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家乡在重庆铜梁 化蝶有具体位置
作者:记者 丁香乐http://www.luos.org 铜梁有个梁祝村,村里有座祝英庙,庙里供奉梁祝像。记者观察发现,养鸡场基石沧桑。陪同的文物专家刘勇介绍,基石乃庙宇基石。旁边草丛,有不少雕花精美的石制品和石像头。几个壮汉立起一尊无头断臂石像,显示为男像,穿窄袍,束腰带,玉树临风。村民唐永才介绍,这是庙里供奉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遭破坏,女像前年被人请走,供奉于私人家中。 与祝英庙相望的对面小山坡,曾有一座梁山庙,后因大火,现仅剩两根山门条石残柱。两山之间能看到一条曲折小路,村民称是梁祝十八里相送的古道,并一一指示出雷打坟、化蝶等具体位置。
铜梁有个梁祝村,村里有座祝英庙,庙里供奉梁祝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爱情传奇故事,村里老少皆知——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铜梁县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而当地相关部门也为是否争夺“梁祝故里”称号而纠结。 昨日,记者特地探访了位于该县东城街道办事处的梁祝村。
化蝶有具体位置 进村后,随便与一个村民闲聊,都能讲述梁祝故事。75岁老人李德轩带记者村里转了一圈:爬上距村医务室50米外的一座名叫祝英台山的小坡,发现一座院落,当地人都称其祝英寺。老人介绍,寺庙解放后改建为小学,现在则成了饲养场,取名为“梁祝养鸡场”(右图) 。 记者观察发现,养鸡场基石沧桑。陪同的文物专家刘勇介绍,基石乃庙宇基石。旁边草丛,有不少雕花精美的石制品和石像头。几个壮汉立起一尊无头断臂石像,显示为男像,穿窄袍,束腰带,玉树临风。村民唐永才介绍,这是庙里供奉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像,文化大革命时期遭破坏,女像前年被人请走,供奉于私人家中。 与祝英庙相望的对面小山坡,曾有一座梁山庙,后因大火,现仅剩两根山门条石残柱。两山之间能看到一条曲折小路,村民称是梁祝十八里相送的古道,并一一指示出雷打坟、化蝶等具体位置。
县志记载祝英台 李德轩说,当地生活着一种体长10来厘米的长尾巴鸟儿,成双成对出现,一只黄头黄尾巴,一只白头白尾巴,村民们认为黄色的是梁山伯、白色的是祝英台。鸟儿难得出现,大家都认为看见鸟儿就是有福气。 记者查阅清乾隆年间所修《铜梁县志》,发现关于梁祝的两条记载:“大欢喜碑,县南浦吕滩河岸祝英台书”;“祝英寺,位于祝英台山,宋宣和时建,明万历、清嘉庆年间修葺”。当地村民说,大欢喜碑在40年前都还见过,后来不知道去了哪里。(左图:祝英寺供奉的梁山伯像) 村干部介绍,梁祝村两年前由祝英村与梁山村合并,以前叫祝英村,上世纪60年代时分为两个村。当地还流传着一些关于梁祝的诗句,许多村民仍能背诵。
梁祝遗风从何来 当地老人介绍,梁祝村的梁祝传说起于何时已不考。为何出现?村民、专家各有说法。 村民李德轩的说法代表相当大一部分村民:村里确实生活着“梁祝鸟儿”,是不是某个时候的先人看见这种鸟儿时,认为与梁祝很像甚至就是梁祝化身,久而久之附和演变成梁祝传说故事。当然,也有村民认为,梁祝出处本就无法考证,梁祝村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梁祝故里? 铜梁县文史专家刘勇认为,有可能是梁祝村的历史中,也曾出现过一位姓梁的男子与姓祝的女子之间曲折哀婉的爱情故事,久而久之,就与千古著名的梁祝故事合二为一。村民介绍,该村确有梁姓、祝姓人家。
我有话说 梁祝故里 争还是不是争 潘江(重庆古韵文化传媒故事董事长) 争,怎么不争?理由有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相隔千年,梁祝是一个经过演绎的爱情故事,出处不可考;利于地方文化传承和形象传播;利于经济发展。 张博(重庆博思经贸公司总经理) 首先争什么?如果凭现有依据和故事,说铜梁是梁祝故里还显得牵强。其次怎么争?我认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好,可巧妙地保护、利用好这一民间传说故事。 扎西(重庆师范大学文新学院辅导员) 没必要去争,民间传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由一定历史环境决定,应予以尊重。若要争梁祝故里,明显是经济利益驱使,不必为一点蝇头小利浪费太多口水。(记者 丁香乐)
当地有意申报“非遗” 铜梁是不是梁祝故里?采访中接触到当地文史专家,大都对此十分谨慎。 该县一位文史专家说,20多年前,县委一位主要领导就梁祝村的传说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并抛出铜梁是梁祝故里一说,结果遭到本地很多专家的嘲笑。此后,当地人少有提及。 2003年10月18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一套梁祝系列特种邮票。原拟在东南沿海某城市举行首发式,而后立即有5个城市闻风而动,声称自己才是梁祝故里。无奈之下,邮政总局只得同时在六个城市举行首发式。 之后,全国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各说各的故事,都打梁祝牌。包括浙江鄞州、浙江杭州、河南汝南、江苏宜兴、山东微山、广西马山、安徽舒城等地,都有梁祝传说和遗迹,自称梁祝故里。 随后,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梁祝故里之争”专题节目,报道提到,虽未参与梁祝故里之争,但重庆铜梁也有梁祝传说和遗迹,当地群众都认为梁祝是当地人。 虽然铜梁县相关部门至今都没宣称也是梁祝故里,但文化部门还是非常看重这个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相关部门有兴趣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留和发扬这个民间传说和相关历史遗迹。 (《重庆晚报》2009年03月17日)
『罗良富编后记』梁祝之争,由来已久,但地名、寺名(据传还有山伯坟)史有所载且至今沿袭者,老家铜梁全德这一处是明确的。梁山伯、祝英台长尾巴鸟儿,一轮甲子前我还是孩提时就在竹林中见过,前些年还听说“祝英台书”的“大欢喜碑”,已在浦吕一农民的猪圈里找到……总之,铜梁梁祝遗迹是历史文化遗存而非今人杜撰。“梁祝故里之争”是否赢家取决于多种因素,更重要的是将其很好保护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一笔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