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青年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罗涛

青年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罗涛

  罗涛,男,汉族,1964年12月生,重庆市丰都县人,中共党员。1981年至1985年在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学习,1985年至1992年在涪陵地区丝绸公司从事技术工作,1993年至1995年任涪陵地区丝绸公司蚕茧部副主任,1996年至1997年任涪陵丝绸(集团)公司李渡分公司经理,1998年至今任重庆市涪陵丝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蚕业总站经理。
  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地级科技成果奖8项。主编全国性教材一本,省地级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1990年参加的“兰尾叶甲迁移规律及防治研究”课题,荣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作为主研完成的“杂交桑种肥球薄膜覆盖两段育苗技术”项目,确保了育苗效果,有力地促进涪陵乃至全省蚕桑发展,被涪陵地区行政公署授予三等奖,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星火科技成果四等奖。1993年作为主研完成的“养蚕消毒技术专业化的推广应用”项目,有效的减轻了蚕病危害,增加了蚕家养蚕效益,被四川省涪陵地区行政公署授予三等奖。1993年作为主研完成的“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项目,筛选出了适宜我区自然气候环境条件的优良桑品种,加快了良桑推广步伐,被四川省涪陵地区行政公署授予一等奖。1995年作为主研完成的《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的选育研究》课题,经济效益达6000多万元,199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被国家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主研完成的《新桑品种人工三倍体嘉陵16号配套技术开发推广》项目,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作为主研完成的“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繁育推广”项目,经重庆市桑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嘉陵20号品种产叶量、叶质均牌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可大面积推广。被涪陵区授予“科教兴涪”工程二等奖。2001年主持完成的“纸板方格簇的应用推广”项目,推广150万片,蚕农年增收400万元,公司年增利润300万元,节约资金50万元。主持的“新桑品种汀7920的试验推广”项目,在涪陵区推广面积达30%,年创产值720万元,年增利税300万元,节约资金30万元,可为8000个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该两项技术的推广分别被涪陵区人民政府授予二等奖和三等奖。
  他推广的共育室消毒抽样镜技术在涪陵区普遍推广后,蚕儿发病率由98年的20-26%降至5-8%,实现年创产值480万元,年增利润120万元,年创税收81.6万元。几年来,他和同事们共培训蚕桑技术干部1200人次,技术人员5000人次,蚕农2万人次。
  作为基层科技人员,罗涛长期深入基层,深入茧站,深入农户,扎根农村,度月如日,指导技术,发展生产。他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时常抱病坚持,忘我工作,攻克难关,解决问题。他流下的滴滴汗水化成了累累硕果。
  1987年至1990年他蹲点百胜镇,通过党政和广大蚕农的共同努力,蚕桑发展迅猛,率先建成万担镇,蚕茧产量居重庆市第一位。
  1996年至1997年,丝绸行业处于建国以来最困难时期,全国蚕桑极度萎缩。而李渡区丝绸公司在罗涛带领下,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经受住了市场疲软的冲击,蚕桑基础保存较好,96年产茧量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比全省平均减产幅度低5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减产幅度低3个百分点;97年实现了产量、单产、效益同步增长,蚕茧总量比上年增长11.2%,单产提高4.8公斤,蚕茧质量达到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全区蚕农售茧收比上年增加641万元。
  1999年,他主要负责蚕茧收烘工作。他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99年全区级茧烘折244.6公斤,比上年低7.7公斤,综合烘折237公斤,比上年低6.1公斤,是我区历史上最低的一年,仅此一项,与上年相比,将增干茧28吨,公司直接增加效益106万元。
  2000年至2002年他主要负责全区蚕桑生产和蚕茧收烘工作,成绩显著。2000年发种147931张,产茧441.5万公斤,茧农售茧收5510万元,平均单产达到29.8公斤,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5%、38.2&和56.43%;平均单产提高8.1公斤。蚕茧产量、蚕农收入、养蚕单产增长幅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由于受晚秋持续干旱的严重影响,经过努力,蚕桑生产仍保持相对稳定。全区发种153411张,收购蚕茧388.2万公斤,单产仍达到25.3公斤,单张产值实现338元的好成绩。2002年虽然茧丝市场极度萧条,蚕农积极性低落和秋季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蚕桑生产仍实现恢复性发展。全区发种152317张,产茧416.2万公斤,单产27.3公斤。
  罗涛先后荣获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12月获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协“重庆青年科技奖”。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3839
日期:2005/10/24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与陈毅、聂荣臻同行留法的建筑专家罗竟忠
下一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