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虎峰罗氏世代传承工匠精神
作者:铜梁网记者 陈刚http://www.luos.org
当今的社会,充斥着心浮气躁,世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很少人固守一隅,坚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然而在虎峰镇温泉社区,有这么一个罗氏家族,传承了祖辈们留下来的工匠精神。
7月12日,记者来到虎峰镇温泉社区,见到了罗氏后人罗登平。夏日的酷暑让人烦躁不已,但一走进毓青山下的原西泉造纸厂职工宿舍,温度陡然下降,让人顿时感觉凉爽不少。(左图:坚持学习的罗登平)
“这里温度比城里要低几度,这或许是我们一家人能够在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能保持坚守品德的原因吧!”有着高中文化的罗登平一见面,就向记者打笑道。
罗登平告诉记者,爷爷罗银才出生于清朝末年,一辈子从事裁缝工作。“那时的技术不发达,缝制衣服全靠手工一针一线裁剪,十分辛苦。”罗登平说,当时每逢赶场天,爷爷就在虎峰街上守候着,等着人来联系,上门去缝制衣服。由于手艺好,人又厚道,收费合理,罗银才的“业务”遍布了整个虎峰辖区,尤其是当时的天锡一带,提起罗银才,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小时候,爷爷就教育我们做一件事就要一心一意,坚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罗登平说,爷爷罗银才不是一个死板做手艺的人,他在长期的裁缝工作中,通过摸索,改进了许多制作工艺。当时塑料扣子还没有问世,爷爷就创新发明了盘花纽扣(一种类似现在旗袍的纽扣)。一推出,就受到了顾客的追捧。“爷爷干了一辈子裁缝工作,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出现过自己的疏忽造成顾客的不满意。这也许就是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吧!”经常读书看报的罗登平嘴里不时抛出这样的时尚词语。
“我父亲继承了祖父的事业,继续从事了裁缝工作。”罗登平说,父亲罗汉文是家中独子,从小受到了很好的家规教育。很小的时候,罗汉文就跟着父亲罗银才学习裁缝手艺,学得了一手过硬的裁剪技术。
“老头子有文化,很爱专研,顾客都喜欢他裁剪的衣服。”罗登平的母亲、现年85岁的秦伦学老人这样评价老伴罗汉文。罗汉文出生于1927年,毕业于国立高小,早年跟随父亲学习了裁缝。解放后,罗汉文和妻子秦伦学一同进入了当时的缝纫社(当时的一种集体组织),由于罗汉文有一手好手艺,被“委以重任”,担任了缝纫社的负责人。他带领社员们购进了脚踏缝纫机,开始学习新型缝纫技术。早上,夫妻俩很早就起床收拾家务,然后带着幼小的儿女来到缝纫社上班。有时工作紧,夫妻俩就点着煤油灯,挑灯夜战到深夜。
秦伦学老人回忆道,当时江青穿着的一种无领衣服样式很受顾客青睐,但没有现成的板式。为了满足顾客爱美的愿望,罗汉文将自己锁在缝纫社,不断改进、模仿,终于设计出了相类似的衣服款式,刚一推出市场,就卖断了货。
1976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缝纫社“寿终正寝”,宣告解散。在罗汉文的领导下,原缝纫社转型为铜梁农药厂,生产杀虫剂六六粉。虽然由裁缝转型为化工生产的角色变化很大,但内心坚持的罗汉文硬是发扬了家族中的坚守品质,主动学习化工技艺,在技术员的支持下,成功地带领农药厂员工研发出了产品,并占领了市场。后来,六六粉退出市场,罗汉文又带领员工将农药厂改制为化工厂,为当时的西南制药二厂生产半成品药,并将厂址由原虎峰场上迁到了西泉街上。选厂址、联系原料、技术攻关……在建厂的半年多时间里,罗汉文吃住在工地,克服了一系列困难,终于将化工厂建了起来。
“父亲很有实干创新精神,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经过几年的化工厂摸爬滚打,硬是成了化工生产方面的专家。”罗登平说。
“做手艺就是做人,不坚持就不会成功!”在家庭教育方面,罗汉文用家族流传下来的工匠精神对子女们进行教育。在他的谆谆教诲下,罗汉文的五个子女都从事了一线技术工作,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儿子罗登志进入红宇厂,从事了一辈子的车工,并且得了高级技工的资格,多次获厂表彰;二女儿罗登容进入了铜梁绸厂,当了一名操作工,技艺过人;三儿子罗登华先后从事过车工、设计等工种,后来在城乡建委从事设计工作;四女儿罗登平进入西泉造纸厂,先后从事技术员、财务工作;五女儿罗登梅参加工作进入西泉造纸厂,从事化验工作。(右图:罗氏家族合影)
“我们家可以开一个工厂了,分别有车工、设计、采购、财务等技术工种,而且在各自专业都有很高的造诣。”罗登平说,坚守一个职业是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家族中的工匠精神还要继续发扬下去,代代相传!”她还告诉记者,要将家族的传统在罗家第四代人身上传下去。她透露,儿子目前已经毕业,在中铁上班,从事的也是技术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