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罗氏源流说略 ——岭南罗氏研究之一
作者:罗晃潮http://www.luos.org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云:“今湖北宜城县西20里罗川城乃罗故国”,于是子孙以国为氏。春秋之际,常与楚相争,后为楚所灭,其子孙在周桓王二十年迁徙于枝江,后又在庄王八年迁往湖南汨罗。所以《广韵》也说:本自颛顼末胤,祝融之后,受封于罗国,子孙以为氏,这便是罗氏之始源。 由上可知,罗氏先民原就是生活于黄河、长江流域,活跃在中原地区,是黄帝嫡裔,祝融之后,与中原各族先民逐渐融合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再进入岭南,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据诸罗氏族谱所载,罗国传至24世为万通公,被楚所灭,迁避于襄阳等地。又至31世为凌甫公,晚年以佐秦有功,封为益伯侯,迁往枝江即荆州府枝江县,公以亡国日久,深恐昭穆失序,于是纂修祝融以来历代世源,此为吾族谱系之始。及至凌甫公之孙守陇公,字宣,于周慎靓王年间率家属自枝江迁岳州府平江县即湖南长沙善化县。又传至40世,有天朝公字嗣彝,娶马氏,生三子:君权、君賛、君用。据零陵罗氏族谱载,此时已是秦末,而在三子中的君用公为秦武陵令,后仕汉御史,拜尚书仆射,督运官铁,溺洞庭,女同弟与子寻尸不获,俱赴水死,乡人感其义,于长沙城东建祠祀焉。妣黄氏,生子珍,继妣郭氏,生子珠,派衍各省。 据《大埔罗氏族谱》称:珠公字怀汉,号灵知,秦始皇二年四月出生于长沙府浏阳县东乡纯江村,就读于长沙罗汉峰,及长,常与萧何、张良等为伍。汉初,入朝为官,汉惠帝时为治粟内史,关心民疾,赋税宽平,为人刚正,终因直道不容于朝,出守豫章,偕郡人张交献、妹婿石固,补筑城垣,为表来守斯土,有章安故祖之思,遂手植樟树数株于郡署庭前,以示藻节,其城亦名为豫章城,随后珠公也把家从湖南长沙迁至豫章之西山,安居下来,为罗氏开创深厚之基业,因而珠公后裔亦以此尊称珠公为豫章始祖,罗氏以豫章为郡望,亦源于此。 自是,传至东晋有15世之罗铿公,大兴年间,举秀才为太子舍人,敕封为英毅王,有子二:长绥、次缕,是为16世。绥幼名含,字均章,东晋康帝建元间,举秀才,除郎中转尚书郎,拜散骑常侍郎。缕则为秦奋武将军,因取置河州有功,敕封为大将军。 绥有二子:长企生、次遵生,是为17世。企生字宗伯,生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博学多文,授著作郎,后为藩镇殷仲堪谘议参军。妣徐氏,有子二:昱、昌,二人幼年随叔遵生而居。此后,其裔孙分居于江西赣江区域之吉水、泰和、兴国、龙泉、南康、赣县等,部分后裔则先后迁居于湖南、福建、广东各地。 遵生字永伯,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为人仗义,早岁即为州祭酒。桓玄之乱与兄企生同被执,企生为晋殒节,遵生则为求全养母抚孤侄,时人誉为忠孝一门。妣陶氏,有二子:昊、勖,为18世。 昊于宋文帝元嘉年间,初仕湘阳县主簿,明帝泰始初年授侍御史。其孙成中于梁武帝中大同年间任福建宁府参议,后授侍御史,有子四:景显、景哲、景朗、景章,是为21世。景章迁居浙江钱塘,景哲居江西吉安府庐陵,而景显则官河南汝宁府固始县令,后居开封府祥符县尚德里,自是17传至应兆公始由河南开封府迁至广东南雄府,由此可知,今居河南中部一带之罗姓,亦是豫章21世景显公之后裔,而于南宋绍兴元年由罗贵率领南雄珠巩巷迁民至珠三角之罗姓,同样也是景显公之后裔了。 另一方面,自唐末受黄巢起义的影响,豫章罗氏之后裔,也有由原居湖北、江西的向南迁徙至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以至广东的东北边界上。如32世仪贞公之长子景新,字文新,号天庆,唐僖宗中和辛丑年生,黄巢起义期间,由西山析居虔州虔化县太平乡鸦雀林,其后,再由虔化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但人数并不多,只是到了南宋以后,由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进入广东东部和北部才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从福建宁化石壁来的就更多,他们大都是属客家民系。 综上所述,始于汉初的珠公世系之豫章罗姓后裔,发展到唐末宋初,已繁衍南迁进至到行将踏入南岭的门槛了,而其后的发展很明显则像“兵”分两路而入粤——一路是入梅关往南雄而达珠江三角洲,一路是经长汀、上杭入平远而兴宁、大埔,再至梅县以至潮州地区,兹分述于后。 豫章罗氏由梅关入粤经南雄而转徙珠三角的一支脉正是发生于宋季罗贵率领南雄珠玑巷23姓98[注]户人家南迁的史事前后,这是最早有史记录开发珠江三角洲以至开南粤人民向海外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事实,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据东莞樟村、槎窖、戽斗冈以及新会、开平、高明等诸罗氏族谱的记载,上述豫章罗氏38世孙彦环公乃袍公之孙,应通公长子,生于后晋天福元年。“袍公隐居江西抚州临川县滕溪乡,娶九妻生十四子,俱通字派,分居各省各府州县。彦环公原名环,原字宝兆,字应兆,公分自河南汴州”(见《东莞槎窖罗氏族谱》),仕晋迄周,官至指挥都虞侯,后佐宋太祖开国有功,授御前斡办,从太祖讨叛,累迁至安国军节度,《宋史》卷250有传,后于开宝二年因与范质、王溥等从周旧臣“稍有刑迹”而迄解兵柄,以散官就第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兴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是为豫章罗氏入粤南雄之始祖,也是珠三角豫章罗氏38世之先祖。 彦环公隐居珠玑巷后,经传七代,于南宋初绍兴元年其七世孙罗贵因避胡姬之祸,率领当地98户珠玑巷人南迁,向珠江三角洲进发,最后落籍于冈州(今新会)大良都古蓢甲蓢底村,此后,开枝散叶,其子孙先是散居在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南海、番禺、东莞、顺德和增城,及后,更有迁居至化州、信宜,甚或远至广西和海南岛的(详见拙作《罗贵其人其事及其家世》诸文)。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近代以来,更有不少远涉重洋,走向海外,与另一支豫章罗氏后裔(主要是客家人)汇合,在异国他邦开拓发展,共创新天地,并成立宗亲会(如泰国有“罗氏宗亲总会”。印尼有“罗氏宗亲会” 等),慎终追远,认祖归宗,不忘故土,报效梓里。 另一支由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南部入粤的豫章罗氏后裔,主要是客家人,定居于潮、梅地区,据《兴宁罗氏大成谱》、《大埔罗氏族谱》等谱牒记载,自唐末以来已逐渐有不多的罗氏族人迁至江西吉水、福建宁化等地定居,及至两宋,这些豫章罗氏子孙后代移居到广东的已日渐增多,如45世孙尚德,讳史,字实高,又名崇古,南宋时已迁居于福建宁化石壁,娶谢氏,有子三:洪源。洪德、洪敬,是为46世,他们兄弟三人的子孙,多有分迁于福建汀州、上杭,江西之吉水、兴国等地。故自47世以后便有不少客家罗氏先民自江西、福建入粤,来到潮、梅地区,如47世的佰七和小九2人,他们分别是上述46世洪德的第16子和18子,又分别于南宋末自福建宁化县石壁迁至兴宁县城的南郊和东郊,成为兴宁南门和东门的开基祖。又如47世大一,乃洪德长子,字俊,名君崇,南宋理宗绍定五年生,居宁化县石壁洞,宋明经进士,因避蔡九五作乱,于元英宗至治三年携三个儿子:次一郎、次二郎、次三郎从闽汀宁化石壁迁往潮州府大埔县清远都湖寮。此外,也有一些是历代出仕梅州的官员在当地落户的,据《客家姓氏渊源》一书所载,有唐僖宗进士昌儒,在昭宗时为循州刺史,其时兴宁县属循州,后因黄巢起义,道路梗阻,遂留寓不归,在兴宁罗岭筑 “望先楼”居住,其祖居的堂联有“循州世德 理学家声”之句。由此可见,江西之吉水、兴国,福建之汀州、上杭,特别是宁化石壁,可说是他们进入粤东之中继站。 之后,进入近代以来,他们的子孙也和散居在珠三角的豫章罗氏后裔一样,又分别陆续向国内外各地迁出,迂徙于国内较多的是广西、四川、湖南以及台湾等省份,而移居国外的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等地。在国外他们与珠三角的罗氏宗亲一起,建立了罗氏宗亲会,这正应了“五百年前是一家” 的美谚,在异域他乡,团结互助,共创辉煌。 综上所述,可见源于豫章珠系的岭南罗氏两大族群,自宋入粤以来,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也有着不少的异同。大致说来,其相同处都是豫章罗氏源于珠公一脉,其后由于所处环境和际遇的不同,又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演变而产生了不少的差异。首先,很明显的是由梅关入粤的豫章罗氏是沿着北江向南迁移,先在珠三角扎根,再向东、西江扩散,是紧靠大江大河而发展的;相反,由江西和福建入粤东的扎根于梅州地区则是一丘陵地带,“靠山吃山”,他们是在山区发展的。两者一开始所依靠发展的路向便不同,由此而来,这两个在广东的罗氏族群在经济上的发展程度,以及生活水平等诸方面便有不少差异。前者找寻生活的出路广阔而较易,相对而言,生活内容也丰富和宽裕;而后者所处环境大多有“开门见山”之感,创业与生活水平总使人感到与前者有一定难度和差距。再者,即就语言方面来说,虽说大家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先祖均生活于中原地区,说相同的中原汉语,此后各自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入粤以后,前者沿北江南下,与百越人民杂处,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操当地的广州方言,这与先祖的中原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而后者因居处山区,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在语言上虽说说的是客家话,但保留了不少中原语言,甚或语音也有不少相近,所以他们两者所说的语言很不相同,甚至难于沟通,这些区别都是很明显的。 总的说来,生活于广东的罗氏两大族群,比较他们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最集中体现的一点就是他们进入岭南以来逐渐成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民系——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这在语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至性格、气质等诸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已是有关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一大课题,而这已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了。 豫章罗氏入粤的两大族群,其子孙后裔为国家与地方作出较大贡献者代不乏人,由梅关入粤经珠玑巷南下的一支在东莞,据《戽斗冈罗氏族谱》载,宋末有三人或当县令,或出使外国,在明代则有三名进士官至江西参议等职。又《寒溪水罗氏族谱》称有好几人中了武举或任武略骑尉之职。《槎窖罗氏族谱》则载有十三世孙荫槐祖兄弟三人为庠生、贡生,时号三罗。然而其中最彰显者有东莞英村的七世孙亨信公,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后累迁至左副都御史,《明史》卷172有传。即到近现代,如东莞的罗克明,曾任安徽怀远县委宣传部长、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又如罗祖荫乃槎窖罗氏富商,其次子禹培曾任汕头市首席检察官。在惠东县则有罗云辉、罗震、罗学强等分别出任县侨联顾问和香港惠东同乡会理事等职。更有越南华侨青年音乐家罗允正,日本侵占越南期间参加秘密抗日斗争,后被捕壮烈就义,胜利后被追认为烈士葬于越南会安省清明亭烈士墓。他们都是罗贵嫡亲后代。 至于由福建入粤居于潮、梅地区的一支,则有丰顺汤坑之罗万杰,号慵庵,明崇祯甲戌科进士,授行人司,两奉使州吉荆二藩,后累迁吏部主事、佥都御史,明清易鼎之际,弘光年间,毁家输财,与志士何士家等创立陶社,准备起兵勤王,后辗转至大埔,隐居于湖寮磐湖庵。又如罗芳伯,嘉应州石扇堡人,“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少负奇气,性豪爽,遇事勤奋,尤喜结纳,乡里嘉之”。1772年与戚友结绊到了西加里曼丹的坤甸谋生,出国前娶妻李氏,生一子留居国内。他们一行到了坤甸,垦辟金矿,经多年的努力,于1777年创建“兰芳公司”,被推举为首任“大唐客长”(或称大唐总长),并协助坤甸苏丹平息内部纠纷,声威日壮,兰芳公司经营历时107年才于1884年为荷兰所吞并。再如饶平人罗福星,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期间奉命赴台湾开展民主革命斗争,其功甚伟。他如罗高哲,字尤青,别字慈威,号卓英,大埔悬湖寮岭下人。1918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八期炮科,1922年毕业,1924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任炮兵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屡建战功,由营长升至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先是奉命驻节广州兼行营参谋长,后参与保卫上海之战,接着任南京卫戌副司令,1938年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同年冬任武汉警备总司令。1942年任远征军司令,率军入缅与英军并肩抵敌。翌年出任军委训练总监。抗战胜利后,出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后调任东北行辕副主任等职。还有学者如罗香林,兴宁人,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历任中山、中央、暨南、香港中文等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客家研究的先驱,著述甚丰。 四 宋季以罗贵为首领的南雄珠玑巷南迁移民,对岭南的历史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可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的形成是与移民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在珠江三角洲的北方移民中,大部分是由珠玑巷移居来的,据估计在今天其后裔约占广府民系人口的60%以上,而他们在该民系中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说,乃因珠玑巷移民中的家庭户主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资财,如罗贵本人便是贡生和当地的里长,又如麦氏家庭的五兄弟,其中一个曾“捐钱十万立石基以防水患” 等等(这些在《珠玑巷丛书》的各著作中多有论述)。同时,由于此次移民是由里长罗贵率领,又得到政府的引文和支持,到了冈州等地后又得到当地群众的照应,所以很快便安居下来,重建家园。而且这一38姓98户的珠玑巷移民,从其事件的整个过程看,都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有序地进行,并不是难民式的盲目迁徙流动。这些情况表现出了他们是一批有着较高素质的移民,这事件的本身在我国的移民史上或许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当他们及其后裔与先后从来自中原的移民汇合并融入当地社会后,不仅对珠三角的开发,即对岭南地区的发展以至对我国近代的历史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注:原文是“33姓97户”,现始从前文(《关于罗贵及对罗贵的纪念》),以免前后矛盾。下同。到底哪一个数字准确,向存二说,尚待史料核实。本文发稿时略有删节。——编者
罗晃潮 1930年1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民盟成员。原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91年已离休)。1947年考入广雅中学读高中,并参加广州地下学联的学运工作。广州解放后在南方大学、广东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任干部、班辅导员。1956年入读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长期在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应邀赴日本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离休后被聘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广州留东同学会副会长、广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华侨历史学会名誉理事。已发表的论著和译文百多万字,主要论文有《日本的民族和日本的华侨略论》、《论日本华侨社会的华人化》《中华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等;学术专著《日本华侨史》、《扶桑觅侨踪》、《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合著)、《华侨史论文资料索引》(合编)、《广州百科全书社会卷》(副主编);译著:《东南亚的历史与宗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