传待考。
十二、时充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二郎派下时充→日开长子龄远→重昭,由闽徙茶陵;三子林贵讳元贵字松泉,住茶陵二十二都。时充三子日开→重奎配张氏,随子璋远、嵩远、恭远、华远,于乾隆间由上杭,徙居茶陵二十三都小南坑;时充→日周→重衍→楷远、柱远讳梓霖与兄俱徙茶陵小南坑;时充三子日学→重海配江氏,由闽上杭徙湖南茶陵东江石坳。数支罗氏现况待考。
十三、元凤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三郎派下梧→文硕→元凤→斯开、斯周兄弟由上杭九磜,同徙茶陵二十五都鹿头冲;
十四、玉祯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三郎派下问→玉祯,字昌云,配范氏,徙茶陵二十二都冬瓜垅→元文,其现况不详。
十五、时贵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五郎派下积才→时贵→奇泰→子良。时贵公随父徙江西会昌壮埠村,有後裔落业湖南茶陵二十五都人形垅。
十六、兆俊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五郎派下思明→时习→奇禄→兆俊,徙茶陵坑口泥坑,其弟兆伦徙居茶陵二十二都横潭洞里。
十七、湖口支系
千一郎→念三郎→仲五郎派下嘉圣→时臣→奇焕→宏经字兰松,配范氏→常展、常茂、常华、常昶兄弟俱徙居茶陵湖口东广竹垅里。
以上九至十七支罗氏,系据郴县天堂村族谱资料,其现况不明,是否失传或外迁待考。
十八、茶陵蔴源支系
据江西《永新罗氏宗谱·蔴源祖德荣》条下记载:崱公十一世沂公次子椅公,宋宁宗时,自吉州熂下徙茶陵城西。十三世孙首一由城西徙居香炉山。明洪武年间十四世宗二、宗三昆季携眷,自香炉山徙居松山。递传至十五世道辉徙湘东(乡)石溪下田心罗家;十八世松万,分徙本都墓山下;十九世罗记徙湘东乡蔴源湾里。十四世德荣公配谭氏九娘→振亭、振享、振淳、振亨
十九、田湖上坊源公支系
为嶷公二十一世孙,于大塘大历年间(766-780)由丰城罗田坪,徙居茶陵县城南,其嗣孙移居尧溪寺下。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贡士。朝庆为追念先祖建立承志堂,并在沙江罗塘湾右边珠岭建祠,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重修。传至三十四世寿公之子应珪,于清康熙初年,分居茶陵秩堂即毘塘巷脑上。至四十一世明仔公,自民国初年,由毘塘徙居田湖上坊,安生公亦迁居此地。现有十三户60余人。庆礼、庆星徙四川。
二十、东塘石湾,崱公二世超公之十七世汉
于洪武元年戊申(1368)自庐陵勘村秀川徙居茶陵县麓水小洞,次子大相第七子宗珍,于明正统年间,自茶陵潞水小洞分析茶陵尧水罗家冲石湾。现有红丁男46人,女34人。
二十一、芸陂文通支系
崱下十四世彦璋十六世孙吉贤子文通徙居茶陵芸陂。
二十二、人物:《湖南通志》除误将江西吉水人罗椅(涧谷)、罗天觉、罗可权三人列入茶陵外,载有五十二人,仅次于长沙(原长沙、善化两县),与原湘乡县相等,可谓盛矣。其中进士一人,举人七人,贡生三十七人,荐举五人,制科一人。
1、罗鉴:字缉熙,号湘川,罗琥子。明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从七品),后转户科给事中。历任广东、河南参议(从四品),浙江参政(从三品),陕西和四川布政使(从二品)。所至均赋役,练戎政,抚孤独,惠及于民。迁右副都御使(三品),总督苏、松等处粮贮,以忤刘瑾落职。瑾败,起苏、松巡抚。寻致仕,年九十卒。──《湖南通志》、《四川通志》、《杭州通志》
2、罗 默:宋绍定二年乡试第一。早逝。
3、罗龙光:宋景定五年举人。元时登仕郎(八品散官)。
4、罗在治:元天历年间举人。国学教谕。 5、罗 贞:元天历年间举人。登仕郎。
6、罗 咸:元至顺年间举人。广西宣谕副使。
7、罗 汶:字宗周。(元时)以儒试郡功曹,擢永州路知事(从八品),补鄂省掾(湖北省属佐吏),转永州路经历、江华县尹(从七品)。所至有惠政,人怀思之。入明,明洪武三年举人。授怀远卫、天策卫知事(八品)。临事不阿,敢与抗论。民间利害,必力争至再三,得请乃已,当时称之。后进为燕山卫断事(六品),平反真定冤狱,所活四十余人。咸曰无以报恩,愿世生贤子孙耳。──《湖南通志》、《长沙府志》。(注:笔者慎查《永州府志》,绝无罗汶来永州、江华为官之记载。所记事实仅见于《椅公家世传》。系伪托无疑矣。)
8、罗其纶:字彝伯。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举人。授太康教谕,征修《熹宗实录》。迁琼州推官(七品)。黎人骚动十余年,其纶单骑往谕,事竟平息,在任平反冤囚八十三人。官至郎中(五品)。八十四岁卒,空无遗钱,仅存遗稿。──《湖南通志》、《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9、 罗 燔:明贡生。 10、罗 熺:明贡生。
11、罗 珪:明贡生。授广东阳江县主簿(九品)。
12、罗 焲:明贡生。授府通判(六品)。
13、罗廷植:明贡生。嘉靖十一年任广东阳山知县(七品),后任理问(从六品)。──《湖南通志》、《广州府志》
14、罗 琥:字彦武,号菊亭。明贡生。正统中(1436-1449)为南阳通判。吏诬民为盗凡五人,琥皆雪之。积谷麦三十万石,抚流民万余户;筑封邱堤八十里。改任衢州通判,以捕盗功,进南京户部郎中(五品),署侍郎(三品)。《长沙府志》和族谱记为擢升郎中,转侍郎,值尚书(二品)缺,掌部事,代理尚书九年。──《湖南通志》、《河南通志》、《长沙府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15、罗 镡:字世用。明贡生。授奉新县丞(八品)。值岁饥,捐资籴赈,民赖以全活,立祠祀之。 16、罗 恒:明贡生。 17、罗明启:明贡生。 18、罗廷相:明贡生。
19、罗士文:明贡生。 20、罗承宝:明贡生。 21、罗朝佩:明贡生。
22、罗兆云:明贡生。 23、罗应泰:明贡生。授光禄寺监事(从八品)。
24、罗 仕:明贡生。 25、罗朝岳:明贡生。 26、罗应举:明贡生。
27、罗应绅:明贡生。 28、罗一顺:明贡生。授训导。
29、罗应升:明贡生。授职兵马司。 30、罗朝仰:明贡生。
31、罗中虚:明贡生。授理问。
32、罗 海:明贡生。明景泰三年壬申(1452)任广东顺德典史、巡检(从九品)、主簿(九品)、县丞(八品)。──《湖南通志》、《广州府志》
33、罗俊明:明贡生。 34、罗圣望:清贡生。授宝庆府学训导(八品)。
35、罗生昌:清贡生。授江华县学训导。 36、罗逢生:清贡生。
37、罗廷槐:清贡生。授永州府学训导。 38、罗 钥:清贡生。
39、罗廷式:清贡生。 40、罗家特:清拔贡。 41、罗定志:清贡生。
42、罗 镇:清贡生。 43、罗连才:清贡生。授华容县学训导。
44、罗魁望:清贡生。 45、罗从龙:清贡生。 46、罗 恒:明代荐举知县。
47、罗仲式:明代荐举都察院监察御史(七品)。
48、罗居智:明代荐举中书舍人(从七品)。 49、罗旭生:清代荐举永州通判。
50、罗巨望:由诸生从征有功,清代荐举为恭城县教谕(八品)。乞归养亲,父殁,庐墓五年。岁饥,捐谷煮米,全活甚众。
51、罗吉望:字也谦。由诸生参穆将军幕府,从征有功。康熙时举贤良方正科,授桂东知县。县多红苗,米粟悉资士民。吉望令凡带军器者勿与交易,一时销毁殆尽。更以计驱虎豹,法严守御,惠洽桂民。──《湖南通志》、《长沙府志》
52、罗泰望:字伯重。五岁失恃,事继母以孝闻,行年八十犹定省不替。有仆佣商家暴死,村豪诬以谋毙,泰望白其冤。有戚死于狱,子鼎臣易棺葬之。丙申大水,民多漂溺,罗舟遍拯,活百数十人。
第六节 炎陵罗氏
炎陵原名酃县。一九九零年普查罗氏10400余人,居第三位,遍布全县。主要是凤吉支系。
一、凤吉支系
笔者曾三次到炎陵采访霞阳镇颜家村芳礼,此人曾是上届谱局编纂人员,他提供该族始祖名凤洁,堂号是“惇彝堂”第二代分八大房,民国三十五年续谱时,有丁口11000余人。分布于船刑乡之江边村、东风乡园芬、十都、龙溪、水口、官山等地。欲寻该族谱书,因一曾是看管祠堂的老者,不肯出示,故三次均未果,痛惜未知其详。
派行:始祖承先德,文章际俊英。芳誉光简册,贤嗣卜显荣。
(此派行据芳礼老人卧床口述)
二、捷铭、捷轩支系
捷铭、捷轩兄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由广东五华徙居曹婆垅,今三河镇石潮村。其上源世系未详。族谱载捷铭兄弟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广东兴宁迁入。而兴宁罗氏乃洪德和昭远世系,其后裔无捷某某等之名,而五华谱英远之后则有捷求、捷逵、捷迅、捷逢、捷运、捷道、捷连等,因而捷铭兄弟疑是五华英远之后,清康熙时移民而入。
三、光鸿支系
珠系五十七世宪财三子光鸿,讳孔,字少业,法名洞显,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由江华码市漕对冲,徙酃县拜师学教,住酃邑七都水口吊塘。其孙允讲,于乾隆间复回江华锦田区滥蓬冲。江华谱卷七,一百一二页记载:伯言即汶公长子公仲(茶林谱之益公字维德)之子孙与弟敬德之裔,居安仁樟桥,传至第七代孙即光鸿。据此其上源应是崱下椅公裔孙汶公系;又据公仲三子叔佳,字念实,葬浴水大塘之记载,可以认定为茶林前排鏏公后裔。
广东谱载有二人迁入,是否失传或外迁,未详。
四、捷求支系
元良→郾→十郎→念七郎→万→英远→卿→荫→元善→洪进→铭銄→仲泰→玉瑾之嗣孙捷求八兄弟,清康熙年间皆由广东五华徙居江西龙泉(今遂川)。捷求再由龙泉徙居酃县。
五、美喜支系
万→昭远→友忠→仲一郎→德寿→□□→□□→普舜→本琏→荣科→序→美喜,清康熙时由广东兴宁徙居酃县马仔坳杜子墩。
六、景忠支系
龙逕里罗氏,系乐庆房景忠公后裔,原居长宁三标堡之卓坑,後徙龙逕里。源流:仪真·仲权→乐庆→思德→盛贸→应选→万三郎→五七郎→伯四郎→康辛→景忠,由福建上杭徙居江西长宁(今寻乌)三标堡之卓坑,有后裔徙龙逕里。余未详。
七、笔者一九九七年孟冬,在炎陵黄家渡胡田村,经英武、俊龙二宗亲介绍该地罗姓分布情况:双河村约460人、米西村130人、余江村140人、鳌头村240人、天星100人、胡田村440人、金花100人、荆山200人、西塘村230人。因当地罗氏无族谱资料,故未知其始祖何人,何时何地由何处迁来,落籍何处,一概不知,详情容後之贤者补正。
八、人物
《湖南通志》载有三十七人,其中进士一人,举人四人,贡生三十人,荐举二人。
1、罗实齐:南宋进士。囗囗囗囗囗囗囗囗2、罗德忠:清乾隆九年举人。甘肃文县知县(七品)。
3、罗琼章:字玖常。清乾隆六十年举人。留京十八年,九应会试不第,考取景山教习不就。博通经史,尝馆尚书纪昀(字晓岚)家。诗文顷刻千言,楷法尤劲秀,得者奉为拱璧。后以知县发川中,寻卒。──《湖南通志》、《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4、罗肇中:清同治三年举人。囗囗囗囗囗5、罗德瓘:清代恩赐举人。
6、罗行敬:明贡生。县主簿(九品)。 7、罗奎冀:明贡生。县丞(八品)。
8、罗嘉庆:明贡生。知县(七品)。 9、罗颐学:明贡生。
10、罗卿谋:明贡生。囗囗囗囗囗囗囗囗11、罗邦庆:明贡生。教谕(从九品)。
12、罗良贤:明贡生。
13、罗子隆:明贡生。州判(从七品)。14、罗应荐:明贡生。
15、罗士彝:清贡生。郧阳府竹山县教谕(八品)。
16、罗万有: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17、罗世甲:清贡生。囗囗18、罗世昶:清贡生。
19、罗应泰: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20、罗世冤:清贡生。囗囗21、罗承策:清贡生。
22、罗声振:清贡生。永州训导。  23、罗 绚:清贡生。囗 囗24、罗成懋:清贡生。
25、罗承化: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26、罗承济:清贡生。囗囗27、罗承哲:清贡生。
28、罗元贡: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29、罗道南:清贡生。囗囗30、罗承甡:清贡生。
31、罗光照: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32、罗际泰:清贡生。囗囗33、罗际益:清贡生。
34、罗文炳:清贡生。囗囗囗囗囗囗35、罗超俊:清贡生。
36、罗三集:明代荐举,蓟府典膳(八品)。
37、罗君卿:明代荐举,武陵县文学(从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