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罗氏源流概述
作者:罗长青 自古以来,罗姓就是中华民族三千七百多个姓氏中的大姓望族之一,其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历史进入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化的阶段,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且逐渐开始分离。相传在现今的荆楚大地上,那时生活着一支擅长畜牧、以编织罗网捕捉鸟兽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部落,人们称之为“罗部落”,这里所说的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是以后罗姓的最早祖先。“罗”字在古汉语中的创意即为“捕鸟的网”。 相传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又称伏牺、庖牺、包牺氏)是罗网的发明者。他教民结网捕鸟打鱼,饲养牲畜,从事渔猎和畜牧。据说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得其亲授结网和捕鸟的技艺,才得以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感激和怀念他,把他尊奉为始祖神。其实,伏羲氏只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可能是某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以网捕鸟是原始人类在长期征服自然的生产劳动中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在莽莽荆楚大地上,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有一片大别山区。那里没有十分高耸的群峰峻岭,婉蜒起伏的丘陵地带却分布得十分辽阔,加上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正是禽兽觅食的良好场所,也是鸟类南北迁徒的理想中转站。传说古代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把大别山区作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活动基地和发展的大本营。现今大别山西北的河南省罗山县和东南的湖北省罗田县就是因为那里是古代罗部落活动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而冠以“罗”名的。所以罗山、罗田是罗姓的发祥之地。 古代罗部落生息在荆楚大地上,因而也是属于荆楚诸部落中的一支。荆楚诸部落都奉黄帝为其始祖,而罗姓人也称自己为黄帝的后代。许多罗姓族谱所述始祖虽有差异,如:有说是“本自颛顼”的,也有说是“祝融之后”的,但都不外是黄帝的子孙,因而没有实际的差别。史学家司马迁在他著名的不朽史书《史记·楚世家第十》中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氏是黄帝的孙,昌意的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又名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氏主掌火政,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光明,于是帝喾就封他为祝融(主管火政的官称祝融)。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重黎去讨伐共工氏。但没有成功,为帝喾所杀。后来帝喾又命重黎之弟吴回去平叛,吴回平定共工之乱后,帝喾又命吴回主掌火政,也称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都是剖开母亲的左肋而生的。长子名昆吾……六子名季连。季连姓芈,楚人就是他的后代。……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以后就再没法写出他们的世系了。”(这里的人名均系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据说穴熊的后人中有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楚国的王室,有一部分就是后来罗姓的先民。所以,罗部落与荆楚同宗。 夏朝时候,包括罗部落在内的荆楚诸部都是夏王朝的臣民,依附夏天子。商汤王消灭夏桀王后,还继续征伐夏的残余势力,荆楚诸部都在其中。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难逃厄运。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时,罗部落随荆楚诸部避祸西迁。当荆楚诸部迁到今陕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部落也迁到了荆山楚水之北的今甘肃省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罗山罗水靠近周部落居住的邠地之北,由于周部落也是夏的体系,为抵抗商的统治,罗与周也就联合为一体了。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商纣王的统治十分残暴,周武王继承父业,开始了灭商的准备工作。罗姓先祖中有一位叫匡正的,因周武王九(公元前1068)年奉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即1066)年,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开始了灭商的战争。在这次灭商的战争中,罗部落尽全力参加战斗,且立了大功。周初论功行赏,罗部落首领匡正被封为子爵,其所部军民从此形成为罗子国。罗子国的首领传说称为大罗氏,在朝中是职掌鸟兽的官,很受周天子的重用。历代大罗氏一方面指挥族众用大小适宜疏密有度的罗网捕捉岛兽,把上等的献给周天子享用,另一方面还负责收纳四方诸侯的鸟兽供品(奴隶社会的鸟兽即为高贵物品),转呈周王室作祭品。同时周天子赏赐给四方诸侯的美女和物品之类,也由大罗氏代表朝庭交给诸侯的使者,并宣告周王的旨意,劝告诸侯们不要沉迷于游猎和女色,以免遭亡国之祸。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大罗氏失宠于周王室。罗子国的臣民不断受到周朝庭的压迫、欺凌,生存困难,便只好与遭到同样境遇的荆楚诸部一超越过秦岭,沿着淅水向南迁移。当楚人迁到淅川的丹阳(今秭归县境)时,罗人也沿着汉水迁到了湖北荆山西北的宜城、房县一带,成了楚的属国。 春秋初期,楚国在武王领导下国势强盛,开始向汉水东北发展势力,罗子国首当其冲,不断受到楚国的欺凌。公元前700年,罗子国曾想乘楚伐绞之机袭击楚国,以改变国人的处境,大概是慑于楚国的强大或其它不利的原因而未敢动手。此事见于《左传·桓公十二年》。这件事后为楚国所知,楚王大怒。鲁桓公十三年(前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大夫屈瑕率军讨伐罗子国。屈瑕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小视罗子国,听不进不同意见。当楚军到达鄢河岸边时,由于渡河而使队伍大乱,结果全军没有了秩序,而且又没有戒备措施。罗子国虽小,但内部团结,众志成城,罗国班公运筹帷幄,指挥有方,一举大败楚军,为此,周王室还嘉封班公为“罗侯”。但罗子国打败楚国之后,居然也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以为大功告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危险处境。而且内外关系处理不当,求利于外,用人唯亲,大约在公元前690年,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 楚国灭了罗子国后,为了防止北进时有可能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楚武王又把罗子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胁到丹阳附近的枝江,将罗人变成自已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管制之下。罗人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使楚都城垣寸寸升高,宫室处处耸云。此后,楚文王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今荆州城西纪南城),而罗子国遗民的聚居之地枝江离郢很近,楚王为了消去都城附近不安定的因素,再次将罗子国的遗民驱赶四散,其中大部分被驱赶到今湖南省的汨罗江一带居住。为此,后来的许多历史地理著作都将汩罗一带称为“古罗国地”或“春秋罗国地”。被驱赶四散的罗子国遗民就以罗为姓,在四面八方农牧并举,披荆斩棘,求生存,谋发展。罗姓族众靠勤奋治家,以耕读为本,四散八方的罗姓传人渐渐枝繁叶茂,终于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相传有一位叫罗凌甫(乘)的,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集结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如果不是他,两千三百多年来罗氏家族的发展!很可能就会完全不同。这位罗氏家族的第三十一世祖先,还有另一项不朽的贡献,就是他编纂了头一部罗氏家谱,使得千秋万世的子孙,都能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罗凌甫所编的第一部罗氏族谱,是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前355)年,也就是距今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他所撰的族谱序,不但是历来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实在是属于千千万万罗氏子孙的一份无价遗产。 战国时期,枝江罗守龙在楚为官,曾任长沙太守,后定居长沙。秦国强大东扩以后,罗科屏曾为秦太仆卿,其子罗廷荣为秦御史。罗天朝字嗣彝,其父罗维翰曾在秦职掌九卿,其子罗君用居长沙,曾为秦国武陵(今常德)县会。他因督运官铁,淹死于洞庭湖中,君用之女和弟在湖中四处寻尸不获,俱投水而死,长沙人甚感罗氏一家的高尚品德,特集资在长沙城东建立祠宇,以作纪念之所。 秦朝时,罗君用之子罗珠(生于公元前245年),自幼天资聪慧。因受家庭良好品德的影响,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了诸子百家之书,知识十分渊博。他胸怀报国爱民之志,曾先在秦朝为官,担任武陵令,后又辅佐汉王刘邦打天下,在消灭项羽的战争中,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任九江郡(秦时辖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区)郡守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社会稳定,九江郡成为刘邦灭项的重要基地。后来罗珠升任参军知政(相当于现在管辖数省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制周边诸郡,在灭项战争中屡建奇功。汉高祖刘邦登基为帝统一全国后,因罗珠功勋卓著,才学超群,被任为治粟内史(相当于现今主管财政和农业的副总理)。在他任内,赋税宽平,倡导节俭,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很快好转。汉惠帝时,罗珠因耿直不阿,不与恶势力为伍,特别不满吕后专权,为同僚所不容,被迫出守汉之九江郡(约辖今江西省全境)。但老百姓感其德政,都争相投奔他,当时郡人张交特向罗珠献出一块地方(地点大约在今南昌城一带)供其使用。罗珠与灌侯婴动员人力在张交所献之地上修筑了一座城池(此城后来成为豫章郡城),周环十里,开辟六门,城修好后,罗珠亲手在护城河边种植豫章树,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汉惠帝七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为了避祸,罗珠隐居于西山洪崖(今江西新建县附近)之所,结草为庐,以清贫为乐,并在庐舍前后,种植罗汉柏、罗汉茶,且自号“怀汉”,表达自己不忍忘汉之意。罗珠以后一直云游四方,直到景帝丙戌2年(公元前155年)去世。由于罗珠的才学、品德、功勋、官爵在以往罗氏人物中均无前例可比,其影响波及全国。因此,后世各地罗姓子孙均奉罗珠为始祖,罗姓篡谱衍派均以罗珠为一世祖。珠公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政、抵德、成通,天下罗氏子民均为其后也。 我们罗姓家族的共同标帜「豫章」,天下皆知。豫章,本来是树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树,都是高大而坚实的巨树。或许正由于豫、章二树的高大坚实,我国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经拿它来作为地名的,「左传」的「定四年」 一段上有「蔡侯吴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之语,所谓的「豫章」,应该就在现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带地方。不过,「豫章」的地名虽然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出现,但是到了汉朝初年,也就是大约两千一二百年以前;这个地名却被搬移到江南去了——当时,汉朝在现在的江西省地区设置了一个「豫章郡」,郡治设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废治,所以长时以来提起「豫章」这个古地名,绝大多数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会有过。两千两百年前,汉朝大行郡县制度,为什么会拿「豫章」两个字作为郡名?这就跟罗姓大有关连了!原来,当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手里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豫章的郡名,系由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罗氏之以「豫章」为郡望,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袁义达先生在《中国罗姓》一文中对我们罗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在此,抄录如后: 一、罗姓的地位:罗姓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广东和四川地区中最有影响。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罗的人至少在86个,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罗姓历代名人196名,占总名人数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53位;罗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5%,排在并列第55位;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9%,排在第44位。 罗姓名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西汉名商罗裒,大臣罗珠,为著名豫章罗氏的始祖、交州刺史罗宏、列侯罗邵;晋朝节侯罗宪、长沙相罗含、武陵太守罗企生、襄阳太守罗友;唐朝名将燕郡王罗艺,大将郯国公罗士信,文学家罗隐,诗人罗邺,罗虬;宋朝理学家罗从彦、罗大经;元朝医学家罗天益;元、明之际小说家罗贯中;明朝名士罗玘,哲学家罗钦顺,学者罗洪先,罗伦、罗汝芳;清朝画家罗聘,曲艺作家罗松窗,湘军名将罗泽南,太平天国名将罗大纲;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革命家罗亦农、罗学瓒、罗柄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大将罗瑞卿,语言学家兼出版家罗竹凤,语言学家罗常培,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兽医学家罗清生等。 二、罗姓的起源与演变:构成汉族罗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为熊姓罗氏。罗姓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主要来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代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成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罗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叱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三、历史上罗姓的分布和迁移: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到楚文王时,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足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罗姓大约有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44%,排在第52位。江西为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占江西总人口的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这四省罗姓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广西,这四省的罗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赣皖湘、四川二个中心的罗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罗姓大约有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75%,为明朝第24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罗姓人口总增加率为106%,净增加了36万。由于罗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进入江南地区,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罗姓的伤害相对要轻。江西仍为罗姓第一大省,约占总罗姓人口的29.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10.1%)、湖南(10.1%),这三省罗姓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陕西、广东、甘肃,这五省的罗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时期,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显。全国重新形成了湘赣浙、四川二大块罗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032万,为全国第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罗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罗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湖北、贵州,这四省又集中了21%。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21%,为罗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全国形成了四川、粤湘闽赣二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以及甘肃中西部的北方罗姓集中区域。在近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 四、当代罗姓的分布频率:罗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部,每平方公里的罗姓人口达到7.8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9人以上。罗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图9.2.3A)表明:密度最高的(2.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13.3%,罗姓人口大约485万;1.3-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5.1%,罗姓人口大约270万;不足1.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71.6%,罗姓人口大约277万。 罗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9.2.3B)表明:罗姓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罗姓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广东东部、甘肃张掖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2%以上,尤其在云南南部,有的达到3.6%,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广西北部、海南、贵州、四川北部、云南东部,罗姓频率在1-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1%;台湾南部、广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河南西部、陕西南部、山西西南、青海东部、甘肃西北、内蒙古东北角,罗姓频率在0.5-1%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5.4%;罗姓在其他地区的频率不足0.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61.7%,其中频率0.4%以下的占国土面积54%。 五、血型分布特征:罗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352万,占34.1%;A型310万,占30%;B型280万,占27.2%;AB型90万,占8.7%。罗姓总人口1032万。 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大部、福建南部、四川大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贵州西北、云南北部和中南,约占国土面积13.3%,罗姓485万,约占总罗姓人口47%。O型174万,A型150万,B型122万,AB型39万。 湖南西北、广东西部、贵州西北、广西北部、云南东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端和张掖地区,约占国土面积15.1%,罗姓270万,约占总罗姓人口26.2%。O型91万,A型82万,B型73万,AB型24万。 广西南部、海南、台湾、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为罗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71.6%,罗姓277万,约占罗姓总人口15.8%。O型87万,A型78万,B 型85万,AB型27万。 另外有一篇“罗氏追本溯源”说罗姓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广东和四川湖南江西地区中最有影响。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0%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罗的人至少在86 个,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构成汉族罗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为熊姓罗氏。罗姓出自颛须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以羊为图腾的华部落的首领,华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华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渐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主要来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代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成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 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移,中原百姓中融人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罗姓中也流人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叱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