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河南《洛阳罗氏家谱》文献资料

河南《洛阳罗氏家谱》文献资料

作者:罗飞/(古籍整理)http://www.luos.org

  【编者按】本支始祖名讳失考,光绪二十四年创修谱记载:始祖于前明时,由江南江宁府溧水县,迁伊之陶营,后复迁于洛,迄今已数百年矣。直至光绪二十四年始创修家谱,续修于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九七年三修,二〇一七年四修。
序 言 碑 记 人 物


第一卷 序言

罗氏家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无以著善败而垂法戒,家无谱无以序昭穆①而联宗支,故在家修谱之事与在国修史并重。
罗氏罗氏自前明由江南江宁府溧水县②迁伊 ③之陶营,复迁于洛,迄今已数百年,尚无谱。昔九世祖太学生④智远公曾立世系碑于祖茔,惜于修谱事有志焉未逮也。洎自吾先父处士⑤ 瑞亭公,亦见及此手抄家谱一本,然所序止及十一世,以后阙如。今吾族瓜瓞绵延⑥,生齿之盛倍于昔日,文学之士亦日以多,则有宪甫孔章⑦、监生⑧慎德、庠生⑨峻德、业儒⑩毓璜、印章毓玺、业儒崇德、庠生毓璠等慨然有志于修谱,谋之,合族莫不欣然而喜,称为善举,咸愿出资相助。乃约同志者,业儒星瑞、庠生逢源、廪生惠诚、业儒凤翔、舆德、铭旂诸人相与参与考证,以序世系之先后,稽生卒之年月,详分支之里居,传历代以来诸公之德行文艺,而谱于是乎成。爰问序于余。余老矣,久不亲笔砚,然以事关本族,义不当辞,且嘉其意甚善,因为述其始末,以明修谱之所由来,至于世代更迁随时增加,则又有望于后之修谱者。
园罗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仲秋之吉00000000000
十三世岁贡 候选儒学训导 逢午谨识00000000
十三世庠生 逢源敬书000000000000000

氏家注释:
园家①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郑玄 注:“父曰昭,子曰穆。”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 鲁定公 序昭穆,顺祖禰。”
园家②江南江宁府溧水县:即今南京市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是国家重要影视基地和农业科技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同时也是南京四大副城之一。
园家③伊:伊阳县,即今汝阳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置县,属汝州。1959年8月更名汝阳县。
氏罗④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学生多由省、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亦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然通谓之国子监生。监生肄业后经见习可得补官,后科目盛行,出路日塞。捐例一行,挂名监生日多,赴京就学者日少,作用反不及府、州、县学。
家园⑤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罗家⑥瓜瓞延绵。出自《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后世“瓜瓞延绵”,即成为祝颂子孙、繁衍不息之吉利话。“瓞”,读die,小瓜曰瓞。大瓜小瓜连蔓不断之意。
园氏⑦宪甫孔章,罗孔章,字宪甫。后面的“印章毓玺”同此。
罗园⑧监生: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罗氏⑨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罗氏⑩业儒:以儒学为业。唐 戴叔伦 《南野》诗:“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园罗仲秋之吉:意为农历八月的一个吉利日子。
园罗“岁贡(生)”是“贡生”的一类。明清科举时期,按期选拔各地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贡入中央国子监(俗称“出贡”),称“贡生”。实际上是从地方学校进入最高学府读书的学生,是享受教育的一种待遇,不是功名。“岁贡”不是举人,没有参加会试、殿试的资格。贡生毕业后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资格。按例,开始只能做“候选儒学训导”,就是候补州、县学的副学官。在清代后期,绝大多数的“候选儒学训导”只是一种虚衔,终老无望实授。
氏家嵩、伊两地收藏的同版族谱古本,序书写者署名不同,此为罗村版署名。嵩县黄庄吕屯版此处署为“十三世宪甫 孔章敬书”。

氏家译文:
氏家家族有谱,如同国家有史书。国家没有史书,不能记录好坏成败以戒后人;家族没有家谱,不能序宗庙联宗支。因此家族修谱之事与国家修史之事同样重要。
园家罗氏自前代明朝由江南江宁府溧水县迁汝州伊阳县的陶营,又迁到洛阳县,已经数百年,至今族中无谱。早先九世祖太学生智远公曾在祖坟立起世系碑,可惜他虽有志于修谱却未能去做。到我父亲处士瑞亭公这儿,曾见手抄家谱一本,然而其所续仅到十一世,十一世以后就空缺了。如今我族日渐繁衍,人口之多是昔日的数倍,饱学儒生也日渐增多,则有宪甫孔章、监生慎德、庠生峻德、业儒毓璜、印章毓玺、业儒崇德、庠生毓璠等人慨然有志于修谱,与同族商议,合族欣喜,称为善举,都愿出资相助。于是约上同有修谱之志的业儒星瑞、庠生逢源、廪生惠诚、业儒凤翔、兴德、铭旂等人相互参与考证,以序世系的先后,稽录生卒的年月,详记各分支的里居,传历代以来诸公的德行文艺,就这样族谱就修成了。于是要我来写序。我老了,很长时间没有动过笔,然而以事关本族,义不当辞,且认为诸公修谱的行为很好,因此为其述其始末,以明修谱之所由来。至于世代更迁,族谱内容随时增加,则又有望于后世的修谱者。
氏罗……(末署略)

罗氏家谱又序
家园闻始祖近庵公系明季时人,由伊之陶营迁居于此,生子三:守业、广业、崇业,皆勤俭治家、忠厚朴诚,好善乐施。相传谓罗氏之祖日就繁衍者此其肇基①也。
罗家乃予尝读都察院②董天因公所撰《重修积庆寺碑文》言:卫官舍人③罗公守业念其先世屡次重修斯寺,因出囊金五十余两为功德主,以继先人之志。观此则近庵公以前罗氏之居是乡者,似亦多历年所矣。然代远年湮,其世系名号与其德行艺文皆泯没无传。
园氏又阅柏圪垱庙碑所载,有首事罗公讳自东者。迄今石刻残缺,亦不详其为何时人。
罗园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修积庆寺功德施主系致事百户④罗公讳震,碑中所载又有罗震、罗得等共十四人,想皆仗义疏财、慷慨好道,其遗事即其行辈尊卑亦无知者。
家罗岁庚寅(1890),予馆于伊之罗洼村,东君庠生莲炬公光前问予曰:“吾与先生同姓,先生自何处迁洛?”予曰:“自伊之陶营。”莲炬公欣然曰:“陶营亦吾始祖自来,公故居,先生真吾同宗也。”但未有家谱,其世系遂不可考。噫!以无谱之故,致事多遗憾如此!谱顾不可修乎哉?然修谱亦非易事,莫倡其始,则不能修;莫成其终,则仍不能修。今幸吾族,族中倡其始者有人,成其终者有人,阅数月而修谱之事告竣矣。予不敏,亦得与于斯焉,故知其事甚悉。且喜斯谱之大有禆于宗族也,因不揣固陋,而为之序。
氏园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月中浣之吉⑤00000000
十四世廪生 惠诚沐手拜撰0000000000000
十三世庠生 毓璠沐手敬书⑥000000000000

氏家注释:
家氏①肇基:谓始创基业。 《书·武成》:“至于大王 ,肇基王迹。”
罗氏②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园罗③职务不详。宋元以来也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
氏家④致事百户:致事,同致仕,古代指官员退休。明代卫所兵制亦设百户所,为世袭军职,百户统兵120人,正六品。
园家⑤中浣之吉:意谓农历七月中旬中的一个吉利日子。
氏罗⑥嵩县黄庄吕屯村此处署“十四世庠生峻德敬书”。

家园译文:
罗家据说始祖近庵公是明代时人,由伊阳的陶营迁居于罗村,生了三个儿子:守业、广业、崇业,都勤俭治家、忠厚朴诚,好善乐施。相传罗氏繁衍兴盛由此开始。
园氏我曾经读过都察院董天因公所撰《重修积庆寺碑文》,碑文里说:卫官舍人罗公守业感念其先世屡次重修积庆寺,因此出银五十余两为功德主,以继先人之志。由此来看,则近庵公以前罗氏在此乡居住,似历年已久,然而由于年深代远,先祖们的世系名号与其德行艺文都泯没没有传下来。
罗园我又看到柏圪垱庙碑的记载,庙首事有名叫罗自东者,只石刻残缺,不能详细看出他是何时人。
家罗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修积庆寺功德施主系致事百户罗震,碑中所载又有罗震、罗得等共十四人,想来皆为仗义疏财、慷慨好道之人,其遗事及其行辈尊卑没有知道者。
氏园庚寅(1890)年,我曾借住在伊阳县的罗洼村,东家庠生莲炬公(字光前)问我说:“吾与先生同姓,先生从何处迁至洛阳?”我说:“从伊阳县的陶营。”莲炬公欣然道:“陶营也是我始祖迁来之地,也是公的祖地,先生与我,真是同宗啊!”但是没有族谱,两人世系因此没法考证。唉,以没有族谱的原因,致事多遗憾类此!族谱难道就没法修吗?然而修谱并非易事,没有人倡其始,则不能修;没有人成其终,也不不能修。如今天幸我族,族中修谱倡其始者有人,成其终者有人,经过数月而修谱之事已告竣。我虽不敏,也得以参与其中,因此知道修谱之事甚多。且喜此谱之大有禆益于我宗族也,因此不揣固陋,而为之序。
家氏……(末署略)

罗氏家谱又序
家罗昔九世祖智远公俊声曾立世系碑於祖茔,盖已寓修谱之意焉。又创罗氏祠堂,祭之日以积金置酒肉,托为神惠,合族人而宴之,名曰“坟社”。凡尊卑长幼无不咸在,相与明齿让而笃亲睦,甚盛事也。后以人事代谢,时异势殊而坟社以废,有识者窃以为憾事。去岁,予与族人毓玺、孔章、凤翔、心忠、铭亭等念斯社不可以终废,乃约族中之愿入社者,效旧例仍於祭余设宴,虽未能如昔日之盛,而废者复兴已有其渐。虽然有社以联祖情,尤必有谱以叙宗派。今年春,复议修谱,於是在本村中按吾族长门、二门、三门,纪其先世名号、生卒及本人某名、娶某氏生子某某,具得其详。此则毓玺、毓璠、毓璜、孔章、惠诚、峻德、崇德等所共效其劳者。至罗氏之迁居嵩邑者,一在樊店,一在吕屯西安,则孔章公亲往其地,将世系名号尽为考详。毓璠、峻德、崇德遂操纸笔,具其稿。每誊讫一本,令书者标其名於后,以示不没其撰德行艺文。录者则毓璠、惠诚、峻德之力居多,斯谱也成,较坟社之事其所关系者尤大要,亦智远公立世系碑遗意也,后人之继今人,亦犹今人之继智远公,则随时而增修之,岂不幸甚。
氏园

光绪二十四年(1898)桂月初吉②00000000
十四世监生 慎德 叙0000000000000
十四世瑞堂 凤翔 书0000000000000

氏家注释:
氏园①此序文罗村版存谱中无。见于嵩县黄庄吕屯版。
家氏②桂月初吉,指农历八月初一个吉利的日子。

氏园译文:
罗氏过去九世祖智远公俊声曾于祖坟立世系碑,已寓修谱之意,又创罗氏祠堂。祭祖之日以家钱买酒肉,托为神的惠赐,合族人聚在一起大宴,名为“坟社”。族中尊卑长幼无不参加,相与明齿序礼让、亲睦甚笃,堪为盛事。
园罗后来因为人事代谢,时异势殊而坟社渐废,有识者窃以为憾事。去年,我与族人毓玺、孔章、凤翔、心忠、铭亭等念此社不可以终废,乃约族中之愿入社者,效旧例仍于祭余设宴,虽未能做到如昔日之盛,而废者复兴已有其渐。虽然有社以联祖情,尤必有谱以叙宗派。今年春,复议修谱,于是在本村中按吾族长门、二门、三门,纪其先世名号、生卒及本人某名、娶某氏生子某某,具得其详。这些是由毓玺、毓璠、毓璜、孔章、惠诚、峻德、崇德等所共效其劳。至于罗氏之迁居嵩县者,一在樊店,一在吕屯西安,则孔章公亲往其地,将世系名号尽为考详。毓璠、峻德、崇德遂操纸笔,具其稿。每誊完一本,令书者标其名於后,以示不没其撰德行艺文。录者则毓璠、惠诚、峻德之力居多,此谱之成,较坟社之事其所关系者尤大尤要,也是智远公立世系碑的遗意。后人之继今人,亦能如今人之继智远公,则我族谱可随时而增修之,岂不幸甚。
氏家……(末署略)

排行联句并序
园家排行之诗名大家多有之,今族大支繁,不有以定其次序,恐先后不免紊乱。兹合族公议,作排行联句两首刻勒于石,以上不必复序。谨按十四世以德字、心字并排一世两字,嗣后合族按排、按世命名,庶族虽大而胥归整齐云。排行开列于左(下):
其一
德铭敬守,世耀荣光;才作麟凤,行登贤良。
功业书策,福瑞盈堂;鸿范克茂,寿同天长。
十四世庠生 峻德 撰00000000
其二
心存元善,学贵永贞;礼让普化,道义观成。
念怀忠信,志秉廉清;振兴文教,运会升平。
十四世业儒 存诚 撰00000000

TOP

第二卷 碑记

  罗氏由江南迁洛以来,年深代远,未能尽悉其渊源,然可稽者亦不忍听其湮没。谨按古碑所载名字厘然者,挨次录入,虽未祥其某代某支,而特书于谱前者,凡以示钦承之意云尔。
罗氏译文:
园罗罗氏自江南迁洛阳以来,年深代远,不能尽悉其渊源,然而可稽考的资料,也不忍任其湮没。因此谨按古碑所载名字清楚者,挨次录入,虽不能祥其某代某支,而特书于谱前,以示钦承之意。

明嘉靖四十年(1561)碑记
震、得、威、迁、金、英、贯、万、银、子道、才、平、营、郁
氏家予观前积庆寺前,明嘉靖四十年碑记内序名讳,有先公震及得等,以至先公郁共十四人。重修积庆寺,先公震系功德主,而俊声公序碑记。之始祖天福公,亦参其列。或者当时族已繁盛,而天福公系所出之祖,其余十四人乃支分派别。然而风微人往,欲求其故,父老亦无传者。第碑上所纪,先公震为功德主,必其家资丰裕,而又慨然乐施,其规模逈(jiǒng)超恒流者矣。迄今缅想芳徽,有令人穆然意远者。第数人之所以传者,仅赖此碑记耳。然而物有敝时,令其同消磨于风霜之余,是亦古先公之有遗憾耳。今录入谱中,而其人千古矣,而其人之功德亦千古矣!

十四世庠生 峻德谨识00000000
十三世庠生 逢源敬书00000000

园家译文:
氏罗明嘉靖四十年(1561)碑记上记载的罗姓先祖名字有:震、得、威、迁、金、英、贯、万、银、子道、才、平、营、郁。
家园我看到积庆寺前,明嘉靖四十年碑记序文里提到的名讳,有先公震及得等,以至先公郁共十四人。重修积庆寺,先公震系功德主,而俊声公序碑记。又看到始祖天福公,名字亦在其中。或者当时族已繁盛,而天福公系所出之祖,其余十四人乃支分派别。然而风微人往,欲求其故,父老也没有能说出来的。根据碑上所纪,先公震为功德主,定是其家资丰裕,而又慨然乐施,其行事规模逈(jiǒng)超恒流。至今缅想芳徽,令人穆然意远。先祖数人名讳之所以能留传下来,全赖此碑记所记。然而物有敝时,此碑消磨于风霜之余,也让古先公留下了遗憾。今录入谱中,诸公千古,诸公之功德也千古!
罗家……(末署略)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碑记
邦度、大尤、东锡、文章、近庵(明崇祯时人,子广业、守业、崇业康熙时人)
园氏按:罗村西老坟有小碑一座,上纪近庵公合葬墓。又纪崇祯十三年(1640),子广业、守业、崇业。及观三廊庙碑纪,康熙二年(1662)重修三廊庙,广业、守业系功德主。又修积庆寺(碑记),卫官舍人守业公系功德主,捐银五十两。迄今按诸碑记,溯其懿行,近庵公大率清奇拔萃、倜傥不群之士。其子广业、守业,性情笃厚、宽大好施,恢宏乃父之绩,其性量之悱恻,器局之宏博,材干之精强,推之利人济物,公实能体诸躬行,而非估名钓誉、袭取于一时者所能彷其万一,是诚一乡之奇士,亦罗氏之伟人也!惜俊声公立碑时,未纪其属某支之人、某辈之祖,致令人想望丰采、追溯遗迹,而歌泣之交集者与!固宜载诸家乘,辉煌谱牒之光,而动后人景仰。若概从弃置,使盛事湮没,不惟无以质二公,其有愧于论世知人发潜德之幽光者不少耳。因谨为志之,以传诸不朽云尔。
罗园译文:
罗园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碑记上记载的罗姓先祖名字有:邦度、大尤、东锡、文章、近庵(明崇祯时人,子广业、守业、崇业为康熙时人)
家罗按:罗村西老坟有小碑一座,上面记载:近庵公合葬墓,又有崇祯十三年(1640),子广业、守业、崇业字样。
家罗及观三廊庙碑记记载,康熙二年(1662)重修三廊庙,广业、守业系功德主。
家罗又修积庆寺碑记记载,卫官舍人守业公系功德主,捐银五十两。
家罗迄今按诸碑记,溯其懿行,近庵公大率清奇拔萃、倜傥不群之士。其子广业、守业,性情笃厚、宽大好施,恢宏乃父之绩,其性量之悱恻,器局之宏博,材干之精强,推之利人济物,公实能彷其万一,是诚一乡之奇士,亦罗氏之伟人也!惜俊声公立碑时,未纪其属某支之人、某辈之祖,致令人想望丰采、追溯遗迹,而歌泣之交集!固宜载诸家乘,辉煌谱牒之光,而动后人景仰,如果一概弃置,使盛事湮没,不惟无以面对二公,其甚有愧于论世知人发潜德之幽光者。因谨为志之,以传诸不朽。
家罗……(末署略)

清康熙二年(1662)碑记
加祯、文蔚、珍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碑记
希松、文宪

清嘉庆八年(1803)碑记
金业

氏园按:金业公乃国朝嘉庆时人,其行事不曾概见,想是一人二名,此或者此是应试名,别有排名,但未敢强为牵合,姑另注于此,以广传闻。然而公通儒也,虽未蜚声胶庠①,而素号博雅。嘉庆八年(1803)重修起龙沟圣殿兼金妆神像,公作碑文甚工。

十五世 铭旂谨识00000000
十三世 毓璜敬书00000000

氏园注解:
家氏①周代学校名。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
园家译文:
氏家按:金业公是本朝嘉庆时人,其行事不曾知道,想是一人二名,此或者是应试名,别有排名,但不敢强为牵合,姑另注于此,以广传闻。然而公为通儒,虽未能蜚声校坛,而素称博雅。嘉庆八年重修起龙沟圣殿兼金妆神像,公作碑文甚工。

TOP

人物传

七世祖
罗氏希贤
罗氏希贤公,字思齐,天性醇厚,好善乐施,凡处家庭及接乡党,率以诚相尚,父老往往传述其事。及观各庙古碑所载,公创修、重修者甚多,皆属仁慈悱恻、慷慨好施,可想见公之性情与公之德行,而令人神往者与今。公后嗣瓜瓞延绵,亦公之有以培其基而发其祥焉。

八世祖
家园应仕(迁居鸣皋)
家园应仕公,字优则,为希龙公之次子。公于乾隆晚期离藉迁居今鸣皋乡中章屯村,历史约一百九十有年,因历代沧桑,失于续谱、奉祀。子孙世代惦念耿思。十八世孙中岳尤其耿耿于怀,每工作之余,全力考宗寻谱。1993年农历五月中旬,特由杭州返里至罗村续谱归祖,此乃祖荫感应,宗祖有灵,后生虔诚,始则入谱满志。

九世祖
园罗有柱(迁居嵩县德亭)
园罗有柱公乃希武公之孙,应朝公之子,清代嘉庆年间移居嵩邑蛮峪,葬于老坟洼。因历代沧桑变迁,失于宗续奉祀。后代子孙昌盛繁茂,分居于罗家村、白梨沟、井沟、盘龙山、姜岭、桃沟及左峪龙王庙、佛泉寺等村,叹祖藉不详,每耿耿于怀、忧忧于心。一九九三年农历五月中旬,选委十五世凤鸣、十六世松林、喜娃至洛伊罗村归宗续谱,史实排行与吾族无误,适相吻合,续入谱中。
园罗有闯(迁居栾川石庙)
园罗有闯公,又名有财,乃希武公之孙,应朝公之长子,葬于今栾川县石庙乡庄科村罗家沟。据考证于大清乾隆、嘉庆时代,同弟有柱公双双离藉。有柱公定居于嵩县德亭乡罗家村,有闯公徙转于今栾川县石庙乡庄科村,先是为当地大户苏家扛工服役,然亦开荒自营。经年艰辛创业,终于立足定居,宏扬了罗门族风,丁旺运通,使罗族支系宗续流长,树立一方。然因历代沧桑变迁,匪患纷然,通途闭塞而失之宗续。今国泰民丰,人丁昌荣,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五日春祭之时,族人合议委举十四世尚德、十五世铭锋、十六世敬庄创修族氏家谱,以启后裔,嗟祖藉不详,无所适从,族人忧忧于心,尤其铭锋、敬庄耿耿于怀,心虔志矢,四方寻访溯源,终于于一九九七(丁丑)年正月十二日访至伊川罗村,幸甚史实资料吻合,行辈同步,始知此支系乃希武公之后,归宗入谱。
氏家九思
氏家九思公,居住樊店,善拳法,英勇无敌,神授一火葫芦,常不离身。每应敌,葫芦所指,其人应火而倒。尝于山东捕拿海寇,其神奇如此。
园家有声
园家有声公,字振环,生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7),卒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公初业儒,阨于试。后精于医术,普济无数。乾隆二十一年(1755),河南府学教授郭裕赠有声“度世福星”匾额。著有《医方集要》,在一医家珍藏,未及行世待梓。
园家俊声
园家俊声公,字智远,太学生,生于清乾隆六年( 1741),卒于清道光三年(1823)。公为人忠厚朴诚,好善乐施,凡村中一切建修众必以公为功德主。曾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创修积庆寺前舞楼,又于嘉庆八年创修起龙沟望母桥,皆有碑记可考。至于在吾族中尝创修罗氏祠堂,以妥先灵而崇祀典,并于村西祖茔四围筑墙立三碑于其中,序先世由某处迁居于此、某代某人世系名号无不具详。后之修谱盖体公之遗意为之者也。

十世祖
氏罗治国
氏罗治国公,字道化,贤孝登仕郎,例赠①修职佐郎。公天性醇笃,爱亲敬长,事事能尽其道,在乡里间怜贫乏、救灾患,好善乐施,人多德之。清嘉庆十八年(1813)岁大饥,族人有乏食者,公悯焉,然犹恐给之升斗所及有限。于是倡为合爨②之议,令乏食者悉至其家食己之食,计其男妇老幼有一百余口,皆赖公之力得以保全。而公施恩于无形,未尝以赈济为名。县志载公孝友多善行,信非虚也。
氏罗注:
氏罗①例赠,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
氏罗②爨(cuàn),炉灶。合爨指合伙做饭,做大锅饭。
罗家相国
罗家相国公,字辅臣,号寿山,享年九十七岁,智远公之三子也。公天性忠厚,居心仁爱,见人之老者则尊之,于人之贫者则恤之,其与古人敬老恤贫之意有合焉。尝于东营蛮子营北边施乱葬坟地二亩有零,又于太山庙前施地两段,以通水路。乡人念其好善乐施,立碑以表其恩惠。
家氏镇中
家氏镇中公,字景嵩,号封祝,清咸丰壬子科(1852)武举中式第三名,生于道光二年(1822),卒于咸丰十年(1860)。公气象端严,及长习武,人推为国之桢干①,皇家侍卫选也。壬子乡试,臬台荐元郑中丞取中第三名,中式后奉母家居,问寝之暇课功愈严,一切外事不干预。公尚质朴,门徒有服饰者见公,必更衣以待。性直有威,在乡党间凡公至,必肃然起敬,宵小之徒皆惮之,而家范尤严。
家氏注:
家氏①桢干(zhēn gàn),筑墙时所用的木柱,比喻骨干。

十一世祖
罗家际泰
罗氏际泰公,太学生,字虞唐,号筱山,生于清嘉庆十年(1805),卒于同治元年(1862)。公幼习儒术,诗文皆有可观。及长,以家事累,未获竟业。然其持身涉世,实能以圣贤语为躬行迹。其生平出门,不视恶色,交接必就正人,即或横逆屡加,公处之坦然不与较。其尤著者,公之事亲也,出则必告,反则必面,冬尝温被,夏尝扇席,其问寝视膳之礼,昏定晨省之节,在平日毫无遗憾。及其先君子遘厉瘫疾,公尝汤药,温寝器,睡不解衣,卧不就席,尽心竭力,数载不倦。后逢寇作,与父奔避。及至起龙沟,贼众大集,公以护卫其父之故,为寇所伤殉难,事载省志。今用载家谱,以传不朽,并为后世事亲者劝。
罗园保太
罗家保太公,太学生,字维四,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卒于清同治四年(1865)。公不喜时文,最好名稿,尝有凌铄古今之概。道光年间,起龙沟创修庙前石路,公作碑文甚佳。乡试屡荐。著有寄意诗文集,又有批点古文集。

十二世祖
罗家万珠
氏园万珠公,太学生,字玉清,号章武,生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卒于清咸丰七年(1857)。公自幼习儒,器局非凡,有智略,有才干,乡里有丧葬大事,率以公为统领,公屡辞而不获。公性存孝友,虽经年在生意中,而问视未尝少缺。胞兄早亡,对胞侄维先视若己子,盖以对其兄而慰其父者也。
罗家万祥
氏园万祥公,字瑞亭,例赠修职佐郎。公天性仁慈,好善乐施,冬月有途人以于路费鬻被者,家人喜其价廉持以归。公恻然曰:“一寒至此,彼无被能不冻死道死途中乎?”急以被还其人而赠之以路费。其他善事如此类者,未可殚述。公好读书,诗文皆擅长,后以久病不复应试,于是治岐黄业活人甚众。然公终以功名未就,为憾也。洎二子稍长,公令出就外傅,其待先生既忠且敬,有非常人所能及者。临终嘱其子曰:“汝辈读书成名,春秋拜扫坟墓,吾当欣然享之,否则吾鬼其怨恫矣。”二子唯唯听命,力学不倦,卒以有成。公以长子赠得修职郎,长孙惠诚亦早食廪饩,有声庠序,非公好读书一念所应之报欤?
罗家青云
氏园青云公,榜名庆麟,武生,字振甫,号武毅,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卒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公自幼英异有智勇,弱冠时即以善射名于世,应童试辄冠军,旋入邑庠。其为人豁达有大度,不拘小节,轻财好施,敬老怜贫。光绪初岁大饥,人相食,公煮粥赈乡里,救活甚众。居滨伊,岁患水,公筑长堤变窳地为膏腴,得美田数百十亩,至今利之。诸如此类善事,不能一一尽述,因志以垂不朽。
罗家云会
氏园云会公,榜名桂林,武生,字友文,亦字馨山,号敦敏。公幼年酷好武功,及冠入胶庠,门徒数人,公耳提面命,毫无倦心。虽系武生,而心所慕者文事,诸子成人后,即令出就外傅,不惮束金,长子毓璠、次子逢源相继入庠。乡中旧有任解元渠,岁久几废,众推公为渠长,效劳数载,啧啧有颂声。光绪三年(1877)大饥,饿者数十口环集公之门首,坐以待食。公每日午后,施粥一盂,以救燃眉,如此数月,未尝有缺。公之德,屈指未可数也。
氏园梁儒人,十二世罗公云会之配也。孺人素承母训,幼谙大义,于归后,上事翁姑贤孝信至。姑暮年患瘫疾,动止不能,孺人左右奉侍,终夜不倦,黎明将夜间秽遗裀褥皆亲洗濯。姑感其勤劳,素以“孝妇”呼之。孺人能孝以事上,能慈以御下,所生四子,倍加体恤,而于读书一事,决不稍宽,稍有懈怠,挞以记之。长、次二子俱入生庠,孺人之功亦多。处理家事,凡人情所难忍者,孺人独能隐忍之,气量宽宏洵属女中须眉,堪为巾帼之模范云。

十三世祖
罗家士成
园氏士成公,字韶九。自罗村迁樊店后,至公十三世,为尽孝思,年年归祭,唯尽其诚。暮年伤股,步履艰难,但遇祭期,必偕族里归回拜扫,其孝诚如此,足为后人取法云。
罗家维先
园氏维先公,太学生,字彚(huì)四,号松筠,生于清道光元年(1821),卒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公赋性端严,不喜声誉,不尚浮华,耿介之气刚正之操若秋霜。同治乙丑(1865)迁嵩,光绪丁丑(1877)还辕,乡党俱来慰藉。赐进士出身,礼部主事,孙友农为公作墓志铭,铭赞其威仪端庄,品行圭璋。公又精于医术,其济世足以永传。
罗家银汉
园氏银汉公,字河秋,号海函,太学生。公有胆有识,慷慨好施,幼失怙① ,二弟幼,有欺其幼孤者,公能委曲调停,未蒙大难。后经营生意,家财富有,凡遇村中贫人婚嫁不能成礼者,辄捐资周济,又常平争息讼,排难解纷,村人敬之。
园氏公之配孺人忠厚诚朴,不尚浮华,事姑贤孝倍至,教子有方,威爱并用。迄今子孝孙贤,岂非孺人淑德之积之厚而放之光欤。
园氏注:
园氏① 失怙:失去父亲。怙,指父亲。出自《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罗家宗汉
园氏宗汉公,字海门,号清溪,太学生。公有干才,光绪戊寅(1878)岁大饥,民情汹汹,滋扰不安,公与执事人多端调停,村中应办之事,必挺身而出,无分毫之私。胞兄卧病,朝夕在侧,药必亲奉,饭必先尝,甚至夜不解衣,如此数月而无倦心,乡里人咸敬之。
罗家玉汉
园氏玉汉公,字润亭,号文安,太学生。公少失恃①,初业儒,为人宽厚和平,犯而不较,人有无礼者,率以大度容之。长兄卧病,朝夕在侧,侍奉若子焉。
园氏注:
园氏① 失恃:失去母亲。恃,指母亲。出自《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罗家寿先
园氏寿先公,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公谨厚朴诚人也,性至孝,少丧母,出嗣伯父。同治初年,捻匪之乱,众为贼所迫,多抛妻弃子而逃。公负其嗣母,陟山越涧,不自以为劳也。后里中有人命事,其父被牵在案,惧而隐避,公代其父见官长,略无惧色,盖不愿己身之祸福利害知有父而已。公出嗣后,与父及诸弟已不同爨,每有甘旨,必先以奉其父。及其父有疾,公谓诸弟曰:“父老矣,吾齿已加长,汝等得以事父之日长,吾得以事父之日短,汝等仍勤乃穑事,留吾一人朝夕侍汤药问寝膳可也!”如公者,可谓纯孝矣,故特志之以示不朽。
罗家逢午
园氏逢午公,原名金平,字南轩,号筠溪,岁贡生。公成童①时已失怙。承先父遗命及母训,力学不倦,弱冠即从事舌耕②,课徒必尽心竭力。及公食廪饩,则谦恭下士,里人敬之。
园氏注:
园氏① 成童: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
园氏②舌耕:授徒者恃口说以谋生。
罗园守仁
园氏守仁公,字景山,公外柔内刚,不畏强御,曾协同尚德、逢源、廷章等重修积庆寺,焕然一新。曾任洛阳县设立之公款局董事,任十三乡乡长、解元渠渠长,普济煤矿董事等。当时地方匪盗横行,公创立村局,公为局长,重修寨垣与匪斗,屡挫匪锋,村人得安。
罗园廷章
园氏廷章公,字朝堂,号旭初。朝堂公者,有毅力,且多干济,民初担任村事,御匪坚强勇敢,后任普济公司煤矿总经理,困难多而志益坚。刘统领①亦器重之。
园氏注:
园氏①刘统领:刘镇华(1883—1956),河南巩义市人,原镇嵩军统领。曾授将军府阜威将军,辛亥革命后,他凭藉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地方武装,依违于各大军阀之间,先后投靠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最后归附于国民党蒋介石。曾任陕西督军兼省长、安徽省主席等职。1949年逃往台湾。1956年11月18日在台北家中病逝。
罗园毓璜
园氏毓璜公,字磻溪,号竹亭,业儒,精于医。公幼年读书,聪颖过人。公父暮年,病哑哑,遍请当地名医诊治,公与诸名医常年往来,耳濡目染,遂成名医。民初,公寓洛邑,治病活人无数,而名噪洛邑。洛阳翰林林东郊、卢氏翰林史保安,白河、永和二县长孙麟阁、叶连山等有赠匾额,有赠夏衣,洋药等。十省联盟吴佩孚赐貂皮马褂、玉石宝坠,并委任充当军医长四年。兼对外治病救人,远近驰名,创修家谱及村人公益亦多。
罗园毓璠
园氏毓璠公,字宝卿,号莲生,庠生。公少年聪明,大成可望,入庠而后曾肄业大梁,颇有名誉。之后屡试科场不中,潦倒场屋,竟以青矜终老。曾与本村族学士设立文昌社,每感罗氏无谱为忧,遂与峻德、惠诚等谋及族众,慨然修谱自任。凡前人德行艺文、世系名号有未详者,或查古碑,或在家庙研究参互考证,阅数月而谱成,修谱花费公与孔章、峻德、慎德同捐。今日有谱某门某支尊卑世系班班可考,岂非公之功欤!
罗园逢源
园氏逢源公,原名毓琛,字宝泉,号溪亭,庠生。宝泉公者,幼艰于诵读,颖悟非常。入庠而后,科考停止,上进心顿灰。学堂初立,公曾为校长,村南有积庆寺,年久倾圯,公与尚德、守仁、廷章辈募化,重修恢复旧观。后与族中文士共议修谱,凡考证作赞公任其劳颇多。曾与东蛮子营村施渠地一段筑寨,村人感德。父病瘫,动止须人,公侍奉夙夜匪懈,数年服劳无怨言。二弟德配弃世,所遗子女公全力抚孤,不使有缺。公德行累累,未可尽述,即此可见一斑。
罗园毓璋
园氏毓璋公,字秉堂,号兰坡。公聪明才华不亚兄长毓璠、逢源,但根据家庭需要,谨遵父命,下学躬耕,并掌管家务。任公化龙充当解元渠长时,亲至其家聘为书记,办公三十余年,口碑流传、颂声载道,若非公清白居心一尘不染,何能令人敬仰若此也。
罗园毓瑄
园氏毓瑄公,字璧六,号卓峰。公自幼酷好务农,颇得其父欢心。公孝友成性,其长、次二兄大公十有余岁,凡有使令,辄唯唯听命。民国初兴,匪类不时侵扰,公帮办局务,与匪对挞。后与尚德、守仁充当寨首,重修寨垣,严密防守。匪知有备,不敢来犯,村闾得安。虽曰众志成城,而公亦颇有功德于万一云。
罗园孔章
园氏孔章,字宪甫,号松亭。公赋性正直、热心公务,望重桑梓。时当辛亥,匪类纷扰,民无宁日。公则联络乡邻,竭力守卫。明年春,县长潘委公为守望社总,牛知事委公为洛阳坤区总董,戴知事委公为全区学校学董,开办师范学校,毕业六十五名以为全区教师。强迫全区遍立初级小学。又于本村创立女子小学、向伊小学、伊滨高小校,坤区教育为之一振。赵道尹派员视学,禀呈民政长,奖公一等奖状。民四土匪复炽,知事曾委公为保卫团团总,兼清乡局局长,斯时刘统领雪亚驻扎坤区,公从统领出入枪林弹雨之中,奋不顾身。赵督办赏给一等奖状,民五区感其竭力公务,不忍其功德湮没,树“德浃乡区”于门。民六知事委为警察所长,迨至民国九年,公以年老辞职,依然两袖清风,原有田地未添分毫,公之品德可见一斑。十年春,公游历陕垣,蓝田县知事委公为县视学,未久,本县县长促公回洛。十二年,洛阳县知事王委公为坤区教育委员。十六年,坤区归平等县,县长路委公为全县天足调查主任兼处长,种种公务艰难备尝。公又精于堪舆,所过名山大川、古人坟墓,指导如神,著有《地理启蒙》《天运直指》《阳宅纲要》《换星秘诀》等书。

十四世祖
罗园元德
家罗元德公,字明允,随先辈迁樊店。公少年聪明,热心读书,从父旋里,拜扫先茔,族中之文人学士倾心向慕,礼仪不少衰。归语其父曰:“吾若生长罗村,得从诸父兄游或可青云直上也。”及其成人而后,从前之公益事务,其父有志未逮者,公皆继述之。创立坟社,筹款储蓄,本处先人、罗村宗亲祭费路费不至困难者,皆公之力。清光绪廿四年(1898),族人修谱,自樊店以至吕屯、西安等处世系名号委公调查,唯九思祖之后不知下落,谱成总有缺而未全之憾。迟之数年,风闻平凉河村有吾罗氏一姓,公至其家,问其来历,始知九思祖之后。重修列入谱中,公之热心谱事及九思祖传而公之功德亦与之俱传云。
罗园峻德
家罗峻德公,字景堂,号松月,清庠生。公学问深邃,文法近古,又博览史记,熟如指掌,平素所撰碑文屏文甚多。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修家谱时,序世系传序及族人德行录,惨澹经营①、煞费苦心。又工诗,兼精于地理、数学诸书,著有《桐荫诗集》《蒋伊发秘元运心法》《阅微八册选撰探骊集》。享寿六十三岁,生于咸丰七年(1857)十月初七日寅时,卒于民国八年(1919)后七月二十六日。
家罗妻李氏平生好善乐施,宽以待人,遇贫人极怜恤之,不吝施予,终于福寿不缺,想以宽厚之所致欤。
家罗注:
家罗①惨澹经营: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亦作“惨淡经营”。
罗园崇德
家罗崇德公,字尊堂,号云山,清庠生,榜名培元。公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泮,榜名培垚(yáo)(造谱时尚未入泮,故写排行名崇德而未写榜名培垚,书此以释后人之疑惑)。书法甚多佳,环方皆称之。又有巧思,精于制造。对于创修家谱之劳苦工作,列表绘图,编葺装订,异常辛苦,不惮烦也。享寿七十一岁,生于清同治二年(1862),卒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
罗园慎德
家罗慎德,字修齐,号竹铭,生于同治五年,卒于光绪二十五年,享年三十四岁。公幼嗜读书,弱冠即贡于太学,为名诸生。时值满清末叶,政芜仕杂,公遂绝意仕途,在村经营万和永商店,日渐富裕。公事父母孝,平生方正不阿,慷慨好义,闾里咸敬之,惜其不寿,壮年归天。与妻梁氏合葬于水牛沟,有魏善则为撰墓志铭。
家罗公妻梁氏秉其夫志,节哀顺变,身任艰巨,上事翁姑,数十年如一日,实为人所难能;下抚幼子,延师教读,皆有名声。梁母之懿德,堪垂后世。
罗园进德
家罗进德公,字往吾,号缓庵。公德高心慈,精于歧黄,济世活人之心,刻刻不忘。终日为人疗病,无片晷暇,从不惮烦。年近花甲时,尝有周某请公赴周岭看病,公出东家,进西家,直至中午早过,尚未用饭,盖公不愿麻烦病家,而不以为意。时值夏季,西北阴云密布,有人请而无人送,公持伞归来,到西岭时风雨交加而毫无怨言。公之医德高尚,由此可见一斑。
家罗公妻郭氏性情宽厚,待人以诚,和睦妯娌,乐善乡邻。初时家贫,子女重多,除艰苦操劳家务外,婆母虽系继母,孝侍无疑亲母。婆母卧病床褥,擦屎、洗尿,经年如一日,赢得公公不断仰天叹曰:“如此贤孝儿媳,龙光母(长子龙光即铭勋)将来不享厚福,其无天理矣!郭氏之贤淑懿德,堪为后世楷模云。
罗园尚德
家罗尚德公,字好仁,号文锦。公热心公务,积庆(寺)倾圯,乃与逢源等化募重修。民国初年,匪类横行,村民无宁日,乃约同志数人创立村局,与匪搏斗数十四合。又与守仁、玉瑄等充当寨首,重修寨垣,战守有备,匪无可奈何。民国二年(1913),洛阳县长王锡龄派公为守望副局长,后隶属平等县。县长又派公为清乡委员。村东伊河水势西侵,冲地数百亩,成为荒滩,村人举公为滩长,筑沙为堤。滩成良田数顷,开荒垦种,至今利之。虽曰防患御侮、兴利除害非一人之力,实公之力居多云。
罗园心忠
家罗心忠公,业于歧黄,尤精外科,济世救人,远近驰名。生性刚正,念吾族南坟,向有祭田六亩,年久无人关照,族人借种不出稞租,乃约族人议立坟社,按地出租。又定每年二月十五日为祭祖期,除祭祖而外有余,则按份均分,诚盛事也。后又祭余设宴而联族情、重祭典。之后又重修祠堂院墙及大门楼一楹。至今巍然可观者,皆公之力也。
家罗公妻刘氏性善心慈,亲仁爱物,有孝心,事姑如母,不辞辛劳。敬丈夫、和妯娌,睦乡邻,训子有方。精小儿科,博种牛痘(痘苗),善医喉风,活人无数,向不求报,全村颂扬。不幸中年丧夫,侍姑育子,备尽勤劳,安贫守节,持家勤俭。以十指所得,除度口外,尚教子术学。其幼子文存终于成器,屡得显职,服务桑梓。刘氏中年备尝艰苦,而晚年获福,岂非积善余庆有以致之也。
罗园惠诚
家罗惠诚公,字静庵,廪生。公乃洛阳名士,年甫弱冠,名列胶庠,旋食廪饩,洵可谓中之铮铮庸中之佼佼者。惜其家贫困,于财物未克受业于名流,只得从事舌耕,以补助家政。于舌耕中,虽竭尽毕生精力,刻苦向学,然未闻大道于君子,虽岁科两试屡列优等 ,然于光绪乙酉、癸巳两科,不知誊录何故,未曾完誊讫,竟以三艺不满三百字被斥不录,落乎孙山之外,因此沦为碌碌,舌耕终生。著有《青庵寄意诗集》,又有《静庵叙事古文集》等。
罗园心堂
家罗心堂公,讳道德,字贯卿,性勇喜斗,曾任村民团队长,守寨剿匪,身先民壮。后任天顾滩执事,任劳任怨,成绩卓著。因与邻村争取水利,奋勇逐敌,不幸身受弹伤,命中要害,仅年三十一岁死于非命,公为公牺牲,虽死无憾矣。
罗园圣德
家罗圣德公,字君甫,曾在洛阳军士训练班第二期毕业,任本村保长。办事认真,有勇有力,不畏强敌,亦吾族之丈夫也。
罗园兴德
家罗兴德公,又名振邦,字安卿。生于光绪七年(1881)八月二十六日末时,卒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二十四日辰时。公生性直爽明快,以孝友闻。幼年入学,读而忘食,娴于经论,文采昭曜。中年迭遭岁荒,箪瓢屡空,乃投笔从戎,跋涉秦垣,倍受风霜之苦。三年归来,亲操井臼,每以好逸恶劳戒子孙。其子铭修,聪明颖悟,博览群书,尤善书法,闻名当时,历充军政两界书记,为各所推崇。由于父子勤劳,家渐富裕,有小康之风云。
罗园执德
家罗执德公,又名振坤,字厚甫,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二日,卒于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十六日。公幼读儒书,赋性刚毅,民国三年投笔从戎,曾充排长。民国七年曾充镇嵩军第二师排、连长等职。精明练达,调充司令部手枪独立连连长。十八年(1929)从事转战山海关,因其劳苦功高,充升营长,驻防永宁。大军一至,民心惊慌。公乃整顿营规,秋毫无犯,数日间集市大开,安堵如故,四方欣然口碑载道,咸谓:“除暴安良,莫有如我罗营长者!”及开驻豫东曹县,军队改编为陆军第九军七十七师,范师长委充二十九团一营营长兼任曹邑全县警备司令,镇摄治安,民人服悦。后该县被困三月,公乃竭力守防,始终不懈,卒以矢尽兵穷,援军不至,致令城陷殉难,堪为后世临难苟安者戒。

十五世祖
家罗铭旂
氏罗铭旂公,字星舫,号翠峰。公幼年好学,民国初年,即充初选事务主调查员,后被洛阳县加委,接办坤区保卫事宜。 荣获县一等奖及银质名誉牌。后任坤区高小校校长。民十六年(1927)又被委任洛阳县坤东区保卫团团总。后改属平等县,充东北区正区长。又被委为放足办事处委员长。次年又被委任为清香局长兼全县民团剿匪游击司令部参议。民十八年(1929)任第八区区长。先后在地方服务十有余年,地方绅耆送有德政匾额。
家罗名丹
氏罗名丹公,乳名春光,进德公次子也。公宽诚心善,勤劳俭朴,孝事父母,友爱兄弟。幼时家贫,上煤窑、学木工,难苦备至。公兴修水利,造福与民,延村东之解元渠,北越乱扎坟,创良田数百亩,以免旱灾绝收之患。公操劳过度,积劳成疾,渠户感戴,曾送“博济”匾额一面以资表彰。
家罗铭才
氏罗铭才公,字育甫,进德公初子也。公赋性和平,慈善为怀,继父志,习歧黄业,精内外科,济世活人,近远驰名。四方延请医治者络绎不绝,为人疗疾对症下药、手到病除,活人无数。民国二十一年(1932),“虎疫”(霍乱)流行,死人甚多,吾村赖公维护,死于虎疫者几乎没有。公善针炙,期年凡患虎疫者,无不受公针治,计活数百人,全村感德。又不受报。公性慷慨,扶危济困,排难解纷,功德卓著,尤热心公益,好善乐施,诚吾族之佼佼者。后村人感其德,曾送“德被桑梓”匾额,以示感戴。
家罗文存
氏罗文存公,字郁斋。公幼失怙,家基贫,全赖母氏十指为活。公天性聪敏,又勤苦力学不倦,日新月异,成绩卓著,年甫十六,即投笔从戎,二年后即被河洛道尹委为本署警备队长。旋入镇嵩军,历充副官、参谋、参议等职,继任陕州烟酒公卖局长、洛阳军警督察处督察长,后任嵩县县府第二科科长,民国十八年(1929)政局动乱,遂归隐奉亲,旋蒙本县委以清乡委员长兼财物局董事,继任县府交际主任,后调洛阳公安局秘书,旋被委为洛阳县第七区区长。后以母老多病,被召归里,亲侍汤药。
氏罗其妻李氏性情至孝,侍姑辛勤备至,其姑呼为“孝妇”。公之所以竭力公务,又尽孝家母,名誉丕振者,皆赖贤母义方训教,有以致之也。
家罗士升
氏罗士升公,性刚直,有毅力,善监工,本村筑寨时,任工头二十余年,成绩卓著。常以民以食为天,如食不足,何以御匪,始与村人倡修临伊河堤,以防水患。公推为领工,督工监修,不数月而大功告成,遂得良田数顷,全村利之。

十六世祖
家罗敬猷
家园敬猷公,字谋亭。公曾任伊滨校校长八年有余。曾聘任教学宿将黄幼坤为校长,学校教育转入正轨,迅速发展。曾与马四有萃酒后、河洛等前茅学校,不分伯仲。民二十二年(1933)在驻豫军官教育团第六期毕业,任伊川保安中队队长职务。
家罗敬英
罗家敬英公,字华亭。公在豫军官教导团第一期毕业,又在江西南昌军事委员会土木工程训练班毕业,任陆军七十六师二二八旅四五五团部执事官。

TOP

相关链接:河南伊川罗村罗氏奎公系
相关链接:河南罗氏世系及源流概况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6794
日期:2017/10/9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四川开江罗氏支派概述
下一篇:重庆酉阳龚滩沙坨罗氏懋公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