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铜梁有座罗睺山

铜梁有座罗睺山

  离乡数十年,故地难重游,他人访幽罗睺山,勾起心中乡思情......
  铜梁四门均有山有寺,北罗睺,南计都,西登高,东铁佛。历经沧桑,寺虽不存,遗址尤在。先人留下的文化积沉,还能在断壁残垣中找到踪迹。
  罗睺山位于铜梁城东北5里,怪古垒坷,林木蓊蔚,与城西南的计都山(两山均有与山同名的寺),两相拱揖,历来就被誉为铜梁的两颗护卫星。虽然,“罗睺”这两个字从古巴国时代开始就随着无声的滴漏,陪伴着铜梁穿越了数千年的历史。查阅康熙字典,我们知道了“月之交首尾曰罗睺、计都”这样的解释。也就是说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天空的黄道与白道会形成一个升交点,这个交点就被称作罗睺;同样,月落的时候,黄道与白道又会形成一个降交点,这个交点就被称作计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把罗睺、计都与日、月、金、木、水、火、土合称九曜。因铜梁的罗睺山与计都山从地形地理上与天空的罗睺、计都相应,故而得名。当然,现在能够说出“罗睺”这个地名来历的人已是廖廖无几。
  在以前罗睺寺的山门处,年长的同行者和在这一代当过下乡知青的游人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以前在这里的见闻。那时,山门处有一座大的坐佛高十几米,耳朵就有1米多长,他们小时候经常爬到坐佛的肩头上玩耍。斗转星移,转眼即逝,不觉间岁月的伟力已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化深埋在了他们的记忆中。
  翻过一块古时候被称着拜雨石的大石砲,前面就是孤高卓立的捧云石。捧云和拜雨两块大石据说是从前旱年祈雨之地,因非常灵验故而得名。
  在捧云石正面有一块残缺的碑刻,通过对碑文的辨识,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块在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国民党中央军校学员到此游历时所镌。碑文中隐隐透出战败的沮丧和对国民党政权前途的绝望。(见后注)
  在捧云石的南面,有清嘉庆年间署令张澍所题写的“耆阇一峰”四个大字。从字面上讲,耆阇就是指六十岁以上的有德高僧。通过实地观察和猜测,我们对“耆阇一峰”有了两种初步的解释。一种就是说,这座山峰从远处看就像一个老和尚;一种就是说,罗睺山得名高古,罗睺寺历史悠久,历史上又有数位贤者隐居于此,故而以“耆阇”喻“一峰”。
  捧云石东面还有一块大石,被称着“东岩”,东岩下刻有一篇《罗睺山铭》,也是清嘉庆年间署令张澍所撰。《罗睺山铭》文笔清新洒脱,是一篇难得的美文。如开篇的“是为佳者,何竦桀哉!二酉隐处,五丁移来。巴岳拱抬,计都犇□……”以及篇中的“秀石楠花,争禽啅噪……佛卧不醒,仙醉无期……”等等处处皆是佳句。
  从光绪版的铜梁县志上我们知道,自宋元时起,这里就有一座“罗睺寺”,而且规模庞大、香火鼎旺。元代铜梁籍御史赵时春,辞官回乡后,曾在寺中读书衍易。明代铜梁籍河南巡府梅晓臣,也曾告老归隐于此,世称石壁先生。通过与《罗睺山铭》的诗文中的“二酉隐处,五丁移来。”相互印证,这段模糊的历史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虽然岁月留给了我们这些文字的暗示,但我们并没有找到那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罗睺寺的一点痕迹,似乎连断壁残垣也被掩藏得干干净净。我们在夏日疯长的草丛里苦苦寻找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有了一点发现。
  在从前刻有卧佛的地方,我们在被草丛里掩埋的石壁上发现了一组生活化的高浮雕人物造像。他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午睡,虽然这组人物的面貌多被毁损,但人物的姿态仍然清晰可辨。
  下山时,我们从附近的几户村民的讲述中,我们又得到一些关于罗睺山消亡的记忆。
  随着清末四处燃起的战火,罗睺寺日渐凋败。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修建巴川至白杨的公路,工人上山采石,庙舍、石刻尽化齏粉,旧观从此不存。只余下“捧云”、“拜雨”两块凸石,以及清嘉庆年间署令张澍所题写的“耆阇一峰”、“罗睺山铭”和国民党中央军校所镌的三处题记。还静静地凝视着铜梁的日升月沉,倾听着隔城相对的计都寺的晨钟暮鼓。
  虽然现在的罗睺山再没有了“秀石楠花、珍禽啅噪”的世外美景,却仍为我们所有的铜梁儿女保存了一段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没有人能够知道深埋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到底还封存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但历史从来就没有拒绝过探访者的脚步。

  【后注:难寻的史料】 1936年10月,黄埔军校第十三期入伍生1940人,在南京入伍,散驻于通光业员炮标等地上课。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失守,南京告急,军校奉命西迁。在西迁的途中,还为十四、十五期招募了成千新学员。途经芜湖、九江、武汉、长沙、常德,再沿川湘公路向四川铜梁转进,长途跋涉四千多公里,饱尝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这艰辛。学生因此而伤病死亡者达60多人。
  在铜梁整训的在校学员为第十三期第一总队、第十四期第一、第二总队和第十五期第一总队。后又有第十六期第二总队、第十七期第二总队学员受训于铜梁。因抗日急需人才,三年学制缩短而为两年甚而几个月。1938年9月16日,黄埔军校第十三期学生于铜梁毕业时,还有1412人,即赴抗日前线。11月,第十四期第一总队毕业,计有669名学员。
  1939年初,军校迁至成都市区,原有成都分校,即第三分校并入本校。
  1939年9月,第十四期第二总队1510名学员在铜梁毕业,10月,第十六期第二总队学员毕业(为期10个月),计有1629名人。
  第十七期第二总队于1940年5月6日开学,计1374名,毕业于1941年11月20日。
  这样,在铜梁毕业的五批黄埔学员共达6594人。
  (详见:黄埔军校在铜梁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5743
日期:2005/11/20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黄埔军校在铜梁
下一篇:亲历“长沙会战”的黄埔将军罗士瞿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