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蜀土著姓氏研究
作者: 罗开玉http://www.luos.org 巴蜀地区历史悠久,是汉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来源之一。过去,许多学人每谈蜀人先祖,辄称“湖广填四川”,似蜀由来无人。然笔者近年读史游蜀,常见土著姓氏,逐代繁衍,乃至于今,始知巴蜀人并非皆祖湖广。今川人虽多外迁后裔,亦不乏土著,后裔遍布海内外。且历代由外地迁入蜀地者,其中不乏最初由巴蜀迁出,由紧邻的湖广来川者中,数量尤多。 本文拟对历史上发源于巴蜀的姓氏作一清理研究,不仅从姓氏角度寻根,亦可了解古代巴蜀兄弟民族怎样通过接受、采用汉姓、汉文化等途径,逐步汉化之历程。
一、巴蜀“姓”的兴起与中原同步 古巴蜀有大量土著民族。从考古资料看,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于此,繁衍于此,至新石器时代,四川盆地内部落、氏族众多,村庄林立;迄至商周,巴蜀内的各民族已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征。大概言之:今甘孜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夷”人的发源地。后来夷人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少数迁入贵州。今川东北、川东、川东南主要是濮系民族,也是土著民族。商周至战国时期,巴蜀腹心地区如三星堆、如稍晚一点的蜀国、巴国等已初步建立起了国家机器,有的还处于酋邦或部落联盟阶段,但都以部落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四邻部落林立,有的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但都已有了“氏”。氏,初为某一部落、氏族之称。 战国晚期,巴蜀“姓”开始兴起。这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和重要标志之一。秦灭巴蜀前,蜀人有“氏”而无姓。《世本》说:“蜀无姓,相承云黄帝后。”在西蜀各地战国早、中期墓中,常发现“巴蜀符号”印章。这些“符号”多有共同的组合符号、形式,甚至常见数印相同者。其中一部分当为“氏”印,即通常说的族徽。在新都马家大型木椁船铜、漆器上,又不见于外地他墓,我认为此符号当为墓主之“氏”。该墓主,我认为是蜀开明氏分封在新都的诸侯之一。这说明迄战国早、中期,蜀人仍有氏无姓。秦入主巴蜀后,蜀人无姓的状况急速改变。此盖由秦及山东六国人民陆续入蜀引起。然中原地区之“姓”,亦非亘古便有,仍是入氏族社会后始有氏。夏、商、西周之时仅贵族才有氏;贵族中,一般男子有氏而无姓,女子无氏而只称姓。所以当时以氏“明贵贱”,以姓“别婚姻”。战国时期,家族和小家庭经济兴起,反映在文化风俗上,人民逐渐以氏为姓,姓氏合一;从全国看,基本上是入汉以后,男人才通谓之姓,一些边远地区仍存旧俗。蜀的许多地区,在战国晚期至秦汉间,家族、小家庭经济普遍兴起,也自然而然地掀起了由“氏”发展为“姓”的第一个浪潮。其时间同全国相比,并不落后。 与蜀人不同,《世本》说巴人早在廪君时期就有巴、樊、瞫,相、郑“五姓”。该支源于湖北武落钟离山(现长阳境内);巴的另一支,活动于川北的賨人,也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然此非现代意义的姓,仍是“氏”。巴、樊及罗、朴皆氏族或部落之称,似西周、春秋中原之“氏”。常璩等为何以氏为姓呢?盖因其时代姓氏已经合一,后裔以氏为姓,不易区分了。秦汉之时,巴蜀“氏”朝“姓”转化,同时又兴起不少新姓。这种转化来得如此迅速,主要是受秦文化及中原文化影响,否则将同滇、黔、藏等地的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晚兴起若干世纪。当然,在巴蜀一些偏远山区的兄弟民族,氏向姓的转变晚迄唐宋以降,则更多地反映了各民族文化、各地文化互渗的漫长性。巴蜀民族姓氏的兴起虽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虽多具中原姓氏兴起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亦自有民族、地理、风俗特色。 与全国相比,巴蜀早期姓氏的资料较为丰富。《华阳国志》载有巴蜀各地的众多大姓豪族。大姓的出现,非一朝一代可致,边远山区犹为漫长历史的结果。这些大姓中的相当一部分,当是由巴蜀土著民族逐步发展而成。蜀人姓氏的兴起过程,实际上就是家族制逐步取代氏族制的过程。
二、古代巴蜀之“氏” 《世本》说蜀人无姓,《华阳国志》等说巴人有姓,我认为后者也只有氏而无姓。巴蜀原有哪些“氏”呢? 涂山氏:《华阳国志·巴志》说:“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江州,今重庆。在《华阳国志》之前,《尚书·益稷》、《史记·夏本纪》也都曾谈到“禹娶涂山”。综析各因素,此涂山似应在中原。“禹娶涂山”在江州之说不可信,并不等于古巴蜀没有涂山。《帝王世纪》说:“禹始纳涂山氏女,曰女娲。”涂山氏,应是原始社会末期建立在一叫“涂山”地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之称,秦汉时转为涂姓。 蜀山氏:岷山又叫蜀山、汶山,可互通,如《水经·桓水》:“桓水出蜀郡岷山。”郦道元却注引《地理志》就:“桓水出蜀郡蜀山。”《大戴礼记·帝系篇》亦: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渭之昌仆氏,产颛顼。《世本》又说:颛顼母,浊山氏子,名昌仆。浊、蜀、淖古通,是淖子即蜀山氏也。《初学记》引《帝王世纪》云:颛顼母曰景仆(即昌仆),蜀山氏女,谓之文枢是也。这些资料表明,在今汶山、岷山一带,曾有一个叫“蜀山氏”的部落或联盟,并曾一度统治过蜀地某些地区。 廖、何、秦:《华阳国志·巴志》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射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是巴郡阆中夷人射杀白虎。廖、何、秦当为賨人中的三氏。其始出现时间,必在秦举巴蜀前;到秦昭王时,此三人已有了完整的姓名。 罗、朴、昝、鄂、度、夕、龚:《华阳国志·巴志》说高祖邦募賨人出兵定三秦后,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这里说的是“民”七姓。但《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又说“渠帅”七姓。这种矛盾倒为我们深入认识这“姓”的本质提供了线索。这些“姓”实际上是部落或部族之称。渠,大也,渠帅即大帅。被复除租赋的“七姓”是包括“渠帅”和“民”在内的整个部落,实质上只是“氏”。 巴、樊、瞫,相、郑:《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此五姓皆出武落钟离山,在现湖北长阳县境内。这是一个部落联盟中的五族,后来他们迁徙进巴,建立了巴国。 税:《通志·氏族略》引盛弘之《荆州记》说:昔蜀王栾君王巴蜀,见廪君兵强,结好宴饮,以税氏五十人遗廪君。据此,蜀似早有税氏,后至宋代,税氏还保留着不少后裔。 果:《元和姓纂》说:“果氏,出古巴子国。《逸周书·史记篇》: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内外不附而亡。”《路史·国名记》中亦有果氏,后为果州,地约当今南充。 通:《元和姓纂》卷一:通,巴大夫食采通川,因氏焉。此为巴国统治时期。 苌: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苌竟舒”,确证苌为西蜀民族大姓之一。又相传周敬王大夫苌弘亦为蜀人。 蔓:《巴志》说巴国有乱,巴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说文》:蔓,广汉乡也。蔓是地名,蔓子被分封于此,后人以地为氏。 资: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题名中见有夷侯资伟山、白虎夷王资伟等。《通志·氏族略》:“资氏,黄帝之后,食采益州资中,因此为氏。”《玉篇》:“资,故国,黄帝后。”资中,古蜀地,此当是土著民族中兴起的氏。 “氏”在先秦时期已普遍存在于巴蜀地区。以上是笔者认为比较靠得住的资料。另据传说资料,褐冠氏、古成氏等,亦可能为巴蜀民族原有之氏,不过还有待更多资料证明,寄希望于考古新发现。
三、“氏”向“姓”的发展 秦汉时期,乃是巴蜀民族“氏”向“姓”发展的第一高潮期。原有之“氏”纷纷向“姓”过渡;同时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巴蜀土著“氏”中新分裂、新产生了许多“姓”,大量的外来移民也带进了许多“姓”。三者异流同归,推动了巴蜀“姓”的发展。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古巴蜀土著民族姓氏。 巴蜀地区“氏”向“姓”的转变,在战国晚期已开始。前揭賨人的三位打虎英雄,乃土著民族普通人员的姓名。表明当时巴蜀“氏”向“姓”的转变已具有了—定的广泛性。 涂:《后汉书·贾逵传》说贾逵“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李贤注引《风俗通》:“涂姓,涂山氏之后。”《蜀典》:《集仙传》有涂辞,篷州人,《高道传》有涂定辞,居石室……明代有进士涂泽,汉州人;举人涂性,合州人;涂宁,嘉定人。此姓在外地较少,在蜀中今仍为常见姓氏。 牟: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牟建明。今川北山区为常见姓氏。 屈:上碑有夷侯屈孟辽。今川东、川北山区常见姓氏。 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此事亦见于同书卷八《张鲁传》和《华阳国志·汉中志》。朴是賨人七姓之一。朴胡,是一完整的姓名,说明朴氏至晚在东汉开始了向姓的转变。今川东、川北山区常见姓氏。 昝(zan):賨人七姓之一,曾追随高祖定三秦,至晚在东汉时完成了从氏向姓的转变。《晋书·载记》说李寿曾追尊其母亲昝氏为皇太后,又说前将军昝坚劝李势降桓温,李寿即賨人。《酉阳杂俎》载宋代有蜀医昝殷。今蜀中仍有此姓。 李:《繁长张禅等题名》有夷侯李伯宣、夷民李伯仁。賨人李特等曾建立成汉政权。李,当为賨人大姓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賨人在三国时期曾大量北迁,进入陇西,为陇西李氏的主要来源之一。关于我国李氏的来源,《通志》作者宋人郑樵曾有诸多疑问。但李氏为多源,賨人李氏当为其源泉之一。 罗:賨人七姓之一,《华阳国志》卷九载李特妻罗氏。李特子李荡妻弟罗寅。賨人罗氏东汉时已完成向姓转变。汉晋时郭县大姓有罗氏。罗有多源,賨人为其来源之一。 夕、袭:賨人七姓有夕氏,后裔以氏为姓。夕,又作袭。《蜀录》:蜀有尚书令夕斌,李特以夕斌等为僚属。《风俗通》佚文说:“袭氏,賨人七姓有袭氏。”《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说: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周瑜表以袭肃兵益吕蒙……。徐康《晋志》载桓温伐蜀时,战于笮桥,参军袭护战没。后来袭姓讹为龚姓。賨人本有龚姓,袭又讹为龚,二姓合一,也是有趣的现象。 龚:賨人之一。《通志·氏族志》说“巴蛮亦有龚氏”。汉代垫江县(今合川)龚荣曾任荆州刺史,龚扬任巴郡太守。垫江曾是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蜀汉有越太守巴西人龚禄。安汉(今南充)人龚调曾任荆州刺吏,龚皦曾任镇将军。龚氏在东汉已为姓,族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各地为官为吏的不少,汉化极快。 青阳:《史记·五帝本纪》说: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司马贞《索隐》;江水、若水皆在蜀。从传说资料看,青阳姓,源于青阳帝降居江水。五代前蜀枢密使唐道袭母即为青阳氏。《北史》载南朝宋有青阳显白,又宋代咸平有青阳相,元符有青阳回,政和有青阳泰、青阳兢、青团充,绍定有青阳师鲁、青阳燮,崇宁有青阳楷、青阳仲康,皆进士,均蜀人。《黄山谷集》有青阳简,字希古,井研人,宋又有青阳仲广,作天王寺塔,有门生青阳城。青阳族已知登进士者三十余人。又《荣县志》自称世有青阳旅居,今裔犹繁。顾颉刚先生曾指出:青阳、昌意诸名恐都先由蜀中发生,后人替他们上边拉拢黄帝,下边拉拢颛顼,再附合了江、若诸水名,传到中原,就照样写上了《山海经》,再写上《帝系》时,它就成了古代的信史了。我同意这个猜测。蜀地古有青衣江、青衣国、青衣道等,山南水北为阳,故青阳氏很可能最早是居住在青衣江北岸的一个部族,是青衣人的一支,后来分迁各地。青衣,是发源于川西北甘孜的“夷”人的一支。《读史方舆纪要》说:“蜀中以青衣名江者凡三:一在汉嘉,即大渡河所经,《汉书》公孙述僭据,青衣人不宾是也。一在青神,以蚕丛氏衣青而教民农事,人皆神之也。此则古有青衣国,与叙州邻,慕义来宾而名。”《明史·地理志》四说:“南溪……又南有青衣江,流入大江。”从上面这些资料来看,现在的名山、天全、雅安是古代的一个“青衣”地,那里的大渡河的一段,曾叫青衣江,现仍有一条江名青衣;现在灌县以西某些地区,是古代蚕丛氏活动的地方,仍有青衣之称;现在宜宾专区的南溪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一度建立过“青衣国”,到明代还有青衣江之称,显然也是青阳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三地青衣氏的关系,可能是同宗异支。 杜、度、庹: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杜臣伟、夷侯杜永严”、“夷民度山”等题名。三国初期投降曹操的有賨邑侯杜濩。賨人七姓中,不见杜氏,有度氏,当是同音异译字。《华阳国志》中临江县(今忠县)、垫江(今合川)、涪县(今绵阳)、成都、绵竹等地的“大姓”或“首族”皆有杜氏。以上除成都外,都是过去賨人活动的地区,故杜氏就是度氏。成汉賨人掌权,杜氏大量涌入成都。《华阳国志》中见有不少杜氏著名人物,如“烈女”涪人杜慈、成都杜琼、杜珍、绵竹“义士”杜真、资中“义士”杜抚、梓潼杜微等;其中,杜琼、杜微都是名震巴蜀的宏儒。可见其在汉晋间汉化极快,进入城市者,已完全汉化。魏晋时部分賨人外迁。如《北史·泉屳传》载上洛地区“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当地的大族便是泉、杜二姓,有自称巴州刺史的“蛮帅杜青和”。巴蜀庹(读沱)氏,至宋代为显族,为度氏分支。 毋:二源。《巴志》载江州大姓有毋氏,《通志·氏族略》:蜀蓬州多此姓。地当今林溪流域及迤东一带,可见巴人有毋氏。《南中志》又载句町国自置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汉书·西南夷传》有钩町侯亡波,《昭帝纪》又写为毋波,亡即毋。二流合一,为巴蜀毋姓起源。 母:巴人发展的姓氏之一。晋有母雅,巴郡江州人,唐有右补阙集贤母旻、文学士母煚,皆蜀人。蜀中也有外来母氏。后蜀相母昭裔,本河中龙门入,为蜀相,后裔居蜀,代有闻人。母氏今仍为盐亭大姓。 苴:蜀王开明氏封弟葭萌,称苴侯,后裔以苴为氏、为姓。 谢:《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白虎夷王谢节”,《巴志》载江州大姓有谢氏。谢为巴人大姓。 谯:谯氏武帝时已为显族,初兴当在秦治巴蜀间(前316——前206)。《华阳国志·巴志》载:南充国县有大姓谯氏。谯氏主要集中分布在现在的南充及阆中等地,原賨人分布地。上书卷12《序志》有“忠正、侍中谯隆,字伯司。”注:“阆中人也。”谯隆曾为上林令,武帝欲广苑囿,隆固谏,后迁成皋令。东汉阆中谯玄,善讲《易》、《春秋》,仕于州郡,后拜议郎,迁中散大夫,最后隐于家,誓死不仕公孙述(《后汉书·独行列传》)。三国著名学者谯周,《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均有载,或立传、或言及,影响颇广。《史记》、《汉书》中无姓谯者。《后汉书》只有谯庆(阆中人,点断本2668页)、谯玄(阆中人,点断本2666页)、谯瑛(谯玄子)、谯周(巴西西充国人,点断本3265页)。《三国志》中姓谯者,皆谯周家人。这就确证谯姓发源于蜀中,兴于两汉,以后传到外省。从谯姓的兴起时代和分布地区看,谯氏应是古賨人的一支,且是文化最发达的一支。我认为,谯氏的先祖,可能是賨人的巫师,故其后裔多精天文地理,以原始道学、谶纬学见长。古代“蜀学”自然有很多源泉,但川东北賨人的文化,特别是他们的巫学,是现有资料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支,其中就以谯氏为代表。 扶:《北史·扶猛传》载上甲人扶猛,“其种落号白兽蛮”,白兽即白虎,猛被封为“容渠县男”,亦巴地名。《巴志》:朐忍有大姓扶氏。玄、元:《华阳国志》卷12《巴郡士女》有大司农元贺,宕渠人。元贺,本玄贺,清人避康熙玄烨讳改。《后汉书·第五伦传》载第五伦任宕渠令间,显拔乡佐玄贺,贺后任九江、沛二郡守,终于大司农。其事迹亦见于《益部耆旧传》、《东观汉记》等。元氏亦当为賨人后裔。清代,玄氏改为元氏。 杨: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杨伯宰”。晋张华《博物志》说: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华阳国志》中《蜀志》、《汉中志》所列川西各县“大姓”中,杨姓所占比例特大,我认为其中多为汉化氐人后裔。 徐:《晋书·刘曜载记》有“巴酉徐库彭”,当是巴姓。 勾、句、瞫、{纟句}、苟、句龙:勾本是巴人土著民族汉化后产生的一个姓氏,至南宋是因避高宗赵构讳,演化为六个姓。王明清《挥麈前录》卷3说:“太上皇帝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名之嫌者,而游宦参差不齐,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而更其音者勾涛是也;加金字者,{钅句}光祖是也,加丝字者,{纟句}纺是也;加草头者,苟谋是也;改为句者,句思是也;增而为句龙者,如渊是也。由是析为数家,累世之后,婚姻将不复别。”甚至在那一时期,转抄的古籍,也改了讳字。如《刘曜载记》曰:“于是巴氏尽叛,扒巴归善王句渠知为主。”句,本应为勾。《巴志》汉昌县(今巴中一带)有大姓勾氏。《通志·氏族略》说:“勾氏,旧去声,今平声……今蜀川多此姓。” 严:《巴志》载阆中大姓有严氏,《北史·僚传》说巴州以“巴酋严始欣为刺史”,严亦为巴姓。 兰、(蔺):《巴志》载涪陵有豪族蔺氏,延熙时被移入蜀。汉《繁长张禅等题名》有白虎夷邑君兰世兴,《晋书·王谊传》有巴蛮兰洛州等,可见兰为巴人姓氏。 范:《巴志》阆中人范目说高祖募賨民定秦;涪陵有大族范氏,賨人范长生亦为涪陵人,可见范为賨人大姓。 郫:《姓苑》:郫姓,望出成都。郫是地名,蜀王杜宇曾都此,秦入蜀后又第一批在此建邑。郫姓,今较少见,但省内仍有其后裔。 巴、杷、樊、瞫,镡、相、向、郑:前述巴人五姓在战国晚期已发展为姓。《世本》说巴子国子孙以国为姓。西汉有太常巴茂,后汉《党锢传》有巴肃、另有杨州刺史巴祗等。巴,今仍为蜀中常见姓氏之一。杷,本姓巴,灵帝时,巴康避董卓难,改姓为杷。樊、郑,在秦汉时已为常见姓氏,当有多源,巴人为其一源。瞫、相,在汉晋间转为姓,巴人为其主源;瞫,在秦时又分出一支为镡;相,其一支后来又改写为向。此八姓今仍为今川东、川北山区常见姓氏。 存:《蜀典》说存水出键为县,存姓当以水为氏为姓,至宋代已是川南名族。宋宝元年癸丑姚勉榜进士存光孙,富顺人;又宋有存诚。存,宋代已为姓,此前必有一漫长的为氏阶段。 驰:《蜀典》说:《晋书·地理志》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驰氏当是以水为氏。《一统志》驰九核,仁寿人。今省内仍常见此姓。 若:蜀有若水(今雅砻江)。若氏兴于水边。《汉书·朱博传》戴朱博为太守时,有南蛮若儿。师古:若儿,其谊长之名。犍为南蛮,此指僰人。《王莽传》有僰虏若豆。《蜀典》:宋代有一人叫若壳,雅州人,嘉祐进士(一说宣和进士);若涛,咸淳进士,眉州人。他们当是僰人若氏之后,宋代时已能考取进士,反映了僰人某些支系的进化程度。今蜀中仍有此姓。 (未完)
作者简介:罗开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博士, 四川著名民俗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