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清溪罗氏及其与上坝谭家人的传奇故事
作者:家元http://www.luos.org
江西赣县南塘镇清溪村是“藏在深闺”的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村庄。清溪村以小溪纵横而得名,溪水清澈,水流呈“人”字形,吴丁罗等人家分散在溪流的三个方位。
清溪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罗姓是清溪大姓,三分之一以上村民姓罗,共和国少将罗亦经,省四届政协主席、赣州行署第一任专员罗孟文等皆生于此村。还流传着一个罗家先人阂族共赴国难的感人故事。
一,地灵人杰,清溪罗氏源豫章
谱载,珠公四十二世从彦,号豫章先生,进士,理学名家,从祀孔庙。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生一子,敦叙;继子,彦温(堂叔畸次子,辈分不符,待考)。彦温生三子,博文、大中、常中。博文字宗约,号宗礼,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生五子,开、辟、官儿、志亮、岩充。开──祝寿──廿四郎──受二──宁八──福七──惟富──仲恭──文祥──仕明──铿──賨──芹──烷──必逢。必逢公为江西赣县清溪开基祖。必逢公,字遇知,邑庠生,于顺治三年十月初四日惨遭城破,同肩仆地,半夜方郠,乃乘乱逃出。始无家可归,祖屋焚毁,百余家亲族,俱各遇难。乃逃奔赣城上游清溪东山吉寺,遂落业为南塘镇清溪一世开基祖。
珠系56世
铿公,明公次子,字大用,号葵齐,文林郎。生于明宏治戊午年二月十九日午时,卒于明嘉靖乙卯年七月十二午时。配谢氏永发公女,生于明宏治丙辰年八月初六日已时,卒于明万历。庚辰年十月廿日子时,夫妇同葬六十四都石人坑,中心岭赵公骑虎形辛戍向。子四:宾、宾实、宝(殁);女一 :适员外郎严俞可。
珠系57世
宾公,铿公三子,字少癸,郡痒生。生于明嘉靖丙戍年正月十五日辰时。配黄氏,生于明嘉靖已丑年四月十七日寅时。夫妇殁失考葬城南斗心坪。生子二:一芹、一华。
珠系58世
一芹,宾公长子,字游泮。生于明万历戍寅年十一月十一日卯时。配斯氏念山斯言顺女,生于明万历戊寅年三月二十四日未时。夫妇殁失考葬东效官山背蟋龙形。生子一:烷;女一:适本村丁方壶。
珠系59世
烷公,一芹子,字自明。生于明历戊申年二月初一日己时。配李氏,生于明万历庚戍年七月初九午时。夫妇殁于清顺治三年十月初四日吉时,葬不详。生子一:必逢。
珠系60世
必逢,烷公子,字遇知,邑庠生。生于大明天启三年七月十四日午时,殁于康熙四十四年七月十五日酉时。配郭氏。生殁失考;继配黄溪邑庠生斗光公女,生于明天启七年八月廿三时,殁于康熙呈九年九月初八寅时。夫妇同葬于本邑茅店中洋圹直石人坑,赵公骑虎形,辛山乙向兼戍辰。于顺治三年十月初四日惨遭城破,同肩仆地,半夜方郠,乃乘乱逃出。始无家可归,祖屋焚毁,百余家亲族,俱各遇难。乃逃奔赣城上游清溪东山吉寺,遂落业为南塘镇清溪一世开基祖。生子三:棣、拔、捷。
二,共赴国难,罗家殉城百余口
清顺治三年。10月4日凌晨,赣州城正被如蚁般的清兵从城池的各个方面攻入——在兵部尚书杨廷麟指挥下,全城军民坚守了半年之久的赣州城,在前日得知南明唐王最后亡没后,彻底丧失了拼死抵抗的实质意义,杨廷麟赴清水塘自杀成仁,铁盔塘卢观象率全家40余口集体殉国……城溃人亡,黑云压城,赣州城在逼疯了的清兵残酷的报复中哀号。
之前,为躲清兵,原居于百胜门外天竺山下的罗自明率领全家躲入城中罗家巷一带。在清兵破城前夜,祖父罗鉴曾当过浙江永康知县的罗自明,把儿子罗必逢叫到身边,对他说,国事不济,赣城不保,忠孝不能两全,家世受国恩,我们要与国家共赴难,但你不能死,你要在城破之时趁乱逃出城去,以保留我们罗家一线血脉。
必逢,字遇知。族谱记载,遇知“能文章,童子试七艺冠军”,时年23岁。遇知含泪告别父母妻子及家人,乘着浓浓夜色,随如潮的难民往百胜门逃命而去。途中被清兵刀砍肩臂,踉踉跄跄奔跑至荒郊野外便昏了过去。许久,遇知才在夜风的吹拂下醒来。此时,远处的赣州城火光冲天,清兵正在屠城中。他事后才知道,留在城里的全家百余口人全部为国殉难。此一壮举,《清溪罗氏七修族谱》历历有记,字字如血。这是另一个卢观象家族呀!
忍着伤痛,遇知沿着贡江一路溯行,来到贡江边赣县麂山脚下的一处九曲清溪处。清溪是个古乡邑,上世纪60年代一直是乡级政府所在地,之后并入南塘镇,是个人丁兴旺名人辈出风景优美之地,江西省近代名人罗孟文就诞生于此。清溪水流呈“人”字形,现今吴罗丁等15姓人家分散在溪流的三个方位。话说当年遇知钟爱这处山清水秀之地,却无亲无故来投靠,眼见得稍远处山岭的东山庙,遂怆然决定:就此出家,了却残生。
僧人马和尚留下了他,交往中两人渐成挚友。待遇知伤好后,马和尚对他说:你年轻聪颖,世出名门,不能自暴自弃,就此放弃前程。如今,天下已是清人的了,你不必为之而出世,“正宜奋发,以光前业,承前厥后,”你应当积极入世,去谋自己的前程,你是可以做祖公的人呀。随后,马和尚又为他出主意:明年立夏时,山下各大户人家均来庙里吃斋饭,其中有丁公名方壶,他的夫人正好姓罗,我让你们认识。
在马和尚的安排下,次年立夏时,丁方壶与罗遇知见面了。由于遇知祖上做过知县,自己在赣州城读书又曾是邑庠生(县学学生),算是有功名的人,加上一段举家为国殉难的悲壮历史,丁先生对遇知甚是喜欢,当即认作内侄,斋后即携手而归。丁夫人罗氏十分欢喜,觉得这是上天安排,让遇知这样英俊后生做她罗家继承人。丁公告诉他,罗姓家族已外迁,他们在清溪各处留下许多田产,已有数年未收过租,你是罗家继承人,这片田产自然就归你了。随即,丁公领着他到租有罗家田产的佃户人家去查田。客家人忠厚老实,见有头有脸的丁先生领着罗家人来查田,一概认账,当日遇知“得百金而回”。大难不死的遇知从此在清溪落下了脚。稍后,遇知娶了村中也曾是县庠生的黄斗光的女儿黄氏为继妻,连生三子。
长子棣,字万藻,早殁。次子拔,字特起,性格如父,好读书,会文章。三子捷,字联三,善武,长大后在赣州城谋了份官差。特起和联三两人先后各有了两房妻子,如郁郁葱葱的清溪后龙山一般,罗家子孙迅速繁衍。据清溪老人说,至乾隆年间,先来的康家渐衰,后来的罗家日盛,便收购了康家许多田产房屋,渐成旺族,跻身为清溪十五姓中继吴丁之后的第三大家族。位于吴氏大宗祠背面的后龙山,自那时开始罗家有份了。
三,一诺三百年,谭家守墓十几代
遇知三子联三在城里当差,但每每有空总要溯贡水、平江、清溪,回百里之外的家中探望父母家人。眼见得父亲年岁大了,特别是康熙三十九年母亲去世后,联三多了一份心思——为父母觅处佳地。父亲是赣州城逃难出来的,心中对城市总有一份不灭的思念。联三便将目光投向了往赣州城去的贡水一带。之后,每次乘舟往返于赣州城和清溪之间,他发现贡水两岸哪处有好风水,总是泊舟踏访。终于,在离赣州城10多公里水路的茅店洋塘境内的石人坑(现名上坝),寻得溪流相挟、视野开阔、直面贡水的一处虎形山岭。5年后,即1705年7月15日,中元节的鞭炮鸣响中,在清溪整整生活了60年,前一日刚过完83岁生日的父亲溘然逝世。随后,联三与特起兄弟择良日将父母安葬在了虎形岭上,坟冢造型“赵公骑虎形”。
当时,联三没有暴露本意,只是说这里景色好,适合居家,向当地人一口气购下这座岭,还顺带购了两丘田一口塘,并搭建了几间棚寮。岭,用来替父母做佳地;田、塘、寮,则给了一户人家。联三与特起兄弟的想法是,送给一家厚道人家,让他有田可耕、有鱼可捕、可屋可居的同时,替他们看好这座岭以及这座岭上的祖坟。
这户人家,就是上坝谭家。如此,300年前,罗家与谭家结下了亲戚。
300年前,罗联三选择谭家做守坟人家是有意,却是无大考虑的。
有意,是联三发现谭家第三十七代世孙谭孔映是个格外厚道老实之人,孔映时年24岁,虽说单身一人,但正值年轻力壮,将祖业的未来交付于他有一种源自心底的信任。无大考虑,是联三与特起兄弟,或者他们的子孙们,谁也把握不了未来世道的变迁与时事的变化,谁也不能肯定谭孔映及其家族能为他们的祖坟守护100年,或是200年?
自此,谭家就世代相传,照看罗氏祖坟,即使是土地改革时罗氏赠予的田塘被分给他人,谭家仍心存感恩,一直信守诺言。发现有人借捉蛇掘墓或是欲拆坟砖石筑堤坝,都及时出面劝阻,每年清明还接待好扫墓祭祖的罗家人。就这样,谭氏十几代人300余年一直坚守着这份承诺与责任。诚信和担当责任的美德让人敬佩。(右图:罗谭两家亲切握手)
年近八十的谭传林告诉罗屋人:“从记事起,我就从太公嘴里知道谭家要为罗家守好虎形岭的事。”“1995年,父亲过世时亲口对我讲,罗屋人对我们看得起,从开始到现在,罗屋的坟要坚守下去,哪怕有损失也一定要传下去!”他还告诉大家,他现在有三个儿子,他们都有了小孩,儿孙们会一直坚守下去的。
谭家族谱里记载,赣县梅林镇谭家宗祠前文革前曾经遗存有一座“圣诰公孝举牌坊”,乃清代赣县张照乘当知县时向朝廷报批的表彰“谭圣诰双亲殁后笃居庐墓前”之孝举所树。老谭告诉我们,这受表彰的人是谭家人讲忠孝的最大人物。我们一行感叹不已——假如可以树牌坊的话,当为老谭一家树一尊,如此一家300年十数代如一日地坚守一种承诺一种责任的,天下有几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谭家300年的所为当令所有善感的人类所共同敬仰!
参考资料:
《新华网江西频道》:《一诺300年 赣县谭家人守信十几代》
《南康信息港》:《长相守,三百年如一日 上坝村罗、谭两家清明祭祖》
《民建中央网站》:《水清映古村——记赣县清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