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湖南长沙罗氏弘信、绍威公系

湖南长沙罗氏弘信、绍威公系


  一,基本概况
  弘信公,字南勋,一字德孚,公元836年生,长沙人。唐魏博节度使,工部尚书,加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守侍中,临清王,豫章郡公,898年9月卒。追封北平王,长沙王,谥庄肃。
  其子绍威继立,文德初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天雄军节度副使。天复至天佑(901~904)年间,累官至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王,检校太尉,守侍中,进封邺王。34岁卒,赠尚书令,谥贞壮。在镇凡17年。
  绍威公三子:长子应隆,郁于五代沧桑频变,乃弃藩封,隐居湖南宁乡东邑之长冲,后因世宦济济,改名罗宦冲,成为宁乡罗姓的肇基人;绍威次子罗周翰,袭父位,卒于官,年十四;三子周敬,代周翰为宣义军节度使,年十岁,未几改授许州节度使,继加检校尚书左仆射,逾三年,征授秘书监检校司空驸马都尉,尚梁普安公主,后唐庄宗即位为金吾大将军,后晋天福二年(937)卒,年三十二。(派衍洛阳)。
  (以上综合引自:《宁乡罗氏十修族谱》,并引《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和《中国人名大辞典》作个别补充)。
  弘信公世系,究其全面有三块:二世祖应隆公之后,世居湖南宁乡,为其一;二世祖周敬公之后发脉河南洛阳,为其二;六世祖少卿公迁浙江,其后为其三。本文所列,仅为湖南宁乡部份。
  弘信公宁邑子孙,至今已至40代。从8代始,分为辉 耀 桂 材四行。其后又以枝祖居地命名,发展为桃林、凫山、北山、东骛、全佳山、山坑、白泥塘、松坑、栗木桥、竹田、黄材、甘和坪、石桥13行;以后又增沩源、泉溪、青塘3行,共计16行,散居宁乡、益阳、长沙、望城、湘潭、安化、湘乡等七县。其中宁邑人口中,罗姓约20000余人,占总人口的2%。
  宁乡罗氏已经十次修谱:第一次修于宋代绍熙年间,当时正值六世祖仲孺公发荣时,或出自公之手或公之命,当时族谱实为家史传记或世家之类,生平事迹较详,而生殁则缺;二修于明永乐年间;以上两次主修者不详。三修于明嘉靖45年,主修宾吾;四修于清康熙54年,主修祖祚?长龄等;五修于清乾隆43年,主修鉴观;六修于清道光元年,主修鉴炯;七修于清咸丰十年,主修洪宾;八修于清光绪13年,主修翊廷;九修于民国六年,主修翊文和懋修;十修为七房联修于公元1998年,主修者春涛南祺等。
  宁乡罗氏堂号为“谕德堂”,指弘信公六代孙罗幼卿,于宋绍熙元年举进士,擢户部员外郎,兼太子右谕德,卒后赠奉义大夫,祀宁邑乡贤祠。
  宁乡罗氏在县城建有总祠,留下的图象是:头门呈“山”字形,三门并排,上横书“扶天启运”四个大字;二进大门框呈拱形,左右各一窗,大门上部,竖写“罗氏家庙”四个大字;后进为正厅,上横写“庆肇衡湘”,屋顶正中立着一个两层壶芦,两边屋角各有一个形态鲜活的大鲤鱼形成翘角。主厅中龛,列历代先人总主:初祖南勋(弘信)公,一派祖端己(绍威)公,二派祖授基(应隆)公,三派祖舆焉公,四派祖均宝公,五派祖春伯公,六派祖幼卿公,七派祖天赋公,八派祖光辉公`光耀公`光桂公`光材公。
  在县治东南灵鹫峰下,有幼卿公墓,有罗氏墓庐,墓庐为亭式结构,两层均有翘角;墓庐两边,各竖华表一个。
  宁邑罗氏派系用语是:
  第一次用语:

应世天文仲宝光,山川献瑞颂呈祥。作锡开怀惟万茂,召庭承祖学贤良。

  从二世祖用“应”字至26祖,即“学”字止,以后便用第二个派语。
  第二次用语:

饶鉴清洪正,诗书继起长。盛名昭纪策,尚达定宣章。


  二,豫章郡公罗弘信
  罗弘信,字德孚,魏州贵乡人。曾祖秀,祖珍,父让,皆为本州军校。弘信少从戎役,历事节度使韩简、乐彦祯。光启末,彦祯子从训忌牙军,出居于外,军众废彦祯,推赵文弁权主军州事。众复以为不便,因推弘信为帅。先是,有邻人密谓弘信曰:“某尝夜遇一白须翁,相告云,君当为土地主。如是者再三。”弘信窃异之。及废文弁,军人聚呼曰:“孰愿为节度使者?”弘信即应之曰:“白须翁早以命我。”众乃环而视之,曰:“可也。”由是立之。僖宗闻之,文德元年四月,诏加工部尚书,权知节度留后。七月,复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龙纪中,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封豫章郡公。
  乾宁中,朱全忠急攻兖郓,朱瑄求援于太原。太原发军,假道于魏,令大将李存信屯莘县。存信御军无法,侵魏之刍牧,弘信不平之。全忠复遣人谓之曰:“太原志吞河朔,回戈之日,贵道堪忧。”弘信乃托好于汴,出师三万攻存信,败之。太原怒,举兵攻魏,营于观音门外。汴将葛从周援之,屯于洹水。李克用子落落时为铁林军使,为从周所擒,乃退归。自是太原之师,每岁侵扰相、魏,魏人患之。
  朱全忠方事兖郓,惧弘信离贰,每岁时赂遗,必卑辞厚礼答贶。全忠对魏使北面拜而受之,曰:“六兄比予倍年已上,兄弟之国,安得以常邻遇之。”弘信以为厚己,亦推心焉。弘信累官至检校太师、守侍中、临清王。光化元年九月卒,年六十三,赠太师,追封北平王,谥曰庄肃。子威。
  威,字端己。文德初,授左散骑常侍,充天雄军节度副使。自龙纪至乾宁,十年之中,累加官爵。弘信卒,袭父位为留后,朝廷从而命之。天复末,累加至检校太傅、兼侍中、长沙王。天佑初,授检校太尉、守侍中,进封邺王,赐号“忠勤宣力致理功臣”。
  魏之牙中军者,自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遂以为号。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买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如史宪诚、何进滔、韩君雄、乐彦祯,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害。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
  威嗣世之明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谋乱河朔,进陷贝州,长驱攻魏。威求援于汴。朱全忠遣将李思安屯于洹水。葛从周自邢、洺引军入魏。燕将刘守文、单可及攻汴军于内黄。思安逆战,大败之,乘胜追蹑。从周出会掩击,复败燕军,斩首三万。三年,威引汴军攻沧州以报之。自是,威感全忠援助之恩,合从景附。
  天佑二年七月十三日夜,牙军裨校李公佺作乱,威仅以身免。公佺出奔沧州。自是愈惧,遣使求援于全忠,密谋破之。全忠遣李思安会魏博军,再攻沧州。全忠女妻威子廷规,先是卒。全忠遣长直军校马嗣勋选兵千人,密于舆中实兵甲入魏,言助女葬事。三年正月五日,嗣勋至,全忠亲率大军济河,言视行营于沧景。威欲因而出迎,至期,即假全忠帐下锐卒入而夹攻之。牙军颇疑,坚请不出。威恐泄其事,慰纳之。是月十四日夜,率厮养百十辈,与嗣勋合攻之。时宿于牙城者千人,迟明杀之殆尽;凡八千家皆破其族。魏军攻沧州者,在历亭闻有变,其将史仁遇拥之,保于高唐。六州之内,皆为雠敌,累月平之。威仕梁数年后卒,年三十四,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赠尚书令,谥曰贞壮。
  威性明敏,达于吏道。伏膺儒术,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钱塘人罗隐者,有当世诗名,自号“江东生”。威遣使赂遗,叙其宗姓,推为叔父。隐亦集其诗寄之。威酷嗜其作,目己所为曰《偷江东集》,凡五卷,今邺中人士讽咏之。
  史臣曰:魏、镇、燕三镇,不能制之也久矣。兵强地广,合从连衡。爵命虽假于朝廷,群臣自谋于元帅。如史宪诚等五家,其初皆因此而得之,其后亦因此而失之。盖不知取之以权,守之以仁,则远矣。若善继者,史氏、罗氏之二子有焉,其余不足观也。
  赞曰:逆取顺守,古亦有之。如其逆守,灭亡必随。史、何、韩、乐,世数盛衰。足以为鉴,念兹在兹。

  三,邺王罗绍威
  罗绍威,(《旧唐书》云:绍威,字端己。)魏州贵乡人。父宏信,本名宗弁,初为马牧监,事节度使乐彦贞。光启末,彦贞子从训骄盈太横,招聚兵甲,欲诛牙军。牙军怒,聚噪攻之,从训出据相州。牙军废彦贞,囚于龙兴寺,逼令为僧,寻杀之,推小校赵文建为留后。先是,宏信自言,于所居遇一白须翁,谓之曰:“尔当为土地主。”如是者再,心窃异之。既而文建不洽军情,牙军聚呼曰:“孰愿为节度使者?”宏信即应曰:“白须翁早以命我,可以君长尔曹。”
  唐文德元年四月,牙军推宏信为留后。朝廷闻之,即正授节旄。乾宁中,太祖急攻兖、郓,朱瑄求援于太原。时李克用遣大将李存信率师赴之,假道于魏,屯于莘县。存信御军无法,稍侵魏之刍牧,宏信不平之。太祖因遣使谓宏信曰:“太原志吞河朔,回戈之日,贵道堪忧。”宏信惧,乃归款于太祖,仍出师三万攻李存信,败之。未几,李克用领兵攻魏,营于观音门外,属邑多拔。太祖遣葛从周援之,战于洹水,擒克用男落落以献。太祖令送于宏信,斩之,晋军乃退。是时,太祖方图兖、郓,虑宏信离贰,每岁时赂遗,必卑辞厚礼。宏信每有答贶,太祖必对魏使北面拜而受之,曰:“六兄比予有倍年之长,兄弟之国,安得以常邻遇之。”故宏信以为厚己。其后,宏信累官至检校太尉,封临清王。光化元年八月,薨于位。
  绍威袭父位为留后,(《旧唐书》:绍威自文德初授左散骑常侍,充天雄军节度副使,自龙纪至乾宁,十年之中,累加官爵。)朝廷因而命之,寻正授旄钺,累加检校太尉、兼侍中,封长沙郡王。昭宗东迁,命诸道修洛邑,绍威独营太庙,制加守侍中,进封邺王。初,至德中,田承嗣盗据相、魏、澶、博、卫、贝等六州,召募军中子弟,置之部下,号曰“牙军”,皆丰给厚赐,不胜骄宠。年代浸远,父子相袭,亲党胶固,其凶戾者,强贾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变易主帅,有同儿戏,自田氏已后,垂二百年。主帅废置,出于其手,如史宪诚、何全皞、韩君雄、乐彦贞,皆为其所立。优奖小不如意,则举族被诛。绍威惩其往弊,虽以货赂姑息,而心衔之。
  绍威嗣世之明年正月,幽州刘仁恭拥兵十万,谋乱河朔,进陷贝州,长驱攻魏。绍威求援于太祖,太祖遣李思安援之,屯于洹水。葛从周自邢、洺引军入魏州。燕将刘守文、单可及与王师战于内黄,大败之,乘胜追蹑。会从周亦出军掩击,又败燕军,斩首三万余级。三年,绍威遣使会军,同攻沧州以报之。自是绍威感太祖援助之恩,深加景附。绍威见唐祚衰凌,群雄交乱,太祖兵强天下,必知有禅代之志,故倾心附结,赞成其事,每虑牙军变易,心不自安。天祐初,州城地无故自陷,俄而小校李公牷谋变,绍威愈惧,乃定计图牙军,遣使告太祖,求为外援。太祖许之,遣李思安会魏博军再攻沧州。先是,安阳公主薨于魏,太祖因之遣长直军校马嗣勋选兵千人,伏兵仗于巨橐中,肩舁以入魏州,言助女葬事。天祐三年正月五日,太祖亲率大军济河,声言视行营于沧、景,牙军颇疑其事。是月十六日,绍威率奴客数百与嗣勋同攻之,时宿于牙城者千余人,迟明尽诛之,凡八千家,皆赤其族,州城为之一空。翼日,太祖自内黄驰至邺。时魏军二万,方与王师同围沧州,闻城中有变,乃拥大将史仁遇保于高唐,六州之内,皆为勍敌,太祖遣诸将分讨之,半岁方平。自是绍威虽除其逼,然寻有自弱之悔。不数月,复有浮阳之役,绍威飞挽馈运,自邺至长芦五百里,叠迹重轨,不绝于路。又于魏州建元帅府署,沿道置亭候,供牲牢、酒备、军幕、什器,上下数十万人,一无阙者。及太祖回自长芦,复过魏州,绍威乘间谓太祖曰:“邠、岐、太原终有狂谲之志,各以兴复唐室为词,王宜自取神器,以绝人望。天与不取,古人所非。”太祖深感之。及登极,加守太傅、兼中书令,赐号扶天启运竭节功臣。车驾将入洛,奉诏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巨木良匠非当时所有,倏架于地,溯流西立于旧址之上,张设绨绣,皆有副焉。太祖甚喜,以宝带、名马赐之。
  先是,河朔三镇司管钥、备洒扫皆有阉人,绍威曰:“此类皆宫禁指使,岂人臣家所宜畜也。”因搜获三十余辈,尽以来献,太祖嘉之。开平中,加守太师、兼中书令,邑万户。绍威尝以临淄、海岱罢兵岁久,储庾山积,惟京师军民多而食益寡,愿于太行伐木,下安阳、淇门,斫船三百艘,置水运自大河入洛口,岁漕百万石,以给宿卫,太祖深然之。会绍威遘疾革,遣使上章乞骸骨,太祖抚案动容,顾使者曰:“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仍命其子周翰监总军府。及讣至,辍朝三日,册赠尚书令。绍威在镇凡十七年,年三十四薨。
  绍威形貌魁伟,有英杰气,工笔札,晓音律。性复精悍明敏,服膺儒术,明达吏理。好招延文士,聚书万卷,开学馆,置书楼,每歌酒宴会,与宾佐赋诗,颇有情致。(《太平广记》引《罗绍威传》云:当时藩牧之中,最获文章之誉。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意,坏裂抵弃,自擘笺起草,下笔成文,虽无藻丽之风,幕客多所不及。)江东人罗隐者,佐钱镠军幕,有诗名于天下。绍威遣使赂遗,叙南巷之敬,隐乃聚其所为诗投寄之。绍威酷嗜其作,因目己之所为曰《偷江东集》,至今邺中人士讽咏之。绍威尝有公宴诗云:“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骚雨脚风。”虽深于诗者,亦所叹伏。
  绍威子三人,长曰廷规,位至司农卿,尚太祖女安阳公主,又尚金华公主,早卒。次曰周翰,继为魏博节度使,(《通鉴考异》引《梁功臣传》云:周翰起复云麾将军,充天雄军节度留后,寻检校司徒,正授魏博节度使。)亦早卒。季曰周敬,历滑州节度使,别有传。开平四年夏,诏金华公主出家为尼,居于宋州元静寺,盖太祖推恩于罗氏,令终其妇节也。
  (《五代史补》云:罗邺王绍威,俊迈有词学,尤好戏判。常有人向官街中鞴驴,置鞍于地,值牛车过,急行碾破其鞍,驴主怒,欧驾车者,为厢司所擒。绍威更不按问,遂判其状云:“邺城大道甚宽,何故驾车碾鞍?领鞴驴汉子科决,待驾车汉子喜欢!”词虽俳谐,理甚切当,论者许之。)

相关链接:湖南宁乡罗氏金山聚山石板房渊源


附:罗宏信的源流各家说
  (一),宁乡罗氏族谱
  初祖,宏信,字南勋,唐昭宗时为魏博节度使,以其先人为长沙人,累功封长沙郡王。光化三年庚申(900)卒。葬处载郡志,配康氏招讨使承训公之次女。子一:绍威。
  一派,绍威,字端己,节度使,光化三年庚申,宏信公卒十月,诏以公为魏博留後。性好学,工书能文,集书数万卷,开馆以延四方之士。逮天佑元年甲子(904)又进公爵为邺王。卒年三十四,详郡志。配郝氏生殁葬阙,子二:应隆、应陞。
  二派,应隆,字授基唐天佑四年丁卯四月,唐帝禅位于梁,即以是年为梁开平元年。自开平元年(907)至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960),纔五十三年中,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战争不息,公见神州沉沦,沧桑屡变,无心仕进,弃籓封隐居宁邑之东乡长冲,即今之罗宦冲也。葬今之三都十区淲形山巽山乾向,配郝氏殁葬北城外牛塅嘴辛山乙向。
  应陞,字周翰,袭父爵,官至司农卿,尚安阳、金华二公主,又尚寿春公主,居魏州,后徙南昌、宝庆等处。
  笔者97年丁丑岁古葭月廿三日,走访宁乡东务山乡罗家坪志春,见其家藏族谱竟然缺第二页!以上资料,系其族谱第一页所载。
  98年戊寅菊月廿五日,为查清宁乡谱第二页内容,特访宁乡巷子口罗健闾,此翁虽身居高山,然其学识不凡。有一子解放前即在清华大学就读,现有一博士生孙女在新加坡。他称其族谱认宏信为祖,显系攀援华胄!岂有传六代竟延三b百余年乎!?此翁之言,为愚者不知,而智者不言自明矣!
  巷子口谱载:应隆子世泽字兴焉,进赠奉直大夫,生卒未详。葬一都六区锁匙冲蛇形,壬丙向。配邓氏,诰封宜人生天祥,字均宝。宋康定元年庚辰(1040)举明经,卒年九十三岁,葬北城外芦山,午子向。诰封宜人。生文点。甫点公字彦谦,进赠奉直大夫。宋绍熙五年甲寅(1194)卒,葬泮塘冲,乙酉向。配蒋氏,诰封宜人,生卒未详,葬鸡公嘴丑未向。生仲儒、仲孩(?)字少卿邑庠生。
  五派,仲儒,字幼卿,宋绍兴廿八年戊寅(1158)生,绍熙元年庚戌(1190)余复榜进士。为陕西西安府分(汾)州司理参军。后召试馆职,除集贤校理,擢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以文学著声。端平元年甲午(1234)卒,年七十有七。赠奉议大夫,崇祀宁邑乡贤祠。葬县城东南三十里二都十二区善山祠后,辛乙向,碑记墓图均附谱。子一:颖。
  六派,颖,字天赋,宋开禧间举明经。授迪功郎,溆浦主簿升从政郎,武陵县丞,后升文林郎。生卒未详,葬东乡一都六区罗宦冲尾罗泉山,又名观音山,艮坤兼寅申向。元妣系节度使推官雷志勤女,继配谭氏,生:光辉、光耀、光柱、光材,派分四大房。
  (二),江西安福高州水南罗氏谱
  马年孟秋月廿二日下午三时半,访水南罗瑞,他家藏嘉庆十二年《重修高州罗氏族谱,》其谱序云:
  罗氏旧谱,自大宋兴国年间,一世祖讳公谨字友瑜,系五代时节度使罗绍威之元孙,世袭先业,为江西兵钤,驻剳吉州。卒于官……
  乾隆谱序云:……临清一派自宏信以开基,唐文德元年(戊申888)奉诏为魏博节度使,进校大师守侍中,徙临清郡,卒赠大师,追赠北平王,谥肃庄。其先世世居长沙,因父允恭公讳让,唐宣宗时由长沙北迁镇定留後,家于贵乡。生绍威-周翰-正义曾孙彦瓌元孙公谨公,皆子授父职世袭先业。
  公谨,字友瑜,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976)秋八月,(左才右龠)宋德明等,以功为江南兵钤,吉州驻剳。咸平二年葬吉州西丰寺,後改葬东西塘,冈背大(左土右含),申山寅向以弓剑实塚,故号弓剑塚。配王氏,子二:长继隆、次必。
  继隆,字幼成,宋真宗天禧元年,以江东都统,奉命收宋歌鬼章,留屯陕西拜泾源节度使,遂居于彼……
  (三)江西丰城《钱塘古楼巷罗氏十修族谱》
  汉惠公子,宏信,字德孚,由平寇封豫章郡公,转封北平王,详唐藩镇传。于唐开成丙辰(元年853)生,于光化戊午(元年898)殁,娶高唐崔氏,生:绍威。
  绍威,字端己,仕中书令,详五代史。子二:长周翰、次周干。
  周翰,字延文,梁开平四年(己巳906)荫天雄节度使。後因杨师厚隠临江。娶分宜白芒坑王氏,子三:和卿、巨卿、汉卿。。
  周干,字延规,尚梁太祖公主特进右散骑常侍,驸马都尉洪国公。子二:乾,依姨长乐公主,家赵岩居住;坤,依姨普阳公主家王昭祥居住。
  和卿,名英。因杨师厚逼隠庐陵渭川。
  巨卿,名望,初隠清安(名高谱谓靖安),後隠冯川居晋城梧桐山侧即罗坊。娶邹公洞邹举孙女,子三:天敬、天轩、天德(明高谱谓实夫、荣夫、行夫)
  汉卿,名良,居临川。
  古楼谱止于三十二世,以下三十三世天字派,为明高公《重修豫章罗氏大成谱》资料。
  天敬,字实夫,娶中洋卢氏,合葬高安何塘山。子二:善、美。
  天轩,字荣夫,娶高安东竹冈杨氏,子三:延蔓、延祠、延昭。
  天德,字行夫,晚仕杨吴为抚州参军。娶文坊文唤叔女,葬新吴赤冈山。後居高安县马岭。
  以上资料,系我多年走访所得,其中括号内的文字,系本人所加。其余均系原抄本重录,其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识者指正!至于宏信後裔究竟居于何处,请阅者自己分析辨正。至于其他多种族谱资料,均与古楼谱大同小异,恕不一一列举。

永州先骥谨识00000000
二〇〇九年二月廿六日0000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9269
日期:2011/5/1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广东云浮茶洞罗氏守廉、守忠公系
下一篇:《湖南罗氏源流考》前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