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广东阳山新圩镇桂花松山脚罗氏世伦公系

广东阳山新圩镇桂花松山脚谦益堂罗氏世伦公系

作者:罗永康http://www.luos.org

  松山脚罗氏族谱前言
  水之流派不同而各有源,木之枝叶不同而各有本,人之姓氏不同而各有祖。为人之后者,可不因木本水源之异之所出。为尊立大宗小宗之法。以敘人伦、隆孝敬,形成礼仪之风,也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松山脚谦益堂罗氏族人,根据外出工作人员提议,本着简古详今,直系直载的原则,谨承续旧族谱而编写《松山脚罗氏族谱》。
  据《中华姓氏书罗姓》记载,我罗姓乃当今中华姓氏中排行二十位之大姓,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据查,我们现有族谱为《千四郞公罗氏族谱》,这是远祖千四郞公讳福万后裔经公由福建漳州移居新丰后编写的。罗姓几千年间的发展演变,在历代先祖世系的族志中已有记载,在此不再一一续载。
  为使新族谱的编写尽量详细、准备,成立了世伦公罗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及编写小组。并由族人志刚组织和带领一行十人,于二〇〇二年三月途经阳山、清远、佛冈、新丰、韶关、南雄等地考察,再次实地寻宗拜祖,经考证新丰县(旧称长宁)沙田镇善塘村嘴头小组是世伦公的原居地,经公为世伦公的祖公,我们拜祭了经公祖墓,实地了解到世伦公正是从这里迁居到阳山县新圩镇桂花松山脚的,他系松山脚谦益堂罗氏族人的开基始祖。
  世伦公是文杰公的长子。世伦公生于十七世纪后期,卒于清同治四年(乙丑年十一月十一日申时),葬于阳山沙帽岭凿石呦运磨磅岭顶,此地坤山兼申。
  据传,世伦公当年只身跟随舅父到龙脊村南灰屋牧牛,在放牧发现松山脚是块好地方,于是就选定在此地定居创业。再回嘴头老家接父兄到来。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劳动,白手兴家,储集了雄厚的资金,耗时三年余,建起一座宽敞明亮、雕梁画栋,外形壮观、享誉阳山的锅耳形楼宇,并在此生息繁衍。
  吾公平生宽厚待人,助困济贫,乐善好施。因而世代得以安居乐业,人丁兴旺。历经清朝、民国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松山脚罗氏族人历代皆有德才兼备之人才涌现。
  我松山脚谦益堂历代先祖,一向奉行:“思先人克俭克勤但愿儿孙承祖考;启后裔维礼维乐还其世代继书香。”的祖训(现奉为祖先神牌对联),激励后辈子孙文明守纪,勤俭朴素、刻苦攻读、奋发进取。
  在全体族人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努力《松山脚罗氏族谱》终于编印完成,这是谦益堂世伦公罗姓族人的一件大喜事。我们衷心希望罗姓子孙后代奉守祖训,颂扬祖辈美德,继承祖先遗愿,光大祖先的业绩,以此勉励子孙后裔。
  在此,衷心表示对历代祖先的缅怀之情!同时,感谢全体族人对族谱编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松山脚罗氏族谱编辑委员会00000000
二〇〇二年三月八日00000000000


  松山脚罗氏族谱序
  2003年在族中贤人志士、德高望重的元老支持下,松山脚罗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几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松山脚罗氏族谱的编写工作,并正式出版,使我族人得以知古明今,叙人伦隆孝敬。这可以说是我松山脚罗氏族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
  正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原来编写于2003年的族谱,已经不能清晰地反映我松山脚罗氏族人的实际情况和适应当今形势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2003年至2016年期间,我松山脚族人结婚生子,生老病死,创业移居等等情况,必须编写入族谱。
  二、原来的族谱由于各种原因,对族人情况存在部分错漏情况,有必要改正。
  三、格式和语言文体问题,族谱用宝塔式竖排字体展示和文言文语言,对年轻一辈的族人阅读造成一定困难。
  四、印刷问题数量,当时印刷数量不足,加上保存问题,许多年轻人根本没有见过族谱了,可以说对自己的祖宗往事已经忘记得七七八八。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现任族长罗秀庭委托本人将原2003年版的族谱录入电脑,然后通过微信发给各族人,由各族人检查自己的家庭情况,对错漏进行补充和改正,最后由本人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并借此机会推出2016年电子版族谱。
  关于2016年电子版族谱的编写,主要以下几点必须向大家说明的。
  一、辈名与代数。 世伦公从新丰沙田移居松山脚,开创祖业,是我们松山脚罗氏家族的共同祖先,是始祖公。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我族人名字大部分已经不再按辈名命名了,现我族人大多已经不清楚自己和他人属于什么辈份了,互相称呼时造成一片混乱。因此,本人在原来辈名的基础上,将世伦定为松山脚罗氏家族的第一代,其子子孙孙以此类推为第二代,第三代……,这样方便我族人分清辈份,不至于乱人伦而在称呼上乱成混乱。一代(世)──二代(昌)──三代(嗣)──四代(荣)──五代(振)──六代(盛)──七代(裔)──八代(发)──九代(其)──十代(祥)
  二、族谱成员展示版式。为了录入和排版方便,宝塔式展示家族成员时主要采用横排打字,这样也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部分家族成员较多时则采取竖排打字。在展示家庭成员后用文字对各成员的基本情况如婚嫁生老等进行简单说明。
  本次编录2016年电子版族谱的目的有三个:
  一是保存。将原来纸质族谱形成电子版,可长时间保存而不用担心遗失损坏等问题。
  二是纠错和补充。原族谱由于各种原因,难免有错漏;同时,原族谱是十多年前撰写的,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生老病死,移居婚嫁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族谱重新上登记录入。
  三发展和传承我松山的罗氏族人的精神。新电子版族谱尽可能真实而祥细地反映松山脚罗氏家族全体族人的过去和现在,从而凝聚我们力量,做到承前启后,发扬世伦公及其子子孙孙克俭克勤精神。
  由于电子版族谱的编写与传统纸质族谱的编写不同,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我认为它的内容要尽可能祥细而真实。它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血缘关系脉络图。二是所有族人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现居何处、相片、单位职业、联系方式等。三是已经去世的族人,要包括生死年月日时辰、葬于何地、生平事迹等。四是外稼的女族人,要包括何时稼到何地何人氏,现状如何等。五是我族人之配偶,要包括出生年月日时辰属相、何处人、生子女情况等。六是对于离婚或二次结婚,接养子女或过继子女的也要说明清楚。
  另外,基于电子族谱的方便快捷零成本的特点,我建议每年更新修改一次电子族谱,这样可以做到与时俱进,承前启后,不断完善,确保我松山脚罗氏族谱的准确性,从而凝聚我松山脚族人的精神力量,将松山脚罗氏族人克俭克勤,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此次2016年族谱电子版的编写录入,是由现任族长罗秀庭提议和指导下完成的,本人负责归纳整理。在此,非常感谢罗秀庭对本人的信任,同时感谢2003年版的松山脚罗氏族谱编辑委员会为编写族谱的努力,更要感谢各位族人支持和配合,大家积极提供家庭成员信息,才使得本电子版族谱编写录入顺利完成。

罗永康0000000000
2016年10月00000000


  谱谍以为借鉴云 罗氏世谱序
  水之流派不同而各有源,木之枝叶不同而各有本,人之姓氏不同而各有祖。为之后者,可不因木本水源之义而推其所自出乎。
  予本祝融公之后,始姓封于国罗,食采宜城,后序以国为氏,历夏商周,甫(才)徒长沙,代有伟人至汉。
  大农公讳珠于文景时,复迁豫章之西山,子孙蕃盛,衣冠相望,因官而四方者多,宗豫章二十七传盐铁史讳仪真公子景新公唐末始拆居虔州县太平里,四世孙元杰曾于西山访宗族雀先垅。
  大农公而次葬今万官前穹碑,翁促与会飨燕之堂获理尚存,恐后人得知徒之自来而昧其所自出。予集宗敘元杰,乃编次自。当其时,卜国兆姓世禄官,岂不甚幸,奈秦末及三世,而我祖守陇公,只徒居长沙代有伟人,阅历汉朝,先祖维翰公,三代无白丁,四世接公卿,至文景帝时,先祖珠公为汉大司农,始迁豫章之西山。子孙蕃盛衣冠相望,因官四方者多,宗豫章焉,夫何西汉之末,孝平之世频遭王莽窝乱,而我祖臣恭公见其策逆,遂兴洁身去乱之心,统领家属徒居河南济南府罗山沥,历有数代至今,祖墓多在其处,无人祭祀,至三国晋朝南北之世,人文蔚起不附先人之业,隋唐相继之间,我祖诰公东川赐第号贵通侯,而我祖祥向公白雀绕梁,祥征瑞草是皆,政简民康物阜,谣颂我祖之德者,至今犹传,诸简册也又继而。仪真公自擢进士第翰林学仕会升盐铁史,公赤面冰心,不徇私欲。至于唐熹宗之末,又王巢之变,铁史公子景新公折居虔化县,即今章州府太平乡是也。阅历数年,遂始避乱转徒居豫章之闽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峒葛藤村紫源里,立德成家,书香世代有贤豪,时值五代之秩,家声不改,膺州牧伯八座九乡荣何如之。此非祖宗功德之深,又焉能有今日之蕃衍也。予故由父而推之祖由祖而推之始祖,由始祖而推之始祖这所自出,使后为子孙者识所由来,由子而孙,由孙而云,仍百世绵绵绳比脉络而贯通矣。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时
  大秦始皇裔凌甫选立。

  大唐太宗裔元杰编修谱谍之作何为也,所以别亲疏明世系,正根也赏观。
  大史公自敘世家历唐虞夏商周秦汉上下几千余年,受姓分氏职厘务至详且实。后之人知不出者取胄望族,以矜启间枝叶所亲而不录,吁可鄙哉。今赣州之宁州太平乡罗氏,元杰同吾邑秘书丞立行余忝值龙图阁学士解绶归田,得与敘乡曲之雅,简示其世系曰吾宗本。祝融受姓以来具谱谍简册到汉文帝时,有讳殊者,为大农公居豫章之西山六子后俱蕃盛。读书录仕代不乏贤谱足征矣,大农二十七世孙讳仪真,唐中擢进士、历翰林学士、张盐铁史。子讳景新公自唐末间始由豫章徒居虔州虔化县太平里田东迄五世矣当惧谱谍之不明,后人罔知所自出。断自大农至铁史公派系。著其生平隐卒显婚,葬其旁枝徒散,不能竟其流者,悉略不录由铁史而下俱载无遗,世示传也题曰罗氏族谱。请为序之。予思族之有谱也尚矣,无谱则尊卑失序,失序则不和,不和则争斗之象兴,亲疏之仪缺矣。然谱重详且实,不详则疏,不实则诬又歇,若无谱之为愈也。予观元杰谱谍既详且实矣,犹怜怜托以为序者,其仁人孝子之用心欤,抑大史之志欤。罗氏之族愈蕃愈盛诗书礼仪悠久勿替也。
  时
  皇佑五年子月初,吉值龙图学士年家眷弟欧阳修谨序,罗氏族谱序。

  圣人治天下始于正人伦,正人伦始于定氏族因生以赐姓赐之土而命之氏。姓氏者所以别生分类而不乱也。族已别矣,又惧其薄乎亲而遗乎远,于是教之尊立大宗小宗之法为宗也者,先王以之敘人伦隆孝敬成礼让,安百姓而厚风俗也。故法坏而仁孝之道薄矣,仁孝薄而礼仪之俗衰矣,礼仪衰而悖戾之形见矣。是谱谍之其所以系人心者,敦教本岂小补哉?兹罗君 元杰俨然尊 祖敬宗谱谍遗后、诚深心焉。予思罗之以国为氏远矣,子孙代有世德,以豫章之族则自。
  大农公讳珠者始二十七伟有官盐铁史,讳仪真者子讳景新才唐末间始由豫章西山徒居虔州化县,元杰为铁史四代孙,念其族自一世
  祖祝融公始,至一百世。
  天朝公止记载详明而自大农公以末之续及故详以谱之,谱成乡友欧阳修已为序焉,复以告以,予因而语之日,天地之道一而已矣,盍观水与木乎,千枝万叶一根之发也,千源万派一源之达也。一人之身即千万人之身,千万人之身一体之所分也,自吾身而上之曰父曰祖曰曾祖曰高祖,而推之厥,初生民之祖皆吾身之所自出世。等而下之曰子曰孙曰曾孙曰玄孙而下至云仍百代而后,皆此身之蕃衍也。然非籍是谱,何以逆流而穷源哉?故以复于元杰特书以为序。
  时
  皇佑癸已十二月初二日,右正言知制年家眷刘敞拜书刘讳敞公系宋后擢吏部尚书,在江西吉安府卢凌县当置其家庙门前一坊云吏部尚书大不小买得千租不多不少,生得好子孙食亦不了生不好子孙卖了嫌少,刘敞书瑞有石坊为证,因人述事录于。
  大农公世系为篡集成帙,征于欧阳刘二公其文以冠其端。予自敘其概于后,以未子孙知。祖宗之世泽,藉是以传诗书之流凤,藉是不泯文献之盛,阀阅之崇,藉是以有征庶善述而思木本水源之义。致其敦宗睦之道则是谱为亲,亲而作非苟然矣。
  时
  大宋皇佑癸已仲冬,三十一世孙秘书丞集贤校理知谏事立。

  行谨行罗氏世系
  始开祖祝融公为伏义氏之诸侯,又为帝尧之宾师。
  二世:震佐公袭 三世:任公
  四世:正公 五世:宣朝公
  六世:荣居公 七世:弼后公 官居御史巡阅州郡
  八世:立德公 九世:振公
  十世:纲公 十一世:廷公
  十二世:升公 十三世:桂公
  十四节:选公 十五世:孟元公
  十六世:周公 十七世:思仁公 谏议大夫
  十八世:信公 十九世:瑞公
  二十世:金梧公 廿一世:知足公 富盖巨都施牛田乡兴
  廿二世:运公 廿三世:大德公
  廿四世:礼荣公 廿五世:南峰公
  廿六世:衮公 廿七世:伦公
  廿八世:佐公 廿九世:辅公
  三十世:日盛公 三一世:章公 清廉史子于徐州大光
  三二世:明公 三三世:忠公
  三四世:和公 三五世:志公 生四子元、亨、利、贞
  三六世:元公 三七世:镇公
  三八世:常公 三九世:安公
  四十世:秉文公 四一世:宣城公
  四二世:立名公 四三世:纪公
  四四世:万公 四五世:鹏公
  四六世:冲斗公 四七世:凤召公
  四八世:承祚公 四九世:贯公
  五十世:富公 账粟千钟 五一世:恩公 相去思河阳蔽蒂
  五二世:权公 五三世:百发公
  五四世:通公 五五世:祚公
  五六世:觉公 五七世:奎公
  五八世:旭公 五九世:炳公
  六十世:源公 忠粟参将 六一世:匡正公 有功于周国封侯镇守罗国
  六二世:文波公 六三世:变芳公 袭战
  六四世:甲应公 六五世:祥公 世官
  六六世:德公 世官 六七世:操公 世官
  六八世:进贤公 世官 六九世:慎公 世官
  七十世:璇公 世官 七一世:笔公 世官
  七二世:赞公 世官 七三世:静公 世官
  七四世:洪统公 世官 七五世:彦一公 世官
  七六世:班公 世爵于邬胜楚 七七世:震公 世官
  七八世:博吉公 世爵 七九世:乾公 世爵
  八十世:晖公 世爵 八一世:缙公 世爵
  八二世:敬公 八三世:家斯公 世爵
  八四世:万通公 八五世:苍公 世爵
  八六世:乱公 世爵 八七世:利达公 世爵被削
  八八世:秀扬公 世爵弱甚外散 八九世:学公 被国并灭隐山林
  九十世:程政公 隐匿不仕 九一世:凌甫公秦封侯伯
  九二世:图南公 袭爵 九三世:守陇公 徒居长沙
  九四世:真公 九五世:弘公
  九六世:科屏公 九七世:延荣公
  九八世:复任公 九九世:维翰公 击掌汉元乡
  一百世:天朝公 翰林学士生一子,讳珠

  罗千四郞祖先朔源
  第一世:珠公,灵知生西汉高后丙辰四月十四日寅时为大汉司农由长沙徒居豫章西山卒于九月十八日助国宝银五十贯田二千二千顷妣张氏封许国夫人次妣吴妙封唐国夫人三妣李氏封相国夫人生六子,一居厚、二宜礼、三子成、四知正、五成通、六只德。后未记。
  第二世:居厚公,生于辛卯十二月廿日子时任集贤院景录九宫天学士娶王恩甫公女卒葬于大石桥生二子,立、忠。
  宣礼公,任韶书台宗正殿大学士取妻李氏。后未记。
  子成公,娶文节公女。后未记。
  和正公,妻张氏。后未记。
  成通公,妻李氏,俱火化无尘后未记。
  只德公,后未记。
  第三世:立公,癸丑八月十二日寅时生任任尚书郞光禄大夫取吴忠公女生一子臣恭忠公任录台监司管五千军州戈太史卒火化无尘。后未记。
  第四世,臣恭公,丙子二月初七日辰时生赐进士第历任永州军酒后京堂茶司都州娶严都通判女生二子,谌、诚。
  第五世:谌公,癸卯二月十六日寅时生任汝州判粮科 邑料科院科通判殿检科阁较量奉宣大夫娶丞相女生一子征诚娶江茶司运使女吴氏当时城破被杀。后未记。
  第六世:征诚公,八月初八日戌时生初任秀州官中主执转任严州知,妣李氏在任卒夫妻仝葬吴家前生二子,彦、琛。
  第七世:彦公,癸未二月十三日午时生大凤元年任临江军主管军府尹 妣吴氏娶平章公女夫妻仝葬吴提举门首生一子,立诚。
  第八世:立诚公,庚寅八月初三日寅时生,元初元年任开封适值龙图敕封光禄大夫,娶杨判院女,卒于地节元年九月十六日,葬张园前,生三子,估郞、其郞、立郞。
  第九世:佑郞公,生和元年任濠州学政升秀宁府通判,娶吉安府周平章公女,夫妻仝葬大神洞,生一子,望公。其郞公任宣州府主执奉大夫,娶胡真公女夫妇。葬音州吴家园内。生二子,重一、重二。俱徒居本府,后未记。
  第十世:望公,任赖州府知府娶本府官中夫人生三子,长子志海、二志高、三谭孙。
  十一世:志海公,任建府大望仓太史,娶吴道真女,夫妻仝葬本村大石桥。生二子,幼行、深行。
  十二世:幼行公,任林郞院升朝奉娶赵通判女在任卒生一子,澄郞。
  十三世:澄郞公,任谭州府知府娶大夫女卒葬角树下生三子,德郞、祥郞、志郞。二公后未记。
  十四世:德郞公,讳诰东州赐第贵通侯梁盐斩判官娶吴通判女夫妇仝葬严城生二子,奇秀、企生。
  十五世:奇秀公任濠提刑娶文思副使女刺封协庆夫人生一子,友行。企生公安帝时荆州刺事殷促堪为群长史遇桓玄之乱不屈而死称忠节公见诸国史。后未记。
  十六世:友行公,开一郞任湘阴县主簿后升襄府知府娶吴忠公女夫妇葬吴家园生一子,王孙。
  十七世:王孙公,任延陵府教授娶陈尚书女生一子,诚忠。
  十八世:诚忠公,行胜任建昌军恭知政事娶广东节度使杨仲公女夫妇仝葬庙前生一子,子元。
  十九世:子元公,任祥符县知县娶江宁陈知县女葬吴家村妣葬鬼岭生二子,仕通,仕许。
  二十世:仕通公,字官速娶杨度女夫妇仝葬杨家岭生三子,祖美、刑二、刑三。
  廿一世:祖美公,讳仁濠州知府娶必周公女后被军伤生三子,元有、元礼、元高。又妣生一子,公节。
  廿二世:元有公,辛亥三月初一日子时生妣杨氏仝葬小陈坑生三子,昌逊、福逊、七逊元礼公娶高谢氏生一子,广郞。
  廿三世:昌逊公,讳绮任温府学政娶梁 太府女生二子,祥珞、议孙。福孙公娶德州吴镇国公生二子,一春、二春。徒居丰城。后未记。广真公即广郞公任定远令升西州刺史都总五千军州太封忠节公后移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后未记。
  廿四世:祥向公,乙丑文帝时任卢州剌史擢京兆尹政简刑清见之国史伟妣徐氏仝葬聂家庄生三子,景宜、开一、开二。后未记。
  廿五世:景宣公,乙酉生举进士历任福建御史有仁惠之政见唐史妣陈氏仝葬石徘下生一子,其秀。
  廿六世:其秀公,讳你唐丙申三月十一日辰时生任宁州府尹娶杨知府女夫妇仝葬画图坑生三子,仪真、仪本、强修。
  廿七世:仪真公,讳北辛未八月十二日寅时生天宝年间进士历翰林学士终任盐铁史娶平章女敕封广庆夫人在任卒夫妇葬西山书院坑生二子,景新、景成。徒居进资真隐乡龙归里。后未记。
  仪本公讳邺昭宋时赐进士第官至补闪拾遗后徒居浙江会稽妣刘氏生一子,文海,后未记。
  强修公妣严氏生一子祥宝。登胡榜进士任濠州知府孟氏生二子,俊仪、俊德。
  俊仪公淳化壬辰进士历祥符县尹娶杨氏生一子立行。立行公官秘书承集贤校理知谏院皇佑时与叔元杰纂修世谱娶吴氏生二子建明徒居永丰。后未记。
  廿八世:景新公,癸巳九月十七日午时生唐末遭王巢之变由豫章本山徒居虔化县太平里妣马郭氏仝葬乌鸦鹊巢又妣邬氏葬兴教隆坊杜前共生七子,仕伦、仕伟、仕俊、仕杰、仕仁、仕仪、仕传。
  廿九世:仕伦公,丙辰十月十六日丑时生太平宣里教为妣吕氏卒仝葬沙罗潭生三子,元杰、三六郞、四九郞。
  仕伟公,徒居太平里兴教里。后未记。仕俊公,徒居南丰孤河桥。仕杰公,徒居西湘。仕仁公,徒居崇仁耆。仕仪公,徒居云都石。仕传公,徒居彤峰复迁思顺里因罗界罗家尖原葬阴三穴子孙昌盛。俱后未记。
  三十世:元杰公,讳振宗至道二年丙申十月二十日戌时生货书入广后欲还家时海涯不通附平章公蒙吩咐大守马来擢仕杰公因乱不受遂琼家因盐铁史公所遗世系叔侄,立行公纂修家谱,请欧阳刘二公号之曰养晦,妣廖氏卒仝葬本里方箭山象形生四子、子建、一郞、十一郞、十四郞。
  三十一世:子建公,宋天圣丙寅二月廿一酉时生卒葬本里高坑妣殷氏丁氏卒葬广昌牛角湾生一子,仲大一郎公傅氏仝葬牛峒岭生二子,次八承、次九承。徒居潮州埔县。后未记。十一郎公徒居惠州与宁且至宋罗孟郊全登及控花妣陈氏生一子,二十事承。徒居广西桂林府。后未记。
  三十二世:仲大公,皇庚寅九十二日子时生二子,谋、周。
  三十三世:谋公,讳权少七承事元丰戌午七月初六日生妣黄氏辛卯夫妇仝葬白珩山生二子,俊、杰。
  三十四世:俊公大学士乙丑正月十九日子时生妣陈氏仝葬兴教生一子,仲权。
  三十五世:仲权公,讳渊壬辰二月十二日生妣李氏仝葬十二都虾公塘生二子,安庆、乐庆。
  三十六世:安庆公,讳和乙卯四月十八日生葬荆坝妣黄氏葬毛源生二子,学政、学教。
  三十七世:学政公癸黎源奄前妣谢氏葬罗家坪生二子,顺德、顺恒。学教公徒居云都松村。后未记。
  三十八世:顺德公,讳太丁酉六月十一日巳时生妣邱氏仝葬本里白石坑生一子,自高。顺恒公讳康壬寅十二月二十日卯时生妣胡氏夫妇仝葬布坑生一子,自成。后未记。
  三十九世:自高公讳辰癸丑八月十六日巳时生妣李氏仝葬十一都仙人井生三子,延标、延贡、延裕。二公后未记。
  四十世:延标公,讳生宋绍兴甲戌年正月初三日生葬十二都妣李氏葬岳源生一子,惟受。
  四十一世:惟受公,讳恭乾道壬辰二月二十日卯时生葬岳源高岭妣谢氏生四子,思行、思纯、思传。二公未记。思广拆居福建漳浦县。后未记。
  四十二世:思行公,讳植绍熙甲寅二月丑时生葬岳源上顶原罗家园妣刘氏葬上项原黄家坑生二子,奉初、奉宣。
  奉宣公拆居广东惠州府兴宁县。
  四十三世:奉初公,讳仲茂戌寅年三月廿日寅时生妣曾氏生四子,昌龄、玄龄、延龄、享龄。二人后未记。
  四十四世:昌龄公,讳文甲午九月十五卯时生妣李氏生三子,尚古、崇古、尚立。
  四十五世:尚古公,讳书妣曾氏生一子宁郎。崇古公讳史妣谢氏生二子奉郞、任朗。尚立公讳妣陈氏生一子,新郎。
  四十六世:宁郎公,妣谢氏曾氏生一子,志兴。奉朗公妣张氏生二子志大、志广。
  四十七世:志兴公。妣谢氏生二子季周、季进。志明公妣卢氏仝葬松林塘生三子季澄、季亮、季祥,后未记。志大公妣丁氏生二子季远、季达。志广公妣杨氏生三子季通、季明、季善。
  四十八世:季周公,妣戴氏生二谷贤、谷诚。季进妣张氏生二子,谷胜、谷彬。季亮公至元丙子正月初二日寅时生妣李氏生二子谷荣、荣梁。俱拆居广东英德后起长宁。季远公妣吴氏生二子谷高、谷明。季达公妣黄氏生二子谷始、谷兴。季通公妣刘氏徒居长乐伏一都王茶乡后未记。季善、季贤公仝徒居广东潮州大埔程乡二县后未记。
  四十九世:谷贤公,妣陈氏生五子彦信、彦明、彦邦、彦庄、彦兄。彦信公徒居江西吉安府后裔罗登大明成化丙辰科状元。彦明公徒居江西吉水县后裔罗洪 光登大明嘉靖己丑科状元。
  五十世:彦邦公,徒居惠州府兴宁县生子,洪德。
  五十一世:洪德公,娶九妻钱、程、古、郑、白、董、蒋、韩、饶。生十八子:大一公、大二公、大三公、大四公、大五公、大六公、大七公、大八公、大九公、大十公、鸳一女、孟二公、仲三公、伯四郎、仲五郎、小六公、伯七郎、仲八公、小九郎。生二子升翰、新翰。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彦庄公移居浙江后裔罗万化登大明隆庆戌科状元。
  彦兄公徒居直隶后裔罗文献大明万历丙戌状元。谷荣公讳正妣张氏生二子摆、三六郎父子同迁福建延平府,平沙县牛栏角罗家邦居焉迢元末。三六郎公又拆居广东潮州府所阳县蓝田都湖陂圳背居之至洪武年间,
  五十二世祖:元佑公,又名伯四郎生于壬寅年七月十九日。申时妣吴氏八娘生于甲辰年六月初三日寅时。卒于宁化县祖居前坐北向南。生六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六郎。
  祖先佑公仝邱胡二姓又长乐琴江都肖坊竹园下太公徒居长乐。伏一都王茶乡箩隔历居积富传五十六世。
  五十六世祖:锦裕、锦兰、锦容、锦全,八伯琼公等成化年间。又徒居海丰吉康杨安二都置立江山盖豫章一脉系出入闽,迁於百粤千枝万派不可胜记然居於英宁犹或朔我。
  祖宗凡历代以积德累德广种福田子孙绳之众多绵绵济美。而举贡游泮乃各积乃仓皆祖先之垂荫也况我宗族或居于邑或居于乡家有万计实出一脉今以人散处各执其祭何以。见我巨族统绪乎矧直世运末季于戈蚤起不并。合族谱胡以授救不虞期约本年十月各处公叔侄拟其会众。每丁出资钱一星帚总生放利息厚实买膄田择一吉地寻一宗祠凡遇春秋合族仝祭广可以报木本水源之恩。可见罗氏巨族鸿图之美公议约文遍传通族千祈重规以成大事。族谱引天地间品物繁庶类缤纷统三才而运量经济。只此一点灵机生育发荣故源流长根巩因与川流狱。峙不朽此不易之理亦然之数也维昔盛时狂狂獠獠闷闷醇醇。 百家姓氏混沌若同气迨先王作君作炉礼制严明伦次不忒犁锄者濡云戴日育读者部邹关图宗姓异姓者业殊通别支肃派,清猗欢休哉若京浙江湖广诸省高贵奇特乃我朝名宦勋戚岩谷臾俱才德擅一时品望隆千秋记谓昔为独胜今不咸哉否泰循环剥复巨乘以致都 藩郡邑玄黄血战市并草野骨肉仳离祖孙颠越不少我豫章罗氏原始赣州分派福建、移居粤地广惠韶属开基业上自乳源清溪翁源藤山至番禺南顺德皆罗氏一派宗党。
  始祖公:罗太一郎,祖婆冯妙荣生一子作罗万二郎妣巫妙宣生四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
  千一郎讳福后裔卜居观音乡瓦屋场黄竹沥溪小门洞湖洋背黄牛头。
  千二郎公讳福广后裔卜居阳火高茶园坪高布罗金坑黄竹沥。
  千三郎讳福明后裔卜居下祭高沙洞侧塘虎山背后结路下莲塘下高旁吊钟岭。
  千四郎公讳福万后裔卜居嘴头遥田小长评蒲菖茶仔岗处等。
  自经公迁粤至长宁沙田嘴头开基产业积功德累仁食饮,坐淳凤以后子孙绳绳青衿济济务农者富积仓箱业儒者多泮水连及科甲揆厥由来皆赖贻谋所致详注宗谱于后贤子贤孙无俟细玩知世一派亲疏之谊敬谨存舀母忽斯甚幸。
  小溪上合岗飞凤跳挡形一穴甲庚兼寅申。
  小溪峒合水社上塘子尾鸭麻形一穴坐辛乙兼戌辰,此处共地穴前人遣上不知何穴为祖公祖婆疑。
  大祖公,罗千四郎,妣吴妙真不知葬于何方,以下开漏几代不知不然原籍长宁小溪约向有祖坟七穴是祖妣特著有以待参考。

  世伦公沙田祖先脉络:经公──玉隆──罗秀──维铨──元玉──宏凤──文杰──世伦
  一、新丰沙田上祖太公寓居(安葬地)
  太祖公地:罗千四郎 祖婆:吴妙真
  高祖公:罗法凌 祖婆:凌妙全 此脉必有缺漏
  始祖公:罗经 祖婆:李老安人
  罗法凌未知终葬何方。
  罗经公终葬长宁沙田墟上钱屋背龙顶坐戌辰兼乾巽狮形。
  凌妙全祖婆、李老安人祖婆同葬狮形左右两边山向亦同坐戌辰兼乾巽,敬将长宁小溪约祖地山向注明以俾弈世知,得祭醮无遗失之患。
  小溪上合横垛大道人形二穴坐辰戌兼巽乾。
  小溪上合敲椅形一穴坐丙壬兼午子。
  小溪上合张屋左井一穴罗裙铺地形坐艮坤兼丑末。
  小溪上合冬瓜形一穴坐丙壬兼巳亥。
  小溪合水社上片塘子尾坐辛乙兼戌辰鸭麻形一穴。
  小溪上合飞凤跳挡形坐庚甲卯内向坐申寅益坤艮。
  此六穴地前人遗下失祖之名注明后之人。

  二、罗氏历代辈名列录
大中维上,士立世昌,嗣荣振盛,裔发其祥,
文章俊伟,朝殿名扬,衍绍光祚,继绪希煌,
克绳祖武,贻燕伟芳,积功厚庆,源远泽长。

  三、新丰沙田始祖经公子孙脉络说明
  自始祖罗经迁粤,相传移至长宁(现新丰)沙田约嘴头起,造房屋,娶妻,积功德,累仁耕,食医饮,安享淳风,置产立业。坐享太平以后,子孙绳之青济之耆老硕彦带兵数十务农者,富各仓箱业,儒者多游泮水连及科甲揆厥,由来皆赖贻谋所致。该详宗谱于后贤子贤孙无俟细玩知,世系一派亲疏之请,谨存留母忽幸甚。
  始祖罗经公,祖婆李老安人生五男兴隆、世隆、三隆、贵隆、玉隆。大伯公罗兴隆移居罗宅州。二伯公罗世隆伯婆江氏。三伯公罗三隆移居罗定。四伯公罗贵隆伯婆邓妙贵。
  祖公罗玉隆,祖婆张妙玉。玉隆公终葬长宁沙田圩背黄坭凼排,坐西北向东南。幢幡形遗下蒸田在沙田圩背黄坭凼垭忽三块又钱屋鹤田一丘。又雷打石霞下田三丘。张妙玉祖婆终葬沙田黄宅右片大坪,坐西向东。
  祖公罗玉隆,祖婆张妙玉生五男,伦、畴、凌、洪、秀。大伯公罗伦,伯婆杨氏移居从化。三伯公罗畴,伯婆陈妙畴。三伯公罗凌,伯婆朱妙凌、肖妙凌。四伯公罗洪伯婆江氏。
  祖公罗秀,祖婆王妙秀。罗秀公终长宁沙田旱塘镇王宅右片大坪,坐西南向东北。王妙秀祖婆终葬沙田现坑庙下片上湾伯公右片,坐东北向西南。
  祖公罗秀公祖婆王妙秀生二男罗维铨、罗维锦。大伯公罗维锦,伯婆林氏。
  祖公罗维铨,祖婆李、夏、潘、张氏。维铨公终葬沙田现坑杨广塘烧窝,坐东北向西南。李、张氏祖婆仝葬沙田嘴头上湾坐癸丁兼丑未。夏氏祖婆终葬禾溪,坐西向东。潘氏祖婆终葬沙田墟对面黄竹山坐东向西。本文belongto罗氏家&园
  祖公罗维铨祖婆李夏、潘张氏生男罗元玉。
  祖公罗元玉祖婆张、邱氏。元玉公终葬沙田圩对面岭背塘坐西南向东北至道光十三年癸已岁七月二十亥时转移葬嘴头上湾坐兼。
  邱氏祖婆终葬沙田虚黄泥凼大坪。
  张氏祖婆至嘉庆二十年三月内移来阳山七拱高洞咸鱼坑安葬。
  祖公罗元玉祖婆张、邱氏生男德琦、瑞琦、宏麟、宏凤。三男未知终失何方。大伯公罗德琦,伯婆潘氏。二伯公罗瑞琦,伯婆张、潘彽。三伯公罗宏麟。伯婆张、潘氏。
  祖公罗宏凤祖婆节、李氏。宏凤公终葬沙田现坑慢头石田田假心坐巽乾兼辰戌。獬形。李氏祖婆骸骨带来阳山黄竹坑寨脚背坐东南向西北,卯酉兼乙辛。李氏祖婆至道光十年正月十二日子时夏葬沙田嘴头自己屋背坐乙辛兼酉卯昂睡人形。(坐乙辛兼酉卯远原卯龙来入自乙龙远原巳丙水来午丁到堂明水通庚辛大口通乾亥壬至道光十四年三月初二日子时夏修葬。)
  祖公罗宏凤,祖婆李、李氏生五男文杰、定杰、周杰、成杰、全杰,第四男失去。定杰叔婆潘氏。定杰公子世容移居新圩罗村岗定居,繁衍子孙,是现罗村岗罗氏族人的共同祖先。三叔公周杰叔婆潘氏。五叔公成杰叔婆邱氏无嗣继孙传彰。六叔公全杰叔婆刘氏。文杰公子世伦、世枚、世畴移居新圩松山脚定居。本文来&自罗&氏家园

  祖公罗文杰祖婆邱氏。
  祖公罗文杰终葬二渡水细茶山顶。邱氏祖婆终葬水浸背屡牛坪。
  祖公罗文杰。祖婆邱氏生男世伦、世梅、世畴。
  祖公罗世伦生贡,祖婆梁氏、陈氏、李氏。二叔公世梅,祖婆邓氏。三叔公世畴,叔婆陈氏、邱氏。
  世伦公终至同治四年乙丑岁十一月十一日壬申日申时兼葬於阳山纱帽岭凿石凹运磨磅山岭顶。此地坤山兼申。
  祖公世伦公。祖婆梁氏、陈氏、李氏。生男昌陞、昌胜、昌忠、昌猷。
  昌陞妻邱氏。生五男珍顺、绥帮、连顺、珍异、五叔公(不知名)。绥帮继世梅公为孙。
  昌胜妻邹氏,生男嗣生。
  昌忠监生妻李、黄氏。生二男嗣应、嗣清。
  昌猷妻叶氏。生二男嗣欣、嗣健。

  特别说明:世伦公年轻时由新丰沙田移居松山脚开创祖业,繁衍后代,是松山脚罗氏族人的共同祖先,是我们始祖公,是第一代的松山脚罗氏族人。据目前族谱收集信息登记,至今已经繁衍子孙至第十代。
附:《阳山松山脚村的前世今生》
  桂花村松山脚位于阳山县七拱镇西北部,距阳山县城约35公里。东与新圩杨梅坑村相接,徒步经阳城镇的黄竹坑村、沙帽岭到达县城;西与七拱镇麓轱洞相连,经西路过坑尾村可达连南县瑶区寨南镇;南与坝坑村相通,经龙脊、石角到七拱圩镇由原G107线可达清远、广州;北与本县大崀镇毗邻,自古有一条阳山南片及广州清远人来往连县的必经之路通过村中,清朝中后期铺有从松山脚村到大崀镇琶迳村的石阶小道。村前有一条河宛延流过,这是由根洞河、车下(倒流洞)河、石寨河三河汇集而成的桂花河,流经桂花、三所村,在白鹤坑口与七拱河交汇后再流经杜步、水口与北江河汇合,经清远、广州注入珠江口入海。松山脚村有两棵500多年的巨大桂花古树,秋天花开,香味浓郁,香飘四溢。松山脚村的后山连绵百里的松树浓郁苍翠,真可谓是一个依山旁水的美丽村庄。明清时期,为防御蛮瑶出没而设“松山闸”,派驻兵勇防守。

松山脚古村的水光山色,那被时光梳洗过的往事,又映照出其数百载未改的容颜。

众芳摇落,红尘纷飞,唯有那古墙飞檐恒久不变

光阴挥隙,古村前的旗杆夹永远仿如一首没有句号的长诗

古屋处处雕梁画栋,刻檐飘脊,其主人的富有赫赫显然。

罗炳勋夫妇的抗战遗物

华侨救灾会汇款支援抗战报表

  迁居阳山
  据村中老人说,松山脚村原不叫“松山脚”,此地名叫杨屋阁,过去居住过零散的瑶人。由于外地瑶人常来抢夺汉人,至明末清初,朝廷派兵平瑶,把所有瑶人赶走后,此地便荒废。乾隆末年,韶州府长宁县(今新丰)客家少年罗世伦(?~1865)因父亲好赌,衣食无着,到庙里又求得“石壁种树”的下签,苦闷不已。母亲知道后,说:“儿子啊,石壁种树是难成活的,若将树移到有泥土的地方就容易生长了。”走投无路的罗世伦,茅塞顿开。不久,迁到广州府阳山县的邱姓舅父回来探亲,罗世伦遂随之来到阳山。初时,为舅父放牛打工,赖于糊口。
  多年后,他认定了松山脚苍松翠绿、土地肥沃的这片好地方,才决定在此地开荒种田,成家立业的。罗世伦迁居到松山脚后,回新丰沙田嘴头村携父带弟到此一起生活。不久,又有族亲罗世观、罗世雄兄弟俩人由新丰的瑶田迁来附近的坝坑、石门楼居住,期间又有族亲史仰公等从新丰迁来附近的夹沟、山塘两村,再有姓潘人由新丰瑶田迁来松山脚村居住。
  罗世伦到松山脚定居后,“松山脚”这个地名才渐渐被人认同,以至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村庄被写入史册。这个村庄的名字最早出现在《阳山县志》上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阳山典属所辖行政村及村庄情况表里的“松山闸”(县南35里)辖:苦竹湖、湖头坡、第七屯、沙塘、隔坑等11个村庄。到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域,划为阳山县三区七拱乡昇平约(松山脚、坝坑、隔水、鱼沙坑、清龙潭、石寨、塘崆)。

  营商致富
  松山脚的山上,森林密布,泉流众多;山下的土质深厚,适宜耕种。罗世伦率家人开垦荒地,勤耕苦种,过着三餐一宿的小农生活。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头脑灵活的罗世伦,开始与朋友合伙收购香粉,以船运到广州贩卖。卖出的香粉货真价实,品质上乘,颇受商家的好评。多次交易之后,广州老板觉得罗世伦是个诚实能干的商人。于是,资助他独自经营香粉生意。后裔罗路清说,先祖罗世伦回家后,首先制作水车。挑选挺直的巨木做车樑(车轴)。接着,在车轴上安装直径4米多的水车轮。然后,砌好碓槽。最后,在山腰处塞陂挖圳,引水流入水车轮。水的重力驱动水车转动,转动的水车轴又带动水碓上下舂击香粉木料。溪水充足,一辆水车可以带动七架水碓,其中六架舂香粉、一架舂米。这样,既能生产香粉卖出赚钱,又能解决谷物等日常食品的加工。
  制造香粉的原料,取材山上的大片野生香粉树。香粉树,俗称香胶树,其枝干是生产香粉的上等原料。经过机械粉碎的香粉带有胶性,除了用来做神香、蚊香之外,还可制造油漆、肥皂。香粉树,属常绿乔木,根系发达,枝叶稠密。人工种植三四年后,可长成直径15厘米的用材。砍下后,截成段,剖开,削成片状,晒干。然后,放入碓槽舂成香粉。加工过程中,放半槽片料,连续舂12个小时,可以制成15斤香粉。日夜不停,长年不息。一年下来,能够产生可观的利润。
  随着香粉生意不断扩大,除了自己生产之外,又收购附近村庄的香粉,集中运往广州销售。几年下来,罗世伦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致富之后,为扩大财富来源,不断地收购山场,扩大人工种植面积,增修水车加工香粉。比如,买下车下村倒流洞山场,留给二房裔孙经营。晚清时期,肥皂刚传入中国,迅速流行起来,因此,需要大量的香粉树做原材料。抢先获得财富信息的罗世伦,又买下邻村石坳的一处山林,将香粉树全砍下,削成“刨花”,运到广州出卖。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精明的罗世伦想到多种经营,从七拱乡到广州都置有店铺,经营土产、日用杂货等等。道光年间,罗家已经成为县内最有钱的富商之一,银两铜钱多得要用水缸、箩筐来装。除夕之夜,腰缠万贯的罗世伦给子孙发压岁钱,是用“木插”一铲一铲地发钱。富豪之家的气派,至今仍为后裔和乡民津津乐道。
  其后裔继承祖上营商理念,致力发家致富。民国时期,罗荣祥经营矿山冶炼,开设2间铸锅厂有9条炉,又开设4条油榨,还有发电厂等等。罗奎楼从事水上运输,最多拥有6条船只。罗盛谦以染布手艺,长年辗转阳山、清远、广州等地承揽生意。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每斤香粉从10多元升到60多元。八十年代后,桂花村的香粉车从5辆发展到鼎盛时期的20多辆,成为县内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的村庄之一。

  罗氏宗祠
  道光年间,致富之后的罗世伦筹划修建宗祠。请来江西风水先生在松山脚选定“丝线吊金钟”屋场修建罗氏宗祠。这里,北有靠山,朝南出水,左有来龙,右有溪流。然后,按照先生指点,在屋场前面用石块砌起半月形的池塘,以补地理的不足。之前,罗世伦已利用运送香粉到广州的回头船只的便利,沿河采购砖瓦运到七拱上岸,再请人挑回松山脚。修建房屋时,用石灰油、糯米、黄糖、鸡蛋清混合制成灰沙浆,然后,加入黄泥、石块夯筑墙体,以求基础的坚固。上砌经过打磨的砖块,以求平整美观。凹入式的宗祠大门门廊,采用穿檐斗拱,檐樑上雕刻奇花瑞草珍果,鱼跃龙门、商山四皓等兆示福禄寿财的祥瑞图案。屋脊为硬山顶博古脊,其两端为人字形封火墙头神兽雕塑,今仍保存完好。除此之外,其他屋脊均饰以镬耳式封火墙,显然是受经济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广府建筑风格的影响。宗祠整体布局为中、左、右三座,均为三进,正中为三开间的宗祠,宗祠左、右各有一条隔巷与二开间的左、右座的居住生活区相连。左、右座的前面不开门,只能通过巷前门、或宗祠大门出入。右座边上,建有一个大花园。这样,罗氏宗祠共有6个天井、12个厅、24间居室。屋前为晒谷场,左、右各有一座五层的炮楼,今已拆毁。可见,地处山中的罗氏宗祠,特别注重防御功能。
  罗氏宗祠的耗时三年多才完成,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属于罕见的融入广府镬耳式封火墙的典型客家宗祠。

  南洋抗战
  清末民初,随着沿海地区的南洋淘金浪潮向内陆扩展,松山脚罗盛利、罗盛奎等十多人先后远渡重洋,到南洋打工谋生。近来,在松山脚发现多件反映南洋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珍贵文件,这都是侨居英属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州)王麻骨埠罗炳勋夫妇遗物,今为其孙女罗寿娣珍藏。
  60岁的罗寿娣说,读过几年书的小商贩罗炳勋在侨居地是个文化人,担任该埠客属公会办事处文书,培英学校董事部书记。抗战爆发后,罗炳勋关心民族存亡,兼任华侨救灾会秘书,奔走筹资,汇款回国,支援祖国抗日事业。同时,其妻黄聚兰上街卖鲜花,筹款救国。生前,常吟唱卖花谣,“卖鲜花,买鲜花,买朵鲜花救国家”。这批抗战遗物的内容,主要有王麻骨埠华侨救灾会发行彩票、汇款报表等。
  其一,1940年8月,罗炳勋家信的信笺印有《抗敌歌》:我的敌人凶似狼,强占我地方,抢掠屠杀后,再烧毁我村庄。可怜同胞们,千万命遭殃。不打倒野心狼,印度是榜样。兵和民,不要分,齐心打敌人。穿枪林,冒弹雨,不怕水火深。联友军,杀敌人,仇和友认真。弟兄们,向前进,冲破敌中心。不后退,不投降。敌军火,虽猛烈,前军仆,后军上。攻上前,交手仗,我们心坚强。镇山河,守四方,白刃闪血光。拼一命,死战场,雪国耻,复边疆,万古英名扬。夺回我失地方,为民族自强……杀!攻!上!
  据查,此首罕见的抗战歌曲系剧作家安娥、作曲家任光于1933年创作,为次年电影《空谷兰》插曲,歌星胡蝶原唱。
  其二,1940年9月,王麻骨埠华侨救灾会《汇款报表》。1937年9月至1940年9月,该会先后发动该埠百多名成年华侨以月捐、七七纪念、春节、寒衣等形式筹款37000多元,先后16次通过香港、星洲(新加坡)的中国银行将款项汇到南京、武汉、重庆的国民政府财政部。又,1939年7月派送机工(技术工人)回国,捐银80元等。次年5月,黄聚兰家信也证明华侨救国义举。“日寇侵略我国之后......每日行理闻说国内灾情惨重,人人抱着救国救乡之义举,出钱出力。献金运动,时时都有,男女均有月捐。即贫苦工界,亦有月捐。华侨出钱救国,比国内更热心。你父乃为华侨救灾会秘书,兼培英学校书记,是尽义务的外埠人,所有办理公益事务职员,均当义务,不受薪金的”。
  其三,1941年春节,王麻骨埠华侨救灾会发行“救灾彩票宣传单”。是年年初三日,该会将召开筹赈大会,号召华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彩票每张2角,头、二、三等奖各1名,奖金分别60、40、20元,四等奖16名,各奖5元;该埠各商店发售彩票。
  其四,1941年8月,黄聚兰听说家乡饥荒饿死人后,“夜不安眠,食不知味......奈何南洋各埠际,兹非常时期,金钱统制,华侨汇款回国养家,每人抵限坡币每月二十五元。准汇出口,须要证明。付回家中养母妻儿女,及学费,方能准汇。否则,不正当用途,如营业投资、置田建造等项,均不准汇”。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遍及亚欧大陆。中国正值最困难的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大半国土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日军早已打到离阳山县南边几十公里的清远县,大批珠江三角洲难民涌入阳山避难。人多粮少,以致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南洋各国面临战争危机,加紧控制货币汇兑,积极备战。
  1942年1月,日军攻占北婆罗洲等南洋各地。之后,罗炳勋加入当地抗日组织,打击日军。后来,因叛徒出卖,罗炳勋被日军杀害。
  

  松山佚事
  罗世伦发家致富之后,富而思进,期望子孙读书做官,光宗耀祖。在宗祠之侧,修建“至和家塾”,培植子孙。晚清时期,几十人的罗家就有贡生3人、监生2人、翰林院待诏1人。至今,宗祠门前仍竖立两对炫耀秀才功名的桅杆夹。民国,远在南洋的罗炳勋仍不忘族中人才教育。他指出“我国积弱,皆为文化落后之故”。“现在,南洋文化教育,蒸蒸日上。王麻骨埠男女侨胞人口,总计三百余口左右,在培英学校读书男女学生达一百四十余人”。“可惜我们自己族中未有开办小学,至族中青年子弟失学之痛如牛马同群,可谓伤心也。企望族中各父老猛醒起来,提倡教育,以免书香绝后,对不起先祖”。解放后,罗家有中专大学生30多人,教师10多人,干部30多人。
  81岁的罗盛培说,父亲罗振红青年时与同乡黄大均、陈庆德等四人一起在广州读书。1927年12月,罗、黄、陈等四名同乡参加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后,黄大均被捕,罗振红脱险潜回家乡。黄大均从狱中写信给罗振红,要他将信转送其家。黄大均牺牲后,风声渐息,罗振红多次广州等地寻找中共组织,始终无法联系。最后,病逝家中。
  68岁的罗景贤说,祖父罗振声于1926~1930年任阳山县党部财务委员。1928年秋,地方恶霸梁秀清带队到松山脚,企图勒索抢劫。鉴于罗姓围屋墙高门厚,梁匪冲撞火烧,始终攻不进屋。后来,罗振烈在炮楼上朝天放了三枪火铳,把梁匪吓得落荒而逃。是年12月,梁秀清率匪制造骇人听闻的“阳山留省八学生被害惨案”后,遭到国民政府通缉。次年六月,梁秀清率匪攻入阳山县城,火烧县政府。危急之际,罗振声披上浸湿的棉被,冲出重围,游水过河,连夜步行到黎埠乡搬来救兵,打退梁匪。因此,梁对罗怀恨在心。1930年2月,罗振声到大崀乡收税被梁匪抓获,押到七拱乡,囚于铁笼,焙烧而死。后来,县政府警卫队派出大队人马进剿梁匪的白莲乡巢穴,松山脚罗姓召集20多人枪,随队征剿。不久,梁匪病死。
  已故南海籍梁氏生前说,其丈夫、阳山县政府教育科长罗振敏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辗转宝安、广州、南海、清远一带,带兵抵抗日军,著有功勋,官至连长。
  90岁去世的黄朗生说过,老师、前清秀才罗奎楼系岭南名儒简朝亮弟子。解放战争期间,罗奎楼和阳山县城周寿廉“打老同”(结拜兄弟)。后来,中共地下党周寿廉遭到国民党追杀,隐蔽在罗家长达半年。当国民党派兵到松山脚搜查时,罗将周护送到安全地方。周在罗家时,劝说罗不要固守祖业,要把家产送出去,否则,共产党执政后要把家产分给穷人。于是,罗奎楼到龙脊等村赌博,三天三夜把家产输个精光。妻儿老小知道后,放声大哭。罗奎楼召集家人,杀猪大吃一顿。然后,每人发三两银子、十个银元。告诉大家以后要自己耕种,自食其力,不要再靠祖宗遗产、剥削他人过生活。解放后的土改运动中,罗奎楼后代没人划为地主。改革开放后,其子孙感慨地说,幸好太公赌光了田地家产,大家才躲过“斗地主”之灾。否则,我们有几十年抬不起头来。

  记者手记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桂花松山脚罗姓族人谨记两句祖训:“思先人克俭克勤,但愿儿孙承祖考;启后裔维礼维乐,懋其世代继书香。”目前,桂花松山脚罗姓族人,承祖业、守祖训,人人守礼守法,勤耕苦种,读书、经商世代相传。罗世伦的后裔遍布广州、江门、佛山、深圳、阳山县城及各乡镇,他们克勤克俭,持家有度,经商有方,聪明能干,这是罗世伦后人的骄傲。随着松山脚人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松山脚人洗脚上田,进入城镇工作生活。松山上的树木也越发茂盛,郁郁葱葱……
  (《清远日报》记者陈玉梅 通讯员黄远奇 罗天木)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10185
日期:2017/7/2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本溪“中立堂”罗氏世代悬壶济世
下一篇:关于上湘罗氏季九郎源流考的说明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