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慈利邬家岗诰公系《罗氏家谱》
作者:罗方友http://www.luos.org
【编者按】湖南慈利一都桃子溪邬家岗陡溪口罗氏诰公支系,为民国二十八年慈桑石罗氏联宗修谱之一支。始迁祖诰公自江西瑞州高安县铁水关马子桥,迁辰州浦市。被苗裔作乱连掳三次,故迁慈利25都陡溪口稞裁数代,因年旱复迁一都桃子溪邬家岗溪口落业。人丁繁衍历数百年矣。
《罗氏家谱》新序
人生于天地之间,生生灭灭,繁衍迭存,东迁西徙,南来北往,变换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百迁不离其祖。人之有祖,如树之有根,水之有源,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有家谱。人应塾读国史,深谙县志,穷探家谱,吾在中国,须知自盘古开天辟地至黄帝、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其问有多少史事,应了如指掌。吾在县城,二十岁前略知《慈利县志》,二十岁后熟悉《罗甸县志》。四十岁时突发奇想,我姓罗,罗姓何来,是否可以穷根溯源。罗姓何去,是否可以一脉相承。可也,吾遍读史书,搜寻慈利、桑植、石门三县家谱,走访部分罗姓人,查找史、志、谱资料,终于水落石出。罗姓自黄帝始,其经颛顼、祝融、楚熊。第一世祖匡正,殷约王时人,从周伐有功。罗氏源流本始世次自祝融到源公,计六十一世。罗氏源流受氏世次自匡正到君用,计四十一世。后君用公生珠,派衍各省。白秦汉以后,罗姓迁徙四野,不得而知。吾近祖罗龟年,生于元朝末年,原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寄籍江西瑞州府。明朝初选进士,任户部郎,又升刑部史院,圣皇见人美玉,招入附马。脉生三子,系文、洪、熙。又因其子善骑马,更名为马一、马二、马三。明永乐元年,因湖广辰州泸溪县猖人(苗人)作叛,差马希范元帅巢绝九溪蛮王。湖广总督抚司道招人填守地方,吾祖被钦派至此。后其子文(马一)迁湖北樊城。洪(马二)迁湖南慈利一都广福桥乡。其裔团赛生景行公,乃吾真实祖也。熙(马三)迁往贵州思南。吾祖派字为:(诰)天文景志荣秀大永昌盛元宗方。(诰)是皇帝对臣子的命令。因吾祖乃附马,故诰命到辰州卢溪县治理江山。自诰公始到吾“方”字辈已13代矣。其子孙繁衍昌盛,迁徙各方。但无论枝叶伸到哪里,其根依旧存在,其脉络仍然明晰。至于这十三字辈轮流结束后,是依旧,还是重新立字辈,此事已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定矣。民国三十年,吾祖罗荣雁、字伯宾,督修《罗氏族谱》,此为慈利、桑植、石门三县罗姓家族联宗合谱。此谱详细记录了各支老谱序,迁祖序言,各支迁祖原籍现居表,新派六十字,列传、寿序、墓志铭、杂录,议决条例、家训、祠宇公产表,茔墓图、五服图、祠宇图、各支世系图表(2—8卷)。可惜的是2—8卷世系图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现仅存卷首。故吾祖龟年公以前至秦汉珠公不知所考。而这本卷首谱书仅有一本原稿,现存于新花村罗宗玉家。吾于2004年元月回家探亲时要来复印一本。此本使吾受益非浅,通读之,知吾的下辈派字为:源浚汇为美、洋溢卜预期,陆洲频居处,宇宙奚专司,瑞气积累厚,通达兆于兹,尊严与卓越,汉民齐保持,力意两集中,环球随聘驰,继承愈蓬勃,化裁始称宜。有了这一脉络,可清晰矣。然旧派与新派交接时,应有一个倒派,这在后面已作说明。当然,无论任何史、志、谱都不可尽意,有疏漏,谬误之处,无可厚非。能记录史实,能指明方向,不至于紊乱其宗,颠三倒四,祖孙不分,老少无辈即其功矣。人生于世,草木一生,草木再枯,而根系再发,其根不枯,则万代可兴矣。
罗方友 2006年8月7曰于贵州罗甸00000000
慈利陡溪口迁一都广福桥乡谱序
夫人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为人子者,诚不可无水源木本之思,而有,以尊乎祖也。然尊祖莫如敬宗,敬宗莫如收族,收族之道是何以哉?夷考氏族豫章郡系祝融之后。君章挨藻,号湘中琳琅,素力行羡龟山衣钵。氏族文人学士题名于历代者多。而后世子孙迁徙于各县者亦不少。乃一本骨肉往往疏如秦越。族谱不修而派别紊乱。自古因周平王迁都东京,王纲失坠,诸候争雄,五霸叠兴,七雄并出左纲。楚国鲸吞罗国,氏姓从此。将泯迨至两汉,有罗煊受敕封于罗,望出长沙,辨律徵音,是以后世子孙,以国为氏。吾鼻祖原藉江西瑞州府高安县铁水关马子桥。永乐元年(明成帝1403年)因湖广辰州泸溪县猩人作叛,差马元帅(马希范)剿绝九溪蛮王。土地荒芜,失国税,朝廷意旨:蒙湖广总督抚司道招人填守地方,承丁当差、纳粮,国家幸盛,万民安泰。我祖罗龟年,字宁眉,号高星,小名脱儿,当世承机至辰。原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寄籍江西瑞州府。生前朝(元朝)甲辰(1364年)三月初三午时。五旬有馀,庚子(1419年)游泮(指求学),甲申(明永乐二年1404年)选进士,任户部郎,连升刑部史院。圣皇见人美玉,招入附马。配吴妣,无出。继梁妣,脉生三子,系文、洪、熙。洪武元年,军徒弟兄三人富于力,善骑马,长子更名马一,由辰迁湖北樊城府麻成县孝感乡。三子更名马三,由辰迁贵州省思南县。次子更名马二,配妣邓李杨,生三子,长子成赛,次子团赛,三子镇赛。父子四人同梁、唐、邓、李、五姓由东吴入楚南至辰州泸溪县浦市。慈利陡溪口一都广福桥乡者,景行公即团赛后裔;九都罗家洲龙潭河景龙桥八步桥者,志明公即成赛后裔;七都罗家垮长岭岗者,天佑公即镇赛后裔。查各公源履宗派,以八字轮转皆系马二公之裔,自雍至民有200余年矣。故即先人传授及听闻刊于家乘,俾后世之子若孙有所考焉。
裔孙 惠民敬撰00000000
一、罗姓溯源
罗姓是中华民族的大姓之一。宋代《百家姓》近500个姓氏中罗姓居75位。近年,中国社科院研究人员,用现代科学方法按姓氏人数多少,对100个汉姓依次排列,罗姓为前20个大姓之中。
说文解罗 《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
“罗”字本义是捕鸟的网,《十三经注疏》:“鸟飞,张网以罗之”。 “罗”字是个会意字,繁体字写法为“羅”。甲骨文中,写作“ ”、“ ”、“ ”,很象拿着网罟捕鸟的样子。“羅”字从小篆写成“ ”或“ ”,“以丝罟鸟,从网从维”(许慎《说文解字》)。原始图腾为:
罗网的发明者,是伏羲和他的助手句芒。伏羲发明渔网,句芒发明鸟罗。他们在罗人的心目中是始祖神。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后结为夫妇,今天的人面蛇身的一男一女,两条尾巴亲密地纠缠在一起,便是伏羲兄妹了。
罗姓发祥之地——罗山。大约在穴熊活动于有熊氏之墟(河南新郑县)和熊山(河南郾城县东35里)的时候,罗部落便活动于熊山之南280里处的罗山了。罗山在淮河流域正处于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鸟站,是罗人以罗网捕鸟的最佳场所。鸟肉成为罗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一部分罗人翻越大别山到达湖北罗田县,罗田与罗山相距不远,中隔大别山脉,正是鸟类聚集的地方。
火民后裔之姓罗姓的远古先祖,一直要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三黄之一:伏羲,木德之帝;神农,炎帝;黄帝,土德之帝。黄帝之母叫附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赤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是“少典(与炎帝同出少典)之子,姓公孙,”长居姬水之滨,因改姓姬;又因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故号轩辕氏。黄帝打败炎帝,击败九黎,擒杀蚩尤,成为中原华夏各族的祖先,定都有熊,故又称有熊氏。黄帝子孙中有一支用他的号“有熊氏”为姓。后来,嫌其哕嗦,干脆省去“有”字,单叫“熊”,至少有5000年的得姓历史了。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又名高阳,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裔兮,朕皇考日伯庸”),颛顼生称,称生老童(也叫卷章),老童生二子,即黎和吴回,都号称祝融(黎和吴回为火正之官,“祝融”则是火正这种职务的名称)。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是帝喾高辛(五黄之一: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的火官,颛顼的曾孙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后重黎被诛,由其弟兄吴回继任火正,为祝融。”在祝融之后,分为八姓,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国语·郑语》有一段日: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昭四海,故命之日祝融,其功大矣。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五教,能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面毅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 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类。坛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翟,莫之数也。而又姓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从这段看,祝融为重黎这后,实为苗族,其八大姓之下,又有若干小姓,可视为许多并立的部落。这些部落与汉族相处,或被利用,或被消灭,原无一定(周谷城《中国通史》)。
吴回生陆终(因陆终的子孙繁衍似螽斯那样众多,故为祝融八姓引为自豪)。祝融八姓1、坛姓:(邬、郐、路、逼阳);2、芈姓 3、已姓(昆吾、苏、顾、温、董);4、曹姓(邹、莒);5、董姓;6、秃姓;7、彭姓;8、斟姓。陆终生六子:樊、惠连、箴、求言、安、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穴熊生鬻熊(商朝末年),有一支为罗姓。季连生附沮,“始封于熊,故其子为穴熊”。《山海经·中山经》:“玉山东一百五十里有熊山,有穴焉,熊之穴”。
附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罗姓的渊源,现根据《大载礼记》、《世华》、《国语·晋话》、《史记》、《路史》等书史料,谱列黄帝至罗姓的世系表:
黄帝—昌意—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
以国为氏谢钧祥主编《中原寻根》中说,商代初年,穴熊后裔有一支曾在今湖北宜城县西20里罗川城建熊姓罗子国,后被楚武王所灭,其遗民迁居今湖南汩罗西北8里之古罗城,其后有的以国为姓,有的仍然以熊为姓,罗姓和熊姓,二姓同出一族熊姓。《世本姓氏篇》云:“罗、熊姓”。据《客家史料汇编》及《罗氏族谱》记载,罗子国一世祖会郐,字匡正,殷纣王时人,从周伐有功,于周武王三年被封于湖北宜城,字子爵,因地在南漳县80号, “有罗水焉,故国号日罗”。春秋之际,罗兵常败楚师于鄢水,楚人怨恨。罗子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逃至湖北襄阳黄龙河。周显王时,31世罗乘,字凌甫,晚年佐秦,封侯伯,迁枝江,33世罗守龙迁至长沙。41世罗君用,秦末任武陵县令,生三子:珍、珠、珏。罗珠在西汉惠帝时任大司农令,迁豫章(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
罗珠2世孙罗景新迁江西宁都,31世迁广东大埔兴宁,45世罗尚立,由宁都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罗新松于1437年又迁广东梅州。
罗氏源流本始世次录(自祝融至源公计60世)
祝融—宸佐—任—正—宣朝—荣居—弼厚—立德—振—纲—廷—升—桂—选—孟—周—恩仁—信—瑞—金梧—知足—运—大德—礼荣—南峰—兖公—伦—佐—辅—日盛—章—明—忠—和—志—元—镇—常—安—秉文—城—立名—纪—万—鹏—冲—凤召—承—贯—富—恩—权—百发—通—祚—觉—奎—旭—炳—源(—匡正)
罗氏源流受氏世次录(自匡正至君用,计四十一世)
(源—)匡正—祥公—甲应—文波—德公—捷公—进贤—慎公—璇公—辇公—赞公—静公—洪统—彦公—班公(春秋楚屈瑕来伐,鄢水一战,为公所败,嘉封罗侯) —震公—博古—乾公—晖公—缙公—敬公—家斯—万通(家徙襄阳黄龙河) —苍公— 公—利达(世爵被削) —秀扬(世爵外散) —学公(采地被秦并吞) —程政(西山修仙、隐罗洪洞) —凌甫公(迁荆州枝江,秦封侯伯) —图南—守龙(为长沙太守,移长沙) —直公—弘公—科屏—迁荣—复任—维翰—天朝—
据民国学者罗元鲲考证:“春秋末,罗既失国,乃徙长沙。至秦,君用公为武陵令,督运官铁,溺于洞庭。邦人怀之,建祠于其故居。遗孤珠公,仕汉,拜相国,为大司农”。汉惠帝时,罗珠奉守九江郡,郡人张交献地,乃与灌侯婴筑豫章城,周环十里,开辟六门。并在沟内手植豫章树,从此在这里安下家来。罗珠“实为罗姓鼻祖,分布天下皆其后也”(根《据新化罗姓通谱》和《南昌耆旧记》)。湖南罗姓,一部分是留居下来的古罗子国后裔(长沙、平江、湘阴、汩罗,毗连湖北是古罗子国所在地),一部分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
二、罗姓变异
罗姓家族历史上有变异现象。楚武王熊通(公元前741-791)灭罗子国之后,为了生存,一部分迁徙到少数民族的村寨,成为当地著姓。
l、罗人成为泰族的一部分至今广西壮族语仍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说明罗人南迁至两广与古代骆越族相融合,有一支罗人折向西南,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元朝至正年间并吞了暹国,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2、罗人融入土家族
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溪州刺史彭土愁“蛮军”与楚王马希范军队作战失败,派其子彭师率诸蛮酋长田淠赞、覃行方、向存佑、罗君富等,向楚军请降会盟。
3、罗人加入苗族 《贵州通志》卷七《苗蛮》:在平越及清平,所属有谢、马、何、罗、卢、雷等姓。
4、罗人成为彝族一支大姓。一支罗人继续西迁到云南北胜州,成为彝族的一支大姓,罗氏,据《贵阳府志》: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日济火,本姓罗氏”,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
5、罗人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一支罗人迁至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布依族大姓。罗子国被楚文王(熊赀)迁到湖南汩罗后,定居,有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后来又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宋时有“五番”,即龙、石、罗、方、张番。七番增韦、程二番,八番增卢番。
《宋会要稿、历代朝贡》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罗殿国王罗唯礼入贡。
公元1278年,罗殿国主罗阿察、河中方番主韦昌盛皆纳土来降。以后又分别设立八番、罗甸二宣慰司,在罗甸设立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今改罗甸县)。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就有罗氏。“客家”为外姓。
三、历代名人
秦汉—罗珠(秦武陵令,汉住九江郡太守)
晋—罗企义(武陵太守),罗遵生
隋—罗艺(侍郎)
唐—罗隐(文学家)、诗人罗邺、罗虬,合称三罗
宋—罗必元(通判)
辽—罗良轻(伶官)
元—罗天益(医学家)罗贯中(小说家)
明—罗钦顺(哲学家)罗洪先(嘉靖状元)、罗汝芳(学者)、朱元璋称罗复仁为“老实罗”
清一罗聘(画家)、罗典(岳麓书院主教、曾国藩之师), “大唐总长”罗芳伯在今加里曼舟岛(首都坤甸)建立“兰芳共和国”。共存108年。
民国—罗振玉(考古学家、著《殷墟书契考释》)
近代—罗亦农、罗荣恒、罗瑞卿、罗盛教
现代—罗干(中央委员会常委、政法委书记)
四、治家
名门名族莫不由祖先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难如升天,覆坠易如燎毛。居家之病有七:曰笑、曰游、曰饮食、曰土木、曰争讼、曰顽好、曰惰慢。有一如皆能破家。其次,贫薄而务周旋,丰馀而尚鄙啬,事虽不同,其终之害或无以异。但在迟速之耳。夫丰馀而不用者,疑若无害也,然既已丰馀则人望以周济。今乃恝然必失人之情。既失人之情,则人不佑人。惟恐其无隙可乘,有则争媒孳之,虽其子孙亦怀不满之意,一旦入手若堤破防矣。
五、公议条例
一、吾族此次联宗修谱因支派太繁,不能穷源探本,靡费旷时,皆以迁祖为始。
二、吾族谱有继嗣者,不书出身之母,即某之亲生子,以免日后轻养生而重生身。
三、本族内有女无子招婿入赘者,已经公许,因平女权而重血统,族人视其财产多寡抽百之贰拾以作本族子弟有住学校毕业依照等级奖金。
四、本族子弟有功名利达者,各支祠须着奖金,本祠无款,族众亦应勇跃给奖以助晚辈。奖如下:大学毕业者四百元,高中毕业者贰佰元,初中毕业者壹佰元。
五、本族祠首必择老成廉节执掌公款,每年结算一次。另选一次违者,以把持吞公肥己论。
六、本族有俊秀子弟,如家境不顺,全族可资助教育,俾不中辍,族长尤宜提倡之。
七、本谱掌管人每年必须清阅一次,晒而珍藏之,以免虫蚀。如油墨污损及虫蚀者,当负责赔偿。
八、本谱春秋祭祀启椟,将新订派字宣告族众。红册书生者,黑册书没者,着缮书人填之,免后修谱不详生没。
九、本谱书名书字,生卒必书。年月日时志详也。葬书地书向,示重也。间有未详者,因各支子迷失其实,故非略也,阅者谅之。
十、本谱序传以表前人行,谊我族应作传者不少,特以年湮代远。传闻失实姑从略,焉以俟查考。
十一、本谱祠堂为祖宗凭式之所,自宜洒扫洁净,以肃庙规。毋许养六畜堆粪草一切不洁之物,若不严行禁止,听其邪秽污壤,此咎在住祠者之怠缓容忍,公同理斥。
十二、本谱婚姻为人伦之始,同姓不婚,周道然也。书兹则概行注明。一以彰前之有志者,一以励后之不幸者。
十三、本谱名无派则紊,派已定其一字,或配上,或配下,但依文取义耳,若无故改易,或因考更名,必于派名下分行书之。
六、先贤格言律身
心为人一身中之主,如树之根,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心里若存天理,存公道,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如根衰则树枯,蒂坏则果落,故要你休把心坏了。
读书见一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敬他,我将来必要合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则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人矣。世间惟财色二者最迷惑人、最败坏人。故自妻女而外皆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儿淫人,天寿折福,殃留子孙,皆有明验显报。少年当竭力保守,视身如白玉。一失脚即成粉碎。视此事如鸠毒,一入口即立死,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赎,可畏哉,可畏哉!古人甚祸,非分之得。故贷悖而入,亦悖而出。吾见世人非分得财非得财也,得祸也。积财愈多,积祸愈大。往往生出异常,不肖子孙作出无限愧事,资人笑话,层见叠出,于耳目之前而不悟,悲夫!
处贫困惟有勤劳刻苦,以营本业,布衣蔬食,终岁所需,无几何忧?弗给丧祭,大事称财而行,于心为安,于义为得,当以穷乃益坚,自励自勉,勿萌妄想,勿作妄求。妄想坏心术,妄求丧廉耻,贫穷命也。奚是为忧,所忧者不克,自立辱其身以及其亲耳。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曰间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日问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昔人有言:天下甚事不因忙后错了,天下甚事,不因怒后错了。怒则忙,忙则错。气一动时不可不即时检点。
七、慈桑石罗氏联宗修谱新增系语合派叙言
吾宗此次联谱已达52支,派字各殊,而溯源则江西迭徙者多,咸谓朝代变迁,糜烂失所,或不仕奸妾,或明誓保身,致骨肉成路人,值兹国战方殷,欲穷源溯委必糜费旷时,故聊将各公派字列成一表,下书止字为标准。再立新派经族务会议规定:一、不干犯各支派别。二、各宗各支旧语秉大公,增立新派六十字,列入于下,由源字开始,咸归一律以联宗收族之效果。
八、增立新派六十字
源浚汇为美,洋溢卜预期,陆洲频居处,宇宙奚专司,
瑞气积累厚,通达兆于兹,尊严与卓越,汉民齐保持,
力意两集中,环球随穗驰,继承愈蓬勃,化裁始称宜。
九、关于倒派
每支派行用完后,其最后一个字派既是上一派的最后一辈,又是下一派的第一辈,即倒派。如天文景志荣秀大永昌盛元宗方十三个字用完后,“方”字既是最后一辈,也是新派的第一辈。如新派60个字,源浚汇为美等……。若本人叫罗方友,也叫罗友源,下一辈即从浚字开始,即罗方友之子叫罗浚海,而不叫罗源海。
十、湖南省慈利县东岳观镇罗氏一统垂丝图
(缺)
十一、人丁详细录
罗昌麟 唐氏
罗盛祠
罗盛谟
罗盛训
罗盛诰
罗盛书
罗盛典
罗盛祉
罗盛祠
罗盛谟 张氏
罗盛训 张氏
罗元乾
罗元品
罗元定
罗元清
罗元明(惠明)
罗元尊
罗盛诰 陈氏
罗元禄
罗元真
罗元珠
罗元吉
罗元柱(字倍钦)
罗盛书 向唐氏
罗元炳
罗盛典 张氏
罗盛祉 向氏
罗元乾 张氏
罗宗军 唐氏(罗元定之子过继给罗元乾)
罗元品
罗元定 黎氏
罗宗军 唐氏
罗宗林 吴氏
罗宗× 住台湾
罗宗庆 住广福桥乡 教师
罗宗奎
罗宗国
罗宗汉
罗宗雪
罗元清 卓氏
罗宗海
罗 宗--(夭折)
罗元尊 向冬莲
罗宗娥(女)
罗宗选
罗宗举
罗宗成
罗宗珍
罗宗元
罗宗球(女)
罗宗仁
罗宗新
罗宗军 唐氏
罗方全 黄春大
罗方存
罗奎元(女) 卓丛军
罗宗林 吴氏
罗方爱 卓德珍
罗方奎(女) 张家祥
罗玉慈(女) 张家宏
罗玉枚(女) 卓德同
罗玉珍(女) 龚新团
罗宗国
罗方银
罗元禄 唐氏
罗宗政 罗元柱(字倍钦)之予过继给罗元禄
罗元珠
罗福英(女) 吴远科
罗元真 宁氏
罗宗海 李氏
罗宗先 刘氏
罗敬之
罗元柱(倍钦) 柴氏
罗春生(夭折)
罗雪梅(女) 赵火成
罗宗政(过继给罗元禄)
罗宗炳 曾氏(凡冬)
罗春梅(女) 刘大权
罗冬梅(女) 张氏
罗元炳
罗宗春 张友春
罗宗娥(女) 田雪贵 东岳观乡东市村
田彩珍(女) 李作云
田彩明 喻基明
田彩英(女) 赵辉丛
田彩忠 姚晓红
田彩林(女) 黎开满
田彩菊(女) 余贵元
田彩圆(女) 曾庆志
田彩富 褚泽彬
罗宗选 张德元 东岳观乡长冲村10组
罗方伟 黎任翠
罗方新 卓仁浓
罗方金 文氏
罗宗举 河南省洛阳市
罗 华(女)
罗 军
罗 斌
罗宗成 曾庆月 长冲村岩子坡九组。
罗方明 曾秀春
罗方珍 覃仕伟
罗方来 刘腊石
罗方友 熊菊英
罗方军 姜建绒
罗宗珍 吴冬香
罗方喜 沈氏
罗方清 周氏
罗宗元 莫宏喜
莫才宗 覃仕珍
罗 云
罗宗球(女) 黄宗喜 东岳观乡广东村
黄春大(女) 罗方泉
黄成初 赵辉桃
黄成英(女) 卓仁东
黄成梅(女) 向光明
黄成彩(女) 向晓明
黄耀华 覃春辉
黄成勇(夭折)
罗宗仁 甘淑英 慈利县零漆路
罗 辉
罗 芳(女)
罗宗新 向先银
罗 平
罗 勇
罗宗先 刘氏
罗方欣(罗岸初) 莫顺秋
罗宗海 通津浦乡千步岗
罗善初
罗德源
罗神源
罗腊梅(女)
罗玉梅(女)
罗敬之 信临澧县
罗福源 怀氏 —罗平
罗梅兰 张国新
罗宗炳 曾凡冬
罗方初
罗方翠(女)
罗全源
罗宗政
罗方平
罗方林
罗福英 吴远科
吴扬烈
吴扬户
吴扬冒
吴子玉
吴予秀
罗冬梅(女) 住广福桥乡
罗雪梅 赵炎成
赵耿秀(女)
赵耿才
赵耿宜
赵耿春(夭折)
罗春梅(女) 刘大权
刘世林
刘世元
罗方爱 卓德珍
罗浚勇 晏翠方
罗浚洪 何氏
罗化英
罗贵英
罗方全 黄春大
罗 化(女)
罗 广
罗方存
罗 洪
罗方伟 黎任翠
罗 斌
罗方新 卓仁浓
罗燕燕
罗 丽
罗方军 文氏
罗 琳 (女)
罗方明 曾秀春
罗浚浓 (夭折)
罗浚国
罗方珍(女) 覃仕伟
覃 娟
覃烈强
罗方来 刘腊石
刘 军
刘 刚
罗方友 熊菊英
罗浚海(罗金鑫)
罗方军 姜建绒
罗 江(女)
罗方喜 沈氏
罗沈子旋(女)
罗方清 周氏
罗 周
罗 云
罗 辉 谭
罗 沈
罗 平
罗 可
罗方初 赵氏
罗海蛟
罗 艳
罗方欣(又名岸初罗欣源) 莫顺秋
罗浚福 唐金浓
罗慧美(女) 向绪格
罗慧敏 唐汇武
罗善初(罗初源)
罗浚喜
罗美华
罗德源
罗浚华
罗美浓
罗浚福 唐金浓
罗汇英(女)(又名罗艳艳)
罗浚勇 晏翠方
罗汇京(罗京)
罗汇源(罗源)
罗浚洪 何氏
罗 旭(罗汇旭)
罗昌德 李氏
罗盛文
罗盛文
罗元富 吴氏
罗元贵 周氏(过继给罗盛斗)
罗元× 随贺龙参加红军
罗元双
罗元× 去台湾
罗元全 龚氏
罗元梅 彭氏
罗元贵 周氏
罗宗玉 唐氏
罗宗柱 姚氏(过继给罗元双)
罗玉莲(女) 向建清
罗玉秋(女) 丁世炎
罗过翠(女) 史彩康
罗元全 龚氏
罗玉瑃(女) 吴扬任
罗玉芹(女) 刘运喜、卓××
罗玉蓝(女) 唐会忠
罗玉浓 唐会银
罗晓英 黎开任
罗元梅(罗同生) 彭氏
罗玉球 莫胜春
罗元富 吴氏
罗玉双(女) 向庆林
罗宗玉 唐氏
罗新源 卓尚娥
罗忠源 曹正理
罗思源 唐辉
罗恩源 杜源
罗宗柱 姚氏
罗 居常德邮电局
罗玉莲 向建清
向延海
向廷井
向延秋(女)
罗玉秋 丁世炎 住国太桥乡广口村
丁进武
丁进文
丁进周
丁进全
丁进英(女)
罗宗翠 史彩康 住东岳观乡新花村
史明化
史化英(女)
罗玉堵 吴扬任
罗明源
罗 菊(女)
罗慧英(女)
罗玉芹(女) 刘运喜、卓××
刘际海
刘际浓(女)
罗玉球 莫胜春
罗方如 陈思年
莫红浓
莫红芝
罗新源 卓尚娥
罗兵
罗忠源 曹正理
罗威(女)
胡景平 随子
罗思源 唐 辉
唐 祥 随子
罗恩源 杜 源
杜 坤
罗昌学 晏氏
罗盛美
罗盛美
罗元柏
罗元福
罗元海
罗元法
罗元法 温氏
罗宗桂
罗宗桂
罗方军
十二、右大升公家训
治家贵勤俭、耕读与纺织,内外要清洁,夜眠须早起。凡物必思根源且要自食其力。古谓书疏鱼猪,又云考宝。早扫,生活之源,不外乎此际。国家多事,见义必须勇为,种族关系极重,公共之物当惜。嗜好决不可学,杀生仁者不为。少华若不努力,老大即抱伤悲。处世尤贵和平。族戚亦当亲睦。非义之财勿取,非礼而行可耻,勿以富而凌贫,勿以贵而贱愚。三纲不可不知,八端亦应牢记。光阴不宜虚掷,仆役待以德威。遵从吾之叮咛,俯仰庶几无愧。
升公嘱词:
我子我孙,我今死后,不要用道士在我面前说好说歹,但愿各各存好心,行好事,上可对天,下可对地,足见我告诫叮咛,临终不懈,勒之于石,以诏后人。
右武定公录古训:
知耻为万能之本,以有限之光阴学无穷之事业,非昼夜惜阴不可。松涛录。
右务齐公家训: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十三、诗词楹联
发枝诗词
秧针歌
谷雨纷纷勿晴和,农家美景费吟哦。
几日秧田经播种,芒颖刺剌出水波。
年光荏苒将转夏,刈麦未已又插禾。
莺梭往来织细柳,燕子飞止语庭柯。
戍边男儿常枕戈,不知何日奏凯歌。
父兄妻儿翘首望,身心两处始如何。
七绝·遣兴二首
身在樊笼心自豪,蛟龙潜伏志犹高。
莫言久为池中物,倘得风云上九宵。
不分风雨不分晴,携饵沿河下钓纶。
渭水飞熊不入梦,恨无圣主访贤臣。
七绝·登红岩山
闲来无事登高冈,放眼一观甚渺茫。
东去大江如带曳,南连峭壁似屏张。
周质诗词
赠友从戎
投笔班生姓字香,君今亦具此刚肠。
本来面目学生服,竟作疆场军士装。
吾子由来志气昂,关心国乱事沙场。
功成画像麒麟阁,拓我山河辟我疆。
五古·割麦插禾
南风拂麦颖,大陆起洪波。
山鸟催布谷,割麦又插禾。
同胞宜速醒,山谷迁乔柯。
收割须及时,年月勿蹉跎。
春光将转夏,酷热当奈何。
三时宜不害,况乃动干戈。
常听叱牛声,未闻击攘歌。
何时风云会,振我旧山河。
范吾诗词
秋月明歌
人生百年兮少乐多忧,月色经秋兮清光欲流。照我床帏兮使人愁,对汝明月兮百感交道,立志坚兮勿可柔,曷一笔兮早觅封侯。
显臣诗词
苦热行
入深林,临山陬,憩古松,玩修竹,策杖登冈,荒郊一何绿。徜祥乎洞壑,旋至乎幽谷,北风不复至,行人苦热促。农夫勤耕耘,甘受夏曰暴。力倦舒长啸,拭汗如出浴。曰午童子游,河滨曰将夕兮归咏歌曲。
朝老慈中肄业感言
国家存亡兮匹夫责,世界竞争兮维铁血。百战成功兮称将军,十年还乡兮为壮烈。
汪琦童子兮知卫国,廉颇年高兮立品节。袒臂奋呼兮我民族,老幼齐志兮国耻雪。
扫平横暴兮犁其穴,和平旌旗兮昭日月。万流景仰兮称大同,凯歌还奏兮尽欢悦。
十四、罗公元尊二老墓蒜铭
罗老生于公元1907年丁未冬月十五日亡于公元1977年丁已三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二岁。向老生于1906年丙年冬月二十七曰亡于公元1979年已未月二十九曰享年七十三岁合葬于慈到县东岳观斗溪口岩子坡公路右侧山腰平台。脉生七子二女。
罗向二老一生辛劳佃农营生终年劳作难以温饱苦抬轿工受尽剥削千辛万苦抚育儿女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一心只为儿女好热爱子孙视如掌珠提携保抱相依为命勤俭治家义方教子勤勤恳恳日以继夜一生只望子孙成龙年高德厚慈善美德待人以诚对事以公亲亲睦邻童叟无欺舍已为人助人为乐和颜悦色一视同仁大公无私公平合理一生专行事好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响应号召为围争光教育子孙参加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二老一生是为儿女辛劳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光荣的一生受人尊敬的一生遐迩闻名众皆颂扬孝子圣孙敬立石碑以表孝意永留纪念托余为文故蒜而铭日忠厚传家耕读传人后人兴盛秉赋超群德才兼备子孙繁衍瓜瓞绵绵发富发贵万代春光。
史雄欧(建康)敬菇并撰0000000000000000
庚午仲夏,永顺石工师李正江,覃道法等刻00000000
公元1990年庚午大寒立000000000000000
相关链接:湘西慈桑石罗氏概述
作者简介:
罗方友,字景隆,号陡溪居士,网名在岛一方,男,1966年3月生,湖南慈利东岳观人。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自愿到黔南边远的山区罗甸工作,现为罗甸县第二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中国楹联学会、贵州及黔南诗联学会会员,罗甸诗联学会秘书长,罗甸二中诗联分会副会长,著有《千岛行吟》、《对联基础知识》、《罗氏家谱》。《中国楹联报》、《中华诗词报》、《贵州诗词》等报刊均有作品发表。参加2011年的央视春晚征联活动,在50万比255的机率中获得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