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

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

  罗锦堂,1929年出生,字云霖,甘肃陇西昌谷乡昌谷村孙家庄社人。中国台湾第一位文学博士。罗锦堂先生一生旅居,结识了诸多好友,并写下了很多力作,他把这些作品合写成《行吟集》。其中既有思念故乡的作品,也有展现志向的作品,还不乏展现异域生活的作品。无论哪种作品,都能体现罗锦堂特有的作品风格。罗锦堂晚年仍不忘弘扬国学,曾去世界多个国家的大学进行讲学,为国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罗教授对中国古典文学深有研究,是元曲专家,著作有《中国散曲史》、《锦堂论曲》、《罗锦堂词曲选集》等十余种。

罗锦堂 - 个人职位
  美国夏威夷大学东亚语文系名誉教授
  夏威夷华文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佛学顾问
  夏威夷佛教总会副会长
  香港大学讲师
  台湾东海大学讲座教授
  台湾大学中文系及英文系合聘客座研究。

罗锦堂 - 人物经历
  1929年生于甘肃陇西的罗锦堂先生,敏而好学,游心六艺,少有诗才,名冠陇上。十三岁所作《裴将军画蝶歌》即发表于1942年的《兰州和平日报》。初二时作《种树诗五律>一首,颇得乡贤祁少云先生嘉评,称之“有诗才、有诗品、有诗味”。后遭逢战乱,辗转求学于台湾大学,与郑因百、台静农、毛子水、戴君仁诸前辈切磋学问,专治元代杂剧散曲,成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主试下台湾教育部门授国家文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后来应聘入新亚书院为教授,后移帐港大,远渡太平洋,最后定居檀香山任夏威夷大学教授逾三十年,直至退休。退休后,罗锦堂先生立志弘扬国学,曾数往台、港及日本、东南亚各地讲学。1980至2004年间,数度应聘归国讲学于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罗锦堂先生一生游学之足迹、山川胜境之登览、人事迁移之喟叹、荣归故乡之盛事,皆发为歌诗,经先生删改审定,遂成《行吟集》321首,其中旧体诗227首、词27阙、曲23首、自度曲12首、新诗29首。
  他的人生有许多莫名其妙。他本是甘肃人,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系。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他说,你不能上这所大学,得转去台湾大学中文系。就这样他莫名其妙去了台湾。 在台湾苦读完研究生,接着考博士生,博士论文做的是元代杂剧研究。胡适是博士论文答辩的主考官,当时还有梁实秋、谭进龙、李辰东、苏雪林、郑骞,博士论文答辩通常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胡适举手说,以主考官的身份要求延长一个小时。因为题目太大,他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也就是研究戏剧的故事从哪里来的。罗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所以考试严格极了。
  罗博士毕业后,由于发表的东西很多,他被请去日本,但怕他不回来,出境必须有担保人,他莫名其妙地为了这个“担保人”结婚。 在夏大,他是“国宝”,因为研究元曲的不多,他被请去德国汉堡大学讲学,指导研究明代戏剧,他的学生,著名的唐文宋念他的博士时,每周从瑞士苏黎市(瑞士银行区)坐飞机到德国,请他指导。他被奉为一代宗师。他的婚礼由中国第一草书大家于右任做主婚人,于右任老先生80多岁时送他一幅照片,还签名盖章。于老银白的长胡是世界闻名的,据说晚上睡觉要用袋子套起来,以免受损。罗家墙上挂着胡适送给他们结婚的书法,还有左宗棠的一幅对联。因为他的房子是斜的,只能挂起一联。

罗锦堂 - 作品特色
  罗锦堂先生少小抛家离国,游学海外,其家国之思,当为最强烈的情感,也在其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诗集中很多即是写故国之思、思亲之痛,情思深沉,尤为动人。罗锦堂先生旅居日久,渴望祖国统一强盛之情更为强烈。  《行吟集》之最打动人心者,莫过于其诗中熔铸的真挚感情。先生少小离家,垂老海外,家乡依稀如梦影,更那堪杜鹃啼血,徒增悲凉,而天边圆月更反衬诗人亲人离散之悲情。整首诗情调低回凄惋,更显乡思之痛之切。
  罗锦堂先生少负鸿鹄之志,负芨远游,在“袖诗谒名公”的过程中结交了许许多多名士俊杰,如于右任、胡适、张学良、陈敏华等等。他们宴会游乐,诗酒唱和,留下了许多唱酬之作。这既是先生诗意人生的见证,又是他们珍贵友谊的见证。这类诗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的是,诗中并无过誉之辞,而是客观公正地对人物给予诗意评价。如“将军年少气如虹,誓挽狂澜立战功。踏破滔天万里浪,凭栏高唱大江东”一诗则诗意地呈现了张学良将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胆略和英雄气概,诗境阔大、沉雄、壮美。
  罗锦堂先生爱蝶、画蝶,留下了大量咏蝶之作。此类诗一扫古往今来咏蝶诗中恋花栖草的蝴蝶形象,赋予蝴蝶高洁的品性和乘风上青云的高远志向。如“好餐白露性孤高,不逐落花四处飘。莫笑此君筋骨小,也能展翅上青霄。”《行吟集》中有许多即兴写景绝句,意境清新优美,有唐人神韵。作为一个名满海外的学者,罗锦堂先生的诗思必然指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究竟的追问。此外,《行吟集》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异域生活画卷。如《檀香山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檀香山地区“香吻乱飞”迎来送往的礼仪等颇具情趣的民俗风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友谊的颂扬。《行吟集》是罗锦堂先生人生轨迹的诗意呈现,是他悲欢离合情感的结晶。
  罗锦堂(1929年7月27日-)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1961年教育部博士,1956年台湾大学硕士,1952年台湾大学学士。著有《佛说阿弥伦经注解》,收入《佛家经论导读丛书》, 香港,密乘佛学会出版,1996年,《文心雕龙明诗篇商榷》,北京大学主办国际文心雕龙研讨会,1995年,《元人小令分类选注》,台北,联经出版社,1989年。

罗锦堂 - 考试经历
  罗锦堂博士论文考试那天,他的博士论文做的题目是《现存元人杂戏本事考》,这是他花费了几年功夫写成的。现存世上的元代杂剧有162部,每一部都得弄清故事来源,因为并不知道主考官会问到哪一个。
  因为胡锦堂是第一位文学博士,每个考官都拿出最高的水准,他侥幸一一过关。坐在主考官席位的胡适表情严肃。两个小时答辩完毕,罗锦堂正要松一口气,突然胡适举手要求延长考试。几十年后,已成为学术权威的罗锦堂,依然还记得当年胡适的表情是那样坚毅。

罗锦堂 - 与胡适
  1961年,罗锦堂正在钱穆先生所主持的香港新亚书院任教,趁寒假之便,打算返台参加博士学位的口试,当时的“教育部长”是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从报上看到“教育部”特聘请“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为主考官,其他的考试委员有梁实秋、苏雪林、李辰东以及罗锦堂在台大的老师台静农、罗锦堂的指导教授郑骞先生等七人。钱先生知道罗锦堂要返台应考,就约罗锦堂在他的院长室面谈,在座的还有历史系主任牟润孙先生。
  罗锦堂一踏进门,钱先生就说,你此一去,定会见到胡适先生,你务必要把我的话转告给他。由于近来港台两地不断有人传谣,说我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是为了要与胡先生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对抗。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一个小小的新亚书院,如何能与台湾最主要的学术机关争高下,多年来,我和胡先生因为学术上的观点不同,难免有些争辩,但我个人对胡先生并没有什么不满,你一定要把这些话告诉胡先生。到台湾,罗锦堂哪敢先去“拜会”主考官胡适。人家会说这学生还没考试就来套近乎了,罗锦堂不干。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4529
日期:2021/10/15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甘肃陇西罗氏家训
下一篇:明清士大夫评议“罗五节”忠节观的演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