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埔坎厦罗氏乾元公系
作者:罗良富http://www.luos.org
大埔坎厦罗氏开基祖乾元公,珠系46世洪德公长子大一公之三子也,原派十八郎(江西大成谱载为次三郎,字乾元),字开泰,号仁杰,讳乐隐,生于南宋景定二年辛酉(1261)六月十日丑时。生一子:念五郎,字绍裘,号坦谨(乐叟)。坦谨公生五子:源端、源隆、源兴、源清、源明。四子源清公居大埔坎厦,尊次三郎为坎厦开基祖。源清公自迁居坎厦,枝繁叶茂,子孙昌盛。其族谱云:“肇迁以来,历五朝,越七百载,开代廿九,衍丁五万余,播及海外各国、国内三十四省区,斯文迭出,誉满天下”。埔枫坎厦八斗前人罗士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任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重庆市委副书记(后调外交部)。
一,坎厦罗氏族谱序
二,坎厦罗氏基本概况
据2000年大埔坎厦乾元公系《罗氏族谱》载,大一公三子次三郎,被奉为迁居大埔坎厦一世始祖。乾元公,生一子念五郎(坦谨公),念五郎生五子:源端、源隆、源兴、源清、源明。
长子源端,迁居长治坪上;次子源隆,迁居惠州;三子源兴,先迁居平原逆流,后迁居松栢坑、丰顺汤坑等处;四子源清,居大埔坎厦;五子源明,先居沐教,后迁未详。
源清公自迁居坎厦,枝繁叶茂,子孙昌盛。其族谱云:“肇迁以来,历五朝,越七百载,开代廿九,衍丁五万余,播及海外各国、国内三十四省区,斯文迭出,誉满天下”,确非虚言。
以次三郎为一世祖。建祠名“鹿湖堂” ,四世同祠,五世分火,原来的鹿湖堂一分为二。一个是“百顺堂”(荣昌公),一个是“三祝堂”(福海公)。从八世起,由十三世天相(伊仔)公标定字派:
世德汝翰,映伊于宗,仰承绍则,安敬维崇。 敏曰能士,家业繁昌,乃文启武,克圣之光。
二〇〇〇年庚辰谱再续三十二字:
修齐平治,教化贤良,谦恭勤慎,友善强纲。 举廉立正,创肇鸿祥,博容宽韵,颖焕湖章。
主要播迁情况为:
四世英伟,迁居兴宁隆田;五世仁禄房,分支迁居百侯大坑、百侯林片畲、湖寮;六世富公房,分支迁居上石示、青坑、长陂隔、梅山上新屋、岩下、官田、上岩等地;六世厚公房,分支迁居湖坑、留隍神沙;六世聪公,迁居揭阳、汤坑;六世坚公,分支迁黄沙坑口、梅山、塘背、田仔里、竹园畲(附:伊舞公房)、白叶岛、东城、蕉坑、鼓仔石下、塘头下、上梅、下园圳、龙皇头、七星桥、鲇坑、桐仔窠、溪背坪大围、八斗背、溪背坪、马寮坑、塘仔下、广西金田等处;六世龙公,迁居揭阳、汤坑;六世良公,分支迁居半天罗、乙仔背、完下、永福坪、东城寨背;六世芳公,分支迁居下湖洋、九仔畲、九皋堂、大园里、龙公坑、大陂坑、佛仔坳、良背、枫朗街、横干、三祝堂、东城岐山下、大夫第三祝堂、福田安、塘卜山、大水山、上坑、禾埕子、墩背等地。
三,坎厦罗氏名位录
罗 濬,字映哲,坎厦鼓仔石下人,清康熙丙戌科(1706)第二百零六名进士,授官江南(今安徽)徐州萧县知县,清正廉明。
罗天相,字伊仔,乾隆戊午科(1738)举人,为坎厦罗氏第一代修谱主编(俗称“天相谱”)。
罗于协,大埔角官田人,与其子宗体,父子两人皆高中贡元,一门双贡元,传为士林佳话。
罗法书,字一鸣,坎厦上坪人,家境贫寒,经勤奋自学,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毕业后,在抗战间,历任第九战区军法处上校处长、第四战区军事法庭庭长、福建东山县长等职。
罗筹九,坎厦大夫第人,博学多才,医学、诗赋、书法皆称誉一时,以“一代名医”资格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名誉理事。
罗九香(1902~1978),坎厦老下角人,音乐家、中国古筝客家派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曾在天津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任教,有古筝独奏《出水莲》;筝、琵琶、扬琴合奏《单点头》、《玉连环》、《昭君怨》和音乐作品《祝况二十四则》等。
罗 醒,坎厦大夫第人,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初年,任著名革命活动家廖仲恺先生秘书,曾出任广东兴宁县、湖南莱阳县长,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抗日。积极策划和参与吴奇伟将军1949年5月12日在粤东地区的革命起义,是起义宣言《我的宣言》起草人。1968年病逝。
罗 明,字亦平,坎厦八斗背人,家境贫寒,为早期中共福建党组织创建者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2月,任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务,1933年被王明统治的中共临时中央指责为“罗明机会主义路线”,被无理撤职省领导职务。1935年在长征途中受伤,留在贵阳,由之中断了组织关系。1936年返回故乡,受聘为私立百侯中学教师、校长。于1937年7月始联系上党的组织关系。
建国后,历任南方大学第二副校长,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兼广东民族学院院长。1987年病逝,终年八十六岁。
罗仕高,原名世高,坎厦八斗前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任皖西区行署主任。建国后任安徽省民政厅长、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四川省委委员、驻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1995年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