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国和卢戎国发祥地探秘
作者:王善国http://www.luos.org
【提要】2006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襄樊召开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上,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员、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理事、襄樊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副会长、襄樊市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南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社科助理研究员王善国(与卢戎族同祖同源)的论文《湖北襄樊汉江流域是古罗国和古卢戎国文化发祥地之初探》引起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本文系根据记者对其采访时的谈话整理。
古罗国和古卢戎国系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两个诸侯小国,这两个诸侯国立国于湖北襄樊一带,曾先后被周王分封、依楚而迁、与楚并存、和楚抗衡、终为楚灭,子民流徙。
罗国为祝融氏之后,夏商时代为某部落的一个分支,与荆楚同祖。周武王灭商时,“因大罗氏有功封罗国”(亦说为子爵,称“罗子国”),正式成为周的属国。罗国本属熊姓国,被楚灭亡之后,为纪念故国,即以“罗”为姓。
卢戎国又名“卢国”、“庐戎国”、“庐国”、“卢子国”等,今通称“卢戎国”,据有的学者考证,古卢戎族本于卢水(今四川岷江)上游的甘肃一带,故名“卢戎”,后来逐步南迁汉水流域,因参加了周武王伐纣,因而被封于“庐”地为“庐戎国”,属“妫姓”之国,被楚灭亡之后,即以卢为姓。
古罗国文化遗址包括今宜城市以西的刘猴镇一带、南漳县武安镇、九集镇等部分地区。古罗国城遗址就在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①,早在1984年就被市政府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古卢戎国文化遗址在今南漳县九集镇、清河农场、襄阳区卧龙镇以及襄城区尹集镇、欧庙镇的一部分。古卢戎国的“国都”(简易城池)在今南漳县九集镇潍水流域的支流三八河(三八水库)西岸旧县铺村,当地称之为“土城”,2004年已被南漳县政府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这两个诸侯国具有游动性特征。从这两个国家的建立来看,就可以看见这一特征;其次,他们具有依附性特征。楚国强盛后,罗、卢这两个小国都是以楚为依托的,并随楚国的迁移而不断向南迁徙;再者,他们具有融合性特征。古罗国文化与古卢戎国文化既有相似部分,又各自为阵、相对独立,实则是古荆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故有“楚卢同源”之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最后,古罗国文化与古卢戎国文化渊源广泛,具有“多源性”特征。
虽然古罗国和古卢戎国依附楚国,但他们占领了蛮、潍流域的良田沃野,扼居楚人南下的咽喉,当时成为楚国的心腹之患。楚人拟从荆山移居、侵占江汉平原,罗国首当其冲地成为“拦路虎”,被楚人视为“眼中钉”,所以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面对强大的楚国,古罗国与卢戎国彼此照应,同仇敌忾,罗、卢联军于公元前699年(楚武王四十二年)两军夹击楚国屈瑕伐罗之大军,曾大败楚师。
但当时,大国兼并小国是必然趋势,古罗国与古卢戎国虽经抵抗,最终依然为楚国吞并。大约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先后灭掉古罗国和古卢戎国。
楚武王先后灭掉古罗国和古卢戎国后,如何彻底地剪除其反抗实力?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分散瓦解,先是让这两个诸侯国的国人远离楚故都“丹阳”(在南漳县),后则让他们远离楚新都郢城(在江陵纪南城)。楚武王灭罗后,将罗国“徙今湖北枝江市东北,楚文王又徙今湖南汨罗市西北”。古卢戎国被灭后,部分卢人依附了楚国,而卢戎国的主流群体与罗国遗民会合后,被楚文王迁到湘水之阴的汨罗江南岸以及古辰州一带。
古罗国、古卢戎国被迫南迁至湖南汨罗一带后,逐步向西、向南扩张,到了战国末期,秦王荒淫、残暴,为了反抗苛政和逃避苦役,古罗、卢之故旧又沿洞庭湖顺长江而逃。据有关学者考证,他们是从长江出海,流落到海外。
古罗国被灭亡后,虽浪迹他乡,仍建有多处“罗子国”,古卢戎族人也曾在山东半岛建立了“卢子国”。
罗、卢两姓至今仍为南漳县的两个大姓,尽管是罗、卢两国被灭国后绝大部分被迁离故土,但历经几千年后仍“人丁兴旺”。
古罗国、古卢戎国迁徙地文化遗址特有的文化学、民族学价值是其他任何“大遗址”都无法比拟的。现在,我国应该就古罗国、古卢戎国迁徙地“大遗址”进行立项申报保护工作。
(相关连链:杨万娟《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近源初探》)
图片说明:王善国陪同著名的楚文化专家、民俗学家、中南民族大学韩国研究所杨万娟(女)教授考察位于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的古罗国城遗址。
注释①《襄樊市志》载:东周罗国城遗址,位于南漳县城东南45公里的罗家营。遗址在黑河南岸,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300米,地势较高,土城残存四周城门及三面护城河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