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化初探
作者: 罗海金http://www.luos.org 罗文化是指罗国于春秋战国时期,国人从事稻作研究和生产以及传播、组织广泛生产所形成的文化。地域北起长江,南至印度洋。那文化的范围南起印度洋,北至长江,与罗文化相重叠。“那罗”是罗文化与那文化融合的地标证据。那文化的核心地广西贵港市与罗文化核心地之一罗泊湾重叠。罗文化各时期的核心地主要有广东博罗县,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湖南岳阳、汨罗、长沙,湖北枝江、宜城、房州等。罗文化初创于湖北,发展于湖南,繁荣于岭南,主要保留在岭南,罗文化存在于越文化——那文化之中。 罗文化是稻作文化,是吃米饭的文化,是安居乐业的文化,是民生文化,是天大的文化,是流在老百姓血液里的文化。那文化的主体是继承和发展了罗文化,罗文化是那文化的根源,那文化是罗文化的载体。楚文化的主体是扩张文化但少部分继承了罗文化。罗国南迁传播了罗国文化,而不是传播楚文化,相反,楚国不断侵占罗国领土而继承了部分罗文化。罗国人将先人所积累的天文历法知识应用于稻作生产,罗国的封地和迁徙地适用稻作生产,罗国的迁徙地相对安定,这是罗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 一、罗国稻作文化的形成。罗国在湖北立国后,从祖先的捕鸟、放羊,转变为从事稻作生产,并以此为国策,生产发展较快。《词源》――罗,春秋国名。为楚所灭。故址初在今湖北宜城县西,为楚所迫多次迁徙,最后在今湖南平江县南。姓。世本氏姓:“罗,熊姓。一云祝融之后。”《汉书·五行志》:“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当时火正是依靠观测大火星的昏见来确定春耕的时令,这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最早的历法——“以火纪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出年、月的大致天数。可见祝融,在地是火正,在天若火神,是通天达地、造福人类的远古时代天文科学家。火正,古五行官之一。从远古时代直至夏、商,祝融后人都一直担任火正。罗国人将先人所积累的天文历法知识应用于稻作生产,可谓得天独厚,又得南方种水稻的优越地理环境,从而形成了罗国的稻作文化,这是其他国家所无法企及的。 二、罗国与南方百越关系密切。据罗长青文,周武王九年,公元前1068年,罗国开国鼻祖匡正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负责整个南方事务,请注意安南两个字。罗国以“抚”作为安南政策,不断向南方人传播以天文历法知识应用于稻作生产的技术。 公元前690年,罗“灭”于楚。公元前391年,楚国“南平百越”,拓疆至洞庭湖以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第二次进军岭南。以公元前690年计,罗国经约380年的经营(近19代人),以公元前214年计,则经营了854年(近43代人),整个南方地区已出现依附、紧密联系、友好合作的局面,如越南人自称为安南人,越南的京族中也有罗姓,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理由中,有一条是“越南人提出有木棉树的地方,长江以南是越南的领土。”可见3000年前,安南人与安南罗国公就有了联系。只是中原史家未能了解边远地区的情况并记载。至于“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居此”等说法,我认为这部分人员是被俘人员或被挟持人员,是罗国的一小部分人员。而大部分人员还在不断与楚国周旋,并在南方发展稻作生产。罗国是一大片而不是国都一个点,更不是国君及其高干几个人。根据广东考古发现,存在秦以前500多年的文化断层,是个空白点。 三、罗国迁都湖南后,远离了中原战乱,稻作生产进一步发展。从马王堆(西汉)出土的谷物看,罗国的稻作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并不断在南方推广。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有栽培稻实物,据采集的木炭和陶片经C14测定,年代分别为距今12540+_230年和12860+_2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栽培稻实物。秦末助汉灭秦的罗珠,汉初被任命为治粟内史,封地在南昌命名为豫章,是管理谷物的官,可见秦以前罗国人的稻作技术和组织稻作生产的能力在全国是领先的,因而被刘邦所肯定和器重,也是数百年来罗国人对稻作技术研究、生产的结果。 四、罗国人进入岭南后,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大力发展稻作生产,使罗文化处于空前繁荣时期。罗国人运用季节种植技术到岭南后,也促进了那文化的发展。广西贵港市罗泊湾的考古发现可见一斑。从整个南方地区都有米罗、罗田、那罗(“那”(Nat),是壮语对于“水田”的称谓,衍义为“水稻”。“那文化”的定义,即为“稻作文化”,“罗”就是罗国,“那罗”就是“罗国的稻作文化”)等地名看,也可证明罗国的稻作文化深入人心。 芈姓罗氏(熊姓的上辈为芈)与稻谷大米联系密切,融为一体。从米罗、罗田、那罗等地名看,罗与稻作、稻谷密不可分。“米”字也是芈mi姓罗氏的意思,由于芈姓罗氏广泛传播稻作技术,老百姓有了饭吃,因而将稻谷脱粒物命名为mi米,从芈到米。两广现还有人叫吃稀饭为食mi。在老百姓心目中,罗是稻田,衍生为稻谷,芈为米、米饭。 罗文化还存在于“羊”神话之中,如广州五羊传说、罗泊湾的神羊搬石头建王城的神话传说、广西武宣县石羊仙山等。神仙者,救苦救难,给人生计者也。 根据广东考古发现,存在秦以前500多年的文化断层,是个空白点。出现了“米”字纹饰陶片,这种“米”字纹是从北方迁移过来的。米是芈。这期间正是罗国在此传播、发展稻作技术的绝好时间,使稻作技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进入繁荣时期。只是中原人没有去记载,对岭南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如西瓯军在战场上喊口令“一二三”( “译吁宋”),秦军以为这个百越军总指挥官就叫“译吁宋”,连面对面作战的人是谁都不知道,其他可想而知。一般青史记载政治、军事之事,对民生不屑笔墨。但罗国的吃米饭文化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她深深的融入在老百姓的血液里。 秦以后,随着罗国人主体的一部分南迁至印度洋边,一部分人迁往岭南的周边地区,罗文化逐步传播到我国整个稻作区和东南亚地区。 罗氏先人在天文历算、民族政策、军事、道德文章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有待贤达去研究。本文只对最基本、最主要的稻作文化作一探讨,我先发言,请讨论。
有关过程可参阅“关于缚娄国去向的探讨”和第二稿“关于缚娄国哪里去了的讨论”。 请看图片,欢迎讨论。谢谢!
谷纹高足玉杯 罗泊湾1号墓出土→ |
|
|
←“从器志”木牍(正、背面) 罗泊湾1号墓出土 | 豫章后人:海金 10/14/2006 电子信箱:luohj2003@163.com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121hjl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