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发送稿件
梦幽罗氏大宗祠

梦幽罗氏大宗祠
http://www.luos.org──看了最近《通谱网站》新稿件的一点感想

作者:罗时实http://www.luos.org

  昨夜早早入睡,迅速进入梦乡。不觉看到一群人,正在闹哄哄。他们正在登记,农民及下层民众靠边走,官员按官位排队,对号入座。
  门外有四十位髯须老者被挡住,阻挡者说:“你们可有证件?”,“什么证件?”“身份证,要地方政府或国家政府登记在案的身份证!” 其中有二十几位髯须老者说:“我们是罗子国的国君,我们就是地方政府,难道还要周天子的证明?周天子不管事了,没有王法,诸侯楚国肆意抢劫了我们!我们已经无家可归了。”又有个叫乘公的髯须老者说:“我们好不容易在秦国的帮助下得到了枝江罗国,我是地方第一负责人。” 髯须老者齐声说:“我们是罗氏最早的先祖,到罗氏大宗祠还需要什么证件?不是有家谱为证吗?” 阻挡者说:“家谱不能为证,因为各分支的说法不一样。我们也听说过罗氏自罗子国开始,也有的说罗氏自乘公开始,我们会调查的。可我们的上司说,没有身份证我们就无法相信你们就是罗氏先祖,等我们调查清楚了我们会相信的。”又说:“我们给你们留了一个位置,豫章始祖罗珠是罗氏第一代子孙。那你们就统叫祖宗吧。”
  在罗氏大宗祠里,收集了各地罗氏分支送来的家谱。整理者发现:湖南长沙、湖北襄阳、山东济南、山西太原和豫章一样在古代就很有名望,可能是罗氏五个郡望。可调查前四个郡望的子孙,都说他们是豫章罗珠的后裔。这就奇怪了,湖北襄阳和湖南长沙都是古罗国所在地,比豫章还要早,这可能是他们文化认同豫章了!
  在另一个地方我们听到了一个叫罗洪先的人,是明朝的状元,在考证自己秀川始祖崱公的先祖源流时说“南昌《柏林罗氏族谱》乱写汉代官职及学历,并且将北魏改罗氏的少数民族罗结家族的人物列入《柏林罗氏族谱》,最为荒诞。” 明朝状元罗伦在为《丰岭罗氏族谱》作序时明确赞成罗洪先的评价,其文章存于《四库全书》罗伦文集之中,佐证了罗洪先的评价有据。于是“南昌《柏林罗氏族谱》记载最为荒诞”的评价存于《四库全书》罗伦文集之中,有史为证!
  罗珠和罗居厚父子曾在汉朝为官,说:“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什么官职学历,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尽力去完成罢了,最后回家度晚年,不是很好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当年张子房对汉朝功劳最大,汉高祖驾崩便自动离朝,留也留不住。自家的家庙还要什么官职?当年我们要是没有家人的支持,还能做什么官?太不像话了。”
  豫章第十四世罗文通说,“罗结和罗崱都是我的后裔,都怪罗结不该为北魏办事。”罗结着急了,说:“当年没有人能够统一中国,鲜卑族人占领北魏,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我为他们办事有什么不可以?他们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嘛! 鲜卑族皇帝是少数民族,我可是汉族,是柏林罗氏罗文通长子钟公的曾孙,先祖源流清晰!”罗洪先是秀川始祖崱公的后裔,崱公又是柏林罗氏罗文通的后裔。由于罗洪先不承认柏林谱的记载,至今还不愿知道唐朝的崱公到底是谁?当然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像小蝌蚪怪青蛙是丑八怪,不是爸爸妈妈。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相差太大了,而人的差别则在于思想观点和方法,外形差别不大。
  有人说,大部分谱牒是民间农民所修,由族中略通文墨者执笔,缺乏必要历史知识,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我想,缺乏必要历史知识容易把官职写错,但自己亲人的名字、世代关系是不容易写错的;有些官大学历高的人常常连祖宗,连亲人都不承认,地位低下会影响他的名声!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
  在感叹之余,我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

  

罗氏先祖源流及发展示意图
(按发展阶段划分)

  从黄帝到匡正公,共67代,跨时2000多年(公元前约3000-前1044年),为中华文明的兴旺献力,是中华罗氏的根基。代间距均30年多。

  从匡正公到万通公,共24代,有诸侯罗子国的生存空间,生活安定,跨时约448年(公元前1044-前596年),是中华罗氏初长成的树桩。代间距均约19年。

  从万通公到乘公,共7代,跨时230年(公元前596-前366年),是中华罗氏蒙难,残籽败叶飘落的年代。代间距均33年多。

  从乘公到珠公,共10代,跨时176年(公元前366-前190年),有世袭官爵的生存空间,生活安定,中华罗氏古老的树桩又长出了新芽。代间距均约18年。

  从豫章西山到南昌柏林,共19代,跨时656年(公元前190-466年),家族的生存同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豫章郡望蒸蒸日上。代间距均约35年。

  南昌柏林罗氏从晋隋唐宋逐渐辉煌,中华罗氏枝繁叶茂,树高参天;随着国家民族频繁内乱,罗氏分支散居各地,失去联系而断谱,但又能落地生根。

  南昌柏林罗氏到元明清时便迅速衰落,罗氏分支互不相认。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华罗氏同各姓氏、各民族迅速融合。



oooooooooo家园提示:人自为谱,家自为说,正误自辨,取舍自酌。引用注明作者和出处。 来源:罗氏家园
阅读:3968
日期:2007/12/23

查看评论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字体: 】 
上一篇:见义必为的华阳训导罗旗
下一篇:里中人称“罗黄香”的知县罗纯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站长提示:这里不是互动留言处!
点  评: 字数0
用户名:  密码: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家园地址:http://www.luos.org  粤ICP备13039246号-2
家园创建:罗良富   技术支持:AssumeYessure   法律顾问:罗劲松