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序言、前言、概论

序言、前言和概论

作者:罗先骥http://www.luos.org

序 言

  二十多年前传闻湖南冷水滩有达人罗先骥,为寻族谱,步行万里走遍三湘各地,“走遍天下寻罗氏,探寻罗姓源与根”之说。1997年6月,河胜受广州政协文史办罗进主任委托,主持编纂《中华罗氏通谱》,邀请了香港罗氏宗亲和广东、广西、湖南、江西部分罗氏宗亲在广州市东方宾馆召开了小型“罗氏族谱座谈会”。其中有先骥其人参加,久闻罗先骥,任职冷水滩电业居,1993年退休后,热爱罗氏族谱。广州相逢,果然名不虚传,高大魁武,性格耿直,言谈爽快,相见恨晚。据说他为了搜寻罗氏史料,骑自行车走访湘南湘北山区罗姓村庄,在罗氏祠堂了解村庄迁入源流,在山坟抄写碑文,为寻找开基始祖来龙去脉,不分日夜,查阅谱牒谱序,派衍世系。有时买了几斤“馒头”,三天不吃饭,“赖”在村镇求访宗长老人,可敬可嘉。1997年买了一部摩托车,凭着一部“嘉陵”牌摩托车,兜圈湖南各县、乡镇、觅求罗氏史料、族谱,还远“跑”江西、河南、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南下广东、广西诸省寻根问祖。河胜亦是罗氏族谱编纂者,同行同宗,犹如他“乡”遇“故”友,知无不言,言而不尽!受《中华罗氏通谱》主席、香港罗氏宗亲会罗德雄会长委托,聘请罗先骥宗彦为《中华罗氏通谱》副主编,先骥兄也表乐意。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夫之谱者,所以序昭穆,别亲疏,俾子孙知祖之所自始,所以知一本万殊之义也。《清顺治乡谱诏》云:“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以厚风俗。”,陶渊明亦曰:“同源分派,世远支疏,辑谱图而敦睦,萃涣联宗,厚风俗焉。”历宋、元、明、清、民国至今,“联涣散,各村族皆有谱牒”,强化同宗共源“根”的观念。
  编纂一部族谱,是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使命!必须探源史志、研究谱牒。而史志、谱牒从何而来?史志在书店、图书馆、县志办;族谱则散藏于民间,收藏乡间罗氏族谱,是件非常困难的苦差。由于先骥兄敬业、执着、坚持、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坚韧不拔,历尽千辛万苦,克服并战胜各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走访了大江南北,终于收集大量珍贵罗氏资料、文献史料和族谱,为罗氏源流支脉派衍梳理,作出了卓越奉献,功德无量,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瞬间又花开花谢20多个春秋!河胜亦老矣!乙未岁次(2015年)仲夏某日,接先骥兄电话,非常高兴知悉先骥兄写了三本探索罗氏源流丛书,一曰《湖南罗氏族系考》,一曰《中华罗氏走访记》,一曰《中华罗氏名人录》。近十年来河胜与先骥兄往来不多,一年中或有1-2次电话问候,知道先骥兄脚疾一直折磨着他,出门不便,为修纂罗氏族谱,数十年相识相知。2015年3月22日,我与罗元、炳生、育善、栋光、际成等人驱车到永州,先骥兄在电业局招待所等候我们。先骥兄脚疾严重,扶着拐杖,一步一拐,还是骑着摩托车代步。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先骥兄年长河胜一岁,已八秩有奇。家不宽敞,是电业局家属宿舍,大约60平方左右,小厅摆设虽无讲究,但走入其“非请勿进”“书斋”,却整整齐齐、全部是罗氏族谱或文献,井井有条,有精装本、手抄本,有明清时代的刻印版,亦有近代印刷体,我们走马观花地重点翻阅了部分篇章,感慨万千!先骥兄收集到这么多罗氏史料,真不容易!难能可贵!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为传承罗氏家谱公益事业发挥余热,也实现了人生夙愿!先骥兄为罗家做了件好事,善事,罗氏族人将永远铭记!我涂鸦几个字《罗氏骄子》送给他,他非常高兴,与众宗亲合影留念。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湖南罗氏族系考》清稿交给我,请提意见,并嘱写篇序言。吾爱不释手,粗翻一遍取材史料,贵在详实!再而细读,源流清晰,明世系,序昭穆,字字珠玑,有些章节和提法虽有商榷之处,小小瑕疵,掩盖不了太阳的光辉!先骥之材识,河胜服也!文章精辟,广搜罗,慎选择,疑者阙之,信者传之,井井有条,毅然纸上,受益匪浅!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凡谱牒者,族史也!宗人览之,了解家族渊源,敬祖敬宗之心油然而生!促使罗氏后人敦宗睦族,弘扬祖德,达到爱国、爱家、爱宗族的目的!《湖南罗氏族系考》是一册非常珍贵的支系源流论述,比较清晰地记录湖南罗氏宗支派衍,对各省市罗氏基祖迁徙繁衍都具参考价值,先骥之善举,令人敬佩!是湖南罗氏的骄傲,是罗氏族人的楷模,值得罗氏宗人学习。
  宗彦嘱河胜写篇序言,吾不敏,谨以笔之。

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委员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主编  罗河胜谨序囗囗囗囗
中华罗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豫章书院文化研究会会长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公元2015年9月28日于广州珠江河畔囗囗囗囗

前 言

  湖南罗氏人口有100多万,是我国罗氏人口第三大省,遍布全省122个市、县、区。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之人口普查数据。我省罗氏人口。六万人以上者,有新化县:三万人以上者有耒阳市:二万人以上者有宁乡、益阳、安化、零陵、湘潭五县:一万人以上者有湘乡、茶陵、新邵、双峰、平江、祁东、醴陵、炎陵、岳阳、株洲、衡阳、桂东、桂阳、汉寿等十四县、市。而族谱记续一万乃至数万人者,有长沙、(含市区及县)、浏阳、衡南、衡东、(含衡山、南岳)、邵阳、邵东、隆回、武岗、(含洞口)常德、桃源、溆浦等县、市、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等历时一十八载,多次走访了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市、自抬区,查阅、摘抄了近千部罗氏家族资料。复印、购买了七十余种罗氏族谱。并在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和考证了有关罗氏之史籍、文献、方志和馆藏罗氏族谱。发现其中部分罗氏之上源世系紊乱:有寻祖心切胡乱攀附者、有移花接木者:有为彰显祖宗而攀附权贵或依附名贤者:有为夸耀闾里为祖宗妄加桂冠者:江西之谱,统天下罗氏为柏林所出,我省部分罗氏族谱,不加考证而照书之。凡此种种,皆因我罗氏少数瞀儒,不遵祖训而误祖,在编族谱时。或“荣贵种而鲜根据”;或羡“门阀而轻附援”。于是“割集杜撰,牵合支吾”。“主于张布勋伐,夸胜闾里,盖因树党以邀机利,岂徒诳人已哉!”洪先公所云,亦存在于湖南部分罗氏家族,若不予以澄清,还历史之本来面目,实令罗氏贤达之士寝食不安。我等不揣冒昧,历时三载,查阅各地罗氏族谱,相互印证,去伪存真,编成《湖南罗氏族系考》。然因涉及面之广,又由于我等学识浅陋,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公元二零一四年岁在甲午春月中浣谷旦00000000
永州先骥敬撰0000000000000000000

概 论

  春秋时楚武王末年,楚复伐罗,后罗被沦为楚之附庸国,其子民遂以国名为氏。楚文王初年,其时楚迫迁大部分罗国子民由湖北南漳至枝江东北,修建楚都郢城。城竣后,楚文王十年(前680)楚由枝江之丹阳城迁都郢城,复徙凌甫公率筑城子民至汨罗江以南,筑夹上城居之。后因无水,再至罗水与汨水会流处南岸之小洲上筑罗国城,城郭宽大二里许。一九五七年在此发掘,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四百九十米,南北四百米,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与罗国子民迁此筑城之历史和城址吻合,定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子国城遗址”。周灵王二十四年,楚康王五十二年癸丑,(前548),其领地整理田制和军赋,丈量登记田土、山林、草地、湖沼。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前223 ),秦灭楚为(楚)郡。而罗为楚之附庸国。秦始皇元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前221)在改郡县制时,以其领地改称罗县,隶属长沙郡,县治设罗(国)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和岳阳南部、抚江东部地区。唐武德八年乙酉(625)方并入湘阴县,罗县建制在南朝梁曾一度改置罗州,隋末为罗川县,共长达八百四十五年之久。在今汨罗市汨罗镇罗城村之罗国城(罗县城),汨罗镇夹城村之夹上城,长乐镇古城,川山坪镇常公村常公桥东侧之程江城,川山坪镇茶场之白茅城等罗氏先祖聚居处,均先后分别设过州、郡、县洽。罗国城、夹上城、程江城、白茅城遗址,今尚存城墙或基址。秦汉时,罗县除在东汉安帝时,邓骘曾一度为县长外,均以罗氏主族人任县长。汨罗之罗国子民及其遗民与后裔,除扩居罗县辖地处,陆续溯湘水向南播迁。并非如罗文华所云: “有一支越过罗宵山脉到江西……。后来这支罗人又从江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 长沙之罗宏、罗怀,祖籍长沙之绍威、弘信父子,衡州之罗彦,衡山之罗阶,耒阳之罗陵和罗绥、罗含父子,其先祖均系古罗县人。湘阴老谱载长沙和南岳祝融峰、衡阳回雁峰有先秦远祖墓葬足以为证。而江西谱则妄称罗怀乃湖北宜城压尸槽人,绍威父子和罗含均系珠公之后。秦以后亦有徙居湘潭者,其居地有缅怀君用之“铁罗巷”地名。迁往郴州,蓝山、江华等地者,融合为瑶族罗氏。并陆续远徙粤、桂、黔、滇等省(区) 及东南亚各国,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成为其先民,部分融为泰族。亦有部分遗民之后,北向岳阳、益阳和湖北咸宁等地扩迁,其定居处有“铁罗港”、“铁罗巷”等地名。汉初由罗县城发迹豫章之珠公,派衍为豫章望族,形成“豫章郡望”。古罗县罗氏之后,至清初已辗转遍布其时全国十八省。
  先秦亦有部分罗国子民跟随江汉间濮人,迁至湘西北和澧水下流一带,然后逐步向南扩展,融合于土家族和苗族。今桑植、沪溪、阮陵等地,世居有其土著先民之后。
  宋末文天祥在江西赣州举兵杭元,失败后吉、赣二州人民大量逃亡广东和湖南。元末战乱和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后,致使“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以及明宋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张献忠攻克长沙,至清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湖南遭此绵延三十四年之战火,人民惨遭杀戮,四散逃亡。故湖南现居之罗氏,极大部分是在宋至清时,自江西、广东、湖北、福建、浙江、江苏、广西、贵州等地,移民、逃荒、屯垦、经商、宦居、谋生和游寓而入。尤以明初从江西移民为最。其次是清康熙年间从江西和广东移民。明清时,县邑间之扩迁亦为频繁。而在康熙时,湖南罗氏等又有大量移民四川和贵州、云南、广西,不少族谱有记述。故民间流传“江西填湖南,湖广填四川”之歌谣。有些族谱妄自攀援和依附罗绍成、罗彦瓌、罗从彦、罗伦等权贵和名贤。由于庐陵崱公之后,科第极盛,多有托名崱公之后者,尚须辩析也。
  罗国子民之姓氏。远古世系灭国和迁湘年代及地址。诸谱之记述不一。
  子民姓氏:杜预《左传注》“罗,熊姓国。” 罗泌《路史·国名丙纪》“罗,熊姓罗君也”,与楚同姓。凌迪知《万姓统谱》则曰罗本坛姓。相传熊姓与坛姓,乃高辛氏(帝喾)火正(官日祝融) 昊回之子陆终之后。陆终六子季连,芈姓,后为熊姓(《史记·姐世东》)。四子会人(求言)之后为妘姓,西周时封会人之后于郐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四北,周平王二年壬申(前769)为郑武公所灭《《史记,郑世家》、《辞海·郐》。东虢国为周文王弟虢叔封地,姬姓。郭与虢谐音,后改为郭姓,都城在今两南荣阳市东北.周平王四年甲戍(前767 )被郑武公所火(《史记·郑世家》、《辞海,欲·郭》)。两国遗民均有流亡罗国。故罗国子民除熊姓外,尚有坛姓和郭姓。如鲁桓公十二年辛未(前700 )刺探楚国军情之伯嘉为郭姓。其他姓氏,有待贤者稽考。以上诸家所宫,亦不可尽信,仅供参考而已。
  远古世系:香港和浏阳等谱之远古世系,自祝融至君用一百零一世,西周以前世系,伪托“凌甫公序”书六十世及其所有配氏。并妄加西周以后之御史、太守、刺史、谏议大夫等桂冠。周秦时祖四十一世,均书其配氏,亦冠以秦以后之太守、中散大夫、光徐大夫、太仆卿等官衔,实乃虚构其世系且妄加官衔。江西柏林谱自祝融至君用只书三十九世。而湘阴谱则自西周以前世系,洪荒久远,无从稽考而不书。周秦之祖仅书开国祖匡正,败楚祖班公,迁枝红祖秀扬,迁汨罗祖凌甫,及以后之守陇至君用共二十四人,未明世次仅书其名,亦未妄加官衔。而先秦居罗国城及古罗县地者,均书其配氏与墓地,实可信也。
  灭国年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宜城之“罗川城在县西二十里,春秋时罗国也。”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则记“南漳东南八十里。楚使莫敖伐罗谓此(罗川城),其后迁于枝江。”一九九四年之(襄樊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亦记南漳县东南四十五公里,安集镇邓家咀村罗家营东约一百二十米,南河、黑河汇入柳河处南侧之土岗上,三面环水。有东周罗国城遗址。出土有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文物,不见更早文物。据该地村民介绍,遗址东约一百米处,原有古城址一座,传说为古罗国城,经实地踏勘,未发现城址痕迹。地面仅有一些塘宋以后的砖瓦碎片。地志载西汉惠帝三年己酉(前192)置宜城县,迟至隋开皇十八年己未(598)始置南潭县。两县东西接壤,因地域变迁,《读史方舆纪要》称在宜城西二十里(实际距离在四十里以上)和南漳东南八十至九十里之罗国城,应是同一罗国城。而自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前770一前476)为春秋时代,则此时罗国城大部分子民已被楚迫迁江陵筑城后,应是留居子民再建之罗国城。而楚伐罗大败于罗时(前699)应是村民传说的古罗国城。由于唐宋以后在此建筑,因而城毁城址痕迹无存,则古罗国城是周成王授封罗后所建之西周罗国城。是罗泌《路史》“初国宜城”和郑樵《通志》“初封宜城”之佐证。毋庸讳言,襄阳之罗宪、罗蒙、罗式、罗尚、罗艺等罗氏名人,乃留居子民之后,而非所谓豫章珠公之后也。《路史·国名丙纪》“熊绎初封居丹阳,今之秭归县,本曰西楚(县东南有故丹阳城。武(王)徙枝江,亦曰丹阳,是为南楚。”杜预《通典。古荆州》“楚文王迁都枝江”一说在县西;一说在县东北沮、漳二水会流处〔邻近郑都〕,仍曰丹阳。《水经注·污水》郢都”楚文王十年辛丑(前680)自(枝江)丹阳迁此。“由于秭归之丹阳城地处长江三峡中,楚侵凌江汉间小国和讨伐中原大国,必须循江而下至江陵。如楚武王伐罗,屈瑕缢死之荒谷在江陵之东,群师囚于冶父(城)以听刑在江陵东北(《读史方典纪要》)。因而楚武王先迁都枝江东北之丹阳.为过渡性都城。再胁迫罗国子民至枝江东北。修建邻近之郢都(《九域志》)”罗国城在襄,春秋时附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罗国”由宜城迁至枝江县东北。“城竣后迁都郢城,并将罗、靡等国筑城子民再迫迁至汨罗和岳阳。”湘阴谱云:“楚与罗相始终,秦灭楚止存三户,罗亦国除。”则不存在楚灭罗,而是秦在改郡县制时,改罗国为罗县。然而史籍大都以罗国“徙枝江,为楚所灭”,近年之辞书亦云“为楚所灭”,何光岳则称“楚武王灭罗,徙枝江。”罗文华更是不查史料,信口雌黄,断言楚武王于公元前六百九十年灭罗。国内研究姓氏之专家学者之辈,不加考证,亦纷纷拾人牙慧,足见国内研究姓氏者之轻率。惟有《路史》未云“为楚所灭”。《左传》记载:周庄王十三年丁酉(前684 ),庄公十年,楚文王六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营,此,灭国之始。亦即春秋时代灭他国之始;周惠王二十二年丙寅(前655 ) 楚成王十七年秋八月,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楚灭国之始。亦即楚国灭他国之始。(春秋)记事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庚申(前481)即楚惠王八年,哀公十四年,吴王夫差十五年,亦无罗被楚所灭之记载。近人张轸在其《中华古国古都》一书中,亦称罗被楚击败后,使之成为附庸,楚文王将罗从今枝江,南迁至汨罗。楚国征服小国,不灭其族,保留国君,徙居至蛮荒之地,令其进行开发,是楚国的一贯政策……罗子国在汨罗地区存在不少于二百年。故罗被迫迁汨罗之后仍为罗子国。但沦为楚之附庸国,其子民遂以国名为姓氏。如卫共公十二年庚申(前481),有宦者罗御参与卫国之宫廷斗争(《史记·卫康叔世家》)。然而江西和香港谱则称:周定王十一年乙丑(前596) 楚报荒谷之仇而灭罗国,开国始祖匡正二十四世孙万通出亡下邑,隐于襄阳黄龙洞金爪圩。殊不知此时已在汨罗立国八十余年矣。之后四十八年(前4S8)在其领地整理田制和军赋……。
  迁湘年代及地址:《水经往·汨水》“又西径(经)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楚文王迁之于此。”《汉书·长沙国罗县》应劭注“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路史·国名丙纪》“罗,……初封在襄之宜城,后徙江陵之枝江,周东(东周)乃定长沙,今潭(州)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湘阴老谱云:“凌甫公自枝江徙居汨罗筑夹上城居之,因无水数年后再在小洲上筑罗城。”楚文王在位十三年,则是楚文王十年辛丑(前680)由枝江之丹阳迁都郢城后,凌甫公率筑城子民被迫迁汨罗也。而江西诸谱则云:凌甫公被封为秦国御史,枝江郡侯(先秦无枝江郡,西汉始置枝江县)、益伯侯,周显王三年乙卯(前366 )七十一岁时在枝江复兴罗国,今枝江县有罗国城;秀扬公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庚辰(前521 ),居楚之罗地,守陇公在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八十二岁时,领家属二十八人迁居岳阳(州)府平江县,其后因居潭州(长沙)。然而考诸史籍,除罗御仕于卫国外,先秦再无罗氏仕于诸侯国。罗国子民在枝江仅十余年,又忙于修建楚都郢城,无暇筑城自居,《读史方舆纪要》亦称在枝江亦无罗国城之记载。有称守陇早在周惠王时(前676一前652)已居汨罗之罗国城,纯属无知之杜撰也。湘阴老谱则曰:传至秀扬公,国势愈衰,遂为楚并,愤恨交集,隐于松滋县罗公洲一柱观侧。《读史方舆纪要》亦记松滋县东三十里,邱家湖中有罗公洲,宋临川王义庆尝立观于洲上,曰一柱观。故湘阴谱符合史实和情理,足可置信也。而《平江县志》和族谱则云:由枝江先迁平江,再扩迁汨罗和湘阴,县南三十里有罗城。盖闻洞庭湖之变迁,春秋战国时汨罗之夹上城,罗城和屈原流放处,皆在湖滨(今距湖四十至五十里,其间辟为屈原农场)。筑城子民自枝江循河渡湖,至上岸不远处筑城居之。岂有舍近求远,肩挑背负于一百多里外之平江以南定居焉。但湘阴谱载:东汉安帝时有程远 之后徒平江,筑城而居,则平江之罗城应是此城也。
  概而言之,江西等地之谱牒,毫无史实根据,俱系割集杜撰。且将天下罗氏,如湖北的襄阳郡罗氏、山东的齐郡罗氏,北魏时以少数民族改姓的山西河东郡罗氏,以及历朝皇帝赐姓的罗氏等等,皆归诸珠公之后。更有甚者,柏林谱竟将天下罗氏统由柏林罗瑭所出,尤须辩析之。更有开宝元年戊辰(968)罗颖之《豫章罗氏派流总序》,将祝融氏与祝融官及重与黎混为一人;祝融生术嚣,术嚣生勾龙,勾龙生倕及信。而曰龙生颛顼,二误也;龙为后土,能平九州,是以社祀,而曰颛顼云云。不知颛顼继少昊以有天下,而以为官后土,三误也;高阳纪重为勾芒,黎为祝融,勾龙为后土,三人同时为颛顼五官正。而衍为孙曾四世,四误也;“周末自宜城徙长沙”,“吾祖家豫章,抵颖身三百余年”(另一版本谓数百余年),“赣、瑞、临、抚、徽、宁等处,皆其支裔”等等,诸多谬误。殊不知其先祖珠公家豫章,至罗颖已一千一百余年矣!罗颖在世时,除有临川郡与抚州是同一地先后之地名外,并无赣、瑞、徽、宁等地名,因而以上所述,南唐进士(《十国春秋》),清徽殿学士之罗颖,不致荒谬无知至此。更为荒唐者,罗颖卒后七十余年方中进士之“唐宋八大家”之一,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的苏东坡,未出仕豫章,又未与豫章罗氏同朝为官,岂能为其撰写《罗氏谱赞》。况且赞文中“理学真儒”句,亦属信手编造:苏氏在世时,从彦尚未受业于杨时,苏东坡又岂知其为“理学真儒”哉。综上所述,罗颖之源流总序及苏氏赞文,显系后之无知的撰修者伪托之作。妘姓谱源流之谬误,皆出自此序,谬种流传,贻误广且久矣。国内诸多谱学专家及罗氏宗亲,亦不深究其谬,贻害无穷矣。

2009年己丑岁仲冬月穀旦00000000
永州先骥 新邵耀光 敬撰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