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泰国“金属大王”罗宗正

学识立伟业 热血报国家
泰国“金属大王”罗宗正

作者:华商文http://www.luos.org

  罗宗正简介:
  博士,泰国第三代华裔。泰国泰矿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泰国华文教工会主席。
  1935年生于泰国,1955年进入北京市男三中(现北京市第三中学)学习,学习期间被吸收进中国共青团,1960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选矿系,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回到泰国,白手起家,建立泰矿源有限公司,被称为泰国"金属大王""锑王"。
  在生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罗宗正先生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泰国大力推广汉语教育,致力于泰国的汉语教师培训,成为泰国第13届华文教师工会主席。在提升汉语教师职业能力的同时,他也保送泰国学生、政府官员到中国大学进修汉语,为促进中泰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除任华文教师工会主席外,罗宗正先生还兼任泰国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泰国国际贸易商会执行主席、泰华通讯记者协会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中文副秘书长等重要职务。

  在之前的数十年里,罗宗正的身份标签都是泰国的“金属大王”。他白手起家,以学识建树行业,一举击败了包含飞利浦在内的众多国际巨头,独占泰国锑矿市场,被舆论尊为“锑王”。
  此后,他稳中求进,依势而变,不断升级多元化集团业务,先后涉足铅、煤、焦炭等各类矿品,不仅创立了市场遍布三大洲、10余个国家,年销售额达80亿泰铢之巨的泰国矿业寡头集团,更以与时俱进的锐意精神和授人以渔的团队理念,为泰矿源集团奠定了活力焕发的长青基因。
  但近10余年来,罗宗正在社会工作,尤其是华文教育方面的声誉,却隐隐有超越其作为企业家显赫光环之势。在服务社会上,他如经营企业般前瞻社会之需,亲力亲为,凭借经年累月的投入和创新的社会项目,鼎力泰国华文教育,为中泰友谊作出了难以概述的贡献。
  谈及这份社会成就,罗宗正却说:“之前,我一无所有,连初中都上不了。我永远忘不了中国人民对于我的培养,所以拿出资金与精力来回报给泰中友谊,是理所应当之事。”
  2012年,在西安市召开的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总结陈述了近十几年来华文教育在全球推广中的3个成功范例,并宣布将其列为国务院侨办成功案例推广到全世界范围。
  其中的两大范例——“中华文化大乐园”和“政府官员班”,均来自中国华侨大学与泰国华文教师公会的合作创新。创新的背后,是中国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赵明光书记和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主席、泰国华侨泰斗罗宗正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自事业有所成就后,罗宗正便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于泰国华文教育工作,十余年来,他主导培养了数千名次优秀的华文教师,裨益的学生更是难以计数。站在这些辉煌数字之上,罗宗正强调:教师团队仍未达到社会所需,华文教师公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为此,尽管临近耄耋之年,罗宗正仍孜孜不倦、全力以赴。


(罗宗正在大会上发言)


  志存高远的学徒工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罗宗正的经历,是这句名言最真实的写照。
  祖籍广东省丰顺县的罗宗正,是泰国的第三代华人。1937年7月28日,罗宗正出生于泰国曼谷,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小买卖经营商或是小职员。彼时,泰国的经济仍以农业为绝对主导,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迟缓。在罗宗正的成长过程中,贫穷一直是主旋律。
  出生平民家庭,罗宗正却自幼彰显其不凡。就读华文学校的时间里,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业成绩,他均表现出众,小小年纪便和老师们达成了良好的关系。然而,战火扑灭了罗宗正对于学识的渴望。1948年,因为战后的政治原因,罗宗正就读的泰国南洋中学被迫关闭,他也因此失学。
  为了生计,年仅14岁的罗宗正进入一家机械厂当学徒工,从事体力活动,每天搬运铁条、钢条等货品,个中艰苦无需赘言。
  看似灰暗的人生,并未蒙蔽罗宗正志存高远的本心,艰苦之中,他给自己的人生规划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回到祖籍国中国,继续自己的学业。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是50泰铢,其中45铢要交给家里补贴家用。“剩下的5铢,我便存起来当回国的船票钱。”罗宗正笑着回忆说。这个细节,成了他那段时间努力奋斗的缩影,艰苦的环境里,他从未自怨自艾,而是将这样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动力。
  学徒时期,罗宗正离工厂有3公里的路程,为了节省回中国的船票钱,他每天来回步行上下班。心理上的希冀覆盖了生理上的疲惫,罗宗正知道,他每多走一步,离自己回中国念书的梦想就近了一步。
  做工积攒路费的同时,罗宗正从未放下自己的学业,他自学代数、中文等学科知识,以彼岸的中国学子为目标,力求不落后于同龄者。
  在梦想与劳累之间,4年的蛰伏期眨眼即逝。1955年,罗宗正攒够了单程的船票钱,起程奔赴中国。面对未知,罗宗正却并不彷徨,“从小我就在劳动中长大,什么活儿我都干过,到了中国,再不济也不会比我那个时候差吧。”他说。登上客船之际,彼时的罗宗正或许并未料到,他的中国学业生涯会如此之精彩。
  经由泰国班主任的安排,在广州市,罗宗正参加了全国范围内的入学考试,他在一千多个报名参考的学生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得在北京就读的资格。而当时,被录取的总人数仅是个位数。从异国的学徒工到北京名校的学子,罗宗正将其形容为“偶然所成,梦想成真”。然而,梦想的背后,是他4年寒窗苦读的勤奋光阴。


(罗宗正访问朝阳学校)

  北京的学业生涯,彻底改变了罗宗正的人生轨迹。在近50年之后的今天,谈起那段时光,他仍如数家珍,牢记诸多细节。
  1955年9月,罗宗正进入北京市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男三中(现北京市第三中学),在这里,他成了“好学生”的代名词。因为表现卓越,就学不到1个学期,他便被吸收进入中国共青团。在当时,这是旁人眼中“了不得”的成就。
  “我记得团书记找到我,和我说:‘因为你表现好,所以团组织特别吸收你,你要好好干’。”罗宗正回忆道,“我回答说:‘我保证’。”之后的时间里,这句简单的承诺,自始至终贯穿着罗宗正的学习与工作生涯。
  1957年,罗宗正在学业上更进一步,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入学的第1年,学校的党组织便找到他,委派其担任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罗宗正却婉拒了这一委任。“我觉得不行,当时我只是一个团员,学校有很多党员,为学校作贡献的话,当个副的就可以了。”罗宗正笑着回忆说。就这样,他在人大附中当了3年的学生会副主席,和初中时期类似的是,每一年,他都获颁“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的殊荣。
  精于学业、明于事理,这让罗宗正的学习生涯如鱼得水。1959年,他还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中学生优秀代表,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侨联扩大会议,并且得到了时任国家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接见。
  时至高中毕业,顺风顺水的罗宗正却遭遇抉择。他是全人大附中历史学科的头名,老师希望他能发挥这一特长,留在人民大学就读历史系。但罗宗正的志向却并不在文科:打小,他便希望研读理工科系,成为一名机械方面的工程师。“思考过程中,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国家以工业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罗宗正说。基于这一号召,他决定忠于工科理想,并报考了最贴近毛主席口号的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
  就读钢铁学院有色金属选矿系的5年,是罗宗正升华、丰收的时期。一方面,这些专业知识,为其日后“金属大王”的美誉奠定了稳固的根基。另一方面,学业期间,罗宗正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年轻代表。
  20世纪60年代初,党员的口号是“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凡事都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入到边疆、基层等大多数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与岗位。罗宗正恪守这一口号,在大学分配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详细填写自己的志愿书,只在其上留下一句话:到边疆,到党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于是乎,毕业之际,罗宗正被分配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并且还是各部门中最为艰苦的地质部门,参与地方建设。这段岁月不仅烙刻入罗宗正的记忆,也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印记——自治区累月的风沙,堵塞了他的泪囊,时至今日,他还饱受泪道堵塞的困扰。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罗宗正说。因为忠于“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信念,他苦中作乐,只关注工作中的贡献,未曾对艰苦的环境有半分抱怨。
  时间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工作表现出众,加之高材生的身份,罗宗正被呼和浩特市委任为政治辅导员,安排他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下入各企业、单位的基层讲课。
  “这个安排改变了我的人生。”时至今日,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罗宗正仍心潮澎湃。他口中的改变,是因为马克思的巨作——《资本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规律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就是平衡与不平衡的循环、交替发展。这个规律,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铁律。而受其指导,帮助我在经商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罗宗正说。


(罗宗正夫妇访问中国山东省,受到副省长夏耕亲切接见)


  起步于10港币的“锑王”
  因为“文革”的动荡,1971年,罗宗正与夫人回到泰国。资金上,他一穷二白,全身上下只有10块钱港币,仅够1天的生活费用。但学识上,他不仅专精于有色金属,更深谙资本主义的规律之道。
  为了养家糊口,罗宗正在一家米行里觅得会计的工作,生活暂时稳定了下来。在当时,泰国公司的经营大多为粗放型,缺少人才,完全依赖市场的变化,罗宗正所在的米行亦不例外。因为整体环境低迷,米行的生意不见起色。罗宗正有心出力,便向老板建议做矿的生意。
  罗宗正的建议,一是基于市场:泰国的自然资源中,有色金属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蕴藏量丰富,开采工作正逐年发展;二来则是基于他对金属产业的深厚学识。因为米业一时看不到出路,老板便答应让罗宗正这个新手去试一试。
  抓住这个小小的机会,罗宗正全力以赴。首先,他深入研究了全泰国的矿业状况。“泰国的锡、钨、锑等金属的储存量很大,当时的开采状况也很好。其中锡、钨的市场价钱比较高,进入成本高,而初期,我们的规模很小,资本不够。太便宜的矿又很难获得利润,经过思考,我就选择了锑矿。”罗宗正说。


(空提公学八十五周年庆典,罗宗正呈献礼物给泰国公主诗琳通)


(国庆晚宴上罗宗正与泰国上议院议长尼空交谈)

  作为专业人才,罗宗正深知锑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以阻燃剂为主的耐火材料、特殊合金等工业领域。当时,锑矿的应用已经相对广泛,在中国未开放对资本主义社会贸易的背景下,泰国在世界锑矿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准备判断是一回事,到市场上真正竞争是另外一回事。实际上,罗宗正将目光锁定在锑矿时,泰国的该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国内有50多家较为出名的锑矿经营商。其中不仅包含了莲叶等本地大公司,更有荷兰飞利浦、德国阿索马汀等国际巨头。
  相较这些寡头,罗宗正这股新生势力一无资历,二无资本,优势仅是他本人的专业知识。资本与市场究竟是怎么运作的,这些概念也只存于书本之上,罗宗正只算个门外汉,一切都得从头学起。
  但是,罗宗正并没有因为巨大的落差而畏首畏尾,紧握对于锑矿的研判,他全力以赴,征询朋友了解信息、四处收集相关资料,从泰北跑到泰东、泰南,拜访每一个锑矿场,面面俱到之下,在很短的时间内,罗宗正迅速入门。
  了解市场的同时,罗宗正又把握住了自己的另一个优势:人大附中、钢铁学院就读期间,他学习了数年的欧洲语言,对此非常精通。在当时,欧洲对于锑矿有很大的需求,但是企业间的通联并不像如今这样方便。深入研究后,罗宗正先是主导公司购入20吨锑矿,后又亲自写信给欧洲的各大厂家,寻找买方。结果没多久,他便收到荷兰一家公司的回信,表示愿意购入这20吨锑矿。
  顺利出口后,结算仓储、货运等一系列成本,罗宗正的公司获得一笔丰厚的利润。于是,在那个相对封闭的时代里,罗宗正通过自己的努力撬开了成功的大门,以精准的眼光在近乎饱和的“一买一卖”市场里掘得商机。而这一切,仅仅是这位金属奇才叱咤的开端。
  有了开门红,但是相较飞利浦、阿索马汀等公司,罗宗正的生意还“登不上台面”。但不久后,他一项突破性的创举,便彻底颠覆了资本、资历在这一市场中的既有作用。
  当时,泰国所有的有色金属买卖都脱离不了传统的模式:身处内陆的矿主将矿运到买家企业处后,必须由远东公正公司检验其矿含量,取样、化验、检断的过程需要等待7到10天的时间。等待期后,矿主才能拿到货款,如有不符预期的报价,他们也承受不起再运输的费用,只能亏本销售。


(2014年3月17日,罗宗正在泰国曼谷东方文化书院文化大乐园开营仪式上致辞)

  “我就是抓住了这个繁琐的过程。”罗宗正说,“我找到锑矿的矿主,告诉他们,在我这里买卖不需要等待,你的矿来了,称完重量我们现场交钱。”
  罗宗正这一颠覆性的创举,是基于他在中国留学期间积累的相关知识:他能够跳过所有检验环节,仅依靠肉眼便分辨出锑矿中的金属含量。“每一种矿的晶体、比重都不同,通过颜色、重量、光泽可以判断出来,我就根据这个来估算。”罗宗正说。实践证明,他的“估算”实在是过于精准:在出口前必经的检验过程中,其结果和他的预估,误差基本在1到2个百分点之间,既保证了矿主的利益,又让公司不会因为创新而受挫。
  泰国有句谚语:100铢的债权不如50铢的现款。做生意时,卖方大多看到钱才会放心。因此,罗宗正的规则一经宣布,在行业里如落惊雷,矿主们互通有无,陆续知晓在曼谷有一家现款结算、交易零风险的公司,都将生意转到了这里。在此过程中,不少竞争对手曾模仿罗宗正,推出同样的方式,但无奈没有“金刚钻”,看不准成分,多次亏损后,只得放弃。
  就这样,依靠自己的一双眼睛,及其背后蕴藏的丰厚学识,罗宗正打败了所有锑矿经营商,独占了泰国的锑矿产业,帮助公司从20吨的购入量,迅速发展至逾3000吨的年交易量——这几乎是泰国的全年产量。
  而罗宗正也因此获得了一个简单、形象的称谓——锑王。

  牵手中国企业 共创多元业务
  矿业市场系联全球,行情升跌不定。根植泰国之后,罗宗正并未固步自封,他深知,单纯的“一买一卖”无法建立长久的优势,只有转型升级、投建加工厂,才能在世界级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遵循着这一理念,1984年,罗宗正投资兴建了泰国泰矿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矿源),专注于锑矿的加工生产。这一工程中,他的夫人、毕业于华侨大学化学系的周丽云也以专业学识,平添助力,夫妻俩琴瑟和鸣,逐渐完善了泰矿源的整个产业链条。


(中国海军护航舰队访问泰国,罗宗正夫妇受邀出席招待晚宴)

  初期,泰矿源的主要业务是将锑矿加工生产为锑锭。“在锑矿中以比例加入铁矿、石灰石、焦炭以及其他配料,冶炼成锑氧化合物,再加入木炭、无烟煤,去掉氧,烧铸成形,经由人工切割后,出产方形的锑锭。”罗宗正介绍说。
  他的业务转型,踏在了市场最关键的节点之上。泰矿源投产不久后,因为政策关系,欧洲和美国相继关闭了大型的锑矿冶炼厂,原生锑矿的销路一时受阻。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汽车、电线、军工等市场对于锑矿的需求却不断上扬。在此背景之下,加工成品中最为实用的锑锭成了世界性的抢手货。
  因为及早转型,罗宗正在变革时期抢得先机,迅速建立了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其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十几个国家。
  立足不断飘红的营收,在收购泰国本土矿产的同时,罗宗正还开源矿藏,构建了从缅甸进口锑矿的通路。双管齐下的泰矿源在投产不久后,年产锑锭就达到了4000吨的规模。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出产锑以及相关产品的市场中,泰国排名第4位,而泰国仅有1家公司从事相关业务,这就是垄断产业的泰矿源。
  在罗宗正坐稳锑矿产业之际,他一直心系的祖籍国中国也正力推改革开放,逐渐拉开对外的帷幕


(在中泰金莲花国际文化艺术盛典上,罗宗正与沈力老师、素博巴谟亲王、陈铁君、周丽云、妙禅、吴政宏、吴品仪等合影)

  罗宗正很了解中国相关产业的情况:技术、知识并不落后,只是缺少对外贸易与生产的经验。一方面,他希望多元化集团的业务,另一方面,罗宗正自觉有能力和义务推动国内刚刚起步的矿业贸易。于是,他再返中国。
  在北京,罗宗正和中国有色金属对外工程公司(现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有色金属设计院一拍即合,对方以较为优惠的价格给泰矿源进行产业、工程设计。1990年11月20日,由中泰合资成立的泰中有色金属国际有限公司在曼谷正式成立。
  双方合作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中方在设计完成后,提出了入股百分之五的请求,罗宗正未曾犹豫,一口答应了下来——但这一协议的根基并不牢固。中国当时的外汇储备非常紧张,中方在达成入股意向后,资金迟迟无法到位。罗宗正却力排众议,坚持预留这部分股权。直到公司投产、销售、取得利润时,中方才持5万美金前来参股,钱到的时候,随即便获得了分红。
  罗宗正的这份诚信与坚守,成了泰矿源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合作的缩影。随后的时间里,双方相倚为强,在初期生产单一铅锑合金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发展成为业务范围包括各类矿石、各类金属矿产品、共生矿产品(金属矿产品、非金属矿产品以及从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产品中共生的原生矿物)等在内的巨型矿业集团。其中,泰中有色金属在高技术含量的精铅(99.99%)、铅钙合金等产品方面,年产量高达20000吨,占据了泰国相关产业的半壁江山。
  在技术创新结合原料垄断的经营过程中,罗宗正还充分倚仗他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中国时期钻研的《资本论》,成了他经商的重要助力。“资本市场一直在变化。供不应求时,大家都去开采、经营锑矿,等到超过需求之时,便形成了危机。紧抓这个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罗宗正说。
  智慧、经验融合理论指导,使得罗宗正在数十年的经营过程中,始终走在市场之先。锑矿价格接近顶端之前,他便售出货品;临近谷底之际,他又开始着手囤货。遵循这一规律,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罗宗正规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矿业危机,始终稳坐钓鱼台。
  在他的领导下,泰矿源集团的年销售额逐步发展至80亿泰铢之巨,利润水平也长年维持高水准,是泰国矿产企业中当仁不让的扛鼎者。

  情系中泰友谊 深耕华文教育
  建立长青事业固然令人赞叹,但罗宗正在另一项工作——社会公职方面的潜心投入与卓越成就,却更令人敬佩与动容。
  如今,企业家捐钱出力于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行为并不鲜见,但如罗宗正般及时行善、长年累月将社会工作当作事业般经营,且连续作出突出性贡献的,着实不多见。


(时任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抵泰国访问,受到罗宗正及华侨大学泰国政府官员班学员的热烈欢迎)

  从事业稳定、经济情况好转伊始,罗宗正就分配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社会工作,勤耕不辍,坚持至今。“我曾饱受失学的痛苦,所以稍有出息后,我便觉得应该在教育事业中多作贡献。”他说。
  自投身教育工作以来,罗宗正几乎走遍了泰国所有涉及华文的学校,对每间学校的状况了若指掌。学校条件如何,缺少哪些东西,资金应该用在何处,所有这些因素,他都一一考察,并且对此捐款捐物,不仅投资建设教学楼,还长年捐赠教育用品、教科书籍,甚至帮忙聘请教师。
  施善的过程中,罗宗正骨子里追求极致的本性逐渐体现了出来:他开始思考泰国华文教学的症结所在,并逐渐将精力集中到泰国华文教师的培育上来。十余年前,他便开始捐资给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致力于在泰国本土培养优秀的华文教师。5年前,他众望所归地当选为教师公会的第13届主席。
  上任后,罗宗正带领公会各理事,改革公会公务、制定规章制度,使得公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度迅速提升。在他的引领下,华文教师工作内容持续增加,并形成了一套复杂且卓有成效的服务体系。
  华文教师公会的固定项目之一,是每年暑假免费举办泰国华文教师补习班,请中国的教师前来教课。“内地的教师来,我们补贴资金,负责交通、住宿事宜。泰国的教师,只要愿意来学习,则是一律免费。”罗宗正介绍说。这项工作,华文教师公会已经坚持了12年,为泰国培养了数千名次优秀的华文教师,裨益的学生数量更是难以计数。
  本土开课的同时,公会还组织泰国教师到中国进行培训。“去年到了北京和大连。”罗宗正介绍说,“从北面的青岛,到中部的江苏、四川,再到南部的海南,教师公会的培训队伍历经全国十几个省和直辖市,不仅规模逐渐壮大,收获也颇多。”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同时,罗宗正还针对教师数量需求,制定了另一个项目——保送泰国高中毕业生到中国修读。该项目通过与华侨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将泰国学生送到北京、广州、厦门等地学习中文。学满4年后,这批学生须回泰国从事至少4年的教师职业。从头至尾,项目经费都由国务院侨办提供,学生们不用出任何钱。通过推动这一项目,罗宗正不断从根源上扩大着泰国华文教师团队的规模。
  为了提升泰国华文教学的质量,罗宗正殚精竭虑。他像经营企业一样亲力亲为、频繁创新,并同样硕果累累。他的一些创新方法,甚至走出了泰国国门,被借鉴、推广到全球的华文教育之中。
  2012年,在西安市召开的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时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总结陈述了近十几年来华文教育在全球推广中3个成功的范例,宣布收归国务院侨办所有,将其推广到世界范围。其中的“中华文化大乐园”和“政府官员班”,均来自中国华侨大学与泰国华文教师公会的合作。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访问泰国时会见罗宗正)

  中华文化大乐园,是邀请华侨大学的教师来泰国教导小学生和中学生,开设为期2~3周的课程。在大乐园里,教师们传授汉语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培养泰国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中文。这一项目在泰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因为学生太多,高峰期甚至同时开设了7个园地。
  政府官员班,则是安排政府工作人员到中国高校培训中文,学成回来之后从事翻译工作。数年来,从政府官员班里走出了包括泰国国防部、外交部、上议院、下议院等十余个部门的学子,为增进中泰之间的贸易、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成果,引罗宗正的话来说,就是“泰国各个部门里都有我们的毕业生在做翻译”——对于这项成就,他的自豪溢于言表。
  罗宗正有足够的理由值得骄傲,他前瞻并创造的华文教育成果,正日益彰显其重要性。
  因为政治的原因,泰国的华文教育一度中断数十年,对于占据了12%人口比重的华人族群而言,语言的断层无疑是致命的伤害。另一方面,近年来中泰间的贸易日渐升温,中国已经成为泰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最大旅游客源国,泰国则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2015年年底,中泰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这些客观条件,无疑对双方语言互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然而,语言学习是项长期工程,中泰间的语言发展并未同步于高速增长的双边贸易。数据显示,每年泰国接待中国的入境游客高达400万人次,会中文的导游人数早已捉襟见肘,其他环节中因语言不通造成的困扰更是不在少数。
  目前,泰国学习华文的人数高达100万人,尽管各方一直加大师资投入,但其国内的教师团队仍显不足。“所以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力度,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现有教师的教习水平,一方面增添生力军,培养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新生力量。”罗宗正说。
  需求之下,罗宗正的远见与投入,其效用已显而易见。10年前在泰国,会说中文、普通话的凤毛麟角,现在的情况相较之前则判若云泥。对于这一结果,罗宗正非常自豪,但却丝毫不自满,而是反复强调:教师团队仍未达到社会所需,华文教师公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所有项目,只要他们(参与双方)肯来,我们一律欢迎。”罗宗正如是表述他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决心。由他所主导的教育工作项目,十余年来,没有一项收取任何费用。
  对于泰国华文教育于日后的重要性,罗宗正说:“泰中友谊是自古长存的,而学好中文则是中泰友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双方的合作往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中泰的关系将更为光明,牢不可破。就像李克强总理说的:中泰是一家亲,亲上加亲。这一点我们华侨深有体会,作为华裔,我们自然希望贡献力量,为中泰互进竭尽所能。”
  而作为金桥,在被问及为双方互进所作的贡献之时,罗宗正却并未回答,只是说:“之前,我一无所有,连初中都上不了。我永远忘不了中国人民对于我的培养,所以拿出资金与精力来回报泰中友谊,是理所应当之事。”
  为了他眼中这份“理所应当”之事,在临近耄耋之年,罗宗正仍孜孜不倦、出钱出力、不求回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宁赋魁会见罗宗正)


  谨遵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后辈青出于蓝
  除任华文教师公会主席外,罗宗正还现任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泰国国际贸易商会执行主席,泰华通讯记者协会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中文副秘书长,泰国留学中国大学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主席,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等一系列重要公职。
  和华人教师公会的工作类似,罗宗正在这些公职上也是倾其能、尽其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经常有团队出国考察学习,对于到泰国的相关团队,罗宗正每次都是热情接待,尽可能给对方提供指导和方便。即使不是分内之事,他也力求尽善尽美,在安排参观、游览上,同样面面俱到,像对待亲友一样接待每一位中国来客。
  随着泰中贸易的深入,双方代表团的来往愈发频繁。作为“中国通”,罗宗正经常带团前往中国,交流教育、贸易经验。而在泰国,无论是中国的教育团队、贸易团队,抑或个人工作者和媒体团队,罗宗正都一视同仁,亲自接待,倾力让同胞宾至如归。
  这些社会工作,占据了罗宗正很大的时间比例,但他本人对此不以为意,觉得能提供帮助,是自己的光荣。
  罗宗正能抽身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于社会工作,是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个和睦、上进的大家庭。罗宗正的夫人周丽云女士,也是泰国著名的侨领。除任泰矿源集团董事与办事处主任之外,周丽云还身兼泰国医药协会名誉主席、泰国华文教师公会名誉主席、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华侨大学泰国校友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公职。
  罗宗正和夫人,相识于中国求学期间。“我们那时候一起打乒乓球,从厦门打到广州,从广州打到北京,毕业之后,就结婚了。”罗宗正笑着说。这段异国恋情,已延续至金婚之年。其间,这对伉俪也曾面临困境,但他们携手共进,一起开创了泰矿源的传奇事业。其中,作为华侨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周丽云在泰中有色金属国际有限公司立意、创建的过程中,鼎力而为,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和罗宗正一样,夫人周丽云也是精神矍铄、精力充沛,经常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工作和公职之余,她还是MBA的新晋毕业生,并且正接着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工作,夫妻两人秉持着同样的观念:“60岁退休太可惜,因为这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退休年龄?他们的答案是“看身体状况”。
  家族后辈的发展方面,罗宗正的子女们甚至青出于蓝,更进一步。他的子女均经由“泰国名校本科——美国名校MBA硕士——中国名校精研中文”的教育历程,事业上同样跻身泰国知名企业家之列。不仅帮助泰矿源的生意更进一步,还分别发展、开拓了自己的事业,其中的某些项目甚至已经比肩罗宗正经营数十年的业务规模。
  关于培育后代,罗宗正也颇为自得。提到为子女的事业成就所做的铺垫时,他着重强调了“学习中文”的重要性。“他们都精通中文、英文和泰文,在贸易往来中非常方便。”他说。即使在华文教育最受阻的年代里,罗宗正也从未放低对于子女中文教育的要求,不仅请老师到家里教学,还将子女送到中国研修。他的这份远见,为子女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先机。
  如今,家庭的下一代、罗宗正的孙子辈,也开始学习中文。他两岁多的小孙子,已经会说很多中文,而五岁多的孙子,已经会唱中文歌曲。每年暑假,家族都会送他们到北京学习中文。作为知名侨领,罗宗正的大家族至今保持着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2013年春节,中国的文化部还特地挑选罗家作为泰国的华侨代表,拍摄了华侨春节气氛的宣传片,在两国多个频道循环播出。
  无论是事业、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罗宗正都已功成名就,也本该颐养天年、坐享齐人之福。但他却感觉仍有充足动力,也仍有追逐的目标。
  “生意方面,我是维持现有水平足够,发展的任务交给下一代。”罗宗正笑着说。而被问及社会工作方面的目标时,他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即正色道:“余生就是想贡献给中泰友好事业、华文教育事业,尽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8391
日期:2017/11/1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梅州石坑镇蓝坑村罗氏
下一篇:清正廉洁的近代疆臣罗遵殿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