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罗永扬

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罗永扬
──罗氏善庆祠人物篇(之八)

作者:毛建威http://www.luos.org

  罗永扬,又名明三,字鸿。1908年(农历)3月初5出生,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观音滩人。黄埔军校广州燕塘分校毕业。陆军少将。
  明末清初,罗氏由富顺迁来威远南乡定居,以耕读传家。自清乾隆以后,自流井盐业振兴,罗家依靠威远河下游的地理优势,转运威远山区所产煤炭供给自流井盐场,由此发家致富。罗永扬曾祖罗动之(字静斋),曾继任罗氏“紫云宫”炭船两帮总首数十年,祖父罗万青为清末秀才,文章出众。父亲罗世荣,母亲郭氏生育二子。长兄罗永观,广州市警官学校毕业,曾任上海市警察局大队副。永扬居幼。
  罗永扬自幼入观音滩罗氏“花夢山房”私塾,熟读古典诗词。为寻求个人发展出路,后进人自贡蜀光中学男初预备班,是蜀光中学首届学生。以后罗永扬赴成都考入陆军讲武堂步科,毕业分发川军任见习官。其后参加了四川军阀之间的内战,历任排长、连长。
  1925年,罗永扬由部队保送赴广东黄埔军校深造。次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队,由于本校校址狭小,学生人数日多。罗永扬等部分五期入伍生编人燕塘干部学校,后改称黄埔军校广州分校学习。北伐期间,罗永扬等燕塘军校学生组成的教导团加入第一路军,讨伐北洋军阀孙传芳。1926年5月,张发奎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在汀泗桥战役中伤亡惨重,急需补充干部,罗永扬经朱德介绍转入十二师军官团(团长朱德)。1927年1月,第十二师扩编为第四军,罗永扬被分发到该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原叶挺独立团任排长,随军参加了由武汉国民政府组织的第二次北伐。同年7月,"宁汉合流"后,罗永扬所在的第二十五师(师长叶挺)七十三团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一次战斗中,已任连长的罗永扬身先士卒,“用手弹攻击敌方机枪阵地时不幸腿部负伤”,堂弟罗永春降亡。罗永扬被送到后方医院救治,伤愈后离开部队,返回四川。
  1930年,罗永扬考人成都民立大学政治系,专攻政治理论。在校期间,热衷于政治活动,与同班同学颜宗羲(梁平县人,建国后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等人参加了“四川大学工学院院长杨茂寔枪杀学生引起的学潮和罢课”活动。毕业后,罗永扬活跃于成、渝两地,与刘湘、钟体乾、邓锡侯、潘文华、余中英等军政界人物多有交往。1934年任四川《公正日报》社社长。1936年后任川康绥靖公署上校参军、四川省行政训练委员会视察员等职。
  1937年抗日爆发后,罗永扬随刘湘出川抗日,任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上校参谋兼第二十三集团军军法处处长。1938年8月,调第二十三集团军任野战补充团团长,率队参加信罗战役。升任陆军新编第十一军第三师少将师长。
  1941年10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后,罗永扬和友人熊卓云(建国后任省政协委员)在成都总府街创办“盟友联欢社”,设有舞厅和酒吧,时常开展中美友爱文化交流活动。其后又开办“新都西餐厅”,罗任董事长,专门接待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驻成都附近的军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罗永扬加入中国民主社会党,积极参加该党在四川的政治活动、不久调庐山“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二十期培训。1947年后,在民社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张凌高的支持下,罗永扬任民社党四川省执行委员、副书记长。1948年,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秋,国民党与民社党、青年党联名发起“反共同盟”,张凌高委托罗永扬先后两次召集四川省民社党执监委员开会,商讨应对策略。
  大陆解放后,罗永扬定居香港,仍积极从事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政治活动,与民社党领袖张君励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致力建立有別于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势力,主张通过法治使中国成为ー个民主宪政国家。其后在张君劢支持下,罗永扬创办香港宇宙出版社,出版《再生》、《自由钟》月刊,自任总编,历时十年。
  在港期间,罗永扬十分关心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如何根治黄河、淮河水灾,拓展对外贸易等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鼓励港澳学生回大陆升学、观光、旅游。同时,他也对国内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提出过批评。1959年罗永扬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1962年秋,民社党领导人左舜生领取台湾政府2000美元赴美国讲学,罗永扬主张将其开除出《联合评论》。1969年,罗永扬当选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央常务委员。居香港期间,罗永扬任四川省旅港同乡会会长,常与夫人邹洁瑩女土一道对来港的四川同胞关怀备至,问寒问暖,经常送医送药,亲自陪同上街购物、参观并代买返程船票和机票。罗永扬对川剧十分爱好,青年时是川内有名的票友,扮演过川剧《楼台会》中的梁山伯和《情探》中的王魁。居港期间,罗永扬通过大陆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许倩云代买了大量川剧剧本、录音录像带,并转送给台湾台北市川剧团和在台川籍好友张群、杨森、易劲秋、王联奎等人。八十年代著名川剧演员、四川川剧院副院长周企何率成都市川剧团访香港演出,罗永扬因事离港,临行前特交待夫人和旅港四川同乡会张平安先生代表他出面接待。罗永扬对传统国画艺术也十分喜爱,常出入于同乡张大千先生在台北的公馆"摩耶精舍",是张大千先生的好友。张大千临去世前曾为其绘巨幅荷花图相赠,题有"永扬乡长兄哂正"。
  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蒋经国先生邀请罗永扬赴台“共商国是”。其后,罗永扬以“港台政界知名人士身份”先后访问泰国、马来西、新加坡、日本、南韩等国;继又访问欧洲六国及美国,在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中弘扬中华文化,宣扬儒家哲学思想和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对促进民族和睦、祖国统一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他经常往返于香港和台北之间,为大陆友人给在台亲人传书送信,转奇汇款等达数百人次。
  1979年12月,民社党召开第二届全国党代表大会,罗永扬与王世宪、李缎、杨毓滋、刘中一、陈大器、刘政原等七人组成大会主席団。1984年,罗永扬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八十年代后期、罗永扬先后出任“四川省旅港同乡会永远会长”、“香港中国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旅港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他充分利用和蒋经国青年时代交往甚厚的关系,对促进其在临终前解除“党禁”、“戒严令”,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等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7年10月,罗永扬因患肝癌住进香港养和医院,不久转送台北市荣民总医院治疗。1988年2月10日不幸病逝,享年八十岁,安葬于台北市新店安康墓园。罗永扬逝世后,台湾当局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台湾国民党领导人李登辉、俞国华、林洋港以及国民党元老谷正刚、何宜武、易劲秋等纷纷题词敬挽。李登辉的题词为“傥伦流辉”,余国华的题词为“议席流辉”、民社党中央题词为“功在国家”。

录自《黄埔军校威远人》00000000
毛建威0000000000000000

  (2020年1月23日更新)

县史志办 冷国文http://www.luos.org

  向义镇观音滩罗氏家族,自明崇祯甲申岁(1644年)迁居威远,以盐煤起家,渐成望族。清代罗氏族人中有3人考中举人,3人高中进士,近代有10人留学海外,6人成为著名教授,20人成为国共两党的中高级军政人员。其中,著名革命烈士、中共地下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光耀史册、彪炳千秋。而比罗世文晚一辈的罗永扬,反其道而行之,参加中国民主社会党(以下简称民社党),并历任四川省国大代表、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民社党主席等职。
  罗永扬,字鸿,1912年3月5日出生。其父罗世荣擅长盐业运输,“财雄一方”,家道殷实,“仆人如云”。罗永扬年少有志,1924年就读于自贡蜀光中学,后考入四川民立大学政治系特科。毕业后,弃文习武,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步科学习。1926年12月,朱德回川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的张发奎征聘干部,罗永扬成为其中之一。张发奎对罗永扬非常满意。罗永扬从初级军官做起,积战功后历任第七战区长官公署中校参谋、第二十三集团军野战补充团上校团长、陆军新编十一军第三师少将师长等职,并调中央训练团党政班二十二期受训。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永扬加入中国民主社会党,积极筹设地方党部,延揽社会知名人士如闵锡如等入党。1948年,罗永扬获民社党提名,在原籍威远县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虽未获当选,后作为候补代表出席。1949年,罗永扬受张凌高指派,组织“九人委员会”,与国民党、青年党互通声息,积极配合,从事反革命“应变”活动。国民党败退大陆后,罗永扬逃抵香港,在民社党创始人张君劢支持下,创办香港宇宙出版社,出版《再生》《自由钟》杂志,历时十年。
  民社党自1949年随国民党一起去台湾后,其政治主张与国民党无异,外界称其为国民党办的党外之党、“政治花瓶”。1966年,第一届国民大会召开第四次大会,罗永扬从香港抵台参会。1969年,民社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罗永扬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并被推举为中央常务委员。1979年,民社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推举罗永扬为民社党中央总部主席团主席。1984年,罗永扬被选为台湾国民大会席团主席,并由民社党推荐,出任亚盟、世盟常务理事,派赴欧洲开会。对于政治事务,罗永扬支持国民党推进民主宪政,建议蒋氏政权遵循国、民、青三党制宪行宪的惯例,广邀民、青两党暨社会贤才参加政府,发扬共同负责精神。对于党内纷争,力主建立主席团合议制度,每遇纠纷,积极谋求协调和解。
  罗永扬虽然出身富室,但自奉甚俭。与朋友交往,重信践诺,轻财仗义,急人之急,也常周济乡人。
  1988年2月10日,罗永扬在台北病逝,享年76岁。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8055
日期:2016/4/1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湖南邵东芭石罗氏道能公世系
下一篇:威远罗氏“大宅门”—《罗氏族谱》背后的故事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