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扎根边疆的玉米育种专家罗思华

扎根边疆的玉米育种专家罗思华

  罗思华,男,1939年11月生,四川古蔺人。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农科所高级农艺师,玉米育种专家。196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同年与同学王昌芬(后结为伴侣)等十余人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4~1995年一直在农十师181团工作,培育出了适应高寒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阿单1号”、“阿单3号”。1995年调到农十师农科所,为了不中断实验,他们只是把关系转走了,人仍在181团继续他们的玉米良种繁育工作。历经9年时间,罗思华和王昌芬夫妇又培育出了第三代玉米新品种“阿单5号”。退休后,又培育出了“阿单6号”、“阿单7号”玉米良种。其中“阿单1号”玉米长时间为阿勒泰地区的当家品种,并被南疆等地作为当地复播主栽品种。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被誉为“阿单之父”。
  进疆支边40年来,罗思华、王昌芬夫妇相儒以沫,同心携手,在新疆创造了一个玉米繁育的"科技神话"。先后荣获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农牧业十年丰收劳动模范,兵团弘扬兵团精神标兵,优秀知识分子,农十师先进个人标兵,弘扬兵团精神模范个人,自治区、兵团、农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2年,他们又成为全国第一批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津贴的专家。

立志报国赴边疆

  1964年8月,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的罗思华与同学王昌芬等十余人一起,胸怀报国壮志,决定到祖国最偏远的边疆去工作。在得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急需农业科技人员时,他们为了发展兵团的农业,胸怀振兴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理想和追求,毅然报名告别了“天府之国”,一起登上了西去的列车。到了兵团后,他们又继续向西北挺进,来到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的农十师181团。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当年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年轻人,在这一干就是40年。
  由于政治等原因,刚到181团工作的前两年,罗思华与王昌芬等人被分配到连队劳动。在连队劳动生产时,这些昔日的高才生,在兵团最基层的地方,没有任何要求,而是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和连队职工们一起工作和生活。在连队秋收时,罗思华不甘落后,和职工一样每天用手掰二、三亩玉米捧子,手指磨破了,渗出了鲜血,钻心地疼,他就咬着牙把手指用胶布缠上继续干;秋冬之际挖大渠时,都已是寒风瑟瑟,由于没有皮帽子,他就找些纱布把头和耳朵包起来干活……一直到1966年,这些农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才陆续被任命为连队的农业技术员。
  一到自己喜欢从事的农业技术岗位,罗思华就开始拼命地追赶被历史耽误的时间。看到连队粗放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罗思华决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在连队的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前两年在连队的劳动和生产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锻造了思想感情,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改变团场农业落后状况的信心。就在此时,罗思华的同学王昌芬出现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并肩钻研农业技术。1968年,在组织的关怀下,罗思华和王昌芬结合在了一起。而促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红娘”,就是为了兵团事业奉献终身的共同理想。

十方陋室育良种

  农十师所在的阿勒泰地区,属于高寒地区,无霜期较短,生长期较长的农作物不易成熟。181团的主栽品种是小麦和玉米,引进的玉米良种却因不适应本地条件而屡遭失败,罗思华和王昌芬下定决心要培育出适合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从1968年起,他们就开始了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实验。没有资料就向同学、老师和同行们借;没有雄穗袋和实验器材就自己制作。不到16平方米的斗室既是卧室也是实验室,墙上挂满了标本,桌上摆满瓶瓶罐罐。
  当时,罗思华和王昌芬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他们开始玉米育种工作时,只有一、二十个玉米棒子做为原始材料。为了开展工作,他们二人不厌其烦地一一与其它地区的技术员进行玉米亲本的交换工作,从而得到更多的亲本品种。当时实验材料少,团场条件很艰难,没有实验器具,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没有测量种子粒径的卡尺,他们就用一个塑料尺和两个木块,一边固定一边活动制成简易的游动卡尺,用装水泥的牛皮纸袋裁剪缝制成授粉袋,用树枝做成测高标尺……为了开展工作,缺什么他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什么。称千粒重的200克天平还是罗思华当连队技术员时发的。划行尺、量杯、水分测量器等实脸用具,不是借的就是自己动手做的。在他们十几平方米的实验室里,玉米种子架用四根弯曲的树干捆扎成的,上面依次挂着两排用网兜装着不同品种的玉米棒,中间的地上堆满了用箩筐盛着的实验用品和良种,另一边是一个放满了杂物的简易的验用具架,墙角堆放着煤。几十年来,他们因陋就简,自己创造条件进行玉米良种的培育工作。罗思华常说这么一句话:“条件是人创造出来的,但不能只讲条件,只讲条件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在那间一屋两用的陋室里,罗思华和王昌芬用了30多年的时间,研制出了响誉全疆的“阿单”系列的玉米良种。

春华秋实四十载

  罗思华的玉米实验组一共有五个人,有他和王昌芬两口子,还有3名女职工,由于他是组里惟一的男同志,又是实验组的负责人,自然是主要的劳动力。他每年大多数时间都在实验田里度过,选种播种、每天定时定点观测地温、浇水,施肥、灭土、杂交授粉、收获等技术工作,都由罗思华给组里的每个成员仔细讲解,进行示范,并尽量多承担一些工作。
  农十师所在的阿勒泰地区,属高寒地带,无霜期较短,生长期较长的农作物难以成熟。1978年以前,当地玉米的主栽品种是“维尔42”和“白马齿”。“维尔42”产量虽较高,但每年只能成熟70-80%;“白马齿”虽然生长期短但产量低,为培育耐寒,早熟、高产的玉米新品种,从1975年起,罗思华和妻子王昌芬先后引进玉米杂交种94个,经观测鉴定和比较实验,他们选育的“81-4”早熟品种获得成功,这个品种比其它品种生长期少10-15天,一般单产466.5公斤,1978年通过审定,在181团,182团、185团、哈巴河县、布尔津县、阿勒泰县大面积推广。在引种推广“81-4”的同时,他们于1977年为培育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开始了杂交育种工作。通过1921次的自交选择,先后育成15个性状稳定的早熟自交系和100余份不同世代的自交早代系玉米品种。在这些自交和引入的外来系玉米品种的基础上,继而进行了杂交种的选育,配制了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1448个,平均每年配制120个。
  经观测比较及区域化试验和生产示范,培育出了一个早熟、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1986年3月24日,经阿勒泰地区品种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阿单一号”。“阿单一号”的育种成功,填补了阿勒泰地区自育玉米的空白。“阿单一号”经1981年到1985年参加兵团和阿勒泰地区区域化实验和生产示范的结果表明,一般单产为559公斤,比“81-4”单产增加92.5公斤,按1987年每公斤玉米0.42元计算,亩增值38.8元。从1986年至2003年,“阿单一号”已成为阿勒泰地区和农十师的玉米主栽品种,共推广面积220万多亩,占阿勒泰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62.6%,增创经济效益4840多万元。“阿单一号”的推广,使阿勒泰地区的精饲料由外调变为自给。1988年3月,罗思华参加了兵团科学技术推广进步大会,荣获了兵团“科学进步三等奖”。《新疆日报》介绍了这一新品种后,温泉、巩留、霍城、石河子、新源、焉耆等地和陕西、河北等地的农民纷纷来信索购“阿单一号”良种,以便在当地推广种植。
  继“阿单一号”之后,罗思华又选育出“北良711×蛋1-1-2-1”新组合,参加地区区域化试验后,1990年参加生产示范,这一新品种比“阿单一号”早熟5-7天,产量相近,最大优点是食用品质好,更适宜高寒山区种植。1991年,这种玉米良种被命名为“阿单三号”。历经9年时间,罗思华和王昌芬夫妇又培育出了第三代玉米新品种“9154”。该品种被定名为“阿单5号”,在1991年组合鉴定实验中亩产达912公斤,比“阿单1号”增产22.9%;在阿勒泰地区生产示范中,亩产达1060.8公斤,比“阿单三号”增产13.3%,并且植株整齐,生长健壮,抗病性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02年,他们又培育出了“阿单六号”和“阿单七号”玉米良种,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截止到2003年,阿单六、七号玉米良种累计推广面积10万亩,在阿单一号产生的经济效益基础上又新增总纯收入1591万元。阿单系列玉米品种达到新疆先进水平,为农十师和阿勒泰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显著贡献。

扎根边疆献终身

  罗思华、王昌芬夫妇不但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工作中的好搭档。为了得到更多的亲本,从1976年至1980年,罗思华每年要到海南岛进行南繁,王昌芬不仅要完成新疆的育种工作,还要带好幼小的女儿。由于操劳过度,王昌芬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有时痛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但她仍咬牙坚持育种工作。
  1976年2月,罗思华在广东陆丰县进行良种繁育工作,种子收获后正准备返回新疆时,同时接到爱人和181团发来的两封电报。爱人的电报说,因煤气中毒,她和三岁的女儿都病倒在床上,让他马上回家。团里的电报讲,要他立即从陆丰县直接去海南岛崖城,管理好1.5亩的“81-4”两个自交系种子田。当时罗思华想,家中的困难由单位帮助解决,自己的工作却无人可以替代,而且自己如果回去的话,一来一回又会给团里增加经济负担。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去海南岛管理种子田。因为海南岛的气候不适应,刚去海南岛不久,罗思华就患了感冒,一天正走在上班的路上,鼻子流血不止,用啥方法也止不住,竟晕倒在路边,结果被当地农民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才止住,病还没好,第二天他又去上班了。在海南岛期间,除了做好正常的田管工作外,为了防止牲畜糟踏种子田,他早出晚归,天天守护着种子田。当他发现玉来果穗有玉米螟,喷打农药无效时,便决定自己“手工”清除玉米螟,他一棵一棵地将每个玉米果穗的苞叶轻轻剥开,用镊子把虫一条一条地捉出来,最多的一个果穗上捉出了23条虫。就这样,他起早贪黑地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硬是治住了虫害,保住了种子田,收获了良种,保证了当年五月181团实验田及时播种。
  虽然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丈夫不经常在自己身边,但王昌芬没有一句怨言,几十年来,她对丈夫的工作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扶持,多年来,他们相儒以沫的生活工作着,当有职工告诉他们,因为他们的种子又获得丰收时,他们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前些年,罗思华在四川古蔺县的老母亲常年生病,家中又无人照料,每次他回家看到母亲含泪的双眼,曾多次产生调回老家的想法。古蔺县的领导也答应,只要他们夫妇回去,工作、生活条件优惠。1998年,罗思华母亲病故后,他就再也没想过这回事。后来阿勒泰地区农科所曾打算调他走,但他一想,自己的工作和岗位就在181团的玉米实验田,离开后实验就要中断,为了自己的事业,他婉言谢绝了。随着“阿单”系列玉米良种的成功研制,罗思华的名气越来越大,想调他走的单位很多,但他总是认为,无论在哪里,能为党和人民干出点事,就算没白活。这个想法,把他留在了十师垦区的热土上。
  1995年,罗思华离开了工作生活31年的181团,调到农十师农科所。为了不中断实验,他们只是把关系转走了,人仍在181团继续他们的玉米良种繁育工作。历经9年时间,罗思华和王昌芬夫妇又培育出了第三代玉米新品种“阿单5号”。在离休后,罗思华又培育出了“阿单6号”、“阿单7号”玉米良种,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罗思华和王昌芬夫妇,在进行繁重的玉米育种工作的同时,还接受兵团、阿勒秦地区下达的各项科研任务,1981-1998年共繁殖自交系玉米3万多公斤,保证了大田生产的原种。
  截至2003年,罗思华、王昌芬夫妇培育的阿单系列5个品种的玉米已累计推广78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850万元。
  在兵团工作40年中,罗思华、王昌芬夫妇先后荣获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农牧业十年丰收劳动模范,兵团弘扬兵团精神标兵,优秀知识分子,农十师先进个人标兵,弘扬兵团精神模范个人,自治区、兵团、农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992年,他们又成为全国第一批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津贴的专家。
  有人把罗思华誉为“阿单”之父。这个比喻特别地恰当,当他和妻子王昌芬在40年前选择踏上西去的列车时,就已经选择了在兵团奉献终身。这对40年前满怀一腔热血、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他们为了兵团的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女。他们的血脉已经和兵团的事业紧紧融在了一起,他们的名字已经牢牢刻在兵团事业发展的丰碑上。
  罗思华、王昌芬这对执著追求、不断探索的夫妇,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兵团这片军垦热土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理想之歌。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3866
日期:2007/10/7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罗泉“盘破门”名拳师罗荣辉
下一篇:中共十七大罗姓党代表简介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