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罗氏源流考》──概论 ( 初 稿)
作者:永州先骥 新邵耀光http://www.luos.org 『编者按』:此为湖南永州罗先骥、新邵罗耀光二位宗彦《湖南罗氏源流考》的开篇论文,为辨正古罗国历史作了深入探讨,于此刊发,以飨罗氏宗亲。
春秋时楚武王末年(前690)前后,楚伐罗后罗被沦为楚之附庸国,其子民遂以国名为姓氏。楚文王初年,楚迫迁部分罗国子民由湖北南漳迁至枝江,修建楚都郢城。城竣后,楚文王十年(前680)楚由枝江之丹阳城迁都郢城,复徙凌甫公率筑城子民至汩罗江以南,筑夹上城居之。后因无水,再至罗水与汨水会流处南岸之小洲上筑罗国城(罗县城),城郭宽大二里许。1957年在此发掘,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490米,南北400米,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与罗国子民迁此筑城之历史和城址吻合,定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子国城遗址”。周灵王二十四年(楚康王五十二年,前548),其领地整理田制和军赋,丈量登记田土、山林、草地、湖沼。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为(楚)郡。而罗为楚之附庸国。秦始皇元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在改郡县制时,以其领地改称罗县,隶属长沙郡,县治设罗(国)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和岳阳南部、沅江东部地区。唐武德八年(625)方并入湘阴县,罗县建制在南朝梁一度改置罗州,隋末为罗川县,共长达845年之久。在今汨罗市汨罗镇罗城村之罗国城(罗县城),汨罗镇夹城村之夹上城,长乐镇古城,川山坪镇常公村常公桥东侧之程江城,川山坪镇茶场之白茅城等罗氏先祖聚居处,均先后分别设过州、郡、县治。罗国城、夹上城、程江城、白茅城遗址,今尚存城墙或基址。秦汉时,罗县除在东汉安帝时,除邓骘曾一度为县长外,均以罗氏主族人任县长。汨罗之罗国子民及其遗民与后裔,除扩居罗县辖地处,陆续溯湘水向南扩迁。并非如罗文华所云:“有一支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后来这支罗人又从江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长沙之罗宏、罗怀,祖籍长沙之绍威、弘信父子,衡州之罗彦,衡山之罗阶,耒阳之罗陵和罗绥、罗含父子,其先祖均系古罗县人。湘阴老谱载长沙和南岳祝融峰、衡阳回雁峰有先秦远祖墓葬足以为证。而江西谱则妄称罗怀乃湖北宜城压尸槽人;绍威父子和罗含系珠公之后。秦以后亦有徙居湘潭者,其居地有缅怀君用之“铁罗巷”地名。迁往郴州、蓝山、江华等地者,融合为瑶族罗氏。并陆续远徙粤、桂、黔、滇等省(区)及东南亚各国,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成其先民,部分融为泰族。亦有部分遗民之后,北向岳阳、益阳和湖北咸宁等地扩迁,其定居处有“铁罗港”、“铁罗巷”等地名。汉初由罗县城发迹豫章之珠公,派衍为豫章望族,形成“豫章郡望”。古罗县罗氏之后,至清初已辗转遍布其时全国十八省。 先秦亦有部分罗国子民跟随江汉间濮人,迁至湘西北和澧水下流一带,然后逐步向南扩展,融合于土家族和苗族。今桑植、泸溪、沅陵等地,仍世居有其土著先民之后。 宋末文天祥在江西赣州举兵抗元,失败后吉、赣二州人民大量逃亡广东和湖南。元末战乱和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以及明末清初湖南绵延34年之战火,人民惨遭杀戮,四散逃亡。故湖南现居之罗氏,极大部分是在宋至清时,自江西、广东、湖北、福建、浙江、江苏、广西、贵州等地,移民、逃荒、屯垦、经商、宦居、谋生和游寓而入。尤以明初从江西移民为最,其次是清康熙年间从江西和广东移民。明清时,县邑间之扩迁亦为频繁。而在康熙时,湖南罗氏等又有大量移民四川和贵州、云南、广西,不少族谱有记述。故民间流传“江西填湖南,湖广填四川”之歌谣。有些族谱妄自攀援和依附罗绍威、罗彦瓌、罗从彦、罗伦等权贵和名贤。由于庐陵崱公之后,科第极盛,多有托名崱公之后者,尚须辩析也。 罗国子民之姓氏,远古世系,灭国和迁湘年代及地址,诸谱之记述不一。 子民姓氏:杜预《左传注》“罗,熊姓国。”罗泌《路史·国名丙纪》“罗,熊姓罗君也”,与楚同姓。凌迪知《万姓统谱》则曰罗本妘姓。相传熊姓与妘姓,乃高辛氏(帝喾)火正(官,曰祝融》吴回之子陆终之后。陆终六子季连,芈姓,后为熊姓(《史记·楚世家》)。四子会人(求言)之后为妘姓,西周时封会人之后于郐国,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周平王二年(前769)为郑武公所灭(《史记·郑世家》、《辞海·郐》)。东虢国为周文王弟虢叔封地,姬姓,郭与虢谐音,后改为郭姓,都城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周平王四年(前767)被郑武公所灭(《史记·郑世家》、《辞海·虢·郭》)。两国遗民均有流亡罗国。故罗国子民除熊姓外,尚有妘姓和郭姓,如鲁桓公十二年(前700)刺探楚国军情之伯嘉为郭姓。其他姓氏,有待贤者稽考。以上诸家所言,亦不可尽信,仅供参考而已。 远古世系:香港和浏阳等谱之远古世系,自祝融至君用101世。西周以前世系,伪托“凌甫公序”书60世及其所有配氏,并妄加西周以后之御史、太守、刺史、谏议大夫等桂冠;周秦时祖41世,均书其配氏,亦冠以秦以后之太守、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太仆卿等官衔;实乃虚构其世系且妄加官衔。江西柏林谱自祝融至君用只书39世。而湘阴谱则西周以前世系,洪荒久远,无从稽考而不书。周秦之祖仅书开国祖匡正,败楚祖班公,迁枝江祖秀扬,迁汨罗祖凌甫,及以后之守陇至君用共24人,未明世次仅书其名,亦未妄加官衔;而先秦居罗国城及古罗县地者,书其配氏与墓地,实可信也。 灭国年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宜城之“罗川城在县西二十里,春秋时罗国也。”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守记》则记“南漳东南八十里,楚使莫熬伐罗谓此(罗川城),其后迁于枝江。”1994年之《襄樊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亦记南漳县东南45公里,安集镇邓家咀村罗家营东约120米处,南河、黑河汇入柳河处南侧之土岗上,三面环水,有东周罗国城遗址,出土有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文物,不见更早文物。据该地村民介绍,遗址东约100米处,原有古城址一座,传说为古罗国城,经实地踏勘,未发现城址痕迹,地面仅有一些唐宋以后的砖瓦碎片。地志载西汉惠帝三年(前192)置宜城县,迟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置南漳县。两县东西接壤,因地域变迁,《读史方舆纪要》称在宜城西20里(实际距离在40里以上)和南漳东南80-90里之罗国城,应是同一罗国城。而自周平王东迁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前770-前476)为春秋时代,则此罗国城是大部分子民已被楚迫迁江陵筑城后,应是留居子民再建之罗国城。而楚伐罗大败于罗时(前699)应是村民传说的古罗国城,由于唐宋以后在此建筑,因而城毁城址痕迹无存,则古罗国城是周成王授封罗后所建之西周罗国城,是罗泌《路史》“初国宜城”和郑樵《通志》“初封宜城”之佐证。毋庸讳言,襄阳之罗宪、罗蒙、罗式、罗尚、罗艺等罗氏名人,乃留居子民之后,而非所谓豫章珠公之后也。《路史·国名丙纪》“熊绎初封居丹阳,今之秭归县,本曰西楚(县东南有故丹阳城。武(王)徙枝江,亦曰丹阳,是为南楚。”杜预《通典·古荆州》“楚文王迁都枝江”一说在县西;一说在县东北沮、漳二水会流处(邻近郢都),仍曰丹阳。《水经注·沔水》郢都:“楚文王十年(前680)自(枝江)丹阳迁此。”由于秭归之丹阳城地处长江三峡中,楚侵凌江汉间小国和讨伐中原大国,必须循江而下至江陵。如楚武王伐罗,屈瑕缢死之荒谷在江陵之东,群师囚于冶父(城)以听刑在江陵东北(《读史方舆纪要》。因而楚文王或楚武王先迁都枝江东北之丹阳,为过渡性都城。再胁迫罗、麋等附庸国子民至枝江东北,修建邻近之郢都(《九域志》)“罗国城在襄,春秋时附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罗国“由宜城迁至枝江县东北。”城竣后迁都郢城,并将罗、麋等国筑城子民再迫迁至汨罗和岳阳。湘阴谱云:“楚与罗相始终,秦灭楚止存三户,罗亦国除。”则不存在楚灭罗,而是秦在改郡制时,改罗国为罗县。然而史籍大都以罗国“徙枝江,为楚所灭”,近年之辞书亦云“为楚所灭”,何光岳则称“楚武王灭罗,徙枝江。”罗文华更是不查史料,信口雌黄,断言楚武王于公元前690年灭罗。国内研究姓氏之专家学者之辈,不加考证,亦纷纷拾人牙慧,足见国内研究姓氏者之轻率。惟有《路史》未云“为楚所灭”。《左传》亦无罗被楚所灭之记载;近人张軫在其《中华古国古都》一书中,亦称罗被楚击败后,使之成为附庸,楚文王将罗从今枝江,南迁至汨罗。楚国征服小国,不灭其族,保留国君,徙居至蛮荒之地,令其进行开发,是楚国的一贯政策……罗子国在汨罗地区存在不少于200年。故罗被迫迁汨罗之后仍为罗子国,但沦为楚之附庸国,其子民遂以国名为姓氏。如卫共公十二年(前481),有宦者罗御参与卫国之宫廷斗争(《史记·卫康叔世家》)。然而江西和香港谱则称:周定王十一年(胶596)楚报荒谷之仇而灭罗国,开国始祖匡正24世孙万通出亡下邑,隐于襄阳黄龙洞金爪圩。殊不知此时已在汨罗立国80余年,之后48年(前458)在其领地整理田制和军赋……。 迁湘年代及地址:《水经注·汩水》“又西径(经)罗县北,本罗子国也。……楚文王迁之于此。”《汉书·长沙国罗县》应劭注“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路史·国名丙纪》“罗,……初封在襄之宜城,后徙江陵之枝江,周东(东周)乃定长沙,今潭(州)之湘阴东北六十里有罗故城,秦之罗县,梁为罗州。”湘阳老谱云:“凌甫公自枝江徙居汨罗筑夹上城居之,因无水数年后再在小洲上筑罗城。”楚文王在位十三年,则是楚文王十年(前680)由枝江之丹阳迁都郢城后,凌甫公率筑城子民被迫迁汨罗也。而江西诸谱则云:“凌甫公被封为秦国御史,枝江郡侯(先秦无枝江郡,西汉始置枝江县)、益伯侯,周显王乙卯(前366)71岁时在枝江复兴罗国,今枝江县有罗国城;秀扬公生于周景王庚辰(前521),居楚之罗地,守陇公在周慎靓王辛丑(前320)82岁时,领家属28人迁居岳阳(州)府平江县,其后因居潭州(长沙)。”然而考诸史籍,除罗御仕于卫国外,先秦再无罗氏仕于诸侯国。罗国子民在枝江仅10余年,又忙于修建楚都郢城,无暇筑城自居,《读史方舆纪要》亦称在枝江亦无罗国城之记载。有称守陇早在周惠王时(前676-前652)已居汨罗之罗国城,纯属无知之杜撰也。湘阴老谱则曰:传至秀扬公,国势愈衰,遂为楚并,愤恨交集,隐于松滋县罗公洲一柱观侧。《读史方舆纪要》亦记松滋县东三十里,邱家湖中有罗公洲,宋临川王义庆尝立观于洲上,曰一柱观。故湘阴谱符合史实和情理,足可置信也。而《平江县志》和族谱则云:由枝江先迁平江,再扩迁汨罗和湘阴,县南三十里有罗城。盖闻洞庭湖之变迁,春秋战国时汨罗之夹上城,罗城和屈原流放处,皆在湖滨(今距湖40-50里,其间辟为屈原农场)。筑城子民自枝江循河渡湖,至上岸不远处筑城居之。岂有舍近求远,肩挑背负于100多里外之平江以南定居焉。但湘阴谱载:东汉安帝时有程远之后徙平江,筑城而居,则平江之罗城应是此城也。 (2010年12月31日电邮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