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孝感谱牒中关于乡人迁川的记载

孝感谱牒中关于乡人迁川的记载

http://www.luos.org沧海一声笑

  最近,我们就便查阅了部分姓氏的谱,发现孝感先民在明清两代迁川的原始记录,只是详略多寡不同。足证现代许多川渝人称其祖籍为孝感,所言不谬。
  《鄂澴青石桥胡氏宗谱》(明嘉靖10年本,清历代续修,民国元年重修):“元末刘福通之乱,孝邑子弟从军入蜀”,洪武4年,三世“思贵公因讼入川”,迁四川简州。
  《澴西罗氏宗谱·雍睦堂序》(崇祯12年首修,光绪14年续修,民国25年重修):“遗诗一首,叙其源流:平地干戈闹若蛙,红巾赶散各天涯。湖庥太守麒麟种,永合綦江丹桂花。一姓易为三两姓,数家分出几千家。吾今题笔留于后,唯愿儿孙读五车。卿公生四子,一二三子皆徙于蜀之永胜,其后不详”。 “永合綦江”,指迁居当年四川所属永胜、合川(江)、綦江等州县。从这首寓意深刻、对仗工整的七律诗透出的基本信息,显然表明在元末明初罗卿先生的三个儿子随明玉珍等红巾军入川了。
  《澴东义门陈氏宗谱》(康熙36年刻本,同治、光绪年重修):明朝,初年,(陈谂之三子)延广迁成都;景德2年(1427年),宗全迁叙州;康熙4年,希远迁南溪,知用迁金堂;凤道落籍四川,官巡城都御。
  《板桥梁氏宗谱》(光绪20年本,民国重修):(以元初为始祖):明代,十五世荣万,迁居成都卧龙桥;十七世三房超元,迁移四川。
  “又忆日寇投降第二年丙戌(1946年),有四川省碧水县七塘乡宗人来函寄梁桥,系后亲来一人,共商起稿续谱……”。
  《苏氏宗谱》(道光25年、咸丰11年本,民国元年重修):(以明初、1370年起始为一世祖)“因红巾军祸隙复起,……时真辈三公,其一潜逃麻邑,其二远逃孝感,其三生死不明”。此老二老三,即暗指随军入川了。因而又说:自川“十四世怀飏偕三子虽因回籍省墓,嘉庆十六年但再无往来”,“与夫四川、江右、湖南等处,多未详注地址,姑俟后议” 等语。
  《汤氏宗谱》(康熙10年、乾隆15年刻本):(奉明初为始祖)“三世仲宝公迁川”,“我族旧谱(由仲宝儿子)治恩公携以归蜀,全谍遂亡”(康熙10年十一世序)。
  《澴东孙氏族谱》(光绪11年本):(康熙朝三世三房)爱川迁川。 谱载嘉庆年有南江后人回籍事,“后嗣失查考者居多”。
  《明氏宗谱·源流考》(光绪23年本,民国6年重修):“或迁居西蜀”。此明氏即与元末入川称帝的红巾军领袖明玉珍等为同宗。
  《孝昌鲁氏宗谱》(崇祯8年、康熙44年刻本,重修。孝昌即孝感古名):“……明玉珍及至元末红巾军刘福通起兵,尽皆逃散。唯辚公与轸公存焉”。明朝庚子(1420)年,鲁伯溶重庆长寿县知县,落籍四川;清初,(以明初为始祖)第十七世正贵,住成都府城内东门,门前有文庙。十八世钟意、宝珊、竹珊、玉珊,迁成都县。
  《涂氏族谱》(小河溪支,光绪本):元明之际,有讳务义公者,“迁夔州云阳”。
  《孝感简氏族谱》(明英宗正统4年、万历元年、清乾隆16年、咸丰7年本,民国6年重修):(以明初为始祖)二世汉元、汉鼎二兄弟,正本夫妇往四川叙宁;三世寅轼止于四川;十世凯侯迁新津。
  《李氏宗谱》(康熙、同治、光绪本,民国年重修):(以明初为始祖)太始祖季八,祖妣熊太夫人,生谷中、玄中,入籍四川;三世振铎、振刚迁川;省三支五世义甫,入成都。
  《杨店杨氏宗谱》(民国6年本):(始祖三十六世杨震)妣邴氏葬成都府西门外黄龙洞,二弟杨霖迁成都,三弟杨霨迁万县;(六十世祖)杨岩,官至左丞相,妣张氏葬成都府大西门外;(六十三世)杨淑,号文友,官刑部员外郎,妣容氏,次子杨轼,迁居成都府。
  明代,(孝感五世)杨浓,号春,字元之,迁居成都府新都县,成化进士,历官按察使,长子廷和,少师兼太子太书师,华盖殿大学士,孙杨慎,殿试第一,官授翰林院修撰、兵部主事,文学家。(孝感六世)廷官、廷玉兄弟,迁居重庆府涪州;(孝感十世)杨洪功,号九谦,字惰石,崇祯年官四川遵义府知府。
  清代,(孝感十世)洪茂,妣王氏、子谟善,同(孝感十世)敦知,妣黄氏、子五,悟知,妣白氏、子二,迁居成都府崇庆州;明华,子宣琦,迁四川石桥铺;(孝感十七世)中元、中墀二人迁居罗志县。
  另,族中口头流传,清朝初年,杨店镇杨八湾西的垱子湾,因参加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反清复明失败,为避祸整体搬迁四川。
  《董湖萧氏宗谱》(康熙61年刻本,民国7年重修):(以明初为始祖)十一世萧耀,乡魁,丁巳年会试副榜,中进士,梓潼、灌县县令、升天全署,特授直隶州丹棱、邛州、绵竹诸州县。十一世君臣、君豹,迁居四川;十三世之望,迁四川杨柳龙潭。
  《熊氏宗谱》(乾隆37年等本,民国11年重修):(以明初为始祖)二世子艺,生于洪武四年三月十一日,永乐丁酉科副榜,任四川夹江知县;立绳,迁重庆。
  《孝感县志》(康熙本、光绪9年重修)有关乡民移川情况:(元至正)“12年,徐寿辉起兵蕲州(今浠水),招应山明玉珍为元帅,孝感人多附之。16年,玉珍率兵袭重庆,称夏王,孝感人多随之入蜀”。县志也载有《杨店杨氏宗谱》所记杨春三代。《卷二十四》:明嘉靖进士、兵部尚书张佳应,其祖“孝感人,元末入蜀,舟泊黄陵庙,……比至铜梁,有地曰吕奉里,以土黄名黄泥坝,遂居焉”。还有原籍孝感的沈远标,而由河南桐柏转四川当了知县。
  有一点需要说明,方志乃封建王朝的产物,慑于专制主义的高压统治和大兴文字狱,如大清律规定,“一人反清,株连九族”、“杀无赦”;兼之捉笔者皆封建文人,他们依照正统宗法、典制惯例,凡造反者,诬之为“匪”、“贼”、“盗”,概不能明显入谱。对于这些追随农民起义、或因参加或避祸而逃往四川者,许多族谱采取了隐讳的办法,即于分支栏填“外迁”、“出外未归”、“下落不明”等,并不深说,在众多族谱中较为普遍,尤须我们于解读方志时,持实事求是和辨证客观的态度。
  孝感南乡有一姓族谱曾谈及当初移民情形有“依洪武法,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等语。从已掌握的史料可以看出,孝感先民移川的数量,明朝多于清朝,而清代主要集中在清初,乾隆年后即基本不见迁蜀的记载了。
  木本源流,慎终追远。上述所列举的材料,尽管是随机性,难免挂一漏百;虽囿于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但真实可信,仍可大补正史所阙,亦完全与川渝史志关于孝感大量移民的记载对榫,相互印证,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8944
日期:2006/4/18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东晋青神名僧罗尧运
下一篇:成都工学院化工机械教研室主任罗辉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